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硫酸浸出硼泥制备氢氧化镁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酸用量和硫酸初始浓度等因素对硼泥中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硫酸足量的条件下,反应温度对镁浸出率影响最大。实验得到酸浸条件:反应温度为95 ℃、反应时间为3 h、硫酸质量分数为40%、硫酸用量为理论量的1.2倍。在此条件下,硼泥中镁的浸出率为95.62%。反应完成后,得到初级硫酸镁浸出液,通过进一步梯度碱析和水热反应,制得纯度为99.35%的片状氢氧化镁。SEM和XRD测试表明,片状氢氧化镁具有形貌均一、颗粒分散性好和结晶度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高枫  葛颖新  刘涛  李蕾 《无机盐工业》2012,44(12):51-53
对硫酸浸出硼泥中镁离子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硼泥颗粒粒径、硫酸稀释比、酸浸温度对浸出镁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硼泥颗粒粒径为62~77 μm、硫酸稀释比为1∶2、酸浸温度为60 ℃时,得到镁离子最高浸出率为64.61%。通过动力学分析得出,当硼泥颗粒粒径为62~77 μm 时,硫酸浸出硼泥中的镁由表面反应控制和固膜扩散控制共同作用,酸浸活化能为14 kJ/mol。  相似文献   

3.
以白云石为原料,通过煅烧、消化、硫酸酸浸、过滤得硫酸镁溶液,采用氨水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中间体,经煅烧得高纯氧化镁。研究了加入硫酸后白云石灰乳终点pH、反应温度、硫酸镁浓度和煅烧温度对镁的浸出率、沉淀率以及产品氧化镁纯度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灰乳终点pH为6,反应温度为40 ℃,硫酸镁浓度为0.8 mol/L,煅烧温度为900 ℃。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氧化镁纯度达到99.0%以上,满足高纯氧化镁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杨保俊  徐玉娟  王百年 《广东化工》2011,38(5):75-76,45
文章在常压、较低温度(<100℃)下,开展了江西弋阳蛇纹石硫酸浸出工艺条件的研究.以蛇纹石中氧化镁的浸出率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和正交实验,分别考察了蛇纹石酸浸反应温度、酸浸反应时间、硫酸溶液质量浓度、液固比等因素的变化对蛇纹石中氧化镁浸出率的影响,所得较佳的工艺条件为:酸浸反应温度95℃、酸浸反应时间5h...  相似文献   

5.
孙博  颜峰  宁桂玲  林源 《无机盐工业》2007,39(12):45-47
利用废铅酸蓄电池中的废硫酸作为浸取剂,对硼泥中的镁进行回收并制备出高品质的氢氧化镁产品。实验得出了酸浸硼泥的最佳工艺条件:酸浸温度为80℃;酸浸时间为30 min;酸用量为硫酸与硼泥质量比为1.2∶1。利用不同金属水解pH的不同,将酸浸过程中从硼泥和废硫酸中引入的杂质依次去除,得到精制硫酸镁溶液。由精制硫酸镁制取氢氧化镁的工艺条件为:常温下,沉淀剂为氨水,反应终点pH为11,反应时间为2 h,反应物在50℃下陈化12 h,过滤、洗涤后105℃烘干。实验考察了不同沉淀剂对氢氧化镁形貌的影响。所得氢氧化镁纯度在97%以上,粒径在0.1~1μm之间,各项指标均优于中国化工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6.
姜涛  张乔祎  江玉蛟  薛向欣 《化工学报》2014,65(10):4110-4117
以硼化工行业固体废物--硼泥为原料,在TG-DSC热分析基础上,采用马弗炉和微波炉对其进行活化焙烧,再将焙烧产物进行碱浸和酸浸综合回收硅、镁有价组分。研究了两种焙烧方式对硼泥中SiO2和MgO浸出率的影响。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焙烧产物以及白炭黑和氧化镁制品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焙烧方式均可提高硼泥活性,促进硼泥中硅、镁组分的浸取。其中,马弗炉最佳焙烧条件为600℃、30 min,此时硼泥中SiO2和MgO浸出率分别为97.65%和98.81%;微波炉最佳焙烧条件为500℃、10 min,此时SiO2和MgO浸出率分别为98.03%和98.83%。白炭黑制品中SiO2含量为92.20%,颗粒多呈近球状,粒径100~200 nm。氧化镁制品中MgO含量为93.05%,晶粒呈圆片状,粒径约2 mm。  相似文献   

7.
以某公司制钒废水产生的钒铬共沉渣为原料,采用焙烧—酸浸—水浸工艺研究钒铬共沉渣中钒铬的浸出率,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剂用量、硫酸用量、固液比、酸浸温度对钒铬浸出率的影响。得到适宜工艺条件:焙烧温度为300℃、碳酸钠用量为钒铬共沉渣质量的10%、硫酸与钒铬共沉渣的质量比为1.5、水与钒铬共沉渣的质量比为5、酸浸温度为80℃。在此条件下,钒的浸出率可达90%,铬的浸出率可达60%。  相似文献   

