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迪林  傅杰  朱荣  魏柏林  张书彦 《特殊钢》2000,21(6):14-16
通过对密封罩吹氩喷粉设备工艺的设计应用,研究了喷粉脱硫过程中钢液氮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密封罩粉工艺降低了钢液面氮分压,不仅能够防止钢液吸氮,还具有一定的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马钢车轮钢生产工艺规程,通过在线工业实验,测定了车轮钢精炼过程中钢液N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LF-VD-CC过程中钢液吸氮主要环节包括LF过程、钢包到中包过程和中包至结晶器过程.其中LF过程钢液吸N严重,平均吸N量达到28×10-6,最大吸N量为50 x 10-6.讨论了LF过程钢液吸N原因和抑制吸N的工艺措施.VD过程中钢液脱氮效果明显,平均脱氮率可达到30%左右,平均脱氮量为21×10-6.分析了影响VD过程脱N的主要工艺参数及各参数的优化控制值.  相似文献   

3.
在对复吹转炉脱磷过程的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冶金热力学、动力学、传输原理和反应工程学理论,建立了转炉冶炼脱磷过程数学模型,确定了模型的有关参数.模型的  相似文献   

4.
以西宁特钢30 t VOD冶炼不锈钢为工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顶底复吹条件下30 t VOD钢包精炼过程中钢液流动及混匀特性。水模拟实验分析了钢包在底吹及复吹条件下的钢液混匀特性,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复吹条件下钢液的流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当钢包底吹位置为1/4R(R为钢包底部半径)时,钢液既有最佳的复吹混匀效果,又有较好底吹混匀效果,其混匀时间相比中心位置分别降低46%、14%;钢液流场及湍流动能分析结果表明,当底吹位置1/4R时,在熔池液面区,顶吹与底吹二者作用于钢液形成流动的方向吻合程度较好,且熔池内部钢液活跃体积比高于其他吹气位置,其横截面活跃面积可达47%,结合实际冶炼效果对比,钢包底吹位置1/4R处为VOD钢包的最佳吹气位置。  相似文献   

5.
针对八钢120t顶底复吹转炉直上工艺冶炼低碳铝镇静钢过程中影响钢液中氮含量变化的工艺控制参数,如铁水碳含量、底吹气体控制工艺、再吹次数、出钢脱氧程度、喂钙线喷溅等对钢液氮含量变化的影响趋势进行分析,总结了转炉直上冶炼低碳铝镇静钢的控氮技术,为转炉工序直上冶炼低碳铝镇静钢的控氮工艺参数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滚珠钢为例,对喷射冶金新技术在电弧炉炼钢中钢液与成品的增氮量、脱氧率、钢的质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以氮代氩,既经济又可行,特别是对冶炼含氮的高铬高锰钢吹氮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着重从实践中阐述了喷吹在电弧炉炉内节约冶炼电耗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的计算,说明了喷射冶金,是电炉节电、改革电炉炉内工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复吹转炉脱氮、出钢过程增氮、RH脱氮、连铸增氮的研究,结合武汉钢铁股份公司炼钢总厂三分厂冶炼汽车面板钢的实践,形成了一套全工序控制钢水氮的措施,使汽车面板钢成品氮质量分数控制在20×10-6以内,平均为17.64×10-6,最低为10×10-6。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VOD冶炼超纯铁素体不锈钢过程的脱氮热力学和动力学,得出其脱氮反应接近二级反应,可用Δ(1/w[N])来表示脱氮效果。用前期开发的脱氮模型计算并分析了VOD的脱氮过程,在VOD吹氧脱碳阶段,脱氮效果Δ(1/w[N])与脱碳量Δw[C]成正比,可用脱氮指数Δ(1/w[N])/Δw[C]来表征此阶段的脱氮能力,铬含量为11.6%、17.6%及20.5%的钢液脱氮指数计算值分别为208%-2、109%-2及81%-2,实际生产数据分析得出的对应的脱氮指数略高于计算值,而在VOD自由脱碳阶段,Δ(1/w[N])随时间变化的计算曲线基本不受初始氮含量的影响,温度是影响脱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RH真空精炼过程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描述RH真空精炼装置内钢液动态脱碳(脱气)模型。对RH真空精炼时的脱碳、脱氧、脱氮和脱氢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考察了浸渍管直径、循环流量、吹氩量、氧含量和真空度对脱碳和脱气过程的影响。动态脱碳(脱气)模型考虑了反应机理,认为脱碳是通过上升管中Ar气泡表面、真空室中钢液的自由表面和真空室钢液内部脱碳反应生成的CO气泡表面进行的,并且考虑了精炼处理时的抽真空制度。该模型能全面描述RH精炼过程中不同时刻钢液中碳、氧、氮和氢的含量,能较好预测实际过程,可用于RH真空精炼过程的优化和新工艺开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真空钢液脱氮的限制性环节进行分析、讨论,结合涟源钢铁公司(以下简称涟钢)的实际生产情况,以确定涟钢RH-MFB脱氮的控制性环节及脱氮模型方程.同时,对影响钢液脱氮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涟钢RH脱氮的控制性环节为氮在液相边界层中的扩散,反应为一级反应;在工作真空度(67Pa)下保持必要的钢水循环时间,有助于钢液脱氮;在深脱氧之后,钢液中氧的含量对脱氮的影响较小,而钢液中硫的含量一直比较低,对脱氮的影响不大;钢液中碳含量的急剧下降带动了脱氮反应的进行,表现出的脱氮速率较大,当钢液中碳含量稳定后,钢液内的界面反应和吹氩对脱氮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守柱 《炼钢》1993,9(1):50-55
转炉复吹法,由于综合了顶吹法和底吹法的优点,已成为氧气转炉发展的必然。我国转炉复吹技术经过“七五”期间攻关,已为中、小转炉应用复吹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成熟经验。在“八五”期间,建议我国中、小转炉加速推广转炉复吹技术,以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霍建伟  曾梅 《炼钢》1993,9(5):43-46,54
对江苏省黄桥地区天然CO2气田和CO2在转炉复吹中的应用作了分析,指出天然CO2在液态下运至炼钢厂,经气化增压后取代转炉复吹用Ar气的设想,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少,效益大,适合华东地区具备复吹条件的钢铁企业采用。  相似文献   

