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减小高装填密度发射装药膛内压力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两种能降低某大口径火炮高装填密度发射装药的膛内压力波的点传方案。第一种点传火方案是在制式点传火结构基础上增加横向传火具,增加点火药包;第二种点传火方案是改变制式传火结构为低爆速传火结构,同时增加横向传火具。高装填密度发射装药射击试验表明,这两种点传火方案均能满足点传火要求。第一种点传火方案较制式可燃中心传火管能实现迅速全面的点火,但出现了压力波增大的现象。而第二种点传火方案较第一种点传火方案的传火速度快,能迅速建立点火压力,发射药床的着火延迟时间小,最重要的是能抑制膛内有害压力波。压力波的频谱分析表明在高装填密度装药中,采用第二种点传火方案能削弱和抑制压力波的高频振荡成分,改善其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HTPB/AP复合推进剂装药直径对冲击波点火的影响作用,用隔板实验测试了不同装药直径对冲击波点火临界燃烧厚度及峰值压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药柱直径,并对其点火可靠性及药柱受冲击波点火后密度变化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药柱直径与临界燃烧隔板厚度及冲击波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密度为1.563g/cm^3时,HTPB/AP复合推进剂的最佳冲击波点火推进剂装药直径为40mm,且冲击波点火可靠性良好,药柱受冲击波作用后,密度发生一定变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新的中心传火具,用高速摄影的方法研究了该传火具的传火过程,用炮膛模拟器研究了该传火具在点火时的膛内压力分布及其对药床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包覆火药装药结构,该传火具的点传火效果要明显优于制式点火具。  相似文献   

4.
采用CO2激光点火装置,对丁羟复合推进剂的点火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描述固体推进剂物化现象的一维传热模型对复合推进剂的辐射点火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实验数据得到了丁羟复合推进剂的点火准则。结果表明,丁羟复合推进剂的点火过程主要包括惰性加热及气相点火过程,惰性加热时间和点火延迟时间随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且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大,热流密度的影响逐渐降低。固相传热数学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复合推进剂的辐射点火特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增效射孔器的实际作用,以AP-丁羟(HTPB/AP)复合推进剂为研究对象,利用隔板试验研究了冲击波对AP-丁羟复合推进剂的点火性能,结果表明,合理控制冲击波强度能够使AP-丁羟复合推进剂可靠点燃,并为其它推进剂的点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丽侠 《火炸药》1995,18(4):1-3
以30mm短管发射装置的射击实验为基础,采用与制式单基药相对比的方法,分析了高能硝胺发射在两种不同装药点火条件下,火炮膛内起始燃烧过程的特参征量,以及中止燃烧药粒的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7.
破碎燃烧高能气体压裂装药损伤对DDT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概述了以高氯酸铵为基的丁羟复合推进剂(CCCF复合推进剂)模拟损伤试验及损伤状态对其燃烧稳定性和燃烧转爆轰特性(DDT行为)的影响。分析了装药在不同损伤状态下的密闭爆发器实验结果。发现CCCF复合推进剂在无外部约束条件下意外点火,通常不产生DDT行为。但在油气井中可能产生DDT行为。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烟火药MgAl-Ba(x)n-308A配方作为复合药排气剂的点火装药。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减压梯度下可以达到快速点火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一种低易损固体发射药的等离子体点火及燃烧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密闭爆发器实验对低易损性(LOVA)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和燃烧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分析P-t曲线和dP/dt-P/P-曲线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等离子体对该种火药作用机理,以便进一步研究它用于电热化学炮发射试验中的装药结构和增强燃烧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改性B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小型后座模拟装置对空气间隙和石墨层对改性B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空气间隙厚度对炸药装药的点火阈值具有很大影响,而石墨层可以减少经中形成的热点,改善炸药装药的发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推进剂及其组分的光学性质对点火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测的NEPE推进剂在多种热流密度下的点火延迟时间,借助于转化系数,计算获得假设忽略深度吸收的点火延迟时间,其相对误差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表明推进剂及其组分的光学性质对点火特性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且这种影响随着热流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建立推进剂点火模型,在高热流辐射时,必须考虑深度吸收,极限吸收率和建立模型,消除其光学性质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绿色过氧化氢双组元自燃推进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氧化氢/煤油或过氧化氢/醇类(如乙醇、异丙醇和正丁醇等)组合,由于环境友好和可贮存性而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双组元推进剂,但这种推进剂组合本身并不能自燃点火。通过向煤油或醇类燃料中加入可溶性添加剂的均相催化法解决了该推进剂组合的自燃点火关键技术,用滴流点火试验和自燃点火延迟期测定仪确定了一些推进剂组合的自燃点火性能,并通过发动机热试车对某些推进剂组合的自燃性能和稳态燃烧特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3.
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尾部点火设计与实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器设计经验,选用赛璐珞为点火器盒体材料、黑火药为点火药,并以点火压强作为发动机装药可靠点燃的判据。采用头部点火设计经验公式对端面一侧面燃烧、尾部点火的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药量进行了初步估算。为获得点火器的点火压强、点火延迟时间等性能参数,设计、加工了模拟发动机尾部点火空间的试验容器,研究了电点火头、电点火管点火方案在不同条件下的试验情况。结果表明,虽然点火药量相同,但两种点火方案的点火压强、点火延迟时间、喷管堵片的打开方式却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发动机可靠性、维修性考虑,将电发火管点火方案作为优选方案,并通过发动机点火试验的成功考核。  相似文献   

