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一、计算机型 PC-1500,DJS-033(苹果Ⅱ型)等,算法语言:BASlC 二、计算方法差分形式的基本方程△Z=((V_1 V_2)/(2g)) [(V_2-V_1) ((Q_2-Q_1)/(Q_2 Q_1))(V_1 V_2)] ■△S 式中:ΔS—计算流段长; ΔZ—计算流段ΔS的两端断面的水位差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原理以水量平衡方程式和动力平衡方程式为基础。水量平衡方程式:(Q_1 Q_2)/2Δt-(q_1 q_2)/2Δt=V_2-V_1 (1)动力平衡方程式:  相似文献   

3.
在各种洪水演进計算方法中,馬斯京根(Muskingum)法由于运算簡单方便,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方法假定在洪水过程中河槽蓄量和上下断面流量間成下述关系: W=k[q_下+X(Q_上-Q_下)],式中:W——河槽儲量;K——儲水特性系数;Q_上,Q_下——上、下断面流量;x——流量比重系数。[Q_下+X(Q_上-Q_下)]称为示儲流量。X的数值应用試算法决定,假定不同的X值,点繪河槽菩量和示  相似文献   

4.
对于侧槽式溢洪道侧槽水面曲线的推算,自扎马林方法从理论上否定以后,许多水利工作者以动量定律为基础,通过试验引导出许多计算办法。然而不少是烦什的,试算工作量较大。本文将差分式△Y=(V_1 V_2)/2g[(Q_2-Q_1)/(Q_2 Q_1)(V_1 V_2) (V_2-V_1)]通过用诺模图求解,  相似文献   

5.
为了初拟无压隧洞圆形断面尺寸和泄流量的大小,这里介绍一种简便的估算方法。依据任意断面临界水深算式为: (αQ~2/g)=(ω_k~3)/B_k (1) 对于圆形断面时,式(1)中的(ω_k~3)/B_k值可写为(ω_k~3)/B_k=E10~(-3)d~5,于是式(1)变为: (αQ~2/g)=E10~(-3)d~5 (2)1 式中:α-流速分布不均匀系数,常取α=1.0; Q—泄流量(米~3/秒); g—重力加速度,g=9.81(米/秒~2); ω_k—临长水深时的过水面积(米~2); B_k—将界水深时的水面变度(米); E—随水力参数变化的系数; d—隧洞直径(米)。众所周知,无压隧洞圆形断面最大泄流量Q_(max)时  相似文献   

6.
渠道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为:在水位稳定的请况下,下一级各条渠道同时在本渠道取走的流量总和(∑Q 下一级或称净流量)与本渠首引入流量(Q 毛)之比:η渠=(∑Q_(下一级))/(Q 毛)=(Q_毛-Q_损)/(Q毛)=(Q_净)/(Q_毛)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是在水位稳定情况下,由灌区末级渠道流入田间的流量(∑Q_田)与渠首从水原引入的毛流量(Q_首)的比值: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翻斗式雨量计的测量误差,可以表示如下: △B=△E_w+△E_e+△E_f(=△Ef_1+△Ef_2)+△E_i(=△E_(i,1)+△E_(i,2)) 在上式中: △E——测量误差△E_w——风影响改正量△E_e——雨间蒸发损失△E_f=△E_(f,1)+△E_(f,2)——仪器的自身损失  相似文献   

8.
坚井式溢洪道是高水头水利枢纽河岸式泄水建筑物的型式之一,在尾矿坝中尤为常用。通过系统地试验研究后,本文提出:(1)随着泄流量的逐渐加大,竖井式溢(?)道环形堰的流态按自由堰流、受阻堰流、挟气管流和不挟气管流的序列发展;(2)当相对水头H/R<0.25时,属自由堰流,自由埋流的流量系数m与直线堰相似;(3)当H/R≥0,25时,属受阻堰流,受阻堰流的流量系数m随水头H的加大而略微减小;(4)当H/R更大时,发展成管流,若仍沿用堰流流量系数m,其值急剧减小;(5)环形堰堰流曲线Q_1~H与管流曲线Q_2~H的交点,为堰、管流过渡的临界点,即为泄洪洞明、满流过渡的临界点;(6)对于实际运行的溢水塔流量Q,在临界点左下方取Q=Q_1,在临界点右上方取Q=Q_2,在临界点处Q_1=Q_2=Q。  相似文献   

9.
据《水力发电与坝工建设》1985年第8期报导,三角形宽顶堰是在低或高水头条件下,现场测定流量的一种有效的设施。计算流量的理论公式为: Q_(th)=0.64(0.4g)H~(2·5)tan(θ/2)~(1/2) 将流量的理论计算值乘以一个流量系数C_d,即为实际流量,亦即:  相似文献   