13.
江涛勇 《炼钢》2004,20(6):18-20
介绍了湘钢二炼钢厂采用复吹转炉冶炼45钢时,在造渣、供氧制度及枪位控制等方面的生产实践,说明了碳含量相当的情况下,采用复吹转炉冶炼45钢终点氧含量比顶吹转炉低,  相似文献   

14.
为精确控制钢中氮含量,通过对真空条件下钢液控氮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研究120 t RH精炼过程中不同硫质量分数铝镇静钢的脱氮和增氮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硫质量分数铝镇静钢在脱氮进行到7 min时都出现脱氮速率拐点,脱氮速率明显降低,拐点处钢水氮质量分数为0.004 1%~0.004 9%;RH精炼过程中切换提升气体为氮气的增氮工艺稳定可行,在提升气体流量为600 L/min条件下,低硫铝镇静钢增氮速率大于高硫铝镇静钢,增氮速率分别为0.000 23%/min和0.000 14%/min。  相似文献   

15.
刘谦  郭传奇 《中国冶金》2014,24(8):30-32
氧枪是转炉炼钢的重要设备,是向炉内供氧的主要工具,在转炉冶炼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氧枪黏钢的现象。对莱钢90t顶底复吹转炉氧枪黏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喷溅控制、枪位控制、炉渣碱度等方面查找原因,通过控制低温喷溅、高温喷溅,实施高-低-高-低枪位、低碱度冶炼等措施,达到全过程化渣;防止炉渣过泡或返干,保持炉渣碱度适中且流动性良好,保持稳定的炉底高度,及时测量液面高度并动态掌握枪位,从而减轻了氧枪黏钢,延长了氧枪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节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水钢炼钢厂采用复吹转炉冶炼、LF炉精炼、150mm×150mm方坯连铸机生产硬线用钢坯的工艺控制及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260 t顶底复吹转炉上对吹氧过程中的底吹模式进行了氮氩切换试验研究,并根据钢液脱氮和吸氮理论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说明。试验结果表明,吹氧70%以内进行底吹氮氩切换对终点钢水氮含量没有影响;吹氧85%时进行底吹氮氩切换,氮气流量不大于16 m3/min时,对终点钢水氮含量影响不大;当氮气流量大于20 m3/min时,终点钢水氮含量增幅较大,超过50%;氮氩切换时间点及氮气流量应根据钢种而定。  相似文献   

18.
利用ANSYS Fluent软件研究了某钢铁企业100 t复吹转炉底吹透气砖分布对钢水的流场和混匀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底吹透气砖位置不同时,转炉内钢水的流场分布也不同。在总吹气量(100 m3/h)相同的情况下,当采用双透气砖底吹气(每个透气砖的吹气量为50 m3/h)时,钢水的混匀效果优于单透气砖底吹气时的混匀效果,2块底吹透气砖对角布置时钢水混匀时间最短,为204 s,其次为4块底吹透气砖平面对称布置,钢水混匀时间为255 s。  相似文献   

19.
210t转炉顶底复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10 t转炉顶底复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包钢CSP生产线生产低碳钢种提供了保证.复吹转炉保持良好的冶金效果,碳氧反应接近平衡,冶炼低碳钢时避免了钢水的过氧化;较顶吹有良好的脱磷、脱硫能力,提高了终点残锰量.  相似文献   

20.
结合CO2的高温反应特性,针对性地制定了CO2冶炼工艺,并对转炉顶吹CO2比例对终点磷、氮和碳氧浓度积的影响进行了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炉冶炼前中期CO2顶吹比例由4.84%逐渐提高到9.68%,转炉终点磷的质量分数先下降后基本不变,氮的质量分数逐渐下降,碳氧浓度积与渣中TFe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为先降低后增加,对于不同指标最佳顶吹CO2比例不同。试验转炉终点磷、氮的质量分数、碳氧浓度积与渣中TFe均下降,下降比例最高分别为20.4%、34.3%、12.92%和8.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