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电子机柜传统的走线方式进行了分析、解剖,提出了新的走线方案模式,从工艺角度对机柜走线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使之更适合于车载机柜的布线要求。  相似文献   

2.
《电子质量》2012,(3):64-64
近日,北京泛华恒兴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泛华恒兴)新推出了一系列符合专业测试产品机柜安装的通用测试机柜。机柜采用铝型材架体全新设计,在机柜受力、电磁屏蔽、等电位、恒温控制、电气走线和仪器上架安装等方面针对测试测量系统进行专门的设计,并提供标准的安装附件进行各类标准和非标仪器设备的上架安装。  相似文献   

3.
行业视点     
《电子质量》2012,(3):64-66
新品推荐泛华恒兴推出一系列高标准化通用测试机柜近日,北京泛华恒兴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泛华恒兴)新推出了一系列符合专业测试产品机柜安装的通用测试机柜。机柜采用铝型材架体全新设计,在机柜受力、电磁屏蔽、等电位、恒温控制、电气走线和仪器上架安装等方面针对测试测量系统进行专门的设计,并提供标准的安装附件进行各类标准和非标仪器设备的上架安装。该系列机柜拥有不同的尺寸选型,可满足大多数测试设备  相似文献   

4.
李龙 《电信快报》2021,(12):21-24
针对目前楼宇内光缆和网络设备缺乏统一规划和布局,走线路由、设备摆放混乱等问题,基于多专业协同一体化机柜空间布局,综合考虑不同的场景,全局规划有线、无线接入资源,将各类设备合理安装在一体化机柜内。结果表明一体化机柜的规划布局能优化机房空间布局,节约投资,方便后期维护,提升运营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5.
针对雷达发射机柜工作时温度过高会降低电子元器件寿命这一状况,本文简化机柜模型。建立有限元模型,运用ESC软件分析两种不同通风条件下机柜内部热状态,并对结果进行比较.为机柜通风装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沈文军 《现代雷达》2002,24(3):73-76
针对新型舰用铸铝密闭机柜的研制,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对于机柜的电磁兼容设计作了详尽的分析与实验,文章从机柜上可能的泄漏途径着手,在理论上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讨了机柜EMC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带状电缆又名扁平柔性电缆,在国外六十年代已经广泛应用。我们所在对带状电缆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测试的基础上,已在DJS——240计算机和DJS-184计算机上采用,实践证明效果良好。众所周知,在电子产品中,机柜(箱)内部,机柜(箱)之间,设备之间的信号传递,电源的供给是靠电缆来实现的。尤其是电子计算机,传输电缆一般都很多,而且为了防止相互干扰,一般采用双扭线。对这许多复杂的走线,通常的作法是将这些导线捆扎成线缆把(图1)或者是编织成线缆片(图2)。这些作法实际上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设计高速PCB电路时,阻抗匹配是设计的要素之一。而阻抗值跟走线方式有绝对的关系,例如是走在表面层(microstrip)或内层(stripline/double stripline),与参考层(电源层或地层)的距离,走线宽度,PCB材质等均会影响走线的特性阻抗值。  相似文献   

9.
一般方舱内的机柜都不要求移动,为了实现机柜运输时固定而工作时可移动,本文提出了两种设计方案,其中支架-脚轮固定方案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满足车载条件下的技术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空调精确下送风的原理,建立了精确下送风单机柜实验台,并通过3个工况的实验分析了机柜进风速度对其出风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机柜的进风速度约为1.0 m/s时,机柜上部出风温度比下部出风温度明显较高,随进风速度的增大,机柜上部出风温度与下部出风温度之间的差值逐渐减小;当机柜进风速度达到2.0 m/s时,机柜内部温度分布基本呈现下热上冷的现象;当机柜进风速度约为1.4 m/s时,机柜出风温度分布比较均匀,因此,建议机柜的进风速度在1.4 m/s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布线系统的发展,7类布线系统介绍,以及7类布线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12.
周三三  刘恩福 《电子工艺技术》2011,32(4):227-228,232
电子设备传统的工艺布线主要是根据实物及其接线关系构建线束,绘制二维平面图,在样板上制作线束.因应电子设备模块化、集成化和批量化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在Pro/E软件制作三维图的基础上进行三维布线构建数字化样机,并与二维布线比较,分析了三维布线对电子设备带来的影响,介绍了三维布线工艺的应用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3.
王东升 《移动信息》2024,46(3):200-202
当前,智能建筑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所具备的功能优势极为明显,而在智能建筑施工环节中,高效应用网络布线技术,是一项较复杂且重要的工程。网络布线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电气保护技术的支持。通过高效网络布线给建筑物提供信息传播途径,可以达成智能化传递信息、管理控制的目的,因此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在设计智能化高效网络布线时,需考虑建筑物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进一步提高智能化高效网络布线设计的施工质量。基于此,智能建筑中网络布线技术的有效应用,能提高整体建筑物的综合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综合布线标准的现状及进展,归纳了综合布线国际标准的最新修订要点;说明了我国综合布线标准与国际相关标准的关系,明确指出我国标准与国际相关标准的不同之处。章提出生产厂及用户在对待综合布线领域迅速发展上会有不同的态度。章还就采用国际标准时,如何贯彻“认真研究、积极采用、区别对待”的方针提出了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AMP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通用型开放的传播平台,其特征是仅以一种传输路线满足多种通信业务终端的技术要求,再加上用多媒体终端集语音、数据、图像于一体的通信应用方式,给用户带来很大方便和经济实用的效果,在智能建筑布线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文中提供了AMP综合布线标准,对基于此标准的AMP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工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John Wong 《变频器世界》2005,(8):123-126,86
Anyone working in a systems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nvironment is usually painfully aware of the fact that, often, the weakest link in the system is the cabling. Whether this is the cable or the connectors themselves, or more likely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cable and the connectors where there may be a poor connection of the cable screen, the ability of cabling to leak or absorb spurious signals is a cause of much EMC frustration. This section will address the basis of the cabling related EMI phenomenon and the best cabl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17.
Frazer  C. 《IEE Review》2002,48(2):33-36
Structured cabling has emerged as a basic building utility, comparable to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ity or plumbing. it forms the essential 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of a business's IT system, and is every bit as important as the equipment connected to each end of a piece of cable. Cabling is often overlooked or taken for granted, but a little time and effort in the choice of cabling system will save time, money and frustration in the near term, and, in the longer term, minimise the need for disruptive upgrades. A key objective for any 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 is the capacity to handle with speed and reliability the huge data streams encountered in modern Internet and e-commerce applications. The system should also be capable of fast installation and deployment, which means that cabling components need to be modular, simple to use and, ideally, supplied in pre-qualified form. The author reviews the role of structured cabling in enabling the office IT infrastructure-today and into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8.
带状光缆成缆生产线的研制及关键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带状光缆成缆机及气动盘式 SZ绞合头、双头同心同点扎纱等关键单元。由于该关键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成缆的可靠性和生产速度。从工艺的角度在理论上对其主要结构的原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影响骨架式光缆成缆和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光缆骨架结构和成缆工艺的改进,设计了专用导入槽模片,实现了光纤精确入槽的成缆工艺,使骨架式光缆的工艺质量和产品性能得到保证,成品率和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塑料光纤在楼宇布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光纤(POF)技术日益成熟,其产品在通信领域的应用量不断扩大.文章简述了POF的性能,探讨了各种POF在楼宇布线中应用的可行性,总结了当前楼宇布线标准和POF标准的发展概况,最后分析了当前布线标准所存在的缺陷和POF标准制定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