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二苯胺、N-甲基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等苯胺衍生物对DiCumyl/TiCl4/IB/CH2Cl2体系阳离子聚合反应规律的研究,得到了与三乙胺氮类亲核试剂具有相同的三个作用.结合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得到的亲核试剂与氢质子结合的活化能和苯胺衍生物在异丁烯阳离子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GPC谱图分析,得到了二苯胺、N-甲基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等苯胺衍生物对阳离子聚合反应的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二苯胺、N -甲基苯胺和N ,N -二甲基苯胺等苯胺衍生物对DiCumyl/TiCl4 /IB/CH2 Cl2 体系阳离子聚合反应规律的研究 ,得到了与三乙胺氮类亲核试剂具有相同的三个作用。结合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得到的亲核试剂与氢质子结合的活化能和苯胺衍生物在异丁烯阳离子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GPC谱图分析 ,得到了二苯胺、N -甲基苯胺和N ,N -二甲基苯胺等苯胺衍生物对阳离子聚合反应的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研究了N-甲氧甲基胺衍生物的非线性光这性质,有选择地合成了10个N-甲氧甲基苯胺衍生物,测定了它们的熔点和非线性光学性质,发现其中3个有倍频效应,并分析了它们的结构特征,根据实验数据,证明了N-甲氧苯胺衍生物对硝基苯胺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相似文献   

4.
对苯胺及其双子衍生物1,3-二苯胺基异丙醇在1 mol/L盐酸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通过双子衍生化提高有机分子缓蚀性能的有效性.静态失重法测得20℃下苯胺缓蚀率为85.15%~91.62%,而苯胺始终为82%左右.腐蚀动力学分析显示苯胺及其双子衍生物加入均能明显提高腐蚀反应势垒,阻碍腐蚀反应的发生,且双子衍生物阻碍效果更佳,表观活化能提高到48.94~59.59 k J/mol,高于苯胺的44.61~49.59 k J/mol.相同条件下双子衍生物缓蚀效果明显高于苯胺,原因是双子衍生化通过共价键连接拉近了两个N原子的距离,使分子中极性部位电荷密度增大,吸附能力增强,同时也使与N相连的疏水苯环距离更近,当形成吸附层时,其疏水层中苯环的密度也相应增大,阻隔效果更好.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苯胺双子衍生物作为缓蚀剂可同时抑制阴阳极反应,属于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5.
苯胺废水污染环境,为害甚大,至今缺少有效处理办法。本实验室在研究液膜萃取处理苯酚及其衍生物废水的基础上,研究了苯胺废水的液膜萃取处理。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以水杨醛为主要原料,经发烟硝酸硝化合成5-硝基水杨醛,再分别与对氟苯胺、邻甲苯胺、邻氯苯胺及均三嗪的衍生物作用,合成了四种席夫碱,其中与对氟苯胺、邻甲苯胺、均三嗪的衍生物作用合成而得的席夫碱未见报道。对所合成的四种席夫碱进行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四种席夫碱对供试菌种(大肠杆菌、假丝酵母菌、毛霉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对霉菌的抑制作用,且浓度愈高抑菌作用愈强。对氟苯胺席夫碱抑菌效果最为特出,是一种潜在的抑菌剂,可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四组分一锅法合成三苯胺-吡啶衍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苯胺醛、苯乙酮、3-氰基乙酰基吲哚和醋酸铵为原料,分别在传统加热回流和微波辐射条件下,利用四组分一锅法反应,简便地合成了一系列的三苯胺-吡啶衍生物。该方法具有产率较高、操作简单等优点。产物的结构通过了^1H NMR,IR和E.A.表征。  相似文献   

