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云庭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1):17-17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将迎来改革开放50年。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题,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促进结构调整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循环型经济,这是明年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M2M产业——"两化"融合的核心推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2M(Machine to Machine)是"机器"对"机器"的通讯,广义上也可以理解为人(Man)、机器(Machine)和无线终端(Mobile)之间的通讯.为了深刻理解M2M,同方提出了DCM的理念,即在M2M领域中,将无所不在的各种末端设备(Device)或予系统通过多种有线或无线的通讯技术连接(Connect)起来并将它们汇总到统一的管理系统(Manage),实现对设备的全局化管理和服务.同时阐述了M2M的发展前景及管理软件在产业链上的核心地位,指出M2M产业是中国"两化"融合的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3.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战略制定、战略实施以及目标管理、实现和达成的方法论。针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目标管理,从某汽车企业的实际目标管理过程出发,分析并探讨了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的过程,也是从其战略梳理和目标制定结果出发,围绕其目标指标,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实施和落地的过程。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通用方法论与企业的战略落地、目标管理过程结合,规范两化融合的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帮助企业打造其识别出来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最终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管理和达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4)
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制造业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规模和总量达世界第一,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三分之一,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90%,从业人员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90%. 相似文献
5.
6.
制造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促进制造业企业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核心竞争能力,依据《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要求,基于全国35个制造业行业、6个省市、约3 000家企业的两化融合评估实践,提出一套覆盖制造业企业全局的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和评价方法,从水平与能力评估、效能与效益评估两方面,以及产品、企业管理、价值链三个维度提出制造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框架,明确了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并进一步构建形成通用评估指标体系.所提评估体系和方法在政府、行业、工业企业、IT服务商的相关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谢昕未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14,(4)
在前人对于信息化和工业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两化融合的理论体系和融合水平测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合两化融合的内涵、理论依据、理论体系和现实需求,建立了从就绪度、成熟度、贡献度三个方面对两化融合水平进行评估的两化融合水平的测评体系. 相似文献
8.
9.
杨伟民 《China Equipment》2012,(8):34-36
工业化进程不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破坏自然的工业化,而是珍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工业化。既然自然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我 相似文献
10.
从两化融合的需要出发,基于协同制造的理念与组织运营的视角研究了自适应制造模式,将资源实体划分为独立的能力单元并使其信息化,构建基于能力单元的调用与订单分配模型,借助一种可视化平台,完成订单与能力单元之间的分配、调用、优化与协同运营.自适应制造概念的研究和应用,将拓展中国产业组织形态下的先进制造模式的研究,对两化融合的路径和方式的创新与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何素刚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2,(4):38-39
物联网在制造业的两化融合可以从四个角度来进行理解: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精细化,产业先进化。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是通过传感器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从而提升对物理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我国政府对物联网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早在1999年中国科学院就开始研究传感网;2009年,温家宝总理做出指示,要在无锡建立中国的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编辑部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8)
在高度竞争的工程机械行业中,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十分不易,而徐工集团不仅凭借强劲的竞争力连续21年来始终保持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跑者,还跻身"2010年世界工程机械50强"排行榜前10位,使得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公司首次进入世界工程机械前10强. 相似文献
13.
《China Equipment》2012,(8):22-23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凸显,不同经济体走势出现分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下降,使得我国外部需求萎缩难以避免。从国内看,我国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 相似文献
14.
郑新立 《China Equipment》2012,(8):37-39
继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当务之急就是要大力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语录保持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推进,是实现弯道超车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部署,也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扣合点。为应对我国两化融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综合集成"尚未突破等共性问题,缓解两化融合发展中关键技术、产品受制于人的局面,从顶层设计入手提出两化融合通用参考架构,系统描绘了两化融合的关键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产业界深入认识和有效推进两化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两化融合通用参考架构,进一步构建了两化融合标准体系,给出了标准建设路径及重点,提出了以标准引领推进两化融合的对策建议,阐明了对产业界以标准化为路径协同推进技术与产品创新、解决方案研制和制造业新模式推广,加速实现创新发展等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17.
2013年5月15日至17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广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中心和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协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和机械工业信息中心信息化推进处承办的2013年全国机械行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在广 相似文献
18.
徐莉青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8)
"十二五"期间,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企业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体.那么,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究竟对企业有怎样的核心价值?只有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才能激发企业自主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成为实施和受益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中小型制造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生产过程难控制、质量问题难追溯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两化融合的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及质量追溯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字符识别及条码生成、生产过程记录控制和产品质量追溯3个部分。首先,通过字符识别及条码生成规则,生成产品唯一条码;其次,以条码数据为依据对产品制造生命周期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和可视化控制;最后,对出现质量缺陷的产品进行生产过程追溯和质量问题分析统计,以便及时地对存在质量隐患的生产工序进行优化改进,达到提升产品总体质量的目的。目前该系统在某称重传感器生产企业得到验证,借助该系统,企业实现了各生产工序的质量统计与分析,以及薪资计算、预防性的质量管理,改善了产品质量,实现了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