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采用α→γ逆相变细化奥氏体晶粒的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晶粒细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对于非平衡态组织马氏体,在其再加热过程中,原奥氏体晶粒发生了逆相变再结晶,得到了等轴细化的奥氏体晶粒;随回火时间的延长,再加热淬火后的原奥氏体晶粒逐渐粗化;随再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晶粒细化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2.
通过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以中低碳马氏体钢30CrMoTi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变形温度、加热速率对试验钢组织遗传的影响及晶粒细化的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试验钢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约为1150℃。原始试样晶粒随着奥氏体化温度升高逐渐粗大;经不同温度变形后,晶粒均有不同程度的细化,并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晶粒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经200、1000℃/min再加热淬火后,晶粒得到不同程度的细化,且整体而言200℃/min加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热处理工艺对10Ni5CrMoV钢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0Ni5CrMoV高强度船用钢板进行二次不同温度的淬火处理;测量其奥氏体晶粒度,确定了该钢晶粒度与加热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0Ni5CrMoV钢第一次淬火加热温度高于1200℃后晶粒急剧长大;二次淬火加热温度稍高于Ac3时,存在明显的组织遗传性,随二次淬火加热温度的升高,组织遗传性逐步消除,当淬火加热温度为810℃时组织遗传性开始消除;加热温度为960℃时发生再结晶,晶粒得到细化,组织遗传性完全消除,当加热温度高于970℃时细化的奥氏体晶粒开始长大.通过二次淬火,使该钢组织得到调整,晶粒细化,可获得更好的强韧性,满足工程的特殊性能需求.  相似文献   

4.
对4Cr13不锈钢淬火及淬火 低温回火等非平衡组织经激光加热时奥氏体形成特点及加热后的表面层硬度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4Cr13不锈钢非平衡组织激光加热时存在明显的组织遗传特征和相变硬化再结晶现象。当激光加热时,细小的奥氏体晶粒沿原奥氏体晶界优先析出,产生“晶粒边界效应”;原奥氏体晶内除形成少量细小奥氏体晶粒外,基本恢复原来的大小,产生“组织遗传”;在0.1mm-0.3mm加热表层内存在较小的奥氏体晶粒,产生“相变硬化再结晶”。非平衡组织激光加热后的表层硬度分布为5个区域,硬度曲线呈马鞍形。  相似文献   

5.
16Mn钢奥氏体动态再结晶及晶粒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6Mn钢奥氏体动态再结晶、晶粒细化、晶率细化率及γ—α相变后铁素体晶粒大小与变形量ε、变形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奥氏体晶粒细化率和γ→α相变后铁素体晶粒大小都与变形量。之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动态再结晶完成后,奥氏体晶粒平均直径与变形速率温度修正系数Z之间符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以套管钢Q125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连续冷却过程冷速对相变行为的影响,以及奥氏体化温度、加热速率对试验钢组织遗传的影响和晶粒细化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热轧生产在580~660℃终冷可以获得铁素体+珠光体的低强度组织;试验钢在950℃及以上温度可以充分奥氏体化,随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淬火态组织呈细化趋势;经1~100℃/s的加热速度升温至950℃奥氏体化后淬火,淬火态组织随加热速度升高亦呈细化趋势。根据热模拟的结果进行实验室调质热处理,经950℃淬火+550℃回火后,屈服强度提高至943 MPa、抗拉强度提高至1055 MPa、屈强比0.89、断后伸长率A_(50)=16.5%,均满足API 5CT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热压缩实验获得不同应变下35CrMo钢的淬火马氏体组织。基于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测试技术研究了热变形对35CrMo钢淬火马氏体晶体学特征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不同变形量下奥氏体晶粒尺寸及马氏体变体组合特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多轮动态再结晶的出现造成了高温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的多峰变化,且第1轮动态再结晶明显细化了奥氏体晶粒。原始奥氏体的晶粒取向决定了淬火后马氏体变体的类型,且淬火马氏体变体的组合方式均为密排面组合。不同变形量下淬火马氏体变体间的取向差集中在50°~60°范围内,可通过引入大角度晶界来细化晶粒。  相似文献   

