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药草园到专类园——欧洲大陆植物园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欧洲大陆植物园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与其园林艺术的发展轨迹相一致,即由中世纪的药草园开始,经过巴洛克花园,至18世纪自然风景园,再到近期的现代园林。早期的植物园以科研教学为主,发展至19世纪中期则以引种栽培全世界植物种质资源为目的,形成综合型植物园的标准模式。而近年来植物园的发展则越来越重视生态学研究,并且开始重点突出与当地气候和生境条件相适应的专类园。  相似文献   

2.
有关园林艺术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柏苓 《中国园林》2003,19(1):17-19
文章对近年来园林工程的业绩和艺术质量发展不平衡表示关切,并强调理论研究和科学评价体系对提高园林艺术质量和全面素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阆中滕王阁旧称滕王亭子,为唐代滕王李元婴所建,清时俗称"滕王阁".文中梳理了阆中滕王阁的历史沿革,对其园林艺术、建筑艺术和植物配置等做了详尽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个永续发展的热带风情植物园——新加坡植物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植物园位于新加坡的核心区,经过150年的建设,成为现今集历史、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热带风情植物园,亦是一块伴随新加坡人成长的永恒的伊甸园.通过对新加坡植物园的历史发展、规划布局变化、功能定位及其未来发展的分析,旨在探讨植物园在保持现有风貌的基础上,永续发展的过程,为我国的植物园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应旦阳 《中国园林》2005,21(12):6-12
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在选址、场地现状利用、地形、水体、建筑设计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尤其在这些要素间相互协调,共同营造公园的整体景观方面十分出色.通过对它的系统介绍与分析,对当代中国如何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特征和时代感的体育设施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植物园发展的历史、上海地区的植物园发展及城市需求出发,对辰山植物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辰山植物园将成为集科研、教育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在辰山植物园建园理念的指导下,借鉴国际高水平植物园的发展动态,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华东地区发展需求,加强华东区系植物保育、开发和利用研究,提高园林景观建设,满足上海及周边地区公众的娱乐需求,增强科普设施和科普能力建设,以多样的科普教育来感染和教育公众。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高校植物园主要服务于自身的教学和科研,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植物园应兼顾对内的专业教育与对外的公众教育,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以美国康奈尔大学植物园为研究对象,介绍其历史发展,并对其面向在校生的专业教学,以及面向大众的环境教育途径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对于国内高校植物园建设的启示,包括将“教育”作为高校植物园工作的主要内容、以人为中心开发面向不同受众的教育服务、提升和完善高校植物园解说系统、充分发挥风景园林学科在高校植物园建设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植物园的新发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胡永红 《中国园林》2005,21(10):12-18
进入新世纪,植物园在发展战略、功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从而取得新成果.主要通过对邱园等植物园的发展进行阐述,探讨新世纪植物园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9.
胡永红 《中国园林》2006,22(7):50-55
专类园是一种强调专类植物展示和植物造景的园林形式,在植物园中处于重要地位。以世界上69个知名植物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专类园设置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它们的共性和特点。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植物园中,专类园类型超过50种,其中,蔷薇园、岩石园、水景园、树木园、东方园、草本植物园、生态园等在植物园中比例超过40%。拟建的上海辰山植物园中专类园建设将以此为借鉴与参考,结合辰山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与上海植物园错位发展的原则,拟设置30个专类植物园区。  相似文献   

10.
介绍钱学森同志一篇园林论文发表的经过、内容简介和本文作者的阅读心得。钱学森同志认为园林艺术是我国创立的独特艺术部门,是landscape、gardening和horticulture的综合和更高层次的艺术。仅仅种上树不能叫园林,只能叫绿化。园林是更高层次的,有艺术性的。钱学森同志强调中国园林的艺术性,认为是祖国的珍宝,要研究,要发掘,还要前进。中国园林有6个层次,覆盖了从微观到宏观所有风景园林,开拓了中国园林的研究领域,指出了中国园林的发展方向。应该用园林艺术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表现中国的高度文明。  相似文献   

