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林  李志超  涂欣 《福建建筑》2009,(7):12-14,2
在强力推进的全球化过程中,不少城市正在丧失自身的特色,同时,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城市正尝试整合土地资源,力图重新梳理并构建城市的秩序,其中,在挖掘城市原有肌理和历史文脉基础上打造城市中轴线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文章结合中外传统中轴线理论和我国现代城市中轴线发展实践,对不断嬗变中的宜昌市城市中轴线建设进行探讨,以期提升宜昌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城市形象及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2.
张磊 《建筑与环境》2010,(2):101-103
一方面,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面貌逐渐趋向雷同,寻求城市特色与找到城市归属成为城市建设管理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当前对于城市特色的关注更多的停留在对于城市某一特色地块的保留与改造上,对于如何在新城开发中营造城市特色的相关分析与案例相对比较缺乏;本文以汕尾中轴线地区为例,从新城整体环境、历史延续、建筑风格等几个方面对城市特色的营造提出几点指导性建议,力图寻找出符合汕尾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城市中轴线承载着历史古城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变迁,活化城市中轴线对于解决城市文脉丧失、活力衰退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脉主义理论,结合历史古城城市中轴线失活的实际情况,从撷取文脉基因、移植文脉单元、塑造文脉空间、营造场所精神、传承文化风貌等方面提出了历史古城城市中轴线活化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开封城市中轴线活化实践,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中轴线是城市意象和感知十分突出的一种线型关系,人们总能从中清晰地感受其对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支配作用,进而最直接的品读城市魅力.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城市中轴线空间形态表现手法的梳理和总结,找寻其固有规律,并将其运用于成都南中轴城市设计的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城中轴线的城市更新工作中,面临着城市功能、建筑风貌、实施方式等诸多困境,造成城市文脉的断裂和城市记忆的缺失。笔者以大同古城十字大街城市设计的实践为例,探索如何以接续城市文脉、修复城市记忆为目的,重塑功能业态、城市肌理、空间体系、建筑风貌、街道空间等系统,并提出针对古城中轴线城市设计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格局互动发展的机理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典型大城市(地区)轨道交通发展相关指标的横向比较,针对广州不同时期的城市空间格局与轨道交通互动发展进行纵向分析,以期对广州及国内其他大城市未来轨道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空间容量严重不足、各种矛盾迅速激化、城市土地急剧升值,城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广州等众多国内城市的地下空间已进入大规模开发期,但目前缺乏地下空间规划,已开发的部分地下空间使用功能及内部布局不尽合理,尤其是重点地区的地下空间未能得到很好利用。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经验,总结对广州的启示,并以广州宏城广场周边地区为例对城市重点地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9.
徐卫波 《规划师》2000,16(1):75-77
水滨(Waterfront)是城市中一个特有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水滨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江滨、海滨等。与城市的其它地区相比,水滨同时具有一些特别的城市职能:是城市居民活动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形象的景观节点;是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发展的历史缩影。因此,水滨的存在和发展往往能体现一个城市发展的水平,也是近年来滨水城市建设和开发的热点。本文试就西流湾地区更新与重建城市设计的实例作一剖析,从城市文化的延续、地域特色的挖掘、滨江风貌的…  相似文献   

10.
小城镇密集地区整合发展探索——以温州市鳌江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强  戴慎志 《城市规划》2006,30(7):37-41,47
小城镇密集地区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日益突出,由上级政府组织编制跨行政区划的城镇协调发展规划成为一种有效的调控手段。温州市鳌江流域的城镇群发展战略研究和城镇密集区协调发展规划的编制,为城镇群的整合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经验积累:分析了小城镇密集地区存在的问题及协调发展的难点,提出明确城镇群发展定位,整合城镇群体空间布局,调控各城镇的用地功能,统筹区域城镇支撑体系,建立良好的城镇调控机制等小城镇密集地区整合发展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1.
以广州市天河区为研究对象,基于Grasshopper参数化工具构建出"参数化形态建模、建筑生态性能分析、设计方案算法优化"于一体的研究框架.利用数值模拟湿热地区街区在不同建筑布局下的场地风环境,以期通过遗传算法获取建筑形态最优组合,推动气候适应性城市规划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揭示城市设计实施评价重要性以及对评价方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介绍了对上海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实施状况评价的案例研究及得出的相关结论,揭示了我国城市设计实施中的实际效用,并对城市设计在城市发展中发挥有效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程勤 《安徽建筑》2014,(3):9-11
文章从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的现状着手,通过对合肥地区居住小区的调研,来思考和讨论现代居住小区环境设计误区及其对居民的交往及和谐邻里关系建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都城在封建政治的中央集权意志与传统哲学的二分平衡观念作用下,通常呈现出轴对称式的布局形态1.城市中轴线地区是我国古代筑城的精华所在——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无论在体量、工艺,还是功能、地位上均在全城之中首屈一指2;轴向空间系统与轴线建筑体现的形态整体性和场所意义,以及规划建设在时空维度上的成长有序性能够充分展现出古代都城的秩序与威严3.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格局互动影响研究--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毛蒋兴  闫小培 《城市规划》2005,29(5):45-49,54
在评述国内外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格局互动影响关系研究的基础上,以广州为案例,利用有关政府部门资料、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格局互动影响机制:(1)对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格局互动影响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论证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2)以广州为实例探讨了城市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指出交通方式的改进和道路网络的建设共同引导城市空间的形成与发展;(3)以广州为例论述了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对交通系统的反作用,指出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客观上影响着城市交通线网格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历史文化遗产地区保护的“区域”思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那些处于城市密集地区当中,地位非常突出的历史文化适产,对于它们的保护、“区域”的思维必须放大到整个城市的空间战略层面,才可能看到保护它们的最好办法,而如果仅从局部来考虑、则治标不治本,本文以布达拉宫地区保护规划研宄的例子阐述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7.
火车站作为城市门户地区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区域,也是城市设计关注的重要目标,该文结合如东火车站广场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实践,探讨了门户区与城市互动发展、前期综合定位、规划策略制定、门户区形象塑造、站前广场规模尺度研究、商业综合一体化开发、交通流线组织等多方面内容,以期对同类地区的城市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姚涵 《建筑创作》2012,(3):65-71
本文以对高铁枢纽地区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提出应用整合策略来开展枢纽地区的规划建设,以解决在多层次空间利用、功能定位、交通组织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具体对策包括TOD模式、多元功能的综合组织、混合集约用地与弹性开发、交通网络一体化发展、门户景观与形态塑造等。以京沪高铁沿线的南京南站地区为例,从功能整合、空间整合、交通整合和景观整合等方面探讨了整合策略在高铁枢纽地区的实际应用可能。  相似文献   

19.
黄建中  桑劲 《规划师》2002,18(9):25-29
城市设计并没有标准的理论和固定的模式,城市设计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城市设计的内涵。结合宁波象山县象山港路沿线地区的城市设计案例的简析,提出了作为中观层次的城市干道沿线地区城市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莱芜市钢城边缘区永兴路的空间解读,提出了构建整体性城市设计的目标,重点通过对带形区域的功能定位、城市空间形态重新进行评估和认识,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研究确定城市边缘区城市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