8.
用马氏体逆转变晶粒细化方法对大块料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组织细化研究。并分析了冷变形后再结晶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晶粒度的影响等。结果获得经90%冷变形的1Cr18Ni9Ti不锈钢的最佳再结晶退火工艺规范为:加热至800℃保温40min后空冷,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奥氏体晶粒直径为6~10μm,而且等轴化程度最好,碳化物析出量最少。  相似文献   

9.
低碳钢奥氏体晶粒尺寸的控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杨王玥  胡安民  孙祖庆 《金属学报》2000,36(10):1050-1054
分别采用高温形变再结晶和低温变形后快速加热冷却等两种方法获得尺寸不同的低碳钢奥氏体晶粒组织,通过控制形变温度、形变量、应变速率及变形道次等工艺参数。低碳钢奥氏体高温形变动态再结晶可使晶粒细化到15-20μm左右,奥氏体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取决于Zener-Hollomon(Z)参数,提高应变速率及降低形变温度都有利于Z参数增大,流变相力峰值较高,奥氏体动态再结晶晶粒减小,通过奥氏体化合淬火-650℃  相似文献   

10.
张明亚 《钢管》2014,(4):18-22
热轧无缝钢管通过中频感应加热进行循环加热+淬火工艺处理后,基体内的组织将发生多次相变,从而使铁素体以及奥氏体淬火后得到的马氏体晶粒均得以细化。通过循环热处理工艺得到基体为铁素体+马氏体组织的超细晶双相钢,且多次循环后双相钢内的铁素体晶粒可细化到1μm左右。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热分析法并结合金相法和断口法研究了过热程度、原始组织、加热速度等对奥氏体相变再结晶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热程度的影响最大,使奥氏体相变再结晶温度与重结晶温度相差达130℃。淬火组织经回火后,相变再结晶温度有所降低。加热速度对相变再结晶温度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向压缩热模拟试验进行了普碳钢中厚板表层组织超细晶化研究。材料奥氏体化后快速冷却到550-800℃范围内变形,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材料分别发生形变后铁素体静态再结晶、形变过程中的铁素体动态再结晶,形变诱导奥氏体.铁素体相变并获得超细晶粒铁素体。随着保温时间增加,形变诱导相变获得的铁素体逆相变为奥氏体。实验室轧制9mm钢板的铁素体晶粒度,轧后空冷达到11级(约7μm),与热模拟试验的结果相一致,轧后快冷铁素体晶粒进一步细化到12级(约5μm)。实验室条件下,钢板的屈服强度,轧后空冷接近350MPa,轧后快速冷却,能再提高90MPa左右,但断后伸长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通过热模拟试验,研究了轧管后控冷温度(TA)对33Mn2V钢再加热后奥氏体晶粒尺寸及其减径后相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A≥Ar,时,再加热后的奥氏体晶粒将不能被细化;当TA≤Ar1时,再加热后的奥氏体晶粒得到显著细化.当冷速为0.3℃/s,控冷温度为600℃(≥Ar3)时,可获得细小均匀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控冷温度为300℃(≤Ar1)时,得到以铁素体和珠光体为主的组织,但其均匀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对某水电用800 MPa调质贝氏体高强钢进行了热变形-热处理晶粒长大的实验室联合试验。采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钢试样进行不同工艺热压缩变形后冷却至室温,随后对试样进行模拟淬火再加热,在900~1200℃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条件下奥氏体化,研究热变形组织的差异对重新奥氏体化晶粒长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应变速率(0.01~10 s-1)、变形温度(900~1150℃)和60%工程应变下,试验钢获得的变形组织大致可分为3类:带有明显变形特征的组织、均匀细小的完全再结晶组织和已长大粗化的再结晶组织。3类组织再加热过程中其晶粒长大趋势基本相同,起始晶粒尺寸越大则最终奥氏体晶粒尺寸越大;但在950℃等温时,带有明显变形特征组织的变形试样奥氏体晶粒先缓慢长大后又迅速长大粗化。经评估验证,所建立的Sellars模型、Beck模型和Hillert模型晶粒长大动力学方程对于试验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均有比较满意的预测效果。3类变形组织对应的Hillert模型及Sellars模型中奥氏体长大激活能基本相同,说明同一成分钢种的初始组织的差异并未显著影响晶粒长大机制...  相似文献   

