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推动城市生态建设进程,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文章对惠州市“口袋公园”建设实例进行了系列介绍。通过对口袋公园进行概述,提出了精准打造、主题鲜明、精细化建设的构想,使口袋公园既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又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使口袋公园成为今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益阳奥林匹克公园为例,分析了其对居民游憩活动的影响,针对该公园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景观设计、人群行为心理学、服务设施等方面,探讨了优化建设该公园的途径,从而使该公园既成为益阳城市的名片,又成为益阳人民的精神栖息场所。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商丘市城市更新背景下的人民公园更新设计为例,介绍城市更新过程中,对传统公园的影响及公园面临的各种问题。针对这些矛盾提出公园更新的策略和手段,从空间序列、场地记忆以及生态系统几个方面来促进公园的复兴,使其重焕生机。  相似文献   

4.
李平 《城市住宅》2021,28(1):152-153
公园城市建设是实现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建设城市时能融入自然环境,充分利用大自然改善城市建设中的不足,为人民创建舒适的生活环境.玉溪公园的建设规划以"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成一个大公园"的理念为核心,实现公园的总体布局设计.  相似文献   

5.
陈铭意 《山西建筑》2009,35(22):349-350
对重庆市人民公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民公园综合改造设计的目的、原则及基本设计构思,详细介绍了重庆市人民公园综合改造的规划设计,以使人民公园的开发建设满足市民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6.
岳阳 《城市设计》2021,(1):66-67
形式 南宁人民公园是南宁市内一处以山水风光、植物园为主要内容的公园.荷花池是公园的一部分,每当荷花季,满园荷花盛开时,都会聚集很多的市民和游客.绿色的池水、睡莲、荷花给城市增添了清新的感受.景观设计的亲水性也让这里更加适合摄影取景.  相似文献   

7.
许可 《建筑学报》2007,(2):32-35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园特有名称的“人民公园”,随时间推移和社会经济变革,人们对其认知和需求已逐渐发生转变。通过对现代“人民公园”—沙湖生态公园这一实际案例介绍,揭示公园的设计本质,是将诸多简单的需求组织进公园,而形成复杂的体系,使这种体验逐渐在回归到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人最简单、最自然状态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8.
贾咏 《中州建设》2012,(7):39-42
前段时间,一位好友从北京来到郑州出差。为尽地主之谊,让朋友好好参观一下自己所在的城市,我首先带着他在环境优美的人民公园转了一圈。正准备再去碧沙岗公园时,他却问道:“郑州就没有其他新建的公园吗?怎么每次来不是人民公园就是碧沙岗?”  相似文献   

9.
徐大陆  陈吾 《中国园林》1991,7(4):27-30
苏北,这个世人概念中的贫困、落后、灾害肆虐的地区,建国四十年多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十年来,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苏北大地更是面目一新,经济得到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得以提高。在这样的形势下,促进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改善城镇生态环境需要公园绿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需要公园绿地,经济建设的发展也需要公园绿地,我们在苏北泰县进行的人民公园总体规划,是对县级公园的规划和建设的探索.愿与同行们共议共探,共同繁荣园林事业.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适合中小城市公园声景的设计原则与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勘测调查法、询问调查法,对聊城市人民公园的声音景观进行了主客观评价,针对人民公园声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为今后城市公园的声景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杨鑫  张琦 《新建筑》2010,(6):109-112
领土景观是地域性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可以从自然与人文两个方面来解析。领土景观的自然肌理与人文肌理在景观设计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巴黎杜舍曼公园即是一个通过恰当把握领土景观肌理,来解决公园现存问题的典型城郊边缘地区公园。其基于领土的设计理念为21世纪城郊边缘地区的公园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香山湖公园D区景观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现有自然环境条件及地方文化特色,分析本公园的景观设计特点,形成具实践意义的设计思路,探讨在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契合地方文化的方法,以提供在类似景观环境中进行景观构建的经验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伯纳特公园注重景观的功能性,因地制宜的创造景观,在景观设计中,敢于创新,将4个景观层次统一在一个单纯的秩序之中;对光进行特殊设计,注重景观意境的营造:通过对伯纳特公园的设计手法和设计思想的分析,总结了极简主义景观对当今风景园林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是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空间为例,提出了以空间边界环境分类的植物景观空间类型,并选择4个不同植物景观空间类型景点,量化分析其植物空间构成、数量特征与景观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了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的特点,为现代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了3个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浪 《风景园林》2010,(2):14-18
目前,上海世博园区的园林绿地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为迎接世博会开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中包括世博公园、白莲泾公园、江南公园、后滩公园、世博村园林、场馆绿地以及各道路绿化等。在此,作为世博园区园林绿地的设计导读,从总体定位、系统规划、先进理念特色等方面做一些简要的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山水构造。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设计方案命名为“通往自然的轴线”,这条贯穿北京的轴线将自然消融于山水之间。在对传统叠山理水艺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依势就形,巧妙安排,构造出具有浓郁中国园林特色的生态山水园林。  相似文献   

17.
公园入口空间承担着门户形象、游客集散、游赏服务等场地功能,同时是特定文化景观的一个微缩和提炼,是公园整体规划设计中相对独立但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重要组成。基于对古迹公园文化性的尊重,文中选取风景名胜公园(古迹公园)的入口空间设计为研究点,细致分析了此类项目的总体特征、功能元素、设计要点、设计方法等,并以安平桥文化公园入口空间设计案例解析作为辅助说明,谨以此文作为多年公园项目设计实践的梳理小结。  相似文献   

18.
胡铮 《中外建筑》2014,(3):101-104
公园作为城市中的重要开敞空间,扮演着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角色。这体现在公园设计中除了应注重其生态及美学价值外,规划中更应深入挖掘其各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以文化景观为灵魂的遗址公园就是很好的一种形式。通过以西施山遗址公园设计为例,本着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遗址本体的原则,探讨意向设计手法在公园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凸显自然与历史交融的景观特质。  相似文献   

19.
李辰琦  武威  张蔷蔷 《华中建筑》2011,29(9):131-134
在重要的历史文化区内进行景创作,我们选择了一种无为而为的特殊方式。东陵森林公园入口区景观设计一方面要在东陵世界文化遗产面前做到“无为”,尽量避免喧宾夺主.与陵园古建筑群在尺度与风格上发生冲突、另一方面,更要使入口区起到整合公园的作用。形成较强的引导性,并且能进一步烘托东陵陵园的历史感与文化感,这构成了一种“有为”!方案以线性的方式自然展开.以厚重的自然红墙为元素,以充满历史感的门形象为节点、方案与东陵古建筑群融为一体,和谐共生,传承了皇家陵园庄重静谧的历史文化意境。  相似文献   

20.
徐维波  韦峰 《华中建筑》2013,(10):155-160
该文通过对郑州人民路景观轴线的最初设计、逐渐形成及随后的功能演变与郑州近现代城市空间的形成与拓展关系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得出郑州这一重要的城市景观轴线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其城市功能被演替、空间格局被肢解、轴线意义逐渐隐退,并且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张和功能的多样化,原有以二七广场为核心的放射形道路模式反而使城市各种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的结论,为我们今天城市景观的塑造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