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发展新区是国内外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的基本策略之一.但我国历史城市发展新区时常常采用以旧城为中心、对称布置的空间结构,虽然缓解了用地和人口压力,但交通期望线仍然以旧城为核心,反而加剧了旧城的交通集聚和拥堵,导致拆房拓路对历史格局的破坏.对比中西城市和交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我国为保护历史城市而发展的新区空间布局宜采取“偏”在旧城一侧的双核结构,或不以旧城为几何中心的多核结构,将旧城作为以历史文化保存为特色的“副中心”,另设综合性的现代城市“主中心”,彼此间以不穿越历史城区的快速路相连.  相似文献   

2.
景泉 《城乡建设》2003,(4):50-51
一、工程背景 有着3047年悠久历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世界著名都城北京,是"古代中国都市发展的结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改造更新,对古都历史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城市文脉的延续等问题日显重要.如何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保留古都风韵和格局是对规划师和建筑师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旧城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与传统风貌特色,同时也是成千上万城市居民的栖身之所。少城自筑城以来就是成都"三城相重"历史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其独有的空间格局、街巷尺度以及居民的生活状态发生巨大变化,仅剩现有路网保存完好。规划通过对少城传统风貌要素进行探寻与挖掘,从文态、形态、生态、业态和交通五方面提出其传统文化特色保护与再生策略,在延续和保护旧城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的同时,与城市现代功能实现"融合再生"。  相似文献   

4.
李俊 《华中建筑》2006,24(2):84-86
随着商业经营模式的发展,商业空间越来越需要整个城市的配套服务。然而,地处历史街区的商业街虽然具有地理文化优势,却缺乏与城市的有机交融,城市交通等问题日益严重。该文以天津滨江道商业步行街为例,分析其优劣,探讨旧城区商业空间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特色商业街区的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哈尔滨"果戈里"商业街改造后引发的问题,探讨城市商业街道乃至旧城改造的建设模式,以及未来的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6.
首先阐述了笔者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解,指出城市文化遗产是超越城市本身的人类共同的财富,并且认为保护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发展;其次分析了交通政策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指出交通建设是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式,并且认为历史保护是制定交通政策的重要因素,同时交通政策对历史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最后以自己参与完成的《北京交通发展纲要研究》为基础,对北京旧城交通政策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崔珩 《四川建筑》2002,22(Z1):47-49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社会的各方面正进行全面变革的宏观背景下,城市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需要在其物质空间、人文空间进行调整和变动,需要解决旧城内存在的物质老化问题、功能性衰退问题,以及解决在发展过程中传统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的继承和保护问题.因此旧城改造是许多城市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街道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也是体现城市特色、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本文通过对北京旧城街道的系统调查和研究,总结出针对特色街道空间研究的理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北京旧城街道进行分类和梳理,进而提出有步骤的保护和发展策略,从而激活北京旧城特色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9.
李俊 《南方建筑》2005,(6):103-105
随着商业经营模式的发展,商业空间越来越需要整个城市的配套服务。然而地处历史街区的商业街虽然具有地理丈化优势,却缺乏与城市的有机交融,城市交通等问题目益严重。本丈以天津滨江道商业步行街为例,分析其优势及缺陷,探讨旧城区商业空间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旧城商业街开发的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旧城商业街改造是都市复兴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针对旧城商业街的发展及其面临问题,从区域背景与自身特点和影响、改造模式、改造效果等方面比较国内旧城商业街不同的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旧城商业街开发相结合的复合开发模式,并阐述了复合开发模式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以武汉市解放路商业街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其商业街在城市发展与更新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造更新的具体解决对策和设计方法,藉此探讨旧城商业街改造更新的适宜之路.  相似文献   

