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马克思"卡夫丁峡谷"设想确切含义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我国理论界的一部分人把马克思关于俄国"可以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思想简单理解为俄国以及中国等东方落后国家能够"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实际上,"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提法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而是对马克思"卡夫丁峡谷"设想的一种误解和误用.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对象只是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仅仅是指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生产的某些产生"可怕的波折"的阶段,并不是跨越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2.
“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提法不符和马克思关于俄国公社问题思想的原意。俄国和中国不存在“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事实。“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提法容易引起理论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我国理论界的一部分人把马克思关于俄国“可以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思想简单理解为俄国以及中国等东方落后国家能够“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实际上,“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提法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而是对马克思“卡夫丁峡谷”设想的一种误解和误用。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对象只是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仅仅是指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生产的某些产生“可怕的波折”的阶段,并不是跨越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4.
19世纪后期,马克思恩格斯对俄国农村公社制度及俄国进入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把中国的社会发展放在世界历史中,并结合本国的实际得出:只有既跨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又适合本国生产力发展的道路,才是真正跨越"卡夫丁峡谷",并从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四个方面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5.
“卡夫丁峡谷”问题是马克思晚年唯物史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在对俄国民粹派的交流与批判中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马克思从1877年又开始着手探讨东方社会跨越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性问题,并在其晚年充分肯定了东方社会从现有的基础上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提供了理解中国革命“两步走”实践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落后国家如何跨越"卡夫丁峡谷"。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俄国和东方落后国家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设想。然后,由列宁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付诸实施。其次,"斯大林模式"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一系列路线、政策,造成了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最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晚年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初稿)》中结合东方落后国家俄国的条件,指出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大多数人将马克思的意思理解为东方落后国家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直接到达社会主义,这中主张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本文将从资本主义的进步性、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真正主体以及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异性三个方面来说明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是不能跨越的,也是无法跨越的,但是我们可以尽量的缩短这个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生产力得到高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跨越“卡夫丁峡谷”与中国社会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跨越论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一个肯定的科学结论;它只是提出问题,而不是最后解决了问题。马克思关干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意义并不在这一设想本身。而是在于这一设想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科学方法论,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作用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1881年3月所写的《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初稿)》中提出了一条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社会发展道路。马克思的“跨越设想”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但不具有普适性。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过程,都与马克思的“跨越设想”没有直接关系,不宜把马克思针对当时俄国的具体情况而提出的“跨越设想”拿来比照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11.
分类号AslA81AslA84A84A811AsllA849A8491C913.2C913.2C933.lC934D00D05D08D26D62D261.34D632.lD9200D922.14D922.291D923.9D924.4D933.1D6099F一0F23F23F27F120.3F120.4F124F125F127.53F231.6F240F273.lF273.2 题目“淡化意识形态”思潮评析与时俱进的典范: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儒家与马克思社会哲学的若干比较毛泽东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高等会计教育应着力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马克思晚年的一个重大探索:俄国公社前途与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辨证思考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新贡…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在城市管理中出现了一个亟需跨越的"U"型峡谷,即:城市发展的高速度与相对较低的城市管理自我更新水平之间,以及市民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与相对较低的城市管理问题解决水平之间长期存在的难以逾越的鸿沟。而近年来实施的城管数字化,则为跨越这个城管"U"型峡谷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思想体系的形成不是偶然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经济的思想,列宁关于苏维埃俄国和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毛泽东"向外国学习"、"同外国人做生意"的思想以及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对外开放理论,是江泽民对外开放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的发表在俄国引起震撼,俄国民粹派反对《资本论》关于由资本主义灭亡到社会主义建立的一般发展道路,认为俄国存在古老的农村公社及合作制,可以不必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从而促使马克思对俄国公社前途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高烈度区大跨度刚构桥梁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刚构桥梁由于其造价较低,目前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高烈度地区跨越峡谷时,其桥墩通常较高,此时其抗震性能如何将成为设计人员关注的重点.论文以一座91m墩高的连续刚构为例,对其地震响应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型式桥梁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回答"四个如何认识"的关键,是搞好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本文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跨越了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充分发展阶段与资产阶级的政权形式,转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取得了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道路上所实现的生产力成果;而在生产力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未超越资本主义时代的文明成果,它与资本主义社会同处一种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之前的第二大社会形态,其经济形态的选择也必将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中资本的发展动力、雇佣劳动的劳动方式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因其在发展生产力方面仍有很大潜力,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法将其跨越,对于其负面影响则只有尽可能减少而不可能彻底消除。  相似文献   

18.
安德烈.高兹(Andre Gorz)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异化消费加速了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盘剥和破坏,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不仅导致了生态危机,同时也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危机,从而威胁人的生存。而资本主义的利润动机和"生产逻辑"却无法解决生态危机。为了摆脱生态危机,从宏观层面来说,必须用先进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从微观层面来说,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重建更少与更好之间的联系,确立"更少但更好"的消费观和生活方式,此外还必须消除异化劳动。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历史前进“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不但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演变,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嬗变。源于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自由资本主义向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第二次科技革命在促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诞生、巩固的同时,也导致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全方位的辐射力促进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经历了一个从巩固、发展到被迫改革的曲折过程。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首先冲击了集权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导致社会主义制度在苏东地区出现断层,原苏东社会主义制度向西方资本主义制变演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演变。社会主义在改革中新生。  相似文献   

20.
深入理解韦伯分析问题的宗教伦理视角,必须了解韦伯研究问题的社会学方法,即了解韦伯分析近代资本主义起源的社会学方法.从哲学基础、社会行动、"理解"、"价值中立"4个视角阐述韦伯分析近代资本主义起源的社会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