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伟九  刘静安 《铝加工》1997,20(3):23-26
针对铝管拉伸工艺润滑的特点,分析了乳液润滑剂应具备的性能。协调了乳液润滑剂优良润滑性能与光亮退火性能之间的矛盾。在满足大变形拉伸过程工艺润滑的同时,可使所拉铝管获得光亮退火表面。  相似文献   

2.
《铝加工》2017,(1)
通过摩擦学试验、油斑特性、添加剂影响、退火性能、铝腐蚀性能等试验,研究了水分对铝轧制油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轧制油中水分的增多,对轧制油各性能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W18Cr4V轧后退火材,一次淬火(1285℃,4min油淬)断口上闪点缺陷,经宏观,微观断口观察;奥氏体晶粒测定;等温退火变形量、终变温度与轧后退火工艺以及使用寿命的验证试验,找出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闪点”缺陷的产生与变形量、终变温度有关,但主要因素取决于轧后相变退火。采用840~880℃区间退火工艺可完全消除“闪点”缺陷。  相似文献   

4.
含钛超低碳搪瓷钢板的退火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两种不同退火工艺——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工艺对含钛超低碳搪瓷钢板成型性能和贮氢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材料经连续退火后其成型性能略优于罩式退火,而其贮氢性能是经罩式退火后的明显好于连续退火。因此综合考虑,采用罩式退火工艺可实现成型性能和贮氢性能的良好匹配。  相似文献   

5.
铝箔成品油粘的原因分析与消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轧制工艺、板形、轧辊磨削、轧制油、分切、退火工艺等方面分析铝箔退火后出现油粘(粘附)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消除措施.  相似文献   

6.
两相区退火温度对低碳低硅TRI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文  李麟  符仁珏  高蓓蓓 《钢铁》2004,39(8):108-111
研究了0.11C-0.6Si-1.5Mn冷轧TRIP钢两相区退火温度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经780℃退火5 min和400℃等温5min处理后可以获得10%的残余奥氏体,较低或较高的退火温度都将使残余奥氏体量略微下降。当试验钢处理后的铁素体量为70%时,可以获得好的相变诱发塑性和好的强韧性配合,其强塑积可达21000 MPa·%。试验钢的应变硬化指数n值与铁素体量有好的相关性,随铁素体量的下降而下降,残余奥氏体量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刘传博  韩洪浩 《特殊钢》1998,19(2):50-51
13Cr2W8V电渣钢的生产与试验条件采用南京梅山特种钢厂生产的3Cr2W8V电渣钢作为试验分析试样,其生产工艺流程为原材料→中频感应熔炼→电渣重熔→退火→锻造→退火→入库。试验试样取自锻造退火后的锻块,其化学成分为:0.39%C,0.16%Si,0.29%Mn,2.55%Cr,7.95%W,0.34%V,<0.03%S,<0.03%P.力学性能试样尺寸按标准进行加工(每一性能3支试样),热疲劳性能试验采用Φ30mm×5mm,边缘带有深度为2mm槽口的圆片试样。试样热处理后,进行各种测试,冲击试样经1050℃油淬,580℃和560℃回火,其余试样经1100℃油淬…  相似文献   

8.
全油回收再生轧制油油膜强度低且运动粘度高,易导致铝卷轧制后产生色差及油斑风险。本实验通过研究再生轧制油不同的醇酯含量与油膜强度的线性关系,继而选择最合适的油膜强度。同时结合铝盒实验及粘温特性实验,对全油回收再生轧制油的退火油斑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生产5系合金铝板,油膜强度38~48公斤之间,可有效改善色差、轧漏风险,且全油回收再生轧制油产生退火油斑可能性低。  相似文献   

