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应用于艺术瓷的坯体中,研究了聚丙烯酸钠对艺术瓷坯体强度、变形率的影响,并对聚丙烯酸钠增强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钠可有效地提高艺术瓷坯体的成形强度,减少了坯体的变形率,当增强剂c加入的质量分数为0.6%时,坯体的干燥强度增加率达167.5%,坯体的变形率从50%降低到10%。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应用于建筑瓷的坯体中,研究了聚丙烯酸钠对建筑瓷坯体强度、变形率的影响,并对聚丙烯酸钠增强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钠可有效地提高建筑瓷坯体的成形强度,减少成品的变形率,当增强剂c加入的质量分数为0.6%时,坯体的干燥强度增加率达175.5%,成品的变形率从30%降低到5%。  相似文献   

3.
采用外加坯体增强剂的方法,提高以稀土尾砂为原料制备的陶瓷坯体强度。实验探究了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膨润土及其复合添加剂的添加量对坯体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0.3 wt%聚丙烯酸钠,可使坯体干燥强度增强60.6%;添加0.2 wt%羧甲基纤维素钠,坯体的干燥强度增加33.3%;添加2 wt%膨润土,坯体干燥强度增加22%;而添加2 wt%膨润土、0.3 wt%复合添加剂(三聚磷酸钠和聚丙烯酸钠配比为3:1),坯体强度可增加110.5%。本实验研究结果可为陶瓷生坯强度的增强提供技术手段,也有利于促进稀土尾砂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酸钠作为陶瓷坯体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并将之应用于陶瓷坯体浆料中。研究了聚丙烯酸钠对陶瓷泥浆流动性、触变性及坯体干燥强度的影响,探讨了其作用机理。通过与其他常用减水剂的对比研究表明,聚丙烯酸钠是一种较好的陶瓷减水剂,解凝范围较宽,而且对坯体干燥强度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制聚丙烯酸钠用作陶瓷助磨减水剂和增强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维奇  杨建红 《精细化工》2006,23(3):294-297
用磷酸钠取代常见链转移剂异丙醇,在引发剂w(过硫酸钠)=5.0%,链转移剂w(磷酸钠)=33%,单体φ(丙烯酸)=50%,和反应温度55℃的条件下,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1 500的聚丙烯酸钠。产物的红外光谱说明,丙烯酸单体已完全聚合,产物中有磷酸根与亚甲基的键合作用。相对分子质量为1 500的聚丙烯酸钠是一种高效的陶瓷助磨减水剂和增强剂,能使泥浆的黏度降低到180 MPa.s,使泥浆的200目筛余物质量分数降低到0.4%,使坯体干燥强度增强率提高到280%。  相似文献   

6.
在建筑陶瓷工业生产中,坯体的强度、可塑性是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品率及质量的重要指标。在自制聚合物分散剂PYAS的基础上,加入三聚磷酸钠(STPP)、六偏磷酸钠(SHMP)进行复配,可以研究开发出分散效果更好的,且具有增强、增塑作用的复合分散剂。实验结果表明,当PYAS、STPP、SHMP的比例为25%﹕35%﹕40%,复合分散剂总掺量为0.5%~0.6%时,陶瓷坯体的抗折性能最佳;结合电镜分析发现:浆料中大部分陶土颗粒尺寸在10μm以下,表面光滑,无粘接的片状颗粒,证明复合分散剂分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天然有机质钠盐腐植酸钠(NaHA)为原料,以马来酸酐(MA)为改性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制备了新型腐植酸钠-马来酸酐共聚物(NaHA-co-MA)陶瓷添加剂。探讨了引发剂种类对陶瓷泥浆流动性的影响,确定硝酸铈铵为最有效引发剂。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合成条件为引发剂用量0.04%(质量分数)、NaHA与MA质量比1.2∶1.0、微波功率320W、间歇辐射时间15min、聚合后中和程度pH为7.5,此时陶瓷泥浆的相对黏度为1.34,流动性最好。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及坯体强度、可塑性测试等手段对NaHA-co-MA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红外光谱显示NaHA结构中的-OH为与MA接枝共聚的活性点;坯体强度和可塑性试验表明,当NaHA-co-MA添加量为基体的0.08%(质量分数)时,坯体的干燥强度达4.16mPa,可塑性指标为5.49kg.cm,经与NaHA比较,综合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采用机械化学改性法,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活化剂氢氧化钠(NaOH)的用量∞1、活化时间t1、酯化剂三氯氧磷(POCl3)的用量∞2、醚化剂一氯乙酸钠(ClCH2COONa)的用量ω3、反应时间t2对淀粉改性效果的影响.将定量变性淀粉加入到陶瓷坯体中,通过测量坯体的抗折强度进行评价,采用FT-IR对变性淀粉的结构进行分析,利用SEM对坯体断面形貌进行表征.研究表明:淀粉改性效果的影响因素为:活化剂用量>酯化剂用量>醚化剂用量>活化时间>反应时间;当ω1=20%,ω2 =ω3 =8%,t1=4h,t2=3 h时,制备出的复合变性淀粉对陶瓷坯体的增强效果最好,坯体强度提升率达65.4%,削减坯料黑泥用量的50%,坯体强度仍可提升8.2%;红外光谱在1150.7cm-1处出现不对称C-O-C伸缩振动吸收峰,在1000.9 cm-1处出现P-O-C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淀粉分子被成功改性;扫描电镜观察到添加复合变性淀粉的坯体断面出现较多尖锐棱角,表明淀粉分子链起到了连接坯体颗粒的作用,有效地提升了坯体强度.  相似文献   

