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结合历史保护性建筑--上海音乐厅整体移位工程,建立了建筑物整体移位托换体系模拟计算模型.通过对建筑物整体移位工程--上海音乐厅钢筋混凝土托换体系材料参数输入试验值,对经该音乐厅柱子传递到托换体系的上部结构荷载视为集中荷载,对用于顶升该音乐厅的千斤顶分别按于设计分布位置集中受力,采用三维结构计算程序进行模拟计算,预测出建筑物整体移位托换体系的变形及用于顶升该建筑物的千斤顶的受力状况,计算结果与实际较一致,为指导该工程信息化施工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研究成果表明,建立的研究建筑物整体移位托换体系的安全、可靠性方法科学,模拟计算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张新中  张宗敏  武宗良 《建筑技术》2007,38(6):411-414,439
在分析大量移位工程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建筑物整体移位工程中移位轨道及基础施工、托换加固体系施工、牵引行走体系施工及移动监测等环节的具体方法和技术要求,提出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80年代整体移位工程技术引入我国以来,该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熟。文章依托某建筑物整体移位工程,通过现场实时监测和ABAQUS有限元计算,研究了建筑物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后的软土地基上移位时地基沉降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建筑物移位过程中,软土地基沉降随平移速度的提高而减小,随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建筑物移位工程中,采用有限元法可较好地预测地基的沉降变形。  相似文献   

4.
鲁能文昌山海天精品酒店为多层框架结构,由于使用要求需进行移位,移位施工采用SPMT拖车进行,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拖车移位工程。介绍了该建筑移位方案的比选、路线的确定、托换结构、移位道路及连接设计。在托换结构设计中,采用固定反力和弱弹簧模拟车轴反力,采用等刚度钢梁模拟车架,进行了SPMT拖车与上部结构协同受力分析,研究了移位运输过程中车架与托换结构的受力性能;移位道路的坡度设计需根据建筑物的倾斜率控制限值与车辆的液压补偿行程量来确定;连接设计采用隔震连接,给出了连接的构造处理措施;同时给出了施工中应变、频率、加速度及整体倾斜的监测结果。工程实践表明,框架结构建筑物采用拖车移位,应考虑车辆与上部结构的协同受力,在合理设计、精细施工的前提下,采用拖车移位可保证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5.
结合锦纶会馆工程实际情况,通过方案比选,确定选用双向平移结合顶升的整体移位方案.详细介绍了移位原理、技术难点、移位前的加固措施,以及移位设计与施工.移位就位后,通过监测,制定纠偏措施和连接方案,有效确保了整体移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了建筑物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6.
文物建筑整体移位保护技术是最有效的文物建筑整体搬迁保护技术,而建筑物的定点旋转目前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结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福州泛船浦天主堂神父楼的整体搬迁保护工程,详细介绍了该文物建筑在进行整体旋转平移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措施,以及文物建筑整体移位保护工程设计施工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建筑物移位是城市建设规划中的新课题。本文以全国各大城市和国外一些城市建筑物移位的各种移位方法与大量实例,从移位工程的技术设计、移位工程的施工要点及移位工程的发展展望等方面分析了建筑物移位的处理方法,并进一步探索了建筑物移位的设计要求与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的发展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因具有成本低、工期短、环保等诸多优点,在既有建筑物保护与改造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介绍了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的概念、分类,指出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由结构托换技术、移位轨道技术、移位装置系统、移位位移控制系统、就位连接技术和实时监测技术等关键技术构成.分别阐述了水平移位和竖向移位装置系统原理.在国内外典型工程实例基础上对比国内外移位技术特点,指出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贾强  张鑫  贾留东 《建筑施工》2005,27(1):40-41
着重介绍建筑物整体移位施工过程中对工期、技术及成本的预控及调整措施,工程实践说明上述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建筑物平移牵引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缺乏系统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建筑物移位工程的牵引系统设计都是靠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和现场摸索进行的。在建筑整体平移的试验研究和大量工程的实测数据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建筑物滚动式平移的牵引力计算公式,认为在工程适用范围内,滚动式平移的牵引力与建筑物重力基本满足线性关系;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牵引动力施加方式的设计方法,分析了他们的适用范围和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动力施加方法,用该方法进行建筑物的平移,比其他方法行走平稳,效率高且导向性好。  相似文献   

11.
滚轴滚动摩擦系数研究与建筑物迁移工程水平动力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滚轴滚动摩擦系数是建筑物整体迁移工程水平动力计算的重要参数,在钢管混凝土滚轴与钢板的滚动摩擦试验中,测得滚动摩擦系数为0.002~0.004,它随滚轴受到的竖向压力增大而减小。现场实测值为0.04~0.067,表明现场条件对滚动摩擦系数影响很大。通过分析滚轴滚动摩擦时的赫兹接触模型,推导出滚动摩擦系数理论公式,式中滚动摩擦系数与竖向压力的平方根成正比(和试验值规律不同),和半径、有效支承长度、弹性模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在理论公式和几个实际工程现场测试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筑物整体迁移工程中滚动摩擦系数与水平动力的实用计算公式,式中以实际工程状况系数K反应现场条件影响。钢管混凝土滚轴、实心钢滚轴、工程塑料滚轴启动时的实际工程状况系数K取值范围分别建议为1.15~1.35、0.7~1.0、0.6~0.7。  相似文献   

