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思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回顾了计算机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编译原理"课程的发展,探讨了在计算机学科和技术飞速发展,IT人才的多向需求拉动的新形势下,按照"分类培养"的思路,对"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指导思想进行的新的定位和思考。进一步结合学校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定位及课程特点,对在"编译原理"课程中通过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2.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涉及大量的概念、原理及算法,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讨论该课程与计算思维、专业能力培养的关系.给出为实现素质和能力培养在《编译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近年来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以编译原理知识为体、以计算思维和工程能力为翼"的"一体两翼式"的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新课程教学模式,阐述这种模式在编译原理课程中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4.
谌志群  王荣波  黄孝喜 《新电脑》2021,(3):29-32,50
针对目前"编译原理"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教学忽视能力培养的弊端,提出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模式.通过提取"编译原理"课程知识框架中与计算能力培养相关的结合点,将计算思维的主要培养目标融合贯穿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通用问题求解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教改方案的初步实施评价结果表明了该教学模式的...  相似文献   

5.
王顺晔 《计算机教育》2010,(3):36-38,29
"编译原理"是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重要基础和骨干课程,本文分析了该课程的重要性及教学目的,讨论了课程中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并就实践环节进行了设计。实践证明,教学环节的设置与教学方法的选择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和锻炼能力。  相似文献   

6.
“编译原理”课程与专业能力培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能力导向"教学符合本科教育的基本追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编译原理"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传统核心课程,其所含知识是本专业实施能力培养的最佳载体之一,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专业能力培养的视角讨论"编译原理"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编译实验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研究了国内外高校编译实验课程教学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系"编译原理实践"课的实施情况。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本学科能力培养在编译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译原理包含着计算机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典型技术与方法,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通过知识的讲授、基本方法和技术的介绍,探讨典型的问题求解思想方法,使学生掌握"编译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在系统级上再认识程序和算法,提升计算机问题求解的水平,增强系统能力,提高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素质,体验实现自动计算的乐趣,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编译原理”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计算机系统软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任何计算机语言的实现都离不开编译技术,因而,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编译程序的基本构造原理和实现技术,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和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教研室多年来一直从事计算机本科生“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并取得了多项与编译课程相关的教学、科研成果,“编译原理”课程先后被评为吉林大学精品课程、吉林省精品课程和“教…  相似文献   

10.
多核技术引起了包括编译在内的计算机技术的巨大变化。教育首先要解决如何设置多核课程中编译原理知识点的问题。本文以武汉大学"多核架构及编程技术"课程为例,根据多核和编译技术的发展和课程教学经验,对多核课程中的编译原理知识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编译原理》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理论性强、系统复杂、难以理解,造成教学效果的不理想。而配套的课程实验是促进学生理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针对《编译原理》课程的特点,对我院《编译原理》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并予以实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编译原理》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对该课程整体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提出一种层次化实验设计方案,根据课堂授课进度、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编译理论的实际应用.设计不同难度的实验内容并分阶段实施。该项研究对《编译原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编译原理”全英文授课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思维和英语思维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专业化和国际化应具备的必要素质,然而目前还缺乏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操作办法和模式。文章从计算思维和元认知策略的理论出发,探索编译原理的全英文授课模式,提出普通高校学生在计算机专业课中开展全英文授课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并指出运用元知识策略提高非英文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文章还讨论了词汇策略和英语思维,例举一些实践案例,最后提出一些尚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编译原理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学生往往感到困惑和难学的问题,在研究国内各高校编译原理课程教改经验的基础上,基于目标驱动的思想,提出基于分层与-或图的编译原理课程实施目标体系,并结合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学实际,以这些目标为重点组织教学、实验和考核。该方法既有系统性又有具体性,在考虑整个编译器系统的基础上逐步细化各个子目标,便于师生互动和进行过程化的学习管理,利于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5.
单边带通信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并具有占用较窄频带特点的一种通信方法。本文着重介绍单边带调制解调技术,采用DSP Builder设计流程,结合Modelsim对Signal Compiler生成的test bench文件进行仿真,在QuartusⅡ环境下编译生成VHDL语言,组建工程,下载至硬件,利用Signal TapⅡLogic Analyzer观察硬件输出波形。  相似文献   

16.
Incorporating language processing into Java applications: a JavaCC tutorial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odaganallur  V. 《Software, IEEE》2004,21(4):70-77
The Java Compiler Compiler is a tool for developing applications using Java. JavaCC is freely available and generates Java source code. Language processors that the tool generates thus derive the benefit of the language's platform independence. We walk through the process of using JavaCC to create language-enabled applications. This requires introducing us to Extended Backus Naur Form, a prerequisite to using JavaCC. EBNF is commonly used to specify the grammar of formal languages, including programming languages. JavaCC has many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ne of which is that is neatly blends EBNF and Java, making it easy for someone with knowledge of both to quickly exploit JavaCC's power.  相似文献   

17.
《编译原理》是高等院校计算机学科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抽象、难懂,与实际应用脱节。在该课程的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的机会,从而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为了改善以往教学的弊病,基于建构主义,采用Wiki技术,搭建网络平台,实施编译原理课程的项目式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编译原理》课程知识点多、概念复杂、理论性太强、算法难理解,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对编译器过程可视化在《编译原理》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现有研究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分析,设计并实现了功能较为完整,用户界面友好,可视化流程详细、具体以及能够动态地展示出编译运行机理的过程可视化类C编译器教学辅助软件,理论结合实际,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Compiler support for intervals as intrinsic data types is essential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wide-spread use of interval software.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cour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hardware support for interval arithmetic. This paper describes modifications made to the GNU Fortran Compiler to provide support for interval arithmetic. These modifications are based on a recently proposed Fortran 77 Interval Arithmetic Specification, which provides a standard for supporting interval arithmetic in Fortran. This paper also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the compiler's interval runtime libraries and the methodology used to test the compiler. The compiler and runtime libraries are designed to be portable to platforms that support the IEEE 754 floating point standard.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的“编译原理”教学综合改革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本文介绍"编译原理"课程一系列教学综合改革。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