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大类招生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新趋势。以厦门大学为例,介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在大类招生模式下的修订方案,探讨大类招生模式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新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性和快速发展的专业特性,在分析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本科生实验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适应于这一新兴专业的实验教学模式新思路。结合本科生能力培养实际,在实验教学体系、开放式实验教学、组建科研小组、举办比赛、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实践表明,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在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教育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若干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不强、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在办学过程中结合本系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可用资源积极探索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式,采取了包括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增设课外实习实训和组织课外科创活动等举措,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结合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推行的TOPCARES-CDIO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和电子工程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特点,提出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沟通、工程推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先进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提出打破单个课程的局限,将最新的智能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建立智能科学与技术应用技术课程群以适应信息学科发展;从教学内容、课程群知识点、课程体系和考核体系4方面阐述课程群建设内容,介绍具体的建设手段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建设中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迫切要求,分析现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现状,说明增设新专业的可行性,介绍面向应用及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实施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指出关于专业建设的几个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深入探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应以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毕业生的发展情况及用人单位的用人情况进行调研。文章分析调研结果,总结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人才培养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9.
李睿凡  李蕾 《计算机教育》2009,(11):105-107
本文探讨了面向"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C语言教学变革,从该课程对于新专业要求所面临的问题入手,以面向应用为目标,提出了教学内容改变的细节与教学相关因素对于教学进程改变影响的讨论。改变教学内容与方法,满足了压缩学时的要求;同时,引入机器智能中的前沿问题作为实践环节的设计项目,为学生的专业兴趣与能力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建设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团队、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和初步成果等6个方面介绍北京大学智能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6年来的办学经验,探讨符合智能学科特点的本科专业建设新模式,并对专业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述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在本科生培养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招生、教学、育人三个环节,在"计划指导,自愿优先,排名调剂,加强疏导"的原则指导下,把好分流关,吸引真正对智能科学感兴趣的学生选择智能科学专业;在教学环节,建立了一套将基础课程、以机器感知和机器智能为核心的选修课与研究基金项目相结合的创新课程体系;同时,建立了一支"高素质,高稳定,高标准,精致化"本科生导师队伍,使本科生的学业得到综合指导,本科生培养水平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 容、教学模式还需进一步修订与完善。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移动互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构建出一个以“能力培养为 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结构,并结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移动互联网方向的培 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重新定位,同时探索并分析应用型本科移动互联网方向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在分析取得成绩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本专业发展的某些策略思考,包括以大联合促进大发展,以高标准修订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以精品意识创建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以大力气加强实验教学和网络教学,以高标准搞好教师队伍建设,以及申报设立IST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继续申报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等。这些策略对于本专业和学科建设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本科师资队伍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沈奇  张燕  李娟 《计算机教育》2010,(16):119-122
近年来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地方应用型高校有必要进行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在分析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本科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从3方面提出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文章是基于TRIZ理论,从国内外高校TRIZ研究的情况,阐明了哈尔滨华德学院TRIZ理论创新人才培养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几点解决建议,并介绍了在TRIZ理论推广中所获得的初步实践成果,为创新人才的有效培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创新计划师生协作资源池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围绕着目前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为参与项目的指导教师和学生提出协作平台和资源共享环境的协作资源池系统。并提出大学生创新计划师生协作机制,阐述了大学生创新计划师生协作资源池的体系架构及其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对智能科学技术课程及其教学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探讨:首先回顾智能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等课程发展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接着讨论智能科学技术课程群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涉及培养新型人才、发展信息科学和认知学科、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需要;然后分析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包括广义智能科学技术课程群和试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的基本情况;最后就智能科学技术课程群建设问题提出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工作,结合实际办学条件、专业特色及就业前景等情况,探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教学改革的思路及课程体系的优化等问题,重点阐述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专业建设规划及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计算机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定位基础上,结合我校实施的以全面人才培养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大一通识教育和后三年专业教育的课内和课外培养方案改革,并重点探讨了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课外培养评价思路,为探索通识教育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平台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