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18)
公共艺术是新兴的艺术门类,与其他艺术一样,是审美意识形态的视觉形式。观者在公共艺术中,从传统的审美接受者转换为主动的艺术参与者。城市,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发生场所,随着当代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依赖于建筑雕塑和广场存在的空间,图像赋予了城市空间更多的内涵。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本里的一种视觉文本,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本文将从公共艺术与城市文本的概念出发,论述公共艺术如何通过地域精神对城市文本重塑。  相似文献   

2.
张亚萍  沈磊 《现代装饰》2015,(3):149-150
近几年,中国的城市公共艺术在中国城市建设的告诉发展中逐渐成熟。公共艺术成为城市建设组成的一部分,甚至成为城市文明程度与实力的标志。通过对城市公共艺术内质的分析,了解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内涵、精神的关系,希望通过对特定的对象—苏州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研究,深入地分析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对该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作用,为我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创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新的思考方式。随着苏州的开发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城市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实践开始逐渐关注艺术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艺术与市民日常生活的关系。适时,因地,多维度的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情感、文化,恰是公共艺术的重要职责和文化属性之一。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在城市空间的探索中更注重文脉和公共空间以及场所精神。城市空间设计是一种环境艺术。美学是以各元素如何融入一个更大的空间结构来衡量的,这个空间结构为设计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形式。本文主要探讨了后现代注意在建筑设计中的特征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选题以“公共艺术数字化后在城市中的交互研究”为目标,对基于数字化手段表现的公共艺术进行探讨,寻求城市公共艺术的交互特征。首先指出了数字化公共艺术交互特点的研究目的及意义。阐述城市交互设计相关概念,重点讨论了城市公共艺术的交互方法。为进一步讨论如何设计形式更为丰富的新艺术作品做铺垫。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
公共艺术是一种当代的文化形态,是城市思想的体现。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发展、成熟的体现,它不仅丰富了城市的精神财富,彰显了城市具有的文化价值和特征,而且显示着当地市民对于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它在改变城市面貌的基础上,能够长时间地影响公众的精神状态以及其对城市的认知。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显著标志,同时也为塑造城市的独特之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公共艺术及其文化精神所具有的特征,阐明其在城市设计中的发展及对于城市风格和观念的导向,推测城市公共艺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尹一军 《建筑结构》2021,51(13):后插4-后插5
随着现代艺术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所提供的多元化艺术展现形式,为艺术与数字科技的跨接、融生及交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中,建筑设计中数字科技的应用实现了建筑艺术创新形态,形成了与人们审美需求相一致的建筑艺术体系,使建筑艺术的科技感显著增强.《艺术与数字重构-城市文化视野的公共艺术及数字化发展》(王峰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版)将"交互性"和"数字技术"两个重要理念系统性地引入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这一领域,具有跨学科的视野.将数字技术的概念与城市公共艺术相结合,以交互性作为其重要特性进行研究,在艺术和技术层面是一个新的突破,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城市空间数字交互相关理论的研究,是基于现代建筑设计理论对于数字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公共艺术与数字交互、数字技术、数字表达等有效结合并应用于创作实践的思考与研究;第二部分是对近十年以来作者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其中涉及到了交通、文化公园、博物馆、校园等公共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一词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用语,它源于科学技术的革新,技术的革新也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新媒体技术与艺术理念的融合创造出了不同于传统艺术作品的新样式——新媒体艺术。而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在为城市公共空间增添新活力的同时,也将城市公共空间的边界进行了拓展,文章将分析论证新媒体艺术是如何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拓展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们的城市进入了从规模走向质量的转型期,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城市文化的发展力度.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对国内其他城市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因此对于这次北京奥运环境设施和城市雕塑的征集活动,应该站在一个机关报的高度上,更加宏观的去对待,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解决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大城市文化的延续等方面,做到让艺术引导城市!我们目前要做到的并不是简单的几件雕塑作品,而是如何通过奥运会来提升北京的整体文化形象,通过研究国际当代艺术及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及对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强调以公共艺术理念介入城市的整体形态,旗帜鲜明地鼓吹当代公共艺术视野中城市形态的大视觉理念.  相似文献   

9.
正文章以公共艺术中公共性的实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公共"与"公共性"内涵的阐释,论述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对公共艺术如何实现其公共性进行思考与探索。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的艺术界发展尚属初级阶段,其理论体系在很多方面都近乎空白的情形。然而实践总是走在理论的前面。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逐步开放和改革,以及国际文化艺术的引进与交流,使得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发展较快的城市  相似文献   

10.
a+a:您认为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的关系应当是怎样的?翁剑青:公共艺术首先是一个特定空间性质中的艺术的概念。其中一是城市中的"物理性质的空间",一是公众可介入社会空间,进而也是一种产生公众意见的"舆论空间"。换而言之,公共艺术既依附于城市的开放性空间,同时也是指存在于"城市社会"中的市民大众的舆论空间。可以说公共艺术与城市的联系是天然的,现代文明首先是在城市母体中发展起来的。公共艺术的文化、制度及  相似文献   

