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薄壁板件上利用专用旋挤头使工件材料发生热塑性变形形成翻边孔,并叙述了该工艺方法加工翻边孔的成形机理。  相似文献   

2.
旋挤法加工不锈钢管件封头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浩 《机械研究与应用》2000,13(2):46-47,49
旋挤加工封头是利用高速旋转的工件在刀具的作用下使工件材料发生热塑性变形而形成封头的一种加工方法。详细介绍了该加工工艺及其特点 ,分析了在旋挤加工封头过程中不锈钢材料的成形机理和刀具材料、几何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薄壁(板)讲翻边孔加工的新工艺方法,叙述了该工艺方法加工翻边孔的成形机理,并对该工艺方法的主要工艺参数及专用旋扭头进行了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利用热塑性变形原理加工薄板翻边孔新工艺方法.叙述了翻边孔的成形机理,分析了该工艺方法中主要工艺参数对翻边成形过程的影响.并给出了专用加工设备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塑性成形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螺杆钻具接头在热镦挤成形过程中载荷随工件变形量的变化、工件表面应力以及工件在成形过程中的金属流动情况,确定了螺杆钻具接头热镦挤成形所需要的镦挤压力和成形温度,设计了热镦挤成形试验装置的基本结构,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这种螺杆钻具接头加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旋挤法翻边孔加工工艺及其主要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用于薄板件翻边孔加工的新工艺,叙述了翻边孔的成形机理,分析了该工艺方法中主要工艺参数对翻边成形过程的影响,并给出了主要工艺参数的优化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变形导致翻边孔位置度超差的问题,开展了提高翻边孔位置精度的工艺研究。通过对零组件结构及各阶段加工工艺路线分析,确定了影响翻边孔位置精度的主要因素。首先在零件加工时,针对单件成型及机械加工工艺,采用互为基准原则、改善夹具压紧均匀性,显著提高了零件状态火焰筒翻边孔位置精度;其次在组件焊接及热处理工艺中,调整焊接夹具定位方式、提出控制热处理变形的方法,解决了组件状态孔位置度超差的问题。经试验验证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铝合金壁板零件翻边孔的成形,采用传统的工艺,流程复杂质量不可控,生产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针对常见的难成形法兰孔特征,采用电磁脉冲成形技术,通过仿真分析、过程研究及工艺试验鉴定,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铝合金壁板翻边孔成形难题,可广泛运用于航天运载器筒段壁板翻边孔成形生产,并可推广至航空、汽车、兵器工业等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9.
从材料塑性变形的角度,结合试验和应力波理论,研究超声效应对于材料变形的影响规律,提出超声辅助镦挤过程中的材料变形模式。基于镦挤试验,研究材料铝的小孔填充能力和径向变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振动可以大幅提高小孔的填充能力和接触区域的径向变形量。利用扫描电镜测试手段,研究了镦挤成形工件的表面形貌,发现超声辅助塑性成形零件表面生成了高硬度的氧化铝膜。归纳总结超声辅助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变形模式,基于材料变形等效的原则,结合应力波理论和冲击动力学方法,认为超声辅助镦挤过程中的变形模式与材料塑性模量下降、接触区域摩擦因子下降和超声振动的间歇冲击有关。  相似文献   