15.
10Ni5CrMoV钢的组织遗传规律及其消除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0Ni5CrMoV钢奥氏体化温度对晶粒尺寸的影响及奥氏体自发再结晶的基本规律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晶粒急剧粗化的临界温度为1200℃;奥氏体自发再结晶的最低温度 为850℃;900℃以下奥氏体自发再结晶以形成针状奥氏体和球状奥氏体两种方式进行;二次加热时,加热温度低于900℃时都有组织遗传发生。加热温度在900℃以上时,再结晶奥氏体为球形,无组织遗传发生。加热温度超过950℃以上,细化了的奥氏体晶粒开始粗化;620-880℃等温退火+950℃淬火具有很好的细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加热温度对低碳微合金钢相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低碳Mn—Nb—Ti钢进行了不同加热温度下的奥氏体变形和变形后的冷却实验.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加热温度对奥氏体有效晶粒尺寸的影响.和不同有效晶粒尺寸的奥氏体相变后显微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提高,变形奥氏体的有效晶粒尺寸增大;相变后的显微组织中铁素体由等轴状逐渐过渡到准多边形以至形成长条状,微细碳化物逐渐减少,小岛逐渐增多,小岛的长宽比不断增大最后形成细长条状。  相似文献   

17.
对GCr15钢过热淬火和回火组织激光回热时的组织转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加热时原始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未发生分解,直接向周围以扩散机制长大,导致原粗大奥氏体晶粒的恢复。加热温度进一步升高将发生奥氏体再结晶,使组织细化,再结晶核心优先在粗大马氏体片处形成。深冷处理有助于避免和消除组织遗传。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锻热淬火工艺参数对38CrSi钢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一般锻热淬火条件下,在锤锻变形过程中,奥氏体发生了动态再结晶,锻后停留,奥氏体晶粒继续长大。锻热淬火组织同普通淬火组织比较,原始奥氏体晶粒和马氏体束尺寸有变化,但基本都是板条马氏体,回火后碳化物析出情况无显著变化。锻热淬火的变形温度高、变形量低、锻后停留时间长,使奥氏体晶粒粗大,冲击韧性ak值有一定程度降低,但对强度、塑性无明显影响。锻热淬火的回火温度对机械性能影响规律,基本同普通淬火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9.
低碳微合金钢贝氏体相变及组织细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低碳铌、钛微合金钢,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进行了加热、变形及冷却试验,对不同工艺制度下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热时间较长时,不利于随后冷却奥氏体向等轴铁素体相变,而发生贝氏体相变;在奥氏体区进行不同应变量的变形,随着奥氏体的形变量加大,相变贝氏体的组织细化;变形后适当增加弛豫时间,相变的贝氏体组织细化.  相似文献   

20.
利用相变进行低碳钢的亚微米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低碳微合金钢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变进行亚微米化的新方法.通过大变形量温变形和循环淬火相结合的方法,使奥氏体晶粒细化到1-2 μm.在一般冷速的连续冷却条件下,得到的铁素体粒径接近或超过原奥氏体晶粒;若冷却过程中在Ar3点以下施加较大的变形,则可以获得尺寸为0.1-0.3 μm的亚微米级铁素体组织.大变形量的温变形使得原始组织中的碳化物分布均匀,促进了加热过程中碳化物的溶解及超细奥氏体晶粒的形成;晶界滑动促进奥氏体的晶界形核可能是超细奥氏体形变诱导相变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