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花博圆山公园展区位于圆山捷运站东侧,是2010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展场的主要人口区,也是花博内最大规模的户外园艺花卉展示区.基地依需求及条件配置人口广场、造型花墙、地景花海、精致花卉、七道彩虹、特展区及果树区等,花海四周还设有休憩区、多功能木平台,除须满足博览会期间的营运需求外,还需预先规划好未来永久性公园的使用要求.本工程在许多方面都是台湾的第一次尝试,尤其是植栽换展设计的经验值得参考.从基地限制、设计理念、设计挑战等方面分别加以叙述说明,在文后检讨了执行成果.  相似文献   

2.
新生公园景观设计不仅达成容纳花博期间参观人潮与新建展馆的设计需求,同时也在尊重原公园空间架构下,塑造人与自然的永续栖地.借着绿墙、绿屋顶,使公园的绿覆率超过原公园,同时也利用抽取都市中水现地净化来灌溉园区,节省管理经费并补注地下水,净水过程也成为展览内容.  相似文献   

3.
“台湾园”位于2010年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寰宇庭园区,是当代的台湾风景园林师第一次有机会以台湾为主题思考,来诠释具台湾精神的庭园.整体设计融入台湾人民热情好客的处世精神与敬天畏地的生活态度,并目同时以“现代样貌”的景观表情,展示都市生活美学对于“人文”及“生态”议题的思考.作品完成后得到景观设计专业与一般民众的一致认可...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中国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上海展园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檑 《上海建设科技》2011,(1):21-22,25
2010中国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上海展园设计面积约960m2,包含弄里春晖、探花渡月和蝶舞飞歌3个区域,主要展示上海和台北两地的特色植物和花卉品种,表达“上海、台北城市间生态、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交流,共建都市美丽家园”的参展主题。展园建成开放后,受到中国台湾、大陆及国外游客的赞誉。  相似文献   

5.
展馆空间,一直以来就极受人们关注,不仅仅是其独具魅力、打破限制的空间设计,更由于其往往与最先进的互动媒体设计相结合,对观展民众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建筑创作》2010,(4):13-13
<正>"2010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将于今年11月6日正式展开,各馆正纷纷筹建当中,四个馆场也准备以最惊艳的姿态登场展现,台湾"花卉园艺实力"、"文化艺术特色"、"环境生态关怀"及"高新技术成就"四大特点,耗资11亿元打造"新生三馆",本次博览会也将是台湾近代以来最大的一次活动。  相似文献   

7.
金光裕 《建筑创作》2011,(2):102-117
花卉博览会概况花卉博览会是由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授权、台北市政府主办的盛事,整个活动范围共有四个展区,本所负责设计的美术公园区,基地共约7hm~2,紧邻台北市立美术馆及中山北路,其"寰宇庭园区",共分为35个展区,展示各国的特色园艺和庭园设计,区内共有三栋建筑。主要设计概念有二,期以创造台湾的风味。第一是利用竹子的亲和力,将三角及六角形组成的竹编纹理作为基本的构图;第二是用台湾原住民的一种线条式的编织纹理,作为基本的图案发想。  相似文献   

8.
《现代装饰》2011,(3):44-49
“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以下简称花博会)的梦想馆共计有四厅,每一个厅都有单独的表现主题,但都环绕在一个故事轴之上,让观众能近身感受到天地之美,走入与万物共生共荣、生生不息的大世界。策展单位工业技术研究院最初只设定梦想馆是一个“用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表现手法”的展览馆,如何让观众在展览空间中的身体行动与故事脚本相契合而发生互动并达成理解,  相似文献   

9.
"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以下简称"花博会")的梦想馆经过媒体大幅度地报导后,成为最热门的展馆。不过媒体的焦点大多锁定在梦想馆的数字科技、动画、实时互动效果与艺术创作的层面上,其实该馆的空间设计,是呈现在观众面前那些惊喜的视觉效果的重要的幕后推手。  相似文献   

