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工作旨在研究StE355级海上平台用钢粗晶热影响区(CGHAZ)的显微组织和裂纹尖端引开位移(CTOD)韧性。研究了三种母材(40mm)厚。其中两种为添加了钛的Nb+V钢或Nb钢;第三种钢为未添加钛的传统StE355钢,它也进行了焊接,作为对比。制作了多道吕列埋弧焊(SAW)和手工电弧焊(SMAW)焊件,模拟了各种HAZ显微组织来证实焊接对韧性的有害作用;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检验了所有的焊接热影响  相似文献   

2.
肖英龙 《重钢技术》2000,43(1):43-50
将含碳(C)量降至0.02%以下的超低C钢,由于加入适量合金元素而在工冷(却)速(度)下变成以贝氏体(下简称B)为主的组织,从而可以轧制原来不能生产的非调质厚板。并且,因钢的超低C化,消除了焊接热影响区(下简称HAZ)的硬化及大能量焊接HAZ韧性的下降。利用此超低碳贝氏体(下简称超低C-B)组织生产的38mm、75mm非调质厚板可满足JISSM570TMC标准的强度和韧性要求。即使在焊接闪弧条件下  相似文献   

3.
以8%Y2O3稳定的超细ZrOZ2(8YSZ)粉末为固体电解质材料,以喷雾热解法制备的超细La0.8Sr1-xMnO3、(20LSM)粉末为空气极电极材料,以NiO/8YSZ粉末为燃料电极原料,采用浆料涂层共烧结法制备电极薄膜,并组装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在H2-Ni-8YSZ-20LSH-Air体系中,分别测定了800℃用1000℃时的开路电压及电池Ⅰ—Ⅴ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4.
CO及CO-H2气体还原铁氧化物反应表观活化能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搜集并评估用了CO及CO-H2气体还原铁的各类氧化物的反应表观活化能。分析了反应动力学条件与机理和有观活化能的关系。得出:在气体内扩散、界面化学反应及固态铁离子扩散控速条件下,反应3CO(G)+Fe2O3(S)→2Fe9s)+3CO2(G)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8.0~28.0kj/mol,50.0~75.0kj/mol及≥90.0kj/mol,两上环节混合控速时的表观活化能则处于这两个环节分别同一机  相似文献   

5.
用于微波器件的大面积YBCO超导薄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小平  张其劭 《稀有金属》1994,18(6):401-405,432
高质量大面积YBCO薄膜是用原位中空柱状阴极直流磁控溅射装置制备的,化学计量比的超导靶的内为100mm,加热器有效面积50×40mm^2。在30×30mm^2的Zr(Y)O2LaAlO3基片上沉积的YBCO薄膜的厚度均匀度为±6%,临界温度Tc>89K,Tc不均匀性在1%以上,△Tc在0.8~0.9之间,临界电流密度Jc为2.0~3.5×10^6A/cm^2,△Jc为1.0~1.5A/cm^2,微  相似文献   

6.
黄金昌 《钒钛》1995,(1):53-56
作为生产以工业纯钛为基体的功能梯度材料的一种手段,研究了Ti-Al/TiB2复合材料的激光表面包覆,其中包括单层和双层。基本工艺参九是:激光功率为1.7kW,光束直径为3mm通过速度为3-22mm/s,粉末流动速度为2.2-6.2g/min。在厚度为2mm的功能梯度Ti-Al/TiB2系统中,铝含量逐渐地从0%增加到35wt%(50at%)。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交联聚丙烯醛与水合肼反应制得的聚丙烯醛树脂(Ⅰ),进一步与水杨醛反应,制得丙烯醛-水杨醛双腙树脂。该树脂对金铁吸附容量为1.5mmol/g(294mgAu^3+/g),对钯的吸附容量为0.88mmol/g(93mgPd^2+/g)。吸附在树脂上的Au^3+,Pd^2+可用硫脲-HCl溶液洗脱,回收率分别为99.9%(Au^3+)和99.06%(Pd2+)。  相似文献   

8.
朱荣  张鉴 《特殊钢》1996,17(5):12-16
通过考察氧煤比(O/C)煤氧枪枪位(H)、底史发大小(G)、熔清大风大浪「C」高低等4个因素对煤氧炼钢各工艺指标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为:O/C=1.8m^2/klg,H=200mm,G=6dm^2/min「C」≥2.0%,在此工艺参数范围,冶炼时间为14min,金属收得率为92.6%,脱「9」率为60%,脱「S」能力与复吹转炉要当,钢中「O」、「N」、「H」含量符合炼钢标准。试验结果表明,采  相似文献   

9.
LF(钢包炉)固体合成渣脱硫工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真雅  王进 《钢铁》1995,30(9):14-18
以30tEBT超高功率电炉为初炼炉和40tLF(钢包炉)作为精炼炉,使用CaO-CaF2系固体合成渣对Q235钢进行钢包炉内脱硫工业试验,在本试验条件下,当EBT电炉初炼钢液(S)初=0.035%~0.081%时,最佳精炼渣碱度Rb=(%CaO)/(%SiO2)为2.0~2.6或Rf=(%CaO)+(%MgO)/(%SiO2)+(%Al2O3)为1.5~2.0,渣指数(CaO)/(SiO2):(A  相似文献   

