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煤电链和核电链对健康、环境和气候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对 90年代中期我国现有煤电链和核电链对健康、环境和气候影响的比较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果是 :( 1)对健康的影响。对公众产生的辐射照射 ,煤电燃料链为 4 2 0人·Sv( GWea) -1,核电燃料链为8.39人·Sv( GWea) -1,煤电燃料链约为核电燃料链的 50倍。就非辐射而言 ,煤电燃料链约比核电燃料链高 1个数量级。对工作人员产生的辐射照射 ,煤电燃料链为 90人· Sv( GWea) -1,核电燃料链为 8.91人·Sv( GWea) -1,煤电燃料链约为核电燃料链的 10倍。从尘肺看 ,煤矿为 2 1.6例 ( GWea) -1,铀矿为 4 .4例 ( GWea) -1,煤矿为铀矿的 5倍。煤电燃料链急性事故死亡率为 35人 ( GWea) -1,核电燃料链为 0 .6人( GWea) -1,煤电燃料链为核电燃料链的 60倍。 ( 2 )对环境的影响。对煤电燃料链 ,可观察到排出 SO2 和NOx 等对森林、农作物等的明显影响。对核电燃料链未发现可察觉的影响。 ( 3)对气候的影响。煤电燃料链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约为 130 2 g等效 CO2 ( k Weh) -1,核电燃料链为 13.7g等效 CO2 ( k Weh) -1,煤电燃料链为核电燃料链的 95倍  相似文献   

2.
《辐射防护》1996年第16卷总目次第1期对ICRP、BSS和现行国标中有关职业照射的控制和管理规定的比较和分析张延生(1)………………………核燃料和煤燃料链对健康、环境和气候影响的比较潘自强(15)…………………………………………………核电厂严重事...  相似文献   

3.
核电链生命周期的放射性物质排放,不仅包括铀矿开采和水冶、铀纯化和转化、铀同位素分离、核燃料元件制造、核电站运行、后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置等活动的直接排放,也包括水泥、钢铁和电能消耗的间接排放。本文结合厂址环境特征,对核电链生命周期放射性物质排放的放射性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2001-2005年、2006-2010年和2011-2013年期间,我国核电链生命周期流出物排放(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所致的归一化公众集体剂量分别为7.88、6.31、4.63 人•Sv•(GW•a)-1。直接排放所致剂量水平远高于间接排放,其中,集体剂量的90%来自铀矿开采和水冶,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我国采铀工艺技术,减少放射性物质向环境的排放。  相似文献   

4.
关于压水堆高性能燃料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卫东 《核动力工程》1998,19(4):365-369
介绍未来核燃料用户要求。目前国外压水堆核燃料发展趋势。设计特点和技术问题,评述了我国核燃料国产化初步成就和经验,提出了发展我国压水堆高性能燃料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所开发的压水堆核燃料循环分析计算机经济程序包括12个子程序,代表着压水堆整个核燃料循环各种不同的工艺过程。本程序能算出压水堆核电站核燃料循环中燃料费用对发电成本的影响,给出各工艺过程对燃料成本的敏感度分析,并尽可能给出燃料循环中燃料材料及服务的价格数据.  相似文献   

6.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6,40(5):548-548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燃料组件,其中含硼化合物用作可燃毒物且分布在该组件的大多数棒内。该组件包括多个燃料棒,每一燃料棒含有多个核燃料芯块,其中,在燃料组件内大于50%的燃料棒中至少有1个燃料芯块包括金属氧化物、金属碳化物或金属氮化物和含硼化合物的烧结混合物。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我国核燃料循环产业面临发展机遇的基础上,阐述了天然铀的保障供给、铀转化和铀浓缩、燃料制造领域等核燃料循环产业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我国核燃料循环前端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预测,针对如何应对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ANSI/ANS-57.5前后三个版本的规定进行了评述,从而为修订EJ/T629-92和制定我国压水堆核电厂高性能燃料组件设计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冠兴 《中国核电》2010,(2):102-107
在分析我国核燃料循环产业面临发展机遇的基础上,阐述了天然铀的保障供给、铀转化和铀浓缩、燃料制造领域等核燃料循环产业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我国核燃料循环前端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预测,针对如何应对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综述了核燃料循环前端和尾端各环节包括采矿、水法治金、铀转化、铀富集、燃料元件制造、乏燃料后处理(处置)、废物处理和处置等工艺的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分析了核燃料循环各环节的成本构成和在核电成本中的份额,目前核燃料循环成本约占核电成本27%,随着燃料元件性能的改善和燃耗的提高,核燃料循环成本在核电中的份额将有大幅度下降;核燃料循环战略其最大分歧点是关于乏燃料的管理,即对乏燃料元件是采取后处理回收轴钚再循环还是采取直接处置,出于国情,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战略,由于核安全和环境保护是全球性问题,这两种路线之争还将继续。  相似文献   