11.
公共空间是城市特色的核心,公共艺术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一座城市发展并延续的灵魂。目前众多城市通过公共艺术提升城市人文价值与内涵,传承城市文脉,打造城市品牌,公共艺术已成为城市文化建构中重要且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文章结合临安滨湖新城公共艺术规划项目,以公共艺术规划为视角探究新城文化建构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许英英 《现代装饰》2014,(2):240-241
正结合南阳历史和发展现状,分析南阳公共艺术的特征。在其文化基础上,了解南阳市公共艺术本身所具备的独特魅力和其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影响。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从而了解在今后的城市文化中如何更能凸显出公共艺术的魅力,给城市建设曾添一抹新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城市都以它不同的文化特色,形成自身的特点和影响力。文化特色越强,自身影响力就越大,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就越快。一个城市要通过当地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与现在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进而形成特色城市。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认知开始不断发生变化。公共雕塑艺术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并逐步成为了城市中环境艺术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开始迅速涌入我国,形成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文化碰撞与交流。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公共雕塑艺术也开始发展着转变,从最初的空间艺术向着环境艺术发展。那么,在文化交流如此激烈的今天,如何保持公共雕塑艺术的民族特性,如何能够通过公共雕塑艺术来实现环境艺术的营造,需要当代人进行深入思考与解决。  相似文献   

14.
公共境域     
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公众是通过公共艺术来培养记忆,辨识自己,并通过辨识自己,来谋划未来,所以公共艺术是大家的,是反映公众意志的,  相似文献   

15.
环境意识化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在城市环境建设中融进“公共艺术”这样一种人类心智的创造手段,能够产生富有吸引力、生命力和积极意识的崭新视觉环境。“公共艺术”的概念环境意识化的具体体现是在城市建设中倡导“公共艺术”观念,创造人文景观。“公共艺术”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对环境进行艺术性的规划设计和在城市开放空间等公共性场所中,具有文化性和美感因素的美术品、构筑物及具有美感因素的实用物品的艺术设计与制作。严格区分公共艺术的形式又可分为静态公共艺术和动态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的静态表现形式是通过媒体的物质状态来表达文…  相似文献   

16.
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几乎席卷了我们这个星球上有人居住的每一个角落,连同经济一体化一起出现的是世界各国的城市形象和街道景观在不同程度上出现的趋同化现象。表面上看这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本身的失败,其实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城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城市文化理念的缺失。作为城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视觉艺术——尤其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并参与公众社会生活的公共艺术,在为大众提供一个高品质的城市共享空间和延续城市传统文化、塑造与展示城市性格魅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几例国外优秀公共艺术案例的分析,旨在为我们的城市文化建设和本土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同时也期望政府职能部门能够真正认识到正确的公共艺术策略对于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杜宏武  唐敏 《华中建筑》2007,25(2):95-101
公共艺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以科学方法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在我国还缺乏实践.<攀枝花市公共艺术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就这一崭新的课题和研究领域,尝试把科学性、社会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探索了规划方法和理论框架,从城市空间及公共艺术现状分析入手,建构攀枝花市公共艺术规划的总体框架,对公共艺术总体布局与城市空间形态做了规划研究,对城市特殊环境中公共艺术规划设计与创作提出了控制原则,并探讨了规划实施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公共艺术的社会属性和艺术属性出发,强调公共艺术的终极目标是"服务性",其艺术载体是开放、民主,服务于大众而且承担某种社会职能。引言当前,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公共艺术已成为存在于城市居民生活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公共艺术不仅是城市存在的文化标志,而且它延伸了城市精神的内涵,它泛指在公共空间里面对公众且公众能直接参与的艺术形式、艺术造型。如城市绿地、广场、绿景观壁画、景观小品及公共设施等艺术。它是城市的精神象征,它是一个城市内在的外化,它展示了城市的整体文化品位和大众审美格调。  相似文献   

19.
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基本职责是通过艺术的方式服务于社会,起到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的作用,城市空间中信息的流动需要一定的载体和方式,公共艺术作品是以艺术形式来传递社会公共信息和文化精神新型载体。公共艺术设计在现代环境中运用,要以现代生活方式为纲,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把传统文化作为公共艺术创作的意识来源。通过对当代各种价值的综合,把社会、经济和文化进一步有机结合实现文化的整合。如何将现代西方装饰研究中的先经验吸收到中国装饰艺术传统的框架之中,完善中国装饰文化的研究方法和表达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城市文化的构建是一个时代性的课题,在城市中的各种公共艺术作品则生动的反映了其城市的历史积淀和发展。在当代的城市发展中,城市公共艺术与更大的社会文化语言紧密相连,反映出更加复杂而多元的内涵。本文简要阐述了城市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表达和营造,以期待与我们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