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FCC汽油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FCC汽油脱硫主要技术的进展情况,包括FCC原料加氢预处理、催化剂及助剂脱硫、FCC汽油加氢异构化和吸附脱硫等技术,比较了其优缺点。指出同时具有芳构化和异构化功能的加氢脱硫和LADS(固定床吸附脱硫)技术是解决我国成品汽油硫含量超标和辛烷值不富裕的有前途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FCC汽油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FCC汽油脱硫主要技术的进展情况,包括FCC原料加氢预处理、催化剂及助剂脱硫、FCC汽油加氢异构化和吸附脱硫等技术,比较了其优缺点。指出同时具有芳构化和异构化功能的加氢脱硫和LADS(固定床吸附脱硫)技术是解决我国成品汽油硫含量超标和辛烷值不富裕的有前途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李丽 《河南石油》2005,19(1):84-87
汽油中存在的烯烃、硫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降低汽油中的烯烃和硫含量有FCC工艺方法、加氢改质和利用催化剂以及助剂等方式。FCC降烯烃工艺技术,烯烃降低幅度大,但汽油收率低,柴油的十六烷下降;加氢技术可有效降低汽油烯烃和脱硫,但投资较高;利用FCC催化剂与助剂技术,依托FCC装置可有效地降低汽油烯烃和硫含量。  相似文献   

4.
高硫原油加工量的日趋增加以及对汽油中硫、氮、烯烃、芳烃及添加剂加入量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必然推动油品质量升级及炼油厂加工方案的调整。从原油含硫分布及脱硫工艺两个方面分析了国内清洁汽油生产面临的挑战,强调降低催化裂化(FCC)汽油中的硫含量是清洁汽油生产的关键,对比了可满足未来超低硫规范要求的3条清洁汽油后处理脱硫技术路线,即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非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非加氢脱硫技术,剖析了FCC原料加氢处理脱硫及FCC加工过程脱硫的技术特点,介绍了未来清洁汽油生产可能的组合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石油知识》2013,(6):40-40
加氢脱硫技术。由于FCC汽油是汽油的主要成分,也是汽油中硫的主要来源(占86%以上)。因此,降低汽油硫含量的关键是降低FCC汽油的硫含量。目前选择性加氢脱硫、较少降低辛烷值的加氢技术有4种。  相似文献   

6.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我国成品汽油中90%以上的含硫化合物来自催化裂化汽油,降低成品油中硫含量的关键是降低FCC汽油的硫含量。FCC汽油降硫技术主要有FCC原料加氢预处理脱硫技术、FCC过程直接脱硫技术以及FCC汽油精制脱硫技术。在催化裂化工艺过程中直接脱硫是一个比较经济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发展方向是研制新型的具有降硫性能的中孔(介孔)和高活性的活性组分的催化裂化催化剂或助剂,以达到深度降低重油催化裂化汽油馏分中硫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FCC汽油深度脱硫技术研发现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CC汽油作为车用汽油产品硫含量的主要来源,其深度脱硫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介绍了FCC汽油硫化物的组成,同时以代表性技术为例介绍了选择性加氢脱硫、深度加氢脱硫结合辛烷值恢复组合技术、催化蒸馏脱硫技术和吸附脱硫技术等现代炼油工业所应用的主要的深度脱硫技术,并对四种不同的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建议炼油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现有装置的改扩建需要,从整体经济效益考虑,选择适当的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8.
汽油中存在的烯烃、硫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降低汽油中的烯烃和硫含量有FCC工艺方法、加氢改质和利用催化剂以及助剂等方式。FCC降烯烃工艺技术,烯烃降低幅度大,但汽油收率低,柴油的十六烷下降;加氢技术可有效降低汽油烯烃和脱硫,但投资较高;利用 FCC催化剂与助剂技术,依托 FCC装置可有效地降低汽油烯烃和硫含量。  相似文献   

