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塔河油田超深井井筒掺稀降粘技术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基于热量传递原理和两相流动理论,建立了井筒掺稀油降粘工艺中产液沿井筒流动与传热的热力学模型。计算了产液沿井筒的温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同时进行了不同掺稀条件下降粘的室内实验。运用该模型结合实验结果对塔河油田稠油井掺稀降粘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掺稀降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井筒掺稀油降粘工艺适合于含水率低于20%的油井,开式掺稀油反循环比开式掺稀油正循环生产更有利于提高降粘效果,塔河油田井筒掺稀降粘合理的掺稀比率为1:2至1:1。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稠油掺稀输送降粘原理及影响降粘因素,提出稠油掺稀后混合油阻力相对准确的计算方法,为稠油掺稀输送阻力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稠油井空心杆泵上掺稀油降粘举升工艺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鲁克沁油田稠油生产井井筒流体流动困难、举升效果差的问题,进行了稠油、稀油及不同稠稀比混合物的粘温关系试验,建立了不同稠稀比混合物的粘度计算相关式和空心杆泵上掺稀油降粘举升工艺参数设计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掺稀油对鲁克沁油田稠油具有明显的降粘效果,所建立的空心杆泵上掺稀油降粘举升工艺及举升参数设计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通过优化设计,平均单井系统效率提高了4.53%,平均单井产油量增加1.905t/d,累计增油3780t,取得了很好的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4.
轮古稠油降粘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各种常规井筒降粘技术,如电加热降粘、掺稀油降粘、乳化降粘及降凝降粘剂降粘法,对轮古稠油井区稠油在中高含水期的降粘效果和适用性。结果表明,电加热降粘法不适宜于轮古稠油,乳化降粘法和降凝降粘剂降粘法对轮古稠油的适用性也不理想,掺稀油降粘法是一种适合于轮古中高含水期稠油降粘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新疆油田稠油掺稀油降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油田九8区、九6区原油粘度高,属于超稠油,多采用伴热降粘开采。为改变这种状况,进行了地层掺稀降粘开采试验,对掺稀降粘规律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初步确定了适合新疆油田九8区、九6区超稠油开发区特点的掺稀降粘工艺流程。考虑经济因素,确定了掺稀量和掺稀比。结合现场试验情况,取得了初步的一些认识,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稠油化学降粘技术是近几年稠油降粘举升技术中的新型特色技术,随着稠油井含水的逐渐升高,化学降粘技术的适应性明显增强。吐哈稠油化学降粘技术在稠油井中高含水阶段取得了明显的技术应用效果。目前该技术已在吐哈油田鲁克沁采油厂的鲁八区块开展了区块整体化学降粘技术应用,应用周期长达14个月,降粘率达到99.8%,达到了与掺稀油同等的降粘举升效果。  相似文献   

7.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稠油采油工艺技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体粘度高及其变化的复杂性决定了塔河油田稠油油藏采油工艺的多样性。塔河油田稠油油藏采油工艺主要包括稠油降粘、稠油机采、复合采油工艺。目前降粘工艺以掺稀油降粘工艺为主,以电加热为辅;机械采油工艺以有杆泵采油工艺为主,螺杆泵采油工艺和电动潜油离心泵等无杆采油工艺为辅。介绍了塔河油田稠油油藏应用的主要采油工艺技术,对其适用性进行了评价,找出了影响其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介绍泵下掺稀原油降粘开采稠油的试验,说明掺稀原油开采稠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掺稀降粘工艺已成为塔河油田稠油开采的主要方式,而混合器是掺稀降粘工艺中提高混合效果的主要工具,但原动态混合器混合效果不佳。为此,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对原动态混合器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影响原动态混合器混合效果的因素是混合器叶轮依靠流体冲击旋转,而未对混合流体进行有效的旋转搅拌。基于分析结果,研究了一种新型动态混合器,并介绍了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对新型动态混合器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原动态混合器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新型动态混合器比原动态混合器能更有效地增强稠油掺稀混合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粘稠原油掺活性水降粘输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稠油集输大部分采用掺稀油(稀原油和轻油)降粘工艺,但这种工艺的应用受到稀油来源和价格的限制,因此需要对其他的稠油集输工艺继续进行试验研究.多年来,胜利、南阳、辽河、大港等油田相继开展了稠油掺活性剂水溶液降粘输送的研究,并在实际应用中摸索出许多经验.从已报道的文献来看,稠油掺活性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