8.
采用标准试验方法,研究了苯芬、苯胺、对硝基苯酚、对硝基苯胺、间甲酚对黄河水包头段中藻类的急性毒性.得出这五种毒物对藻类的24~96 h EC50值.结果表明,黄河水中藻类的抗毒性强于蒸馏水中;黄河水自身含有的一些微量毒物与加入的高浓度毒物协同作用对藻类的影响更为严重;五种毒物对黄河水中藻类的毒性大小为:间甲酚>对硝基苯酚>苯胺>对硝基苯胺>苯酚.  相似文献   

9.
芳烃化合物对普通小球藻毒性的QSAR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DFT-B3LYP方法,在较高基组6-311G**水平下,全优化计算了23种苯胺、苯酚和苯甲醛衍生物。从中获得前线分子轨道能级(EHOMO,ELUMO),最正氢原子电荷Q ,最负非氢原子电荷Q-,及分子偶极矩和体积(μ,V)等描述符。结合文献中标题化合物对普通小球藻的毒性值(-logEC50)和疏水性参数(logKow),由线性回归方法成功建立QSAR模型。将-logEC50与logKow直接相关,发现标题物对普通小球藻的毒性均高于基本毒性,而多元线性回归所得二变量模型(-logEC50=-1.945 0.612logKow-7.690ELUMO,n=23,R2=0.834,F=50.322,SE=0.274,P=0.000,VIF=1.093)能更好地描述标题物对普通小球藻的毒性,由此推断,标题物取非共价作用毒性机理,其对普通小球藻的毒性作用分为两步,首先穿过细胞壁在细胞内富集,以logKow描述;其次与亲核试剂发生亲电反应,以ELUMO表示。  相似文献   

10.
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测定空气中微量甲醛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测定空气中甲醛,使用了有毒的汞试剂,为此对该法进行了改进。盐酸副玫瑰苯胺改进法测定甲醛,不仅消除了有毒性的汞试剂的使用,而且实验表明该法的精密度是较好的。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臭氧氧化技术对水中低质量浓度四溴双酚A的降解和毒性控制效能,利用臭氧反应装置研究不同pH和臭氧投加量条件下四溴双酚A(质量浓度为0.15 mg/L)的降解效果,考察反应过程中水样的急、慢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的变化规律及控制效果,分析毒性变化内在原因,并提出可能性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7.0、臭氧投加量为0.12 mg/L,四溴双酚A可被完全降解.反应初期,水样的急、慢性毒性迅速升高,原因主要是产生了毒性更高的有机中间产物;随着反应的进行,有毒中间产物被深度降解,急、慢性毒性均得到有效控制,且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毒性控制得更快、更显著.当臭氧投加量为0.12 mg/L时,急性毒性在反应20 min时即可被完全控制,慢性毒性在反应60 min也被控制至0.76 TU,反应后水样的急、慢性毒性均满足排放标准.反应过程中水样的致突变比均小于2.0,不具有基因水平的遗传毒性.降解机理分析表明,臭氧降解四溴双酚A主要包括脱溴、β位断裂、加成、去羟基化、甲基化等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以苯扎氯铵为主要有效成分消毒液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为其应用安全性进行毒理学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1]进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雄性小鼠LD50为3.16(2.71-5.01)g/kgBW、雌性小鼠LD50为3.69(2.71-5.01)g/kgBW,属低毒;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为阴性,未见有致突变性。结论:该浓度苯扎氯铵消毒液要注明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探讨纳米银原液急性毒性与致突变性。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对纳米银原液进行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家兔完整皮肤刺激试验、家兔破损皮肤刺激试验、家兔急性眼刺激试验。结果:纳米银原液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为无毒性,小鼠骨髓微核实验为阴性无致突变性。家兔完整皮肤刺激实验为阴性,家兔破损皮肤刺激试验为阴性,家兔急性眼刺激试验为阴性。结论:纳米银原液属无毒级。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酚类对大型蚤毒性与毒物分子结构的关系。实验表明,羟基增加和甲基的取代,毒性均较母体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5.
1INTRODUCTION Sterilizationisanimportantprocedureto maintainsanitaryenvironment,andinorganicanti bacterialmaterials,especiallydopingsilverion,havemanyadvancedfunctionsandfeatures,inclu dinghighstability,strongantibacterialfunction, highsafetyandheat resistantproperty[1].Atpres ent,thecarriersofinorganicantibacterialmaterials containingsilverthathavebeendevelopedaregen erallyzeolite,calciumphosphate,siallite,phos phoricacidzirconium,activatedcarbonandsilicageletc[24].Butthecarriersmenti…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了几种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方法以及其优缺点。由于传统的急毒试验方法像霍恩氏法、寇氏法等均需要准确测定出LD50的值,导致所需要的实验动物数量较多,后经国际组织研究制定出可代替测定LD50的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如:上-下法、固定剂量法、急性毒性分类法等。新方法无需测定出准确LD50的值,以最大限度减少实验动物的死亡率,缩减试验所需的人力物力,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研究Hg^2+、Pb^2+、Cu^2+、Mn^2+和Cd^2+ 5种重金属离子对俄罗斯卤虫的急性毒性效应.对卤虫无节幼体的24h,48h和72h实验结果以及卤虫成体的24h实验结果分别进行分析,得到回归方程.选用的5种重金属离子对俄罗斯卤虫的死亡均表现出直接或者联合的影响,联合作用包括金属离子间的协同或者拮抗作用;不同发育阶段卤虫对重金属离子的耐受情况不同,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也有差异.不同发育阶段的卤虫对5种重金属离子的耐受性不同,在研究毒性作用或建立环境监测的数学模型时,必须注意卤虫的发育时期.对回归方程的验证实验表明,所得方程基本能够反映重金属离子对卤虫的毒性作用,但是有些仅死亡率分布趋势相似,结果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对苯酚类化合物小鼠腹腔注射LD50的定量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计算机应用程序,在AM1和PM3模式下计算了51个苯酚类化合物的17种量化参数,用40个化合物研究他们对小鼠腹腔注射急性毒性(LD50)的影响,经统计分析,又引入了5个参数的交叉项,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并获得9个苯酚类化合物小鼠经口急性毒性预测模型。经模型验证及leave-one-out交互验证,筛选得到一个预测模型。用另11个化合物作为测试集,证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苯酚类化合物的毒性机理研究和毒性预测。  相似文献   

