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齐行程  刘文波 《电子科技》2011,24(3):31-33,37
现有路由器的QQ软件过滤模块,通常是基于传统端口过滤方法。在QQ使用代理登录时,无法真正禁止QQ软件上线。为了能够充分禁止QQ软件上线,文中对QQ协议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个全新的QQ协议正则表达式,并利用包分类器L7-filter与Netfilter模块,解决了QQ过滤问题。  相似文献   

2.
IPv4到IPv6的渐进式的演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IPv4I、Pv6双协议长期共存的过渡时期,而如何解决不同协议栈通讯时的访问控制问题已经成为IPv4/IPv6互连环境的安全问题中的基本问题。本文分析了一种基于翻译机制的IPv4/IPv6安全网关中包过滤的处理流程,并采用规则树方式描述其基于状态的包过滤混合策略,方便规则管理的同时,提高了匹配效率。  相似文献   

3.
潘建平  顾冠群 《通信学报》1998,19(11):54-60
协议机制的改进,实现的优化和设计新型协议是解决传统运输协议在高速网络环境和新型应用背影面临问题的和缺陷的三种有效途径,我们在分析协议机制改进和实现优化及其局奶性的基础之上,着重研究和比较各种新型运输局协议机制在高速网络和新型应用 下功能和性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并简单描述高速计算机网络运输层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4.
光突发交换中的JET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光子技术》2004,(3):166-170
介绍了光突发交换(OBS)中JET协议的基本概念以及JET协议实现时需要考虑的因素,用排队论模型求得了JET协议下OBS网络的突发包丢失率,并分析了OXC配置时间和突发包平均长度对突发包丢失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是IPSec协议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IPSec提供了协商安全参数的机制。本首先分析了IKE在IPSec安全协议体系中的位置及作用,之后详细介绍了它实现协商的机制,并对IKE的实施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最后对IKE的应用前景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潘建平  顾冠群 《通信学报》1998,19(10):46-51
高速传输服务和新型网络应用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网络协议(特别是连接信息处理和数据传输的运输层协议)在性能和功能等方面出现一定的缺陷。协议机制的改进,实现的优化和设计新型协议是三种较为常见的解决途径。我们在分析传统运输层协议面临问题的来源与实质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对于传统运输层协议进行机制改进和实现优化带来经验和才识,指出这种改进和优化的局限性以说明设计新型协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浅析JFK协议     
IPSec协议中的IKE(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实现了在不可信网络通道上的密钥交换的安全机制。尽管IKE已成为IPSec协议的一部分,它仍然有一些缺陷和不足,文章简单分析了传统IKE协议的缺陷,IFK密钥交换协议(包括IFKi协议、IFKr协议和内核安全),及其对传统IKE协议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针对UPS智能化的关键技术PPP协议具体论述了其简化过程,分析了简化后的协议组中的各种数据包,及发送这些数据的打包过程。简化后的数据包均符合TCP/IP规范。  相似文献   

9.
信令机制通常是网络中最复杂的功能部件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Ad hoc 网络(MANET)中采用Qos信令机制的必要性,然后详细说明和分析了RSVP及其改进协议在MANET中应用的可行性。接着计论了一种适合于MANET的带内信令机制-INSIGNIA信令机制及其改进协议,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移动自组网是一种有特殊用途的对等式网络,具有无中心、自组织、可快速展开、可移动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在战场、救灾等特殊场合的应用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在移动自组网络中每节点既是主机又是路由器,所以容易遭受基于路由信息的攻击,而现今的路由协议基本没有考虑到该问题.本文在分析移动自组网络安全特性的基础上,综述了该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了基于声誉机制评价体系,并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方法和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声誉机制的安全路由协议S-DSR.仿真结果表明在存在攻击节点的情况下S-DSR协议比DSR协议具有更好的包传输率、包丢失率等属性.  相似文献   

11.
TCP/IP协议的ASIC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一种TCP/IP协议族传输、处理TCP数据和IP数据报过程的ASIC设计-TCP/IP协议处理器的硬件实现。简单介绍了TCP/IP协议,着重介绍了TCP/IP协议处理器系统结构以及各模块设计。硬件实现的TCP/IP协议处理器提高了IP数据报的处理速度,更重要的是,将Internet网络数据传输从传统的依赖电子计算机系统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了脱离计算机系统环境建立Internet网络连接。  相似文献   

