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针对风能、太阳能等间歇能源发电并入电网导致热电联产机组降低电负荷而影响供热效果问题,在考虑供热管道自身蓄热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供热管道动态数学模型,对供热管道进口水温突变、供热管道保温层厚度变化的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供热管道金属壁温、保温层壁温以及供热管道出口水温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过程,并计算出供热管道出口水温重新达到稳定状态时的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2.
管建春 《浙江节能》1999,(2):31-32,16
本文从供热管道保温投资效益的角度提出了优化保温层厚度的概念。结合国家最新的保温计算规范,探讨了利用计算机编程优化计算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给出了计算机编程计算的计算步骤。这不仅对规划和设计供热管道最佳保温层厚度具有指导意义,而且为利用计算机编程评价供热管道保温的投资经济性和节能效果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周传辉 《节能》1998,(5):28-30
提出了供热管道保温层厚度设计计算的一种新方法,即组合优化法。用该方法,可以使一组供热管道群体,在总热损失不变的条件下,所需的保温材料最少。  相似文献   

4.
合理选择供热管道的保温材料及经济保温层厚度,对减少管道在输送热媒过程中的散热损失,降低工程造价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和有关规定,对热网保温材料的选择、经济保温层厚度的简便计算方法进行了阐述。为工程实践中在管道保温方面,达到节能降耗,节约投资的目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电站锅炉省煤器出口水温升高对过热器吸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某台200 MW燃煤自然循环锅炉省煤器改造后出口水温升高而造成的屏式过热器超温,根据锅炉锅筒欠焓计算与水冷壁产汽量计算,并结合炉膛换热及出口烟温计算,分析了省煤器出口水温与屏式过热器吸热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行锅炉热力计算方法未考虑省煤器出口水温与炉膛内蒸发受热面产汽量的依赖关系,不能体现省煤器出口水温较大幅度变化对炉膛吸热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节能》2018,(10)
长输供热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供热方式。与传统的供热方式不同,长输供热管道距离长、管径大,管道保温投资巨大。文中提出了对于长输供热管道,采用聚氨酯保温,在供回水保温厚度相同时,保温层经济厚度的计算方法。同时,考虑管道保温结构的基建投资和管道散热损失的年运行费这2个因素,折算出年运行总费用,在工程应用的厚度范围内,年运行费用最低时对应的保温厚度即为经济厚度。并通过VB语言进行编程,将循环计算工作简化,输入相关已知条件,即可获得工程应用范围内的经济厚度,并可以对管道外表面温度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7.
《节能》2017,(8)
建立一种建筑给排水PPR管道延迟冻结保温层计算模型,提出PPR管道延迟冻结保温层厚度计算的方法,分析比较了该方法与《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进行建筑给排水管道延迟冻结保温层厚度计算的结果,给出常用PPR管道延迟冻结保温层厚度的减少率与保温材料节省量为建筑给排水管道延迟冻结保温层厚度设计计算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供热管道保温工程中保温层厚度的计算进行热经济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方案,推导出了经济厚度的计算公式;同时综合考虑最小厚度等其它因素,对保温工程厚度的选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长输热力管道项目普及,设计人员需要关注管道直径与管道厚度值,管道的应力分析应受到广泛关注。管道的管径越大,管道保温投资越大,保温层厚度的计算越发重要。基于Start-Prof软件计算9 000 km管道项目的应力,从而确定优化方案;根据《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CJJ/T 81—2013)对保温厚度进行计算、校核,研究低温水改造时由热水管道保温厚度发生改变引起的温降。  相似文献   

10.
经济保温层厚度的热力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供热管道保温工程中保温层厚度的计算进行热经济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方案,推导出了经济厚度的计算公式;同时综合考虑最小厚度等其它因素,对保温工程厚度的选取提出建议 。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各设备进行建模,以某300 MW热电联产机组为例,对热泵供热及利用小型膨胀机发电后排汽供热两种方案进行变工况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热泵供热方案,在不同的主蒸汽流量下,都存在一个最佳出口热网水温,使系统煤耗最低;采用热泵最佳参数与膨胀机方案进行变工况对比,发现在采暖抽汽参数较低时,热泵方案的煤耗高于膨胀机方案,随着采暖抽汽参数的增大,当热泵出口最佳热网水温超过70℃时,热泵方案的煤耗开始低于膨胀机方案;同样,在采暖抽汽参数较低时,热泵供热效率比膨胀机方案低,当热泵出口最佳热网水温超过64℃时,热泵方案供热效率开始超过膨胀机方案;提出等效节能量指标,并通过计算表明该指标可用于对比两方案的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板管-铝槽式结构的太阳能光热光电一体化系统(PV/T),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获得水流量、管间距、保温层厚度以及入口水温对出口水温、电效率和热效率的影响规律,最终得出该PV/T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为:水流量20L/h,管间距80mm,入口水温为环境温度(模拟设置为18℃),保温层厚度30mm。并且发现电效率对水流量的敏感度最大,对保温层厚度的敏感度最小,而热效率对保温层厚度的敏感度最大,对入口水温的敏感度最小。该数值模拟优化设计对实际PV/T系统的进一步设计,实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燃油常压热水炉在低参数供热系统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供热系统运行时,要求热水炉的出口水温基本不变。热水炉通常都配有较为完善的温控设备,出口水温是按照供热工程的要求设定的(允许有一定的上、下偏差),运行时的出口水温应与设定温度相符合。热水炉的供水过程对炉内和出口水温有较大的影响。当进水泵将较大流量的低温水送进热水炉时,炉内水温将会急剧下降。在供水时,热水炉的出口水温还与出水管和温控点的位置有关,供水方式涉及到热水炉运行的经济性。对此,我们已通过实恻掌握了其变化规律,可为实用时提供依据。二、…  相似文献   