10.
《轴承》1986,(4)
成形是一种使材料局部变形的加工方法。它包括局部成形、翻边、缩口、胀形、卷边、校平、整形等。 1.孔的翻边 孔的翻边变形在孔的边缘处变形最大,也最容易产生破裂。破裂程度由变形大小决定,用翻边系数m表示。 ①翻边系数m:m值与翻边前后的孔径有关,其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可以用于在线测量、实时安装、拆卸的开合式光纤电流互感器方案。在传感头开启过程中,利用传感头内部一段橡胶骨架的弹性产生均匀变形,使绕制在上面的光纤应力变化较小。为了保证互感器的温度稳定性,传感头内部骨架主要为石英材料,由于石英骨架加工的误差比较大,所以采用长圆孔的支架将其固定在传感头结构上。信号处理部分基于全数字闭环检测,采用方波调制方案,并通过数字阶梯波反馈实现闭环检测。在开合过程后对开合式互感器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变比稳定性可以达到了0.5%的精度,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刘锡光 《压力容器》2004,21(4):29-32
焦炭塔是炼油厂延迟焦化的关键设备 ,长期在高温及充焦和除焦的冷热疲劳作用下运行 ,塔体常出现局部严重变形和母材焊缝开裂问题。在技术改造中对焦炭塔的材质、结构设计做了重大修改 ,同时对封头成形、过渡段锻件加工、复合材料焊接及整体热处理等关键制造技术进行了攻关改进 ,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3.
以自主研制的75 MPa,2.5 m3大容积全多层高压储氢容器为对象,开展了封头和筒体连接结构强度试验研究,得到了加强箍、封头及其连接部位应力随容器内压力的变化情况。建立了精度较高的大容积全多层高压储氢容器封头和筒体连接结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封头和筒体连接结构在容器超压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及封头与加强箍配合面形成裂纹尖端在多次加载时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加强箍结构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汽车制动管双扩口管接头在拧紧过程中的密封性能,借助有限元分析方法构建弹塑性材料模型,研究轴向位移载荷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分析管接头在拧紧过程的摩擦力矩,得出轴向拧紧力与扭矩的关系公式;结合金属多线性强化模型与ANSYS非线性仿真,分析双扩口管接头在拧紧过程中的应力与接触面压力动态变化过程,通过扭矩高压泄漏性实验验证仿真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位移载荷的增大,管接头蘑菇头最大应力与变形增大,接触面压力和密封宽度增大,且接触压力分布区域稳定,在接触面上形成两道密封环;而随着位移载荷的增大,蘑菇头厚度逐渐降低,其表面凹陷加深,当位移载荷增大到一定值时,蘑菇头存在被切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基于CFD的土压平衡盾构刀盘开口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伟  胡竟  王磊  刘建琴 《机械工程学报》2012,48(17):144-151
土压平衡(Earth pressure balance,EPB)盾构刀盘的开口率及开口分布特征的设计是刀盘地质适应性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影响开挖渣土的流动性及盾构的掘进效率。针对不同掘进地质条件下盾构刀盘开口设计的复杂性问题,利用刀盘切削渣土被改良为"塑性流变状态"的特性,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理论,建立包括渣土、刀盘、土舱和螺旋输送机在内的CFD模型,利用实际工程掘进数据验证CFD模型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与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分析获得给定地质条件下相同开口率不同开口分布特征的刀盘前后渣土的压力分布规律,以及刀盘开口分布特征对盾构机刀盘开挖渣土流动性能的影响作用关系,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刀盘开口分布特征与刀盘前后渣土压力之间的映射关系。研究为高效、稳定掘进的土压平衡盾构刀盘拓扑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井套管在地震载荷作用下发生变形,无法进行正常生产。采用特殊的技术使膨胀头下到变形位置后,在外力作用下,对套管膨胀,使其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尺寸。使用设计软件CATIA建立了天然气套管和膨胀头的模型,并生成装配模型。在有限元软件ABAQUS内分析了膨胀变形套管需要的载荷,分析中考虑了材料的塑性变形,采用两个膨胀头多套管进行两次膨胀,使总的膨胀载荷降低。计算表明,当套管承受10MPa外压时,第一膨胀头需要的载荷为14418N,第二膨胀头需要的载荷为155744N。当不考虑套管的外压时,第一膨胀头需要的载荷为10751N,第二膨胀头需要的载荷为100480N。  相似文献   

17.
基于ANSYS Workbench 的热压头热-结构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建立某型号热压头三维模型,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并对热压头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得到了焊接过程中热压头的热变形,验证了温度对热压头焊接精度的影响,为热压头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加工变形影响因素约简是柔性材料加工变形补偿控制预测建模的首要问题,但是由于柔性材料的特性及加工特点,造成加工过程变形影响因素既多又相互重叠、关联。考虑到信息决策领域的层次分析方法具有仅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就能计算出各个因素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大小的优点,将层次分析法用于柔性材料加工变形影响因素的提取,构建由加工变形影响因素重要度、加工属性、各个加工变形影响因素分别作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加工变形影响因素提取层次分析模型;推导了加工变形影响因素提取属性P对目标层的影响程度矢量Wp的计算公式,并以Wp作为提取的评价指标,制订提取算法计算流程,开展提取模型的效果试验。试验表明,由层次分析法提取得到的重要度最高影响因素,与Pawlak方法、信息熵方法提取的影响因素一致,经层次分析方法提取的模型预测误差,比Pawlak方法、信息熵方法的分别小了13.76%、9.43%,证明了层次分析法能更有效性和方便获得精简、准确度高的加工变形影响因素集。  相似文献   

19.
Thermomechanical sliding contact of head disk interface (HDI) causes critical wear on the carbon film of a head slider. An improved contact model accounting for both asperity and substrate deformation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HDI contact behavior, while theories of frictional heat generation and heat transfer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 in HDI temperature. Based on actual HDI design and operation parameters, parametric study of thermomechanical HDI contact has been performed. It was found that severe wear of head carbon film would be significantly attributed to thermal degradation of carbon material during its sliding contact.  相似文献   

20.
钢轨万能轧制过程金属延伸规律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钢轨万能轧制过程中的延伸规律,把轨头、轨腰和轨底分开来考虑,引入考虑轨腰和轨头、轨底压下率差异的变形协调系数和轧件材质影响系数,分别对Smirnov宽展公式和古布金宽展公式进行修正。根据此宽展公式计算出轨头和轨底的理论延伸系数,并在此基础上由体积不变条件推导出钢轨的平均延伸系数。为进一步分析轨头、轨底的宽展规律以及延伸规律,对18kg/m普碳钢轻轨的万能轧制过程进行刚塑性有限元模拟,并且在燕山大学轧钢实验室完成18kg/m普碳钢轻轨的万能热轧试验,实测采用不同轧制规程时轨头、轨底的宽展值和延伸系数。通过比较可知,修正后的轨头、轨底宽展模型计算结果比修正前的模型更接近于实测值,而且采用平均延伸系数基本可以准确反应钢轨各部分的延伸规律。因此修正后的轨头宽展模型可以用于预测钢轨万能轧制过程宽展和合理制定轧制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