11.
The health risk from human exposure of radioactivities and accidents in coal power and nuclear power energy chain were compared in this paper. We got the results that the health risk of coal-fired energy chai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uclear energy chain.  相似文献   

12.
我国核电链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根据能源链的定义并运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对我国核电链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进行了计算。核电本身并不排放温室气体,核电链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为维持核电正常运行的火电供应、以及与核能发电相关的设施建设中各类建材在其制造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电链总的温室气体的CO2当量排放系数为13.71g-co2/kWh。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和资源的合理使用,核电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低温核能供热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田嘉夫  杨富 《核动力工程》1994,15(6):512-516
本文在集中供热系统中比较了核能供热与常规能源的经济性,论述了核燃料用于产生低温热能的优点,并指出利用核供热与煤发电的能源利用模式比核电与煤供热模式可节省一次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煤电链温室气体排放系数及其与核电链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全寿命循环分析方法对煤电链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较全面的综合分析,给出了我国煤电链中各个环节及其总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并与核电链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比较。煤电链总的排放系数为1302.3 gCO2/kWh,是核电链的几十倍。与煤电链相比,核电至少不会加剧温室气体的进一步排放。发展核电是能源结构策略调整以减缓温室效应、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AP1000型核电机组电站放射性废物处理的特点决定了其预期氚排放总量可能高于同功率水平的传统压水堆核电站。在AP1000机组正常运行期间,除了需要加强氚排放的环境监测,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优化管理和控制氚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氚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保障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本文简要介绍了压水堆中氚的产生,详细分析了AP1000机组液态和气载氚的产生和排放机制,给出了采用保守和优化方法计算的AP1000机组的预期氚排放量,讨论了AP1000机组氚排放量最小化的优化控制措施。无论单机组还是6机组厂址,AP1000堆型核电站氚预期排放量都满足我国相关标准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核临界事故的特征与后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新华  吴德强  刘华  李冰 《辐射防护》2001,21(6):369-375
本文主要介绍了核临界事故的有关概念、临界事故的释能过程及释能大小、以及临界事故的破坏力等事故特征,并分三方面:瞬发辐射、工作场所的污染和裂变产物向环境的释放,详细介绍了临界事故的辐射后果。文中指出,核燃料加工或处理工厂发生的核临界事故的放射性释放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较小,核临界事故的主要危险来自瞬发射线的外照射。本文可以使我们对核临界事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助于对可能发生的核临界事故作出恰当的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17.
方栋  李红 《辐射防护》1996,16(4):297-303
本文指出了环境风险与健康风险的区别和不同能源系统的燃料循环全面环境风险比较在能源发展规划决策中的作用,给出了中国煤电和核电环境风险比较研究第一阶段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的各类环境影响进行对应比较的结果。它表明产生1TWh电力煤电燃料循环对环境影响远大于核电。  相似文献   

18.
What is the future of hydrogen (H2) produced from nuclear energy? Assuming that economically competitive nuclear H2 can be produced, production of H2 may become the primary use of nuclear energy and the basis for both a nuclear-H2 renewable (solar, wind, etc.) energy economy and a nuclear-H2 transport system.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bases for these conclusions are described. In a nuclear-H2 renewable energy economy, nuclear energy is used to produce H2 that is stored and becomes the energy-storage component of the electrical generating system. The stored H2 replaces piles of coal and tanks of liquid fuel. Capital-intensive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nd nuclear reactors produce electricity at their full capacity. The stored H2 is used in fuel cells to produce the highly variable quantities of electricity needed to fill the gap between the electricity demand by the customer and the electricity generated by the rest of the electrical generating system. Hydrogen is also used to produce the liquid or gaseous transport fuels. This energy-system architecture is a consequence of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ity (movement of electrons) and those of H2 (movement of atoms). Electricity can be generated, transformed, and used economically on either a small or a large scale.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generate, store, and transform H2 economically on a small scale. This distinction favors the use of large-scale nuclear systems for H2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中值得研究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潘自强 《辐射防护》1999,19(2):81-87
我国系统地,全面地开展核事故应急响应和准备已有十多年,回顾它的发展过程,吸取国际的有益经验,进一步明确某些基本概念,对促进我国健康地开展核事故应急响应和准备是有益的、其中主要是:1事故应急响应和准备不是核和辐射设施特有的;2.应急准备和响应计划的分类,不仅包括核装置,而且包括辐照装置等;3.危害评价-一个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4应急计划区的划分.5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