10.
易明 《中国钼业》1998,22(1):4-7
由Ti((CH3)2N)4/NH3/MoF6/H2S气体混合物把TiN和MoS2分散相组成的复合涂层共沉积到石墨和Ti6Al4V合金载体上。室温下空气中的摩擦系数处在0.07~0.3范围内,673K时增大到0.7~1.0,而973K时则约为0.3。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非平衡态,即焊接热循环条件下,Nb-V-Ti微合金化C-Mn钢中总含氮量(以下简称含氮量一译者注)对焊接热影区(HAZ)韧性,显微组织和地为的影响。HAZ韧性随含氮量增加而提高,含氮量高达80ppm时,100J的转变温度最低。随含氮量增加,显微组织细化,固溶Nb,Ti减少,因而改善了HAZ韧性,经焊接热循环后,在Nb-V-Ti钢中观察到了Nb,Ti 事沉淀相。随含氮量增加,这些沉淀9粒子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号焦炉进行热工测度及数据采集,计算出焦炉热效率为83.59%,热工效率为71.40%,相当湿煤耗热量2189kj/kg湿煤(7%H2O),达到全国行业协会制定的一级焦炉标准。  相似文献   

13.
钟良才  屈平正 《炼钢》2000,16(6):45-48
采用冷态模拟实验,比较酒钢50t转炉使用普通氧枪喷头与旋流氧枪喷头的溅渣护炉效果,结果在气体流量为47.6Nm^3/h(相当于现场流量1300Nm^3/h),渣量为12%,枪位为247mm(相当于现场枪位1900mm),使用旋流喷头溅到炉衬表面的溅渣密度约是普通喷头的2倍;考察到在实际的溅渣过程是非等温过程,对冷态实施得出的最佳溅枪位应该予以修正,修正系数为0.85-0.95,本实验取0.9。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经二次热轧复合太阳能材料的界面组织。Al—Al复合断面已找不到复合界面。Cu—A1界面有一条(4.4~6)×10 ̄(-3)毫米的AlCu化合物带,其显微硬度为464.45,kgf/mm ̄2,化合物带两侧各有不小于0.12毫米的扩散层。两种复合界面获得了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一种铁素体耐铸钢用于发动机排气部件,研究了C,Mo,Nb,V对其高温屈服强度σ0.2,夏氏冲击韧性,转变温度(AC1)和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在转变温度以上(200-300℃范围内)合金元素对中温韧性影响极大,C含量从0.04%增加到0.3%,900℃时的σ0.2得到显著改善,但300℃时的中温韧性和AC1温度降低,加入1%的Mo,Nb和V增大AC1温度分别为140℃,120℃和40℃。增加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莫斯科钢铁学院进行了该项研究。实验采用的氧化矿含Bi0.93%,Cu0.78%,Fe40%,SiO237%,Al2O311%。氯化焙烧所用混合气体含HCl13%。当氧化矿的粒度分别为-0.25/+0.10和-1.0/+0.8mm时,焙烧30mi...  相似文献   

17.
汪良文 《铁合金》1999,30(5):19-22
分析了原料粒度对上部点火锅热法生产高钒铁在炉况、钒回收率等生产指标上的影响,并指出了原料的合适粒度范围。生产实践证明,原料粒度增大,异常炉况率上升,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恶化。合适的片钒粒度为(30~55)mm x(30~ 55)mm x 2mm,铝粒合适粒度为 4~8mm,石灰粒度为0~3mm。  相似文献   

18.
理化之窗     
理化之窗GFAAS法测定血液中的铅CynthiaPriestBosnak等研究了测定血液中痕量铅的方法,血样经稀释后直接由自动进样器进样,在平台石墨炉上进行分析测定。样品稀释液由0.2%NH2H2PO4(W/V)和0.1%Triton-X-100(w...  相似文献   

19.
HQ130+QJ63高强钢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镜,电镜,冲击和拉伸等试验方法,对气体保护焊“低强匹配”焊材焊制的HQ130+QJ63高强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采用模拟焊接热循环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峰值温度和冷却时间对HQ130钢热影响区(HAZ)组织和冲击韧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受焊接热循环影响,HQ130钢HAZ存在回火软化区,该区域软化或失强最大的部位在峰值加热温度为Ac1附近。在HAZ峰值温度Ac1~Ac3  相似文献   

20.
超细金属银粉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优选新的正原体系HCOONH_4+NH_4OH和特效的AS-360分散剂系列,用于制备微电子工业用超细金属银粉,取得了有所创新的研究结果。即化学法一步制取平均粒径0.33±0.03μm、比表面积2.80±0.09m ̄2/g的片状超细银粉。探讨了(Ag ̄+)、(AS-360)、(HCOONH_4+NH_4OH)及温度等对银粉粒径及还原率的影响。所确定的还原技术可控制银粉尺寸、分布及形貌并获得了99.O%~99.5%的银直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