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树脂涂层在原油管输中的防结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蜡与固体壁面间的界面性能考虑,在管道内壁涂覆一层低表面能的树脂涂层,可以改变管壁表面性质,减小管壁与蜡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达到防止结蜡的目的,为改善高含蜡原油在管道输送时易凝和粘滞的状况,在实验室用自行设计的结蜡器评价了硅,氟树脂以及丙烯酸树脂等少层在青海原油,胜利原油和辽河原油输送中的防结蜡效果,结果表明,它们有不同程度的防强蜡作用,其中硅树脂的最大防蜡率可达74.7%。  相似文献   

2.
清防蜡技术一直是开采含蜡原油的必要技术措施。目前常用的清防蜡方法有机械清蜡、热力清蜡、化学清防蜡及磁蜡方法;近几年国外还较大规模地应用了微生物清防蜡技术,获得了较好效果;另外还有环空冻胶封隔防蜡、油管内塑料涂层防蜡等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内外清蜡防蜡现状,提出了磁防蜡效果的动态实验方法,研制了非常规动态实验装置,克服了传统环道动态实验因循环流动而引起的组分变化的缺陷。针对托甫台区块原油,进行了磁防蜡动态实验评价。研究表明,该区块如果应用磁防蜡技术,其防蜡率可达到51%,流量增加,会降低磁防蜡率。磁防蜡现场试验评价表明,试验井的原油日产量均有增加,最高增加量达到了17.95 t,磁防蜡技术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树脂涂层对原油输送管道的壁面减阻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考虑到沥青,地蜡,原油与固体壁面间的界面性能,在管道内壁涂敷一层低表面能的硫油树脂的涂层,减小管壁与原油间的相互作用力,达到减阳目的,在实验室用改造的旋转粘度计来评价氟的共聚物,硅橡胶,聚酰胺等13种脂涂层在沥青,地蜡,原油中的减阻效果,结果表明,它们有不同程度的壁面减阻作用,其中具有低表面的能的含氟,含硅以及丙烯酸树脂涂层的减阻效果较好,在26.0℃的原油中,硅树脂的最大减阻率可达21.7%。  相似文献   

5.
采用Couette蜡沉积实验装置研究了聚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型防蜡剂对长庆原油蜡沉积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管输温度条件下EVA型防蜡剂的防蜡效果。研究发现,与空白原油相比,加剂原油的蜡沉积速率大幅降低,同时蜡沉积物的老化速率升高。无论是在恒定油壁温差还是在恒定壁温条件下,EVA型防蜡剂的防蜡效率均随油温的升高而不断降低,EVA对蜡沉积物老化速率的提升幅度均随油温的升高而不断增大。通过分析EVA型防蜡剂对长庆原油流动特性、低温胶凝结构特性及微观蜡晶形貌的影响,阐明了EVA型防蜡剂对长庆原油蜡沉积特性的影响机理,并从蜡沉积物初始凝油层抗剪切强度及蜡分子扩散速率2个角度揭示了管输温度对EVA型防蜡剂防蜡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声波降粘防蜡配套技术,是利用机械声波装置振动波场的作用,使进入油管原油减缓蜡晶析出的速度,从而减少油井的热洗次数,有效延长油井的热洗周期。目前已通过室内实验得出声波降粘防蜡装置在不同排量下的频率、振幅、波长的范围值,以及通过对原油进行高频振动,检测原油经过声波降粘防蜡装置处理后,其粘度及压差的变化等。并且建立了频率、粘度及压差三者之间的关系式,同时对声波降粘防蜡配套技术的现场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随着重质油和稠油开发力度的加大,在开采、集输等环节产生了易结蜡、高凝点、高黏度、流动性差、管输阻力大等问题,需使用原油流动性改进剂解决问题。原油流动性改进剂包括防蜡剂、降凝剂、降黏剂、减阻剂。为了促进该领域的技术发展,综述了目前不同类型的原油流动性改进剂在防蜡、降凝、降黏、减阻等环节的作用机理,介绍了目前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的类型以及应用情况,展望了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石油机械》2019,(11):93-98
帅垛油田油井结蜡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制约其效益开发。前期采用的机械清蜡、热力清防蜡和化学药剂清防蜡等工艺技术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安全性差和污染地层等不足。鉴于此,研发了油井特种合金防蜡技术。阐述了特种合金防蜡装置的结构、防蜡机理及性能特点,并对该防蜡装置的关键结构进行了设计。通过开展降凝降黏试验,优化了特种合金方案,以适应帅垛油田原油物性。试验及应用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特种合金防蜡装置可使原油凝点降低2~3℃,在42~60℃范围内黏度均有所降低,最大降黏率达到80. 38%;帅垛油田4口油井结蜡速度均变缓,清蜡周期比优化之前延长2倍以上,原油黏度下降30%以上,凝点下降幅度大于2℃,检泵周期较之前得到有效延长。油井特种合金防蜡技术的研发成功为帅垛油田油井清防蜡工艺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油气田管道防蜡、减阻、防腐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新油、气田的不断开发利用,长距离管道输送时,管道防蜡、减阻及腐蚀防护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概述了几十年来国内外油气田输送埋地管道的防蜡、减阻和管道内外壁防腐技术发展情况,并对各种方法的利弊作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原油集输问题中结蜡防治技术问题,以马来酸酐、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和十八醇为原料,以甲苯为溶剂,制得原油防蜡剂FLJ-1。对防蜡剂FLJ-1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并用青海油田原油评价了FLJ-1降低原油析蜡点的能力、结蜡量及防蜡率。结果表明,FLJ-1能有效降低原油的析蜡点,其浓度为600 mg/L时,原油的析蜡点降低了14℃;此外,FLJ-1能与原油中的石蜡分子发生吸附-共晶作用,在循环水温5℃下,其浓度为600 mg/L时,防蜡率为66.6%。  相似文献   

