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构造-沉积演化相比盆地主体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尽管勘探已发现了多套气层,但不同区带多层天然气差异成藏规律仍不清楚.本文利用伊陕斜坡—伊盟隆起构造过渡带上杭锦旗地区井、震资料,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研究,恢复了中元古界—古生界残存地层分布,分析了中元古代以来6个关键时期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根据元古宇与古生界的构造叠置关系,将研究区划分为断陷-斜坡、断陷-凸起、凸起-断阶和凹陷-斜坡4种类型,认为构造演化控制了1套主力烃源岩和3套勘探层系储层的差异叠合:石炭-二叠系煤层烃源岩成熟度呈西高东低,西部镜质体反射率Ro为1.3%~1.7%,东部镜质体反射率Ro为0.8%~1.3%;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储层物性呈东好西差,东部孔隙度φ为10%~20%,西部孔隙度φ为5%~10%;奥陶系马家沟组及中元古界长城系储层在局部地区残存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源-储差异配置与构造演化控制下,断陷-斜坡叠置区主要发育二叠系地层-岩性气藏及长城系潜山气藏,是寻找多层富集目标的最有利区带;凹陷-斜坡叠置区是奥陶系灰岩缝洞型气藏与二叠系构造-岩性复合气藏叠合发育有...  相似文献   

2.
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储层特征及其沉积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钻遇石炭二叠系的100余口探井录井、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岩心样品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岩石学分析和连通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测试,研究了石炭二叠系储层的地层赋存和岩性等发育特征,查明了主力储层的保存与展布,揭示了石炭二叠系砂岩储层的孔隙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变化,探讨了沉积相对砂岩储层展布及物性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石炭二叠系储集层主要是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砂(砾)岩;主要分布于惠民凹陷、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的孤北地区,上石盒子组砂体分布范围不及下石盒子组砂体,但储层厚度要大;砂岩储层孔隙类型存在7种类型,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砂岩储层孔隙度均值为10.0%,渗透率均值为0.02×10^-3~47.5×10^-3μm^2,属低孔低渗型;砂岩储层展布因残留地层分布制约与沉积相关系不密切,但砂岩储层物性随沉积相不同出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红车地区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断阶带油气分布复杂,油气藏类型多,有稠油、正常油和轻质油,还有干气藏.稠油主要分布在断阶带上盘,正常油和轻质油分布在断阶带的下盘及断阶带之间.油气产层多,从石炭系到白垩系均发现油气.采用原油轻烃及天然气碳同位素判断该区油气源,指出油气来自昌吉凹陷二叠系风城组和乌尔禾组源岩,并指出各期油气的分布及次生改造特征.结合源岩生烃史与构造演化史,建立了成藏模式,指出有利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4.
准东吉7井区为深层普通稠油油藏,预测水驱采收率仅为16%左右,亟需探索新的提高采收率技术,而阜东斜坡头屯河组为极强水敏储层.针对准东部分复杂难开发油藏目前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二氧化碳吞吐技术的机理研究,以及施工参数的优化研究,通过两口井的二氧化碳吞吐矿场试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对吉7井区原油降粘率达85%以上,而对阜东头屯河组储层不会造成伤害,该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综合利用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聚焦双离子束扫描电镜、能谱、XRD、恒速压汞等技术手段,结合岩心观察,综合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认为储集空间特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生烃作用及构造作用的共同控制,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长石、岩屑和凝灰物质的溶蚀是形成"高孔高渗"储层的关键.研究结果表明:芦草沟组致密储层低成分和结构成熟度特点导致储层抗压能力弱,原生粒间孔空间变小,储层平均孔隙半径为124.5μm,平均喉道半径为0.3μm,平均孔喉半径比为339.1;生烃作用产生的有机酸导致次生溶孔发育,次生溶孔和原生粒间孔占总孔隙的80%以上;受沉积作用控制,储集空间类型组合由湖盆边缘的原生粒间孔+次生溶孔组合向湖盆中心的次生溶孔+原生粒间孔+晶间孔组合过渡;生烃产生的异常高压与构造作用可形成微裂缝,改善储层渗流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柳斜坡带沙三段是南堡凹陷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点区之一。通过沉积特征分析及储层物性统计,研究了高柳斜坡带优势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南堡凹陷高柳斜坡带沙三段储层物性受地层埋深、岩性粒度及微相类型综合控制。根据地层埋深与储层物性关系,垂向上优选出SQ_3~1、SQ_3~2、SQ_4~1、SQ_4~2四个有利层段,再结合岩性粒度及微相类型明确了研究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中粗砂岩为优势储层发育有利岩相带,进而预测了高柳斜坡带三类有利的储集相带的平面展布,为研究区岩性油气藏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地质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东濮凹陷二叠系储层具有明显的低孔低渗特征,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制约了储层研究,有效储层主控因素与物性下限有待进一步确定。通过分析沉积相、成岩作用等因素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明确了有效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沉积相直接控制了储层原始物性,河道亚相、分流河道微相及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中的砂体物性较好,单层厚度大,利于储层发育,分流间湾中的砂体物性较差。成岩作用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致密化的主要作用;两次大规模溶蚀作用形成了大量溶蚀孔隙,是改善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利用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资料及试油、压汞等资料,采用试油法、经验统计法及压汞参数法确定了二叠系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为4.8%,渗透率下限为0.04 mD。  相似文献   

8.
东濮凹陷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包括煤成气、油型气和混合气三种。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Ar^40/Ar^36比值、δ^13C1值、甲烷同系物碳同位素组成以及氢同位素分布等地球化学指标,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而且煤成气的组分以干气为主。煤成气气藏主要分布在东濮凹陷北部的文留、户部寨和南部马厂地区的Es^4储层,油型气气藏主要分布于东濮凹陷北部盐分布区的盐上地层中,混合气气藏主要分布于东濮凹陷北部Es^3盐分布区和南部无盐区。  相似文献   

