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异化劳动现象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而关于异化劳动中关的创造问题仍悬而未决。在异化劳动下,劳动者失去自由、热情、兴趣和创造,这不符合人类的劳动本质.也不符合美的规律。事实上,在这场人类自身反观的矛盾中,新的秩序和规则正在悄然建立,美并没有消亡,社会的进步也不可阻挡,人类仍旧在压力与痛苦之中建造新的精神家园,寻求新的审美救赎。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异化劳动现象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而关于异化劳动中关的创造问题仍悬而未决。在异化劳动下,劳动者失去自由、热情、兴趣和创造,这不符合人类的劳动本质.也不符合美的规律。事实上,在这场人类自身反观的矛盾中,新的秩序和规则正在悄然建立,美并没有消亡,社会的进步也不可阻挡,人类仍旧在压力与痛苦之中建造新的精神家园,寻求新的审美救赎。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赋予劳动教育新的内容和价值,高职院校在贯彻国家劳动教育政策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诸如劳动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劳动教育体制不完善、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分析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学生本人等方面原因,从加强劳动教育顶层设计、加强新时代劳动观教育、拓展劳动教育平台、拓宽劳动教育渠道等方面开展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过程,给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真理性,在此基础上,需要探讨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中的那些被人们忽视的重要内容,并结合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赋予其更新的观点,从直接生产劳动和再生产劳动相统一的高度来认识价值创造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要在准确把握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拓宽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和劳动领域;要承认不同种类的的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巨大差别,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关系,从而促进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们坚持劳动价值论就要丰富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条件下对生产商品价值劳动的概念的界定,对分配领域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以及出现的一些其他新问题都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历史地、发展地看待。  相似文献   

7.
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劳动体制改革,必然伴随着劳动关系的变化。在我国逐步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处于不同所有制经济中的各种劳动关系也在动荡和演化中变得越来越复杂,劳动关系的两大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增多,因而使劳动关系调整问题日益突出。新的经济体制对劳动关系及其调整对策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认真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的特点,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加强法律规范建设,以便在新的形势下谋求建立公平、和谐的劳动关系。 本文所研究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和使用者在生产、工作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即通常所讲的劳动关系或劳资关系。 “劳动关系”一词英文为Labour Relation(或称“劳资关系”),最早使用见诸1935  相似文献   

8.
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劳动诉讼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要途径,劳动监察以其快速和便捷有着仲裁和诉讼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实中政府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倾向于保护经营者利益,致使劳动监察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对我国劳动监察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就如何完善劳动监察法律制度及其监督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来,我国已将“劳动教育”作为落实高等教育“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新媒体时代,运用网络手段树立大学生劳动观念、形成劳动意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但对于两者结合的研究还有空间。新媒体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可以拓展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为劳动教育注入新鲜活力。在新媒体时代,将劳动教育融入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心理预测体系为核心的动态教育体系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旧有的教育体系,使其能在新的科学及社会环境下,大规模系统化,标准化地实行最优化教育,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本文以心理学,系统工程学及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构建以心理预测体系为核心的最优化动态教育体系,它将检测,分析,预测,最优化建议等结合起来,具有自我修正功能。同时提出一种新的评估概念和方法,为提高效率,科学组织教育劳动,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社会劳动力需求分为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其各自对应不同的劳动力类型。大学生培养是主动的劳动力供给过程,并据此给出了劳动力结构化供需分析框架。显性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匹配、隐性需求向显性需求的转化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从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市场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2.
劳动关系是指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相关的社会关系,包括劳动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劳动关系具有市场化、复杂化、劳动者地位有所弱化、劳动争议案情内容比较复杂、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日趋完善等新特点。发展企业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对于实现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协调劳动关系矛盾、保持企的生机与活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谐企业和和谐社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劳动范畴的内在结构角度,对构成劳动范畴的物质产品生产核心劳动型劳动、物质商品生产相关劳动型劳动和知识生产创新劳动型劳动分别进行了研究,进而探索它们各自内部的关系,以及它们彼此相互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拓展了劳动范畴的外延.  相似文献   

14.
根据劳动契约理论视角分析,员工的忠诚就是其忠实履行劳动契约。而劳动契约分为显性劳动契约和隐性劳动契约,前者对员工忠诚度培养形成外部强制,后者对员工忠诚度培养产生内在约束。因此,要培养和维护员工的忠诚度,既要强化显性劳动契约,又要建立良好的隐性劳动契约。基于作者在美国加州富乐敦州立大学进修期间的见闻及对其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考察发现,权责利明晰的劳动契约是美国高校教师爱岗敬业即忠于职守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统计数据对影响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因素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对宏观经济变动及从业人员素质两个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利用C-D生产函数对技术进步及资本装备率的提高和对劳动生产率进步的影响进行了测算;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建立了职工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线性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与宏观经济的波动具有一致性,技术进步对我国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做出了主要贡献,但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行业效益的关键。劳动生产率对工资是富于弹性的,工资的提高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进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有效激励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维护劳动合同当事人,特别是维护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利益,在劳动合同立法中要坚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主,有固定期限合同为辅的原则,突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地位,承认口头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在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权利的期限上要根据劳动者的不同身份和地位,分别作出不同期限的规定,同时应将无条件的预告解除权平等地授予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个人消费品只能实行按风险劳动分配的原则.所谓风险劳动就是具有风险的劳动,就是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结果不能预知无法把握的劳动.风险劳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劳动者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风险劳动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实现按风险劳动分配原则必须确立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必须明确社会的主体权限,必须强化国家的监督权威.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论述及其时代背景,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属于特定的资本主义范畴。其重要意义在于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为争取工人阶级的解放,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论述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特点,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包括生产劳动,更多地依赖于脑力劳动。提出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凡社会主义制度所允许的职业的从业人员,其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劳动,他们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即劳动者),他们的工作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贡献,以及劳动创造财富等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劳动关系处于较不和谐的状况,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的切入点很多,本文主要从历史的认知演绎了人们对劳动关系的探求过程,并进而从法律规制的角度阐述了构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途径,提出了在现有法制框架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从深入理解原著的角度,结合我国的实际,对物质生产劳动和非物质生产劳动、剥削活动和管理劳动、国内劳动和国际劳动与创造价值的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从而为深化对劳动创造价值的认识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