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红  常喜强 《四川电力技术》2014,37(2):14-17+77
电网中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简称备自投或BZT)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连续性,在生产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随着电网中新设备的接入BZT正常运行受到了影响。首先介绍了BZT装置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分类;其次分析了影响BZT装置正确动作的主要因素——分布式电源(DG)的接入、与安自装置功能冲突以及备自投后主变压器过负荷等。最后,针对DG接入问题提出了主供电源跳开时联切DG的方案,针对安自装置与BZT功能冲突问题提出了电压不平衡启动判据,针对主变压器过负荷问题提出了基于功率负荷的自适应BZT方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含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变电站备自投应用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分布式电源(DG)在变电站的大量接入,致使站内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简称备自投)装置动作延时较长.不利于备自投快速投入的弊端,以DG接入某110 kV终端变电站为例,从电源进线有、无重合闸功能出发分析DG接入对变电站备自投装置时延的影响,得出进线开关不宜装设重合闸的结论.提出解决方案1是将原进线线路保护改造为全线速动的光纤纵差保护:方案2是在电源进线接入开关处加装监控装置,检测开关处的电压、电流、功率方向等.以方案2为例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说明了所提方案提高了备自投装置动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变电站站用电源低压备自投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回路接线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改造结果表明:站用电源低压备自投回路接线完善后,确保了站用电低压备自投装置动作的正确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起110 kV备自投装置在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相继故障时拒动的事故,通过分析备自投装置的充电条件以及断路器控制回路原理,找出备自投装置拒动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对智能化变电站备自投装置的充电条件和手动操作断路器闭锁备自投的回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电网经济、安全、稳定及供电可靠性,110kV变电所网线采用内桥接线的普遍装设了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本文简述了RCS9652备自投装置,并对该备自投装置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总结了110kV内桥式接线变电站备自投应注意完善的回路。  相似文献   

6.
变电站备自投装置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但生产实际中应用的许多备自投装置由于运行方式和逻辑关系不符合要求,而无法正式投入运行。从运行方式与逻辑关系等方面讨论了进线备自投和主变备自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或思路。这些改进措施或思路能够解决生产和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唐慧珍 《广西电力》2007,30(6):67-70
通过对一般进线电源备自投、内桥形式接线备自投、手拉手接线方式备自投等几种备自投典型接线方式、动作逻辑原理进行分类介绍,结合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对备自投装置进行改进,提出应根据不同运行方式,具体分析存在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充分发挥备自投装置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110kV内桥接线智能变电站死区故障或主供线路侧开关异常时常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简称备自投)装置动作逻辑的不足,提出了站域备自投装置基于过程层网络的应用方案。详细论述了站域备自投装置通过改进逻辑,统一控制高低压侧断路器来扩大备自投逻辑的动作范围,并可以实现电源切换时全站负荷零损失。  相似文献   

9.
变电站备自投装置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但生产实际中应用的许多备自投装置由于运行方式和逻辑关系不符合要求,而无法正式投入运行.从运行方式与逻辑关系等方面讨论了进线备自投和主变备自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或思路.这些改进措施或思路能够解决生产和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防止一次变全停、保证对用户连续可靠供电,针对66 kV系统双母线单主变压器运行的一次变和有小电源的末端变电所配有备用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简称备自投)的2种情况,通过系统故障后电流、电压的变化及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情况对备自投装置动作影响的分析,提出备自投功能改进方案.即采取改变母差保护闭锁备自投方式及线路跳闸联跳主变一、二次断路器等改进措施,启动备自投,防止上述2种损失负荷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主变备自投装置没有考虑中低压侧接有小水电源后的逻辑判据,当主变备自投投入,存在故障主变跳开后再次投入的问题。通过一起典型备自投装置误动分析,提出对中低压侧接有小水电源的主变备自投装置逻辑判据进行修改的对策,保证备自投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2.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使用,是保证电网可靠运行的有力技术手段。根据站用电源备自投手分闭锁回路的不足,造成手分开关不能闭锁备自投的现象,分析了设计缺陷并提出了详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列西变110 kV系统备用电源自投方案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在传统备用电源自投(BZT)装置设计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微机型线路保护装置的检同期重合闸功能,实现几个独立系统同期并列,提高BZT装置的适用范围。对于BZT装置要求的重合闸运行方式与线路正常情况下重合闸运行要求可能出现的矛盾。利用微机型线路保护装置在软件设计上的灵活性予以解决,重合闸装置设计两套定值,BZT装置启动后,线路保护重合闸自动选用符合BZT装置要求的定值。同时,提出了以电是线开关变位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动态模式切换的分布式电源电压无功协调控制方案。该方案以电压和无功功率为判断条件,确定各个设备在不同状态下采用的具体控制模式;各个设备所起到的作用也将随系统状态改变而动态变化。该方法具有以下三种优势:1)最大化DG的无功功率储备;2)在正常操作条件下提供电压调节;3)最小化系统中的实际功率损耗。为验证其有效性,本文以12节点系统为算例在三种场景下对该协调控制方法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保障实际功率损耗最小化和无功功率储备的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电压状况的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在110 kV完整内桥双线单主变变电所中,当无主变的母线或其进线到该母线任一点发生永久性故障时,存在投于故障母线的安全隐患,此时可采用桥开关备自投方式、且仅投入无主变母线对有主变母线的自投方式,因此主变只能由同一母线的进线供电。提出一种无主变母线不含母线压变、不含相应进线开关的110 kV特殊内桥双线单主变接线及其110 kV备自投工作原理,针对各类110 kV设备故障分析,表明该方案可消除上述安全隐患,并且可由任一进线供电,便于灵活安排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英国可再生分布式发电市场现状和英国配电网(132kV~11kV)所取得的相关进展.简述了英国分布式发电相关政府法规、市场补贴机制和分布式电源入网规程.分析了高比例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造成的困难,并用实际工程案例阐述了应对方案.进而,为解决分布式发电带来的故障电流增高、电压升高和反向潮流等技术问题,列举了英国各地区试点项目应用的故障电流限值器、FACTS装置、储能设备和中压直流输电等技术方案.介绍了英国实时网络分析软件和配电系统优化技术,应用该技术可进一步释放配电网容量.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电源并网中电能质量相关规范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民晓  刘迅 《电力设备》2007,8(1):57-60
在介绍典型分布式电源并网方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分布式电源的发展状况,结合分布式电源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基于电能质量问题考虑的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相关规范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包括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功率因数、负荷控制、解列方式、逆潮流、直流偏磁、谐波等问题应当在建立分布式电源并网电能质量相关指南中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8.
基于IEC61850标准的站域备自投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技术条件限制,传统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一直是分开实现和运行的,这增加了变电站运行的复杂性,降低了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充分利用IEC61850标准的特点,利用基于IEEE1588对时的采样同步数据,采SV网、GOOSE网、IEEE1588对时网和MMS网共网传输的网络架构,利用虚端子的概念来完成系统配置,在一台装置内集中站内所需要的各类型备自投,并且全新的提出了负荷匹配后进行备用电源投入的逻辑实现模式。所研发装置已在现场试运行,证明了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分布式电源(DG)在电力系统中的大量应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拒动、误动及保护配合失败问题成为影响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问题。首先分析了DG对传统保护的影响机理,提出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新型电流-电压-时间继电保护特性的方向过流继电器,可用于减少继电保护动作时间,恢复被DG破坏的保护之间的配合。利用超导器件遏制短路电流的特性解决误动问题,提出以超导器件与所提新型继电器相配合的含DG的配电网继电保护方案,并以IEEE-14节点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