12.
楼房平移中的移动系统设计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讨论了在楼房平移工程中移动系统的形式和种类 ,并给出了滚轴承载力、滚动摩擦系数和反力支座的计算方法 ,同时说明了如何选择动力设备。在采用推力系统时 ,文中提出了一个计算垫块失稳的经验公式。最后对平移工程的移动系统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建筑物滚动摩擦隔震理论.根据动能定理与多体动力学理论,导出了圆弧滑道摩擦隔震系统的强非线性多自由度运动方程,并根据龙格-库塔方法给出了数值求解过程.计算了一个实例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特性.分析,辊轴摩擦隔震系统的隔震性能.辊轴式摩擦摆的结构较FPS滑道式摩擦摆有了改善.它消除了FPS型摩擦摆中滑道摩擦力的冲击作用,也不必在滑道系统中设置运动转向装置.而且在竖向也可能会有较好的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散索鞍按不同的移动摩擦副分为摆轴式、滚轴及滑动式。结合良庆大桥摆轴式散索鞍的安装过程,针对重量重、体积大、结构精密等施工难点进行探讨,提供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对摆轴式散索鞍的偏摆试验进行研究,提供一种测量散索鞍偏摆角度的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静压支承是一种广泛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新型支承结构,文章概述了静压支承原理,通过实验,讨论了静压支承的三个重要参数:承载能力,油膜厚度、供油压力,并给出了不同供油压力下轧制力与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阐述了油膜刚度与供油压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多体动力学理论相对动能定理,推求了椭圆滑道RFPS辊轴式摩擦摆隔震系统动力反应分析计算公式,并考虑了竖向弹性振动的影响.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RFPS辊轴式摩擦摆具有隔震系统所必需特性;较长的自振周期使其具有必要的隔震能力;依靠重力可以使结构复位.依靠滑块与滑道接触面的滑动摩擦阻力可以消耗传入结构的能量.适当地选取滑...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多体动力学理论中的动能定理,推求了悬链线曲线弧面滑道辊轴摩擦摆隔震系统地震动力反应分析计算公式。辊轴放置在具有悬链线内凹曲线形状的上、下盘滑道中间,形成辊轴式摩擦摆。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摩擦摆具有隔震系统所必需特性,较长的自振周期使其具有必要的隔离能力,依靠重力可以使其复位。由在辊轴与上、下盘接触面的滚动摩擦作用,可以消耗传入结构的能量。适当地选取悬链线参数a与滚动摩擦系数值,隔震效率可达90%左右。当悬链线参数a为2.0~3.0 m、滚动摩擦系数为0.01左右时,隔震系统具有较好的消能效果与复位能力。当滚动摩擦系数增大时,隔震效率将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弦支穹顶结构施工控制技术中撑杆下节点处的预应力滑移摩擦损失问题,考虑到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移摩擦力,提出一种含滚轴的滚动式撑杆下节点,并将其应用于某体育馆弦支穹顶结构。为验证滚动式撑杆下节点在降低预应力滑移摩擦损失方面的工作性能以及张拉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性,采用ANSYS中的APDL语言编制了预应力施工数值模拟程序,对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中索力、杆件内力和结构变形进行了全过程分析,同时对体育馆弦支穹顶结构预应力张拉过程进行了施工监测。结果表明:滚动式撑杆下节点的预应力摩擦损失在5%左右,是传统撑杆下节点预应力摩擦损失的50%;预应力张拉过程中,杆件轴向应力低于50 MPa,施工方案安全可行;施工监测数据验证了施工摩擦滑移数值模拟程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吴全科  伍田生  林超 《工业建筑》2012,42(4):107-112
针对广州亚运会顶管工程施工,系统分析和研究软弱土质大口径长距离钢筋混凝土管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高精度纠偏、高效注浆减阻、顶进施工和监控量测等方面。采用红外线跟踪定位技术,借助偏差趋势图的纠偏方法及时高效地纠偏,保证了线路走向及高程的高精度。采用性能良好的膨润土和新型高分子、高膨胀率的注浆材料,改良注浆工艺,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降低了摩擦阻力和总顶力约43%,减少了中继间的使用数量。解决了顶管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基于正交设计的滚石运动特征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考虑滚石启动方式、斜坡覆盖层和植被特征、斜坡坡度、坡面长度、滚石形状和滚石质量等6个可能影响滚石运动特征的因素,按照正交设计现场滚石试验。在试验基础上,采用极差、方差和回归分析等手段,以滚石运动的加速度和滚石与坡面碰撞速度恢复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对影响滚石在斜坡上运动特征的6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滚石运动加速度的诸多因素中,斜坡坡度是主要因素,以下依次是滚石形状、斜坡覆盖层和植被特征、坡面长度、滚石质量和滚石启动方式;斜坡坡度、滚石形状和斜坡覆盖层及植被特征是滚石运动加速度的决定性因素;滚石运动加速度与上述决定性因素之间可用线性关系来描述。斜坡覆盖层和植被特征对滚石碰撞恢复系数起控制性作用,其他因素几平无影响;斜坡覆盖层与植被特征和碰撞恢复系数之间可用线性关系描述。所得成果为危岩体防治时冲击能量的确定提供了依据,提出危岩体整体防治的新的可行方法,对坡面地质灾害的防治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