12.
张侃  姚栋 《室内设计》2022,(2):31-38
面临着城市蔓延和新兴商业日渐 激烈的竞争,旧城商业街的更新升级已成 必然。国际上的商业街改造模式成多元化发 展,其中共享(街道)空间是近年来上兴起 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更新理念。重庆市八一路 是我国较早采用共享(街道)空间理念进行 商业街改造的案例,助推了旧城中心解放碑 地区的持续繁荣。对视频记录和问卷调查的 数据分析显示人车共享路权的八一路能够激 励步行,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感与较高的行人 优先权。八一路的研究揭示共享(街道)空 间理念对于我国旧城商业街更新有可行性。 作为一种有效调解步行友好度与机动可达性 矛盾的交通对策,共享(街道)空间能够吸 引更多人流并旧城商业街的复兴。  相似文献   

13.
旧城,因其历史与人文的厚重感,对其进行城市设计应注重时间与空间的延续。对构成其人类时空发展记忆的所有重要遗产,如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旧城风貌、旧城格局、旧城建筑的物质空间遗存及其具有时间特性的生活遗存进行保护与开发,从而产生巨大的场所聚集效应,增加其历史时空文化的吸引力,这也是旧城保护与更新的目标与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县域中心镇着眼于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商业街,中小乡镇具有与城市不同的商业模式和特点,设计师须在规划尺度、建筑风格、景观设计以及交通流线组织等方面充分考虑乡镇地区的特点,以及创造就业、吸引游客等特殊需求,打造适应当地需求的特色商业街。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内旧城发展中存在的历史空间破败,文化的缺失,特色的丧失等问题,从城市设计角度提出旧城复兴,并以武汉武昌旧城城市设计为例,从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城市意象、规划、历史建筑保护和建筑设计等方面统筹考虑,采取综合的措施,把保护与建设协调起来,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市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秩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从城市是一个大系统的观点出发,进行高层次的保护和更新.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旧城保护的复兴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城的保护不能脱离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复兴.基于旧城保护与复兴的原理,结合旧城复兴的实际案例,从空间、文化、经济三个层次提出了旧城复兴策略,并归纳出旧城的复兴要尊重城市的历史,旧城的保护要以城市的再发展为立足点,基于旧城保护的复兴,其根本特色就是凸显以空间整合为路径、历史人文为本位、以经济发展为杠杆的城市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17.
北京"凸"字形城廓形态是城池格局的最外重界定空间,目前北京二环路巨大的交通流量对旧城空间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整体风貌与北京城历史原有的恢弘气势不相符。由于历史的原因,大规模的市政交通建设对北京旧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如今,更多的人意识到北京的发展应当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并展示其独特的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18.
广州骑楼商业街特色的保护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州历史街区的骑楼建筑是岭南城市商住民居的典型。保护好传统骑楼商业街,是维系广州城市风貌特色,城市文化地方性的重要举措。 1 广州人钟情骑楼商业街 广州市规划院曾对480名市民作过一项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市民对骑楼街保护的意见,结论是50%的人认为应保留,只有15.7%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对骑楼街能否代表广州传统商业街特色的问题,31.2%的人认为“完全反映”,61.2%的人认为“部分反映”。将两个旧城传统骑楼商业街与一个大型百货购物中心并列让市民选择,对前二者喜爱程度分别为42.3%(北京路),43.8%(上、下九  相似文献   

19.
旧城区内的传统历史商业街区是城市集特色商业、休闲游憩、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殊复合空间载体,体现着城市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的独特魅力。该文以徐州市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对历史商业古街区保护与更新进行了论述,通过对传统民居风格特点、院落空间格局和原有城市肌理的分析,评析其更新设计的方法与策略,探讨出更合理、更有创造性的更新与保护的方法,使传统商业街在传承、延续和发展历史文脉中获得新的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引言:"提起老北京的胡同,绝不是简简单单一个线性的交通空间,她是城市发展的物质载体,她是文化繁荣的历史记忆,她是生活在北京旧城的人们魂牵梦绕的所在,许多故事就发生在这阡陌小巷之中。我们相信北京旧城在更加包容与开放的明天,必将成为北京传承文化、承载乡愁的魅力之所。"——朱小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