10.
以跳台形式的溢流堰或急流陡槽,把水流挑射至下游水面,其挑射距离L′一般按公式 (1)计算(文献1,2)。式中:T_0=T V_0~2/2g; T——上下游水面高差; Z——鼻坎顶端挑流水面至下游水面的高差; V_0——上游进水口行近流速; θ——鼻坎挑射角; h——鼻坎顶端水深; g——自由落体加速度。流速系数如下式φ=1/(1 ∑ζ)~(1/2),(2)  相似文献   

11.
由某一时段初、时段末的库水位查出相应的库容,时段末的库容减时段初的库容得出库容差,库容差除以该时段时间得出该时段的调节流量,调节流量加该时段的出库流量就是反推的入库流量。  相似文献   

12.
排水管道的起始管段经常堵塞,因此人们对小流量污水管道淤积的原因进行了研究。谢果林以列宁格勒排水管网的不计算管段为例,证明了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只有增加自流管道的充满度,才能保证提高污水水流的输送能力。对这个问题进一步的研究,不但验证了谢果林的结论,而且还定出了排水管道起始管段的设计规定: V_(cp) h/d~(1/2)≥0.6 (1)式中V_(cp)——水流的平均流速,米/秒;h/d——管道充满度(应不小于0.3)。条件式(1)是“建筑物内部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H-30-76”对排水管道起  相似文献   

13.
流域汇流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人俊(华东水利学院)终结讨论:(一)关于式(5)x=1/2-l/2L 的证明在原文文献[4]中所提出的证明,笔者少作了一次推演,即其第29页第(14)式,可以写成如下形式:l=(Q_下ΔH)/(i_0ΔQ)=((Q_0(1+Δ))/i_0)((ΔH)/ΔQ)=Q_0/i_0((ΔH)/(ΔQ))_0,这样,就与此式(5)的一般形式相符合了.在这方面笔者同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东庄水库供水系统中需考虑供水、发电、生态等问题,通过构建调水调沙情景下考虑供水-发电-生态需求的东庄水库多目标调度模型,并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提取东庄水库调度规则。结果表明:东庄水库可以保障下游河道的生态基流需求,多年平均生态供水量为1.66亿m3;供水受调水调沙的影响较大,中线、北线和南线多年平均缺水量分别约为0.33亿m3、0.21亿m3、0.07亿m3;t、t+1时段入库流量、t+1时段总需水量、t时段初、末水位是东庄水库调度函数的关键决策因子。研究成果可为未来东庄水库协调多目标间的竞争关系、制定科学的调度规则和提高东庄水库运行可靠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矩形断面收缩水深hc之计算式一般泄流条件下,收缩水深hc之基本计算式[1]:E_0=h_c+q~2/2gφ~2h_c~2(1)式中:E_o—以下游河床为基准面的泄水建筑物上游总能头(米);q—收缩断面处的单宽流量(米~3/秒米);φ—流速系数;g—重力加速度。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某河道(图1)由两江心洲分成三条汊道,要求在只知道下游控制断面水位Z_4和流量Q的情况下确定各汊道分流量Q_1、Q_2、……、Q_5及其上游水位Z_1、Z_2、Z_3。这类工程实例属河渠恒定分流水力学问题,如导截流水力设计,渠网系  相似文献   

17.
结雅河在正常条件下特点是流量变化极大。冬季其流量仅有几十个米~3/秒;而1928年实测最大流量竟达13920米~3/秒。计算的百年一遇洪峰流量Q_(1%)=14600米~3/秒,万年一遇的流量Q_(0.01%)=28200米~3/秒。夏秋季暴雨期间洪水流量常常超过6000~8000米~3/秒。这些  相似文献   

18.
对于固定流域,同一年气象情况,在人类活动前后不同下垫面条件下水量平衡方程式分别可写成:活动前 y_1=x_1-z_1 △u_1; (1)活动后 y_2=x_2-z_2 △u_2; (2)式中:y_1、y_2——分别代表该流域人类活动前后之年径流量;x_1、x_2——分别代表该流域人类活动前后之年降水量;  相似文献   

19.
受水库调节影响的洪水资料,均需要还原为天然状况下的过程,以达到资料基础一致,利于资料的延续、完整和水文水利计算。还原计算的方法,目前一般都是利用水量平衡方程 Q_入=Q_出±dW/dt (1) 进行连续演算,而只有⊿t→0时,才能是瞬时值。但限于客观条件,⊿t≠0,只能选取大于0的较小的时段(⊿t)值,它们也就只能取用相应于⊿t的时段平均值,其平衡方程则为:  相似文献   

20.
最佳水力断面的渠道计算公式为:Q=ωC(Ri)~(1/2)……(1)式中:Q—计算流量;ω—过水断面;C—谢才系数;R=ω/x—水力半径;R=ω/—水力半径;x—湿周;i—渠底坡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