9.
新型陶瓷坯体增强剂投入大批量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国内陶瓷墙地砖生产的需要,佛山市陶瓷研究所与国内化工部门密切合作,将共同研制成功的陶瓷坯体增强剂大批量投放市场,普遍收到良好使用效果。使用时,将增强剂按一定比例(一般为0.3~0.6%)加入球磨机中,与陶瓷坯料一起球磨,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加入增强剂后不影响原来的生产工艺,对浆料性能无不良影响,并可提高球磨效率10~30%。粉料经压制成形工艺制成砖坯后,湿坯强度可提高10~40%,干坯强度可提高训~80%,有效地减小了坯体在传输、搬运过程中的破损率,尤其适合大规格墙地砖的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蒋冰艳  计红果  廖兵  刘海露  庞浩 《精细化工》2011,28(10):1004-1009
以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得可用于分散陶瓷浆料的中等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下同)聚丙烯酸钠。探讨了过硫酸铵用量、亚硫酸氢钠加入量、单体含量及反应温度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并对不同分子量的产物在陶瓷料浆中的流动性进行了考察。聚丙烯酸钠的最佳合成条件为:过硫酸铵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8%,亚硫酸氢钠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0%~12%,单体占溶液总质量的24%~26%,反应温度为70~80℃。采用FTIR、GPC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并对添加不同量聚合物的料浆Zeta电位、黏度及其复合后制得粗坯的弯曲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质量浓度为1 g/L时,Zeta电位绝对值由16.7 mV升高到54.6 mV。聚合物质量分数为0.25%,料浆体系的黏度从996 mPa.s降低到179 mPa.s。与添加无机陶瓷分散剂及聚合物的陶瓷粗坯样条相比,聚合物与无机电解质三聚磷酸钠以质量比1∶1复合后制得的粗坯弯曲强度可提高33.33%。  相似文献   

11.
以特级矾土细粉为主要原料、铝酸盐水泥为结合剂、六偏磷酸钠为减水剂,磷酸盐选择磷酸二氢铝,采用浇注成型的方法制备高铝质磷酸盐陶瓷,考察了保温时间、煅烧温度和磷酸二氢铝添加量对高铝质磷酸盐陶瓷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磷酸二氢铝可以提高高铝质磷酸盐陶瓷的性能,磷酸二氢铝用量为6%(质量分数)时,制备的高铝质磷酸盐陶瓷的抗弯强度达到24.15 MPa;磷酸二氢铝用量超过6%后,对高铝质磷酸盐陶瓷的抗弯强度不利;添加6%磷酸二氢铝,形成的主要物相有石英、刚玉、磷酸盐、硅线石和莫来石,说明添加磷酸二氢铝有利于陶瓷新相的形成。高铝质磷酸盐陶瓷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矾土粉用量为96%(质量分数),铝酸盐水泥用量为4%(质量分数),减水剂用量为外加0.1%(质量分数),磷酸二氢铝用量为外加6%(质量分数),保温时间为4 h,煅烧温度为1 250 ℃  相似文献   

12.
郭琦  杨旭 《广州化工》2014,(10):85-87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亚硫酸氢钠同时作链转移剂合成低相对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作为一种油田防垢剂。研究了单体、引发剂及链转移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对不同相对分子量的产物进行了防垢性能的评价。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0℃、单体质量分数30%、引发剂用量0.6%、链转移剂用量5%、反应时间2 h时,可制得聚丙烯酸钠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在2 000~3 000,作为油田防垢剂防垢效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陈晨  于景媛  李强 《硅酸盐通报》2021,40(1):241-251
本文采用添加造孔剂法制备孔隙呈现梯度分布的多孔载Ag羟基磷灰石(Ag-HA)陶瓷.研究了造孔剂分布、烧结温度和载Ag含量对梯度多孔Ag-HA陶瓷孔隙度的影响.分析了烧结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测量了烧结后梯度多孔Ag-HA陶瓷的压缩性能和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间层造孔剂含量增加,梯度多孔Ag-HA陶瓷的孔隙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Na<,2>S<,2>O<,8>作引发剂,NaHSO<,3>作链转移剂,通过调整引发剂和链转移剂之间的摩尔比制备了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研究了聚丙烯酸钠作为分散剂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对CaCO<,3>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钠的分散效果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有很大关系,相对分子质量过高或...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水泥和粉煤灰固化高含水率废弃软黏土的固化效果,选取水玻璃作为外加剂,吸水性强的生石灰作为分散剂,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试验研究掺量与龄期对固化软黏土水稳定性和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质量分数)的水泥、7%(质量分数)的粉煤灰、2%(质量分数)的生石灰与2%(质量分数)的水玻璃复合时能较好提高高含水率软黏土固化后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其强度能达到水泥粉煤灰类基底层最低强度(1 MPa)。在水泥、粉煤灰和水玻璃质量掺量相同情况下,生石灰质量掺入比由0%增加至2%,其强度增大约375 kPa,且有利于后续固化剂的均匀搅拌,说明生石灰的减水和分散效应在固化土中起主导作用。此外,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加入复合固化剂后大集聚体消失,产生大量的片状结构,大孔隙被填充,土体的强度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