19.
为测试实验室20℃恒温条件下连续培养的端足类日本大螯蜚(Grandidierella japonica)作为沉积物毒性检测受试生物的可行性,通过10 d沉积物急性毒性实验,研究了锦州湾不同沾污沉积物中日本大螯蜚的死亡率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室恒温培养的各代日本大螯蜚对沾污沉积物毒性的反应大部分站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野生个体对沾污沉积物毒性的反应大部分站位与实验室培养的个体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日本大螯蜚对沉积物毒性检测结果将锦州湾分成3个部分:重污染区;污染区;污染效应不明显区.该结果与湾内沉积物中化学污染物质量浓度分布趋势吻合.表明实验室恒温培养的端足类日本大螯蜚是进行沉积物毒性检验的良好受试生物.  相似文献   

20.
酸析法预处理精制棉黑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制棉黑液成分复杂,属于难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宜采用物化工艺预处理。采用酸析法预处理精制棉黑液,对pH值和静置时间两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扫描分析、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和毒性试验等手段分析酸析前后的精制棉黑液,研究酸析法对精制棉黑液的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为:pH=2,静置时间T=90min。通过酸析法预处理,精制棉黑液的COD从5400 mg•L-1降至3180 mg•L-1,COD去除率达到41.1%,色度降低43.5%;有机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相对降低,占黑液相对含量65.6%的、碳链数大于9的高分子有机物被去除;对明亮发光杆菌的50%抑光率稀释比(LIR50)由250降至140,黑液毒性降低44%。酸析法处理精制棉黑液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为后续的生化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