11.
稠油不加热集输技术现状与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稠油的密度大、粘度高、流动性差,输送困难。对稀释法、乳化降粘法、加剂降粘法、超声波法、改质降粘法、低粘液环法等稠油不加热集输技术的机理及应用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制约不加热输送技术发展的难题,为稠油的经济、安全输送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制备Cu(I)/沸石新方法的研究及其表面铜物种的表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选择 β沸石体系 ,采用水溶液离子交换法引入Cu(Ⅱ )后 ,吸附氨使其转化为Cu2 + (NH3 ) n/ β(n =1~ 4) ,然后通入CO还原 ,在低温 (36 7~ 393K)下可方便地制备纯净的Cu(Ⅰ ) / β ,并应用TPR、XPS、FT IR等方法对还原前后的Cu物种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 ,结果表明 ,还原后Cu(Ⅱ )完全还原为Cu(Ⅰ ) ,样品中不存在Cu(Ⅱ )或Cu(0 )。将该还原方法与常用的H2 还原法、CO还原法、加热抽真空法等进行分析比较 ,发现本方法可克服常用还原方法易发生的深度还原或还原不彻底等弊端 ,且所需还原气CO用量少 ,还原温度低 ,节约能源和原料 ,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植物还原法,以PdCl2为钯前躯体,以银杏叶提取液为还原剂,将Pd2+离子从PdCl2溶液中还原出来,制备钯纳米单质。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ICP-AES)方法测定溶液中残留的Pd2+离子浓度,计算反应的还原率,完成对植物还原法制备纳米单质的定量研究。分别考察了钯前躯体PdCl2浓度和银杏叶干粉颗粒大小对Pd2+离子还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可以用ICP-AES方法对植物还原法进行定量研究;PdCl2浓度越大、银杏叶干粉颗粒越小,还原率越大。  相似文献   

14.
低磁纬度地区磁异常化极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锡林  姚长利 《石油物探》2003,42(4):541-544
化极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处理方法 ,很早就受到地球物理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 ,并已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在低磁纬度地区 ,作大面积化极换算并进行地质解释的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采用频率域局部扇形约束函数改造化极因子的化极方法对南沙中部海磁数据的化极处理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处理变倾角、低纬度资料的能力 ,数值恢复精度较高 ,在综合解释中 ,显示了良好的地质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 There are very large amounts of data in logging, including the information from many measurements including sonic, electron, neutron logging. With the ongoing development of digital and tomography logging technologies, more and more well l…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天然气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天然气资源的大力开发和利用,必然要求不断完善天然气储运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储运天然气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成本低等优势,备受瞩目。概括了目前天然气主要的储运方式,简单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特性,从天然气水合物的制备、储存、运输、分解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比较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技术与其他天然气非管输技术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以渤海A油田稠油输送管道工艺设计为基础,在分析稠油管道降粘减阻措施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稠油管道回掺活性水新方法。实验分析及软件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稠油管道输送条件,能够有效解决稠油管道降粘减阻的难题,可为今后稠油管道输送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管系一次应力与温度的关系,并提出了对热失载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9.
振动辅助化学剂降粘的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田现多采用降粘剂进行降粘,为了寻求一种更高效经济的降粘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振动棒头产生的振动剪切和涡流剪切作用对油样的降粘效果.结果表明,振动时间越长、振动频率与原油本征频率越接近,降粘效果越好.振动辅助化学剂降粘与单独使用降粘剂时的降粘效果显示,由于振动产生的振动剪切和涡流剪切作用破坏了原油中部分长的碳链结构,同时阻止了蜡晶的形成并加速了降粘剂在井筒流体中的扩散使其分散更加均匀,复合法降粘效果更好,为此提出了振动与化学剂复合降粘方法.在辽河油区茨榆坨油田5口油井的先导性试验结果证实,单井最大增油幅度达103.8%,抽油机下冲程工作电流最大下降了22.2%,降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曹菁 《石油仪器》1998,12(5):38-40
地震勘探数据通过压缩存储后,在需要使用原始采集数据时,必须将压缩了的数据释放出来恢复原状。文章论述了数据的无损还原的基本方法。数据还原模块可以在现有的设备上通过软件方式来实现,也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压缩技术的专用硬件设备来实现,实际情况表明,地震采集数据的还原与地震数据的压缩具有同等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