10.
参观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于俄罗斯馆的印象颇为深刻,故对俄罗斯国家馆进行主要从两大方面的分析:一是理念选择和展示方向定位上的分析;二是外观、展示流程和细节设计结合分析来对展示诉求及展示整合工作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缺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生态技术在上海世博园区绿地建设中的综合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生态问题日益引起重视,人们希望借助生态技术手段来改善环境.世博绿地建设将生态理念与生态技术相融合,真正做到生态技术是生态理念的延续,将水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生态修复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以及绿化系统等多方面的生态技术进行优化配置,解决了高温日晒、人流密集、废弃物利用以及后续利用等需要面对的生态问题,维持了世博会园区和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最终协助实现了绿色世博、生态世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公共服务设施:经验借鉴和策略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博园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规划在国内并无既有规范作为依据,在国际上也没有完整资料可供参考,因而是一项重要和必要的研究课题.笔者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国情,进行多方面的价值判断,对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规模和布局,提出了系统性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世博会浦东园区掠影与联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值上海2010年世博会开幕在即,尝试从建筑反映国家政治意识、绿色建筑是当今建筑主流思潮、建筑美学多元化等三方面对世博浦东园区场馆建筑进行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14.
锁秀  沈悦  马晓玫  何昉 《风景园林》2023,30(3):65-70
【目的】绿色建造是新型可持续建造理念,顺应了生态文明时代绿色发展的要求,而园博会是示范绿色新型建造方式的良好平台。【方法】对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简称第十三届中国园博园)设计及建设全过程进行记录梳理和总结。【结果】以绿色建造为手段、宕口重生为目标构建园博园技术设计体系的特征:1)通过生态修复土壤、水系,构建安全韧性的生态基底;2)从边坡治理、微地形调整、土壤基质改良、构建自稳定复合植物群落4个维度修复山体宕口,实现废弃地的绿色重生;3)采用“小群落,大混交”的补植方式进行林相改造,使纯林向混交林演变,稳定森林生态环境结构;4)在材料选择上,大量应用维护管养成本低的乡土植物,利用场地材料、建筑垃圾、废弃材料打造艺术空间,节能创新;5)首度示范装配式园林景观,引导低碳、经济、可持续的新园林建造模式。【结论】第十三届中国园博园从策划设计到材料选择、施工管理、运营维护等过程,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四新”理念融入园区设计,始终践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造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上海世博绿地建设注重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施行建筑废弃物源头削减策略.通过对园区建筑废弃物进行充分调查与分析,根据调查结果采用物流平衡方法,使产生的建筑废弃物能较好地满足建设施工对建筑垃圾的需求,减少暂存和运输.最后遵循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模式对世博园区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生产符合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再生产品,与基建项目的土建材料需求进行匹配,确保了世博会园区内产生的建筑垃圾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有效节约了项目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上海世博园区种植及生态防控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世博会是展现当代科技成果的大舞台,绿化技术也十分先进.对应用于上海世博园区的特殊功能植物筛选技术、成品乔木储育与栽植技术、绿地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等绿化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评述,以期为今后国内外的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与营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并推动园林绿化科学技术在中国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简称第十三届中国园博会)可为全国城市生态修复和文化传承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范例,以激发众多非省会城市投身园博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将徐派园林发展经验向世界展示。【方法】通过查阅历史文献总结梳理区域特色文化体系,结合相关规划解读与实地调研研究分析出场地优劣势与问题挑战,经过多轮方案推敲,探索第十三届中国园博会园博园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结果】第十三届中国园博会园博园通过“1+1+N”模式联动全城,构建起创新共享、多态联动的全城园博。规划设计以“生生不息,大美大舒”为主题理念,从水土严重流失地区的整体修复开始,构建融合绿色生态和文化传承思想的“三廊一心”空间结构;以马道、电瓶车道、无人车道等多道交互,展示特色游览方式;全园建筑贯彻四新应用,体现当代最新科学技术;利用植物修复场地的自然生态系统,提高整体生物多样性;展后践行可持续利用,实现园博会的永不落幕。【结论】第十三届中国园博会园博园选址巧妙,“三廊一心”布局特色鲜明,借助真山真水的自然条件,依山就势营造出了一流的精品园林工程,实现了采石宕口废弃地借助园博会重焕生机,带动了区域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