14.
对稠油集输伴热管道的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伴热管道轴向温度计算物理及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伴热效率的定义,分析了相关因素对温度分布及伴热效率的影响,为稠油集输伴热管道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保温层对伴热效果影响最大,当聚氨酯保温层厚度从10增加到40mm时,油管介质出口温度增加了15.6℃,伴热效率增加了7.2%;其次是伴热热水流量,当热水流量达到油质流量的4.5倍时,油管介质出口温度增加7.6℃,伴热效率增加1.5%,进一步增加流量,影响非常小。不利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伴热管道结水垢,随着水垢厚度的增加,油出口温度及伴热效率都降低;其次是油管结蜡,随着油管结蜡厚度的增加,油出口温度有所增加,但伴热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电站锅炉省煤器设计与改造对过热汽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维平 《锅炉制造》2001,(1):35-36,39
根据锅炉蒸发受热面工质侧产汽量与过热汽温之间的内在依赖关系 ,从热量和质量平衡原理出发 ,讨论了自然循环锅炉给水温度不变而省煤器出口水温偏离设计值时对过热汽温间接的影响规律。在电站锅炉尾部受热面的改造或设计中 ,为考虑其它因素而不得不改变省煤器的吸热量时 ,建议将锅炉烟气侧热力计算与工质侧的吸热产汽量计算结合起来 ,验算省煤器出口水温的变化对炉膛蒸发受热面工作以及过热汽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高温蒸汽管道保温层厚度计算进行研究,从技术性和经济性两方面分析了影响保温层厚度的主要因素,并对计算中如何正确选取保温原始计算数据进行了探讨。所得结论对实现经济计算、节约能源、提高电厂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凝汽电厂热电联产改造过程中因需使用减温减压器降温减压而造成的高品位能量的浪费问题,本文以将凝汽电厂减温减压器中的高品位能量利用起来,从而回收电厂循环冷却水的余热的汽机热泵联合循环(CTHP)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时间热力学的方法,以系统获得最佳供热能力为目标,以最小总热导率为约束条件,通过建立CTHP循环系统有限时间热力学模型,计算分析了CTHP循环系统热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最佳供热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汽机低温侧蒸汽出口温度及性能参数a_2、a_3是对系统无量纲供热率最低的影响因素,该结论为CTHP循环系统设计及实际运行时的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变导热系数条件下,分别对平壁和管道保温层的经济厚度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给出了有关计算式.并把结果与常导热系数时保温层经济厚度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有关结论,从而为工程上保温层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严寒地区的电站管道在冬季面临着冻结和爆管的危险,因此需要全面考虑管道的防冻保温设计。介绍保温层计算和电伴热计算的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并采用Visual Studio(C#)进行了算法的实现。结果表明:保温效果不会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而无限增大,小管道必须辅以伴热来确保不会结冻,所需加热带的长度需要综合考虑加热带和保温层两者的经济性来选取。指出合理的管道防冻保温布置能够在实现经济性的同时保证电站在冬季安全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有限差分法和焓降法相结合的方法数值模拟三维方管保温温度场,研究提高保温计算精度的途径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管内空气出口温度测试结果与考虑保温层热导率随温度变化及管内壁传热热阻时的数值模拟结果误差〈2.1%;保温材料热导率随温度变化和管内壁传热热阻对短管管内介质出口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管长〉2.35km时管内介质出口温度计算要考虑保温层热导率随温度变化;忽略保温层热导率随温度变化的管外壁散热损失误差〉11%,表明管外壁散热损失和长管管内介质出口温度计算必须考虑保温层热导率随温度变化,但可忽略管内壁综合表面传热热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