9.
清洁汽油生产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车用汽油组成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汽油中的硫含量、烯烃和芳烃含量对环境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综述了汽油脱硫(包括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生产高辛烷值组分等生产清洁汽油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介绍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的全馏分FCC汽油加氢脱硫技术(FRS),包括其中试开发情况,如工艺流程、影响选择性的因素、典型全馏分FCC汽油的脱硫效果.还介绍了该技术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全馏分FCC汽油经加氢脱硫处理后,硫质量分数由890μg/g降低到180μg/g,烯烃体积分数由42.2%降低到33.3%,辛烷值(RON)仅损失1.6个单位,说明该技术具有大幅度降低FCC汽油硫含量和烯烃含量而辛烷值损失较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降低汽油硫含量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低硫汽油是汽油清洁化的必然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外催化汽油脱硫技术及其工业化应用情况,介绍了7种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吸附、烷基化、膜分离、抽提及氧化抽提等几种非加氢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12.
车用低硫清洁汽油生产技术研究进展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新开发的几种依托催化、选择性加氢和吸附、抽提原理的FCC汽油脱硫技术,分析了它们不同的设计原理,并对其应用状况进行了评析,对我国汽油质量升级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蔡松 《石化技术》2021,(2):28-29
催化裂化汽油是汽油的主要调和组分,具有硫含量高和烯烃含量高的特点,在满足脱硫的同时,最大程度避免烯烃的饱和,成为当前汽油质量升级的关键。催化裂化汽油质量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状况,对于空气也能够起到优化作用,最重要的是能够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本文对当前炼油化工企业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工艺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介绍,然后针对技术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生产清洁燃料的加氢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我国近年来研究开发成功的一系列生产清洁汽油和柴油的加氢催化剂及工艺技术,主要包括RN-10加氢精制催化剂,3974高压加氢裂化催化剂,渣油加氢RHT系列催化剂和生产优质中间馏分油的中压加氢裂化技术,提高十六烷值低柴油密度的技术,柴油深度脱硫脱芳烃技术,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和加氢异构技术,加氢-PCC组合工艺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分公司采用法国Axens公司的Prime-G+工艺,对催化汽油进行选择性加氢和深度脱硫。HR-845和HR-806新型催化剂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催化汽油脱硫效果显著,混合汽油产品总硫小于65μg/g,满足京Ⅳ汽油标准;并且汽油辛烷值损失小,具有反应压力低、温度缓和、便于操作和控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国内外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各种汽油脱硫技术的特点及汽油中硫类型含量分布状况进行了综述。针对我国产品汽油组成和硫含量普遍偏高的特点,提出我国催化汽油脱硫技术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工艺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硫技术已经成为各炼油企业提高汽油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汽油中的硫化合物主要来自FCC汽油。文中阐述了FCC汽油中硫的类型和含量分布以及催化裂化脱硫机理及其转化规律,综述了国内外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工艺特点及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FCC汽油脱硫用交联HEC渗透汽化膜的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液烧铸法制备FCC汽油脱硫用交联HEC渗透汽化膜, 并对膜结构进行红外表征. 分别用硫质量分数为225μg/g和1050μg/g的2种FCC汽油评价交联HEC渗透汽化膜的脱硫性能, 探讨了料液的含硫质量分数、硫化物组成、脱硫温度对该渗透汽化膜渗透通量和富集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 料液的硫质量分数越高、硫化物组成越复杂, HEC渗透汽化膜的富集因子就越低, 渗透通量就越高. 随着脱硫温度的升高, 渗透通量一直增加, 而富集因子出现极大值. 富集因子最大时对应的温度为渗透汽化膜的最佳脱硫温度.对于含硫225μg/g和1050μg/g的FCC汽油, 采用交联HEC渗透汽化膜脱硫的最佳温度分别为368K和383K, 因此其较适用于低硫FCC汽油的脱硫. 对于含硫225μg/g的FCC汽油, 交联HEC渗透汽化膜的富集因子达到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