9.
我厂热处理生产有大批260军工产品,此产品多系中碳钢薄板反复冷冲压成型,生产工艺中串有多次再结晶退火处理工序、为防止再结晶退火时氧化脱碳,我们采取用木炭、铸铁粉保护装箱加热,退火后工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炭黑,此层炭黑经加热油冷却剂淬火后仍然附着在工件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化学测试和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主要研究了轧制后和退火后的钢板的耐蚀性,分析了钢板表面清洁度对耐蚀性的影响,并探讨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轧制后的钢板的耐蚀性明显好于退火后的钢板;表面残留物明显地影响了轧制后钢板的耐蚀性分布的均匀性,清洗后的钢板的耐蚀性更好;退火后的钢板表面耐蚀性均匀性较差,清洗的钢板耐蚀性较未清洁的钢板更好;冷轧板表面清洁度问题是由原料—轧制—退火—储存过程中多因素的变量构成的,并直接影响其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1.
武敏  李国平  邹勇  王立新  卫英慧 《钢铁》2021,56(1):97-103
为探索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热轧板材在退火过程中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演变,对441进行了900~1 050 ℃的退火试验,利用OM、SEM和TEM表征了441在退火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轧制组织发生再结晶,且晶粒逐渐长大.退火后441热轧板材...  相似文献   

12.
本次试验采用5754铝合金坯料生产0.8mm厚,H24状态板材,通过锁定材料化学成分,对不同退火温度下的组织、性能等试验指标进行分析,确定成品退火制度,并实现批量工业化生产,生产出质量好的5754H24铝合金板材,且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等离子弧焊将两张3.5 mm厚纯钛板对焊,然后在1 780 mm冷轧机上依次进行变形量为43%、50%的冷轧加工,且冷轧后均进行退火处理。对两个轧程的冷轧态及退火态焊缝试样进行了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对两个轧程退火态试样进行了室温力学性能及硬度测试;对退火态成品母材区和焊缝加工区进行了杯突试验和在3.5%NaCl水溶液中的阳极极化试验。结果表明,两次冷变形板材退火后焊缝加工区晶粒尺寸均比母材区略微细小,强塑性略好一些,维氏显微硬度也稍高一些;成品板材焊缝加工区的延伸率与母材相差不大,杯突值相近,具有与母材相当的工艺性能;成品板材焊缝加工区的阳极极化行为与母材无明显差异,二者在3.5%NaCl水溶液中的耐腐蚀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采用马弗炉对试验钢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试验,结合金相、电镜观察及拉伸试验,研究了退火温度对莱钢LG780HC冷轧钢钢带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在640℃以上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试验钢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渐降低,延伸率逐渐增加;试验钢退火后横向强度比纵向强度稍高,延伸率反之。  相似文献   

15.
许传智  强健 《武钢技术》1997,35(3):24-27,23
高压示差热分析法在冷轧轧制油研制中的应用许传智强健(钢铁研究所)1引言冷轧轧制油在生产汽车板等高表面质量的冷轧板时,要求冷轧油有良好的清净性,满足冷轧轧制后能直接退火,其钢板表面残碳<7.02mg/m2,表面残留物在退火后主要是铁粉及残碳,这里的残碳...  相似文献   

16.
在生产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铝箔退火工艺,松昆度对箔卷纵向沟纹,箔面脱脂和油班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Multipas多功能连续退火模拟器对T4料轧硬板开展模拟连续退火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下样板的金相组织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退火后样板硬度呈下降趋势;退火时间主要影响材料再结晶开始温度,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材料再结晶开始温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8.
文中主要对冷轧钢带65Mn全氢罩式炉球化退火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冷轧钢带65Mn宜采用亚温球化退火工艺.进一步试验确定了球化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加热速度等关键工艺参数,制定了冷轧钢带65Mn的罩式炉球化退火工艺.经新钢优特钢带公司全氢罩式炉生产实践证明:球化退火后的冷轧钢带65Mn抗拉强度均低于560 MPa,延伸率均在30.0% 以上,强度低、塑性好;球化级别在2.5~3.0级,球化效果良好,完全能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张忠诚  吴凤照 《铝加工》1997,20(3):30-32,34
错距旋压是一种既可以提高产品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旋压工艺。但通常认为错距旋压不能提高铝管的尺寸精度。本文通过对铝管错距旋压工艺的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当道次减壁量为0.9mm时,采用径向错距值0.4mm、轴向错距值2.5mm进行错距旋压,旋压变形过程稳定,变形区台阶清晰,旋压后铝管的直线度明显提高。本文还提出了通过理论计算,再作图调整,然后进行旋压试验来确定错距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实验室试验,探讨了钢种、镀前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以及镀后补充退火对镀锌板性能的影响,为工业性试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