12.
基于TCP/Modbus协议的面向多连接信号采集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基于Modbus协议和TCP/IP协议相结合的远程网络通信协议的研究。在详细分析TCP/IP协议和Modbus协议的基础上,提出对TCP/IP协议进行精简的设计方法,设计了基于TCP/Modbus协议的面向多连接信号采集器,重点分析了信号采集器和多台计算机通过Internet传输数据的方法。该设计方法能实现及时可靠的TCP/Modbus通信,此协议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要求较低,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际,对基于TCP/Modbus协议的工业以太网络的具体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速网络环境中入侵检测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TCP/IP协议的开放性,入侵检测网络安全技术备受业界人士的关注。为了研究在未来高速IPv6互联网中的入侵检测技术,通过分析传统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论证了在IPv6环境下采用基于协议分析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Protocol Analvze Bas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PAIDS)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讨论了其基本思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技术内容。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与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相比具有准确率高、系统占用资源低、速率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付晓强  方旭明  祝建建 《通信技术》2010,43(10):60-61,64
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即将成为下一代网络中的传输层协议,在未来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网际协议(IP)网络中大多数网络地址转换(NAT)设备对SCTP报文转发缺乏兼容性支持。分析并解决了SCTP在当前IPv4网络实施中所遇到的NAT阻断问题。利用在收发端协议栈上进行功能扩展,提出了一种新的SCTP报文的NAT穿越方法,在不修改当前网络NAT设备的前提下完成NAT穿越,并在原型机上测试验证了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IP Trap是用来截获TCP/IP层数据信息的软件,可以把连接发起端和终端的数据信息无修改地保存下来供管理者分析。通过对IP Trap技术及网络互联协议的学习、总结和研究,采用套接字编程,设计出自己的IP Trap软件。软件采用客户/服务器(C/S)模式,实现了IP地址的动态捕获,使服务器端能准确地截获并保存客户端的相关数据,增强网络安全分析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6.
以自行开发的高性能多协议路由器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TCP/IP协议簇的路由器安全传输系统解决方案,包括路由器身份认证协议、状态维护协议、普通—加密状态切换协议及数据包加解密自动识别和透明打包四项关键技术,并且将其与基于“加密器”的安全传输系统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Internet网络级安全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因特网中的网络级安全问题。提出了两种网络级安全系统的设计途径。一 是在现有IP协议的基础上建立分组过滤路由器和代理服务器结合的防火 墙系统。另一种是在扩展 的安全协议基础上建立穿越因特网的VPN安全系统。分别分析了其系统原理和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8.
便携式医疗监护仪器网络化接口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网络化接口中TCP/IP协议栈的实现方式,着重探讨了基于TCP/IP协议栈芯片W3100A的便携式医疗监护仪器网络化接口的实现,最后介绍了基于Socket模式的程序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党琦  苟茹君  董广然  季茂鹏 《电讯技术》2017,57(9):1082-1087
测控设备采用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作为基础协议,进行遥控多通道并行工作时易造成网络数据粘包.针对此问题,在对TCP协议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讨论TCP编程模型和流交付模型,研究了发生TCP数据流粘包时的网络数据特征,并分析了发生网络粘包的原因,提出了局域网环境下采用短连接、发送端及格式数据组包3种解决网络粘包的方法.实际测试结果证明了这3种方法的适应性及格式数据方法还原TCP网络数据包的有效性,可为基于TCP应用软件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周旭  蒋胜  张杰  雷波  郑秀丽  李泰新 《电信科学》2021,37(10):47-54
由于TCP/IP协议栈的固有特性难以承载未来网络的个性化需求,在网络协议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代泛在IP(ubiquitous IP,UIP)协议体系。泛在IP是面向泛在全场景服务的未来承载需求,基于IP协议扩展,统筹“渐进式”和“革命式”创新,关键内容包括以灵活IP为核心的设计理念、3个维度的协议架构和在网络层及传输层的协议创新。对比分析了 IPv6+与 UIP 作为两代网络创新技术接力实现网络能力的提升,总结了UIP当前进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