14.
复合固体推进剂装药侧面包覆层贮存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复合固体推进剂壳体粘结式装药侧面包覆层及其作用。总结了PS-1和PS-2两种壳体粘结式复合固体推进剂装药侧面包覆层BK-1和BK-2长期贮存试验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内无控条件下,BK-1包覆层贮存8年,BK-2包覆层贮存6年,性能基本上稳定。对于装复合固体推进剂的钢壳体发动机必须研究防腐问题。  相似文献   

15.
炮射导弹发射药燃烧表象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晓青  萧忠良 《火炸药学报》2004,27(4):50-51,62
首先对炮射导弹的发射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炮射导弹发射药的特殊性在于燃烧压力介于固体推进剂和常规固体发射药之间;针对炮射导弹发射过程中小于100MPa的压力范围,采用密闭爆发器在相应的压力条件下对其燃烧特性进行测试与评价,并与常规枪炮发射药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认为两者之间具有不同的特征表现,对新型炮射导弹发射药的装药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在火炮弹药系统及最大压力p_m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发射装药的点火结构来提高初速的问题。以72式85高炮为例,进行了试验和计算,指出了火炮发射装药的点火与初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在火炮弹药系统及最大压力P_m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交发射装药的点火结构来提高初速的问题。以72式85高炮为例,进行了试验和计算,指出了火炮发射装药的点火与初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通用的固体推进剂点火准则,分别从实验和模拟两个角度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固体推进剂的点火准则。实验层面的点火准则包含判定固体推进剂点火的发火/不发火判据、压力判据、温度判据、光谱辐射强度判据、多参数协同点火判据等。对比分析表明,点火准则均受实验条件以及测试设备的限制,且存在温度等关键点火参数测试难度较大、测试参数延迟等缺陷,因此很难进行拓展应用,但多参数协同的点火判据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大的推广可能性。模拟层面则主要是基于固相、气相、异相点火理论建立的温度点火准则、压力点火准则和化学信号点火准则3类。相较于实验点火准则而言,模拟点火准则更符合固体推进剂的点火理论,但需要从实验获得点火温度、动力学数据等关键参数作为模型输入,且不同种类推进剂的点火理论不尽相同,因此该类点火准则仍需进一步研究。此外,对实验、模拟点火准则进行了关联性和通用性讨论。附参考文献49篇。  相似文献   

19.
将经长期贮存的某战术型号发动机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发动机使用的聚(PO/THF共聚醚)(/BDNPA/F)/AP/Al复合固体推进剂进行了研究,测试了长期贮存后发动机中的推进剂性能,检测了其装药界面。结果表明,该型号发动机存放20年以上,推进剂界面黏结保持良好,装药内部结构完整。该点火发动机存放28年,性能基本满足要求,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20.
铝镁贫氧推进剂的点火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镁铝富燃料固体推进剂组分对点火性能的影响,采用改进的靶线法燃速测试系统对多种含镁铝富燃料固体推进剂在常压和加压下进行了通电金属丝点火性能的对比实验。被测试推进剂的镁铝合金含量为20%~40%,或者同时含镁铝合金及硼,氧化剂含量为30%~53%。实验表明,在固定外界输入热源的情况下,推进剂的点火性能主要与氧化剂含量和粒度有关;金属的含量和种类也有一定的影响;催化剂对点火延迟时间影响很小;压强对此种点火方式几乎无影响。该点火延迟测试方法简单易行,并具有一定的可靠度,适于配方调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