9.
原油沥青质沉积引起储层损害的评价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止沥青质沉积造成的储层损害是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开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之一.采用岩心流动实验装置,建立了可定量评价原油沥青质沉积所引起储层损害的新方法,并对沉积过程中影响损害程度的几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另外,建立了沥青质沉积抑制剂和清除剂作用效果的评价方法,并筛选出适用于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的沥青质沉积抑制剂YZ-06和DA-80以及沥青质沉积清除剂L-01和L-02,从而形成了从室内评价沥青质沉积引起储层损害到化学方法控制该损害的储层保护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潜江凹陷东部斜坡物源主要来自西部及西北部,王场东、黄场地区潜江组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发育,其中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的油井产量较高,尤其是在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的储层中。经研究认为:东部斜坡仍存在较多的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成因的含油砂体,对于井控程度差或尚未钻井的区块,有较大滚动扩边和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发展沿革,着重阐述了SBS 改性沥青的技术关键和生产工艺及设备。同时分析了我国道路沥青供求状况。针对我国原油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选取适合生产沥青的环烷基中间基原油作原料,通过炼厂富芳贫蜡组分调和改性生产高等级道路沥青是缓解我国道路沥青供求矛盾的切实有效途径。最后简要介绍了抚顺石油学院用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原油研制高等级道路沥青的研究工作。实验表明,研制出的各种牌号调和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三大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GB50092 - 96 重交通道路沥青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2.
油页岩灰渣是油页岩干馏或燃烧后产生的废渣,含有多种可溶性矿物质,自然堆放时可严重污染环境.除了粉碎研磨用做烧制水泥的添料外,油页岩灰渣可用来制作联锁块铺筑低等级道路,也可用于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中来改善沥青路面的性能,实现降低污染变废为宝.阐述了油页岩灰渣联锁块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的配比、强度及路用性能,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对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公司百口泉采油厂稠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并对絮凝剂的筛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无机絮凝剂与有机絮凝剂联合作用,可对污水中所含有的污油和有机物杂质的悬浮物产生很好的絮凝沉降效果.加药浓度、加药顺序及沉降时间均对絮凝沉降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改造后的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污水达标回注,降低了药剂成本,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催化裂化油浆在生产优质道路沥青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催化裂化作为主要的重油加工技术在石油加工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催化油浆的有效合理利用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催化裂化油浆富含芳香分和胶质 ,结合这一性质特点 ,对催化油浆掺入渣油中通过溶剂脱沥青生产优质道路沥青的技术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油浆和渣油本身的性质对脱油沥青性质有很大影响 ,渣油掺兑油浆后溶剂脱沥青可使脱油沥青的针入度提高 ,延度明显改善 ,达到改善脱油沥青性质的目的。选取 3种减压渣油和两种催化裂化油浆 ,在适宜的油浆掺兑比并控制一定的脱沥青油收率 ,可以获得优质道路沥青 ,同时还可以使道路沥青的蜡含量降低 ,生产合格的重交道路沥青。  相似文献   

15.
SBS改性道路沥青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辽曙一区高粘度原油密度大(ρ=0.997cm-3)、粘度大(V80=5647.3mm2/s)、凝点(48℃)高,属于低硫环烷基原油.该原油无汽油馏分,柴油馏分收率也很低,仅占7.19%,重油馏分不适合做润滑油原料也不适合做催化裂化原料,而且渣油馏分亦不宜做催化裂化原料.但此油的蜡含量比较低,胶质、沥青质含量高,是生产优质高等级道路沥青的优质原料.以辽曙一区原油渣油为基础组分,采用炼厂富芳贫蜡的润滑油下脚料做为增塑剂,研制出了符合交通部JTJ036-98技术要求的SBS改性高等级道路沥青产品,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改性沥青具有很好的低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矿物油再生技术再生率低、成本高等诸多问题,采用处理过的“地沟油”代替矿物油制备植物油基再生剂对老化沥青进行再生,并通过试验测试了老化沥青再生前后各项性能指标,确定了植物油沥青再生剂的最佳掺量,为再生沥青路面材料设计提供依据。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油基再生剂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老化沥青的黏度,也有利于改善沥青的低温性能,同时有效解决“地沟油”科学利用问题,并显著降低废旧沥青再生成本。  相似文献   

17.
胜利油田边际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田陈家庄油藏是一个典型的稠油高渗透油藏 ,常用的热力采油无法大幅增加产量。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油藏地质研究和开发规律分析 ,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应用水动力学原理 ,加强注水工作 ,应用配套技术和精心的油藏管理 ,实现了油田年产油量稳中有升 ,综合含水稳定 ,油田开发效果明显改善 ,采收率提高 5 .6 % ,可采储量增加了 10 0× 10 4t  相似文献   

18.
稠油超稠油区块进入多轮次吞吐后期普遍存在蒸汽驱替效率低、油汽比低、经济性差的问题。部分区块由于注汽压力高而导致无法正常注汽。通过室内实验研究表明,伴蒸汽注入高效稠油降粘剂CY—2可以明显提高蒸汽的驱替效率、降低注汽压力,提高注汽周期的产量及油汽比。该项技术在滨南单家寺油田大面积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提高稠油超稠油区块注汽开发的效果及经济性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离子调整旋流反应法处理技术是对油田污水的离子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水质净化和稳定的技术,处理前污水和通过该技术处理后净化水中的离子成分和浓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考察处理水回注油田后对地层、管道的结垢、腐蚀的影响,开展了处理水回注油田的水质跟踪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