11.
陈进勇 《中国园林》2010,26(1):21-26
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经过250年的建设,形成了合理的规划布局,门区设置方便游人,3条透景线和4条景观路构成了游览的骨架系统。通过地形改造,形成疏林草地与湖、池、山、谷相结合的景观效果。各专类园布置合理,设计精巧,富有特色,自北向南由规则式花园向自然式种植的树木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40座国家级保护建筑经过保护与恢复,风采犹存,并于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称号。同时,餐饮、游览、解说等设施分布均匀、服务周到。  相似文献   

12.
悉尼皇家植物园(The Royal Botanic Garden, Sydney)创建于1816年,经过200年的发展,从最早的仅具植物收集、科研功能的机构逐渐演变成集公众休闲、娱乐,城市历史、文化、艺术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植物园。本文通过对悉尼皇家植物园历史资料收集和规划设计的研究,总结其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地域性特色。  相似文献   

13.
俄勒冈烧伤中心花园是美国著名的康复花园。通过改造医院旧庭院和协同设计,风景园林师营造出私密而温馨的户外空间,设计细节充分体现人性关怀。花园植物品种多样化,注重荫蔽效果和季相变化,并可结合开展园艺治疗。俄勒冈烧伤中心花园为患者和员工提供了优美景致,也是一处慰藉心灵的宁静场所。  相似文献   

14.
张媛  王沛永 《中国园林》2012,28(6):60-64
植物园是进行科学普及和环境教育的基地,寓教于乐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以芝加哥植物园为例,从植物资源、主题园建设、解说牌、说明图册的设计、网站的建立和开展的主题活动几个方面,介绍了植物园将教育融入游憩休闲的思想以及细致、全面的工作。指出植物园开展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有计划的工作和任务,我们应借鉴芝加哥植物园的经验,更好发挥植物园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上海辰山植物园规划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占地面积约200hm^2,主要由35个专类园和来自五大洲引种植物的绿环围合而构成的上海辰山植物园,将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建成开放。因地制宜地融入到现有的山水环境中,发掘、恢复和保护场地的自然特性和文脉,强调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为人服务的宗旨,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与欧洲现代设计理念的完美结合。上海辰山植物园不仅提供了一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栖息地,而且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墨尔本皇家植物园依安·波特基金会儿童园的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儿童公园的设计必须首先理解儿童是有创造力的个体,他们能够在公园里游玩、想象并创造他们自己的故事。这就是说,在公共景观里建设儿童公园需要仔细地进行规划,并且是一个从一开始就有清晰愿景的过程。这个愿景必须得到下述条件的支持:孩子们成为该设计中的积极参与者,对场地进行透彻的综合分析。许多儿童活动空间的失败被归咎于不佳的植物设计。在成千上万游客踩踏的情况下,了解场地上的小气候环境以及如何利用小气候来最大限度地维持植物最佳生长状态,可以避免这类问题。墨尔本皇家植物园依安·波特基金会(Ian Potter Foundation)儿童园的规划开始于一个清晰的愿景。规划包括了一系列孩子们参与的有意义的讨论,许多场地得到调整,包括土壤改良以及额外的排水措施;而且,规划特别强调植物材料的选择。描述了儿童公园的设计全过程并相信这就是公园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7.
段建强  张桦 《风景园林》2018,25(11):29-32
豫园与寄畅园是两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典园林。两园造园各具特色,是明清两代交替时江南园林的代表,其中对两园园林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两座园林中的假山。本文通过对两园的掇山格局尺度、堆掇技法、造景逻辑3方面进行比较,探讨我国古典园林假山堆掇在晚明清初园林营造中的若干艺术发展趋向与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晓  刘珊珊 《风景园林》2017,24(2):14-24
园林绘画是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材料,对于已消失或改建过的早期园林的复原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解读和利用园林绘画的难点之一在于确定图中景致的写实程度。本文以明代宋懋晋《寄畅园五十景图》为主线,结合其他相关图像资料,尝试从园林绘画的性质和创作过程探讨这一问题。本文认为园林绘画的性质属于"功能性绘画",重视对园中景致的忠实摹写。画家的创作过程涉及"写真"与"摹古"两种方式,从不同方面影响到绘画对于园景的再现模式和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