8.
范丽君  梁杰  石玉桥  黄岩 《粉煤灰》2012,24(2):10-12,25
研究了从粉煤灰中酸法预提取镓的方法;粉煤灰中无添加剂时,焙烧试验条件与浸出试验条件对镓浸出率的影响。对粉煤灰酸浸影响因素做了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镓浸出率影响的主次。试验结果表明,浸出温度对镓浸出率影响最大,其次为盐酸浓度和浸出时间,影响因素最小的是固液比。粉煤灰中预提取镓的适宜条件为:焙烧温度1 050℃,焙烧时间1.5 h,酸浸条件为浸出温度80℃,8 mol/L盐酸溶液,浸出时间6.0 h,固液比为1:8的条件下浸出率最高,可达46.37%。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盐酸和萤石低温酸浸磷钾伴生矿提钾的工艺过程。探讨了各工艺参数对钾浸出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酸浸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m(萤石)/m(矿粉)为0.2,盐酸质量分数为22.5%,盐酸用量为79.7 m L,加热温度为92.2℃,反应时间为4.2 h。在此条件下模型预测的钾元素理论浸出率为92.8%,实验验证浸出率为91.3%。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对红土镍矿中氧化镁浸出效果的影响,以青海某红土镍矿为原料进行了酸浸正交实验,并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影响氧化镁浸出率的较显著因素为液固质量比和浸出温度,浸出时间为显著因素,硫酸浓度和搅拌转速为不显著因素。氧化镁最优浸出条件:液固质量比为3.5∶1,浸出温度为100℃,浸出时间为4 h,硫酸浓度为4.3 mol/L,搅拌转速为250 r/min。在此条件下氧化镁的浸出率达到93.92%,并且验证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高度一致。研究成果对高镁铁红土镍矿中提取氧化镁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硼泥为镁源,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出超细片状氢氧化镁粉体。通过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氢氧化镁产率的影响,最终得到合成氢氧化镁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和粒度分析等手段对产物氢氧化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实验所得产物为超细片状氢氧化镁,且晶体比较完善,形貌为六方片状。最佳合成工艺条件:用盐酸在室温下浸出得到镁液,以氨水为沉淀剂,反应终点pH=11、反应温度为60 ℃,沉降时间为2 h、氨水稀释比例(体积比)为1∶1、氨水滴加速度为1滴/s。添加无水乙醇能有效改善氢氧化镁的胶结和分散性。  相似文献   

12.
拜耳法赤泥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氧化铝,从赤泥中回收氧化铝对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以电石渣为助剂活化赤泥,并考察了活化条件和浸出条件对赤泥中氧化铝浸出率的影响。实验得到最佳活化条件:电石渣与赤泥质量比为2.5、烧成温度为1 250 ℃、烧成时间为120 min。最佳浸出条件:浸出温度为85 ℃、浸出时间为120 min、Na2CO3质量分数为8%、液固比为3.0。在此条件下,赤泥中氧化铝的浸出率高达88.1%,得到的浸出残渣是一种良好的水泥混合材料。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西藏硼镁矿综合利用的新工艺,即用硫酸铵复分解法分解西藏硼镁矿制取硼酸和碳酸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酸铵的初始浓度、硫酸铵的用量比等工艺条件对硼浸出率的影响。较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0 ℃、反应时间2~2.5 h、硫酸铵的初始浓度为9%~11%(质量分数)、硫酸铵的用量为理论量的110%。在此工艺条件下,硼酸的收率可达95%,碳酸镁的收率可达90%以上。该工艺充分利用了西藏硼镁矿的硼、镁资源,提高了硼的收率。  相似文献   

14.
以氢氧化镁和硼酸为原料,利用高温-助熔剂-湿法工艺合成了高品质的硼酸镁晶须。采用XRD、SEM、HR-TEM、SAED等手段表征,系统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硼镁物质的量比及助熔剂添加量对晶须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850 ℃、焙烧时间为4 h、n(硼)∶n(镁)=3∶1、n(钠+钾)∶n(镁+硼)=4∶1的条件下,可合成直径为0.5~0.8 μm、长径比为40~240且表面光滑的硼酸镁晶须。还对硼酸镁晶须的高温-助熔剂-湿法工艺合成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非淬水高镁炉渣为原料,采用酸浸法利用其中的二氧化硅制备白炭黑产品。采用红外光谱对白炭黑进行定性分析,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白炭黑进行含量分析。考察了盐酸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洗涤次数对白炭黑制备的影响。得到制备白炭黑的最佳工艺条件:盐酸浓度为4.0 mol/L、反应温度为55 ℃、反应时间为2.5 h、洗涤次数为6次,在该工艺条件下,从20 g炉渣中可制备白炭黑产量为10.90 g,白炭黑产品纯度达到90.2%。  相似文献   

16.
以工业固废赤泥、粉煤灰以及盐酸等为原料,采用酸浸的工艺制备聚硅氯化铝铁絮凝剂。初步研究了该絮凝剂的生产工艺条件及产品对皮革废水的絮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制备聚硅氯化铝铁絮凝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煤灰和赤泥的质量比为1∶2,焙烧温度为850 ℃,液固体积质量比为5 mL/g,在此条件下原料中铁的最大浸出率为73.9%。絮凝剂对皮革废水的最佳投放量为250 mg/L,产品对皮革废水COD、SS的去除率可高达73.91%、97.86%,处理过的水透光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