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Y/△变压器差动保护调试过程中,由于人员对其原理理解存在偏差,变压器斜率差动曲线的验证往往成为难点。为了防止因变压器接线组别、TA变比不同引起的不平衡电流。分析了其保护原理并总结其采用的电流补偿方法。以Y/△变压器为例介绍了校验步骤,提出了验证差动保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投运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校验,结合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简析了带负荷校验中的数据记录、分析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错误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徐健 《湖北电力》2010,34(4):38-39
文章分析了变压器微机差动保护原理,总结了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普遍采用的差动电流补偿方法,以Y0/Y0/△-11型三绕组变压器和四方CSC326变压器保护为例,详细地介绍了差动校验步骤。  相似文献   

4.
微机型变压器差动保护比率制动特性校验方法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晓明  林峰 《广西电力》2006,29(5):91-95
介绍了变压器差动保护比率制动特性原理的各种应用特点,同时结合原理,总结分析了变压器差动保护比率制动特性原理现场校验各种方法的应用,理论与现场方法相结合,对现场校验方法做了很好的理论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5.
在变压器差动保护起动电流校验过程中,通过在变压器一侧加入起动电流的方法忽略了制动电流的影响,不能准确反映保护的动作特性.通过分析差动保护的动作原理,根据差动保护的动作方程可推导出起动电流校验时变压器高低压侧的实际电流,从而避免了制动电流的影响,提高了起动电流的校验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广泛使用的35 kV主变压器(接线组别Y/D-11)和南自PST641U差动保护装置的保护原理,利用LabVIEW软件开发了变压器差动保护校验辅助计算软件,该软件通过输入保护定值、电源和变压器等参数,能够自动计算出保护校验时仪器所加电流值,并绘制出对应的比率制动曲线,可大大提高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校验的正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黄欢  龙军 《宁夏电力》2016,(4):37-41
针对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校验时计算复杂且容易出错的情况,以南瑞RCS-978主变压器差动保护为例,对目前广泛应用的两种典型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校验方法进行分析,开发了基于EXCEL的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校验自动计算模块。应用结果表明:该自动计算模块减少了差动保护校验的复杂性,提高了差动保护校验的正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林长鹏  李兵  曹京旭 《电工技术》2023,(23):120-122
针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在保护校验过程中存在计算繁琐和易出错等问题,通过分析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在MATLAB中设计出一款辅助保护校验软件。该软件可实现输入CT参数与保护定值后自动生成基准侧与对侧所需施加的电流值,并生成相应的差动保护特性曲线。用户通过输入两侧电流值,即可判断出其处于曲线动作区还是闭锁区,有效提升了保护校验的质量和效率。最后通过现场数据验证了该保护校验软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Y/Y/△变压器微机保护现场调试过程中,由于保护人员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及保护装置补偿原理的理解存在偏差,比率差动曲线的验证往往成为调试的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变压器微机差动保护原理并总结了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普遍采用的两类差动电流补偿方法.在此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以Y0/Y0/△-11型三绕组变压器和南瑞RCS978变压器保护为例详细地介绍了校验步骤,提出了一套验证变压器微机保护比率差动曲线及拐点的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变压器比率差动保护原理及校验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Y/Y/△变压器微机保护现场调试过程中,由于保护人员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及保护装置补偿原理的理解存在偏差,比率差动曲线的验证往往成为调试的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变压器微机差动保护原理并总结了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普遍采用的两类差动电流补偿方法。在此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以Y0/Y0/△-11型三绕组变压器和南瑞RCS978变压器保护为例详细地介绍了校验步骤,提出了一套验证变压器微机保护比率差动曲线及拐点的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于工矿企业等用户变电所,主变投运时由于设备正处于安装或调试阶段,往往无法组织负荷,故传统方法无法对主变差动保护相位正确性进行检查。以许昌地区35 kV某用户变电所为实例,通过应用变压器环流法理论计算分析,在供电公司工程师的指导下,提出了用差压环流法测量主变差动保护相位从而对变压器保护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相位进行测量的方法,从而解决了变压器差动保护CT二次回路相位测量问题。对系统内两台变压器运行的变电所,亦可用此法进行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电流相位测定。  相似文献   

12.
由于YN/y接线变压器在现场中应用比较少,厂家往往忽略了该类型变压器的特点。按常规Y/Y变压器设置差动保护算法,会引起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介绍了一起YN/y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案例,从原理上分析了误动的原因。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详细的论证。  相似文献   

13.
提高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可靠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指出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容易误动和拒动的几个原因,并结合电气量的物理特征分析法、各侧电气量综合分析法和图形分析法,对变压器差动保护中采样异常、电流互感器饱和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同时从理论上证明了区内故障时差动电流和零序电流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可以可靠防止变压器差动误动.  相似文献   

14.
变压器外部故障切除后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及防止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相继出现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在外部故障切除后发生误动的现象,研究了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饱和以及Y/D接线变压器补偿方式对差动保护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研究发现,变压器外部故障切除后CT发生局部暂态饱和时,由于只传变工频周期分量,误差很小,不足以引起差动保护误动。如果变压器一侧CT发生超饱和,而另一侧CT能正确传变时,由于两侧CT传变特性不一致可能引起差动保护误动;另外变压器Y侧电流的相位补偿也容易引起差动保护误动。通过对保护误动时的动作轨迹的分析,提出利用分区延时法以防止差动保护误动。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既能保证差动保护在内部故障时的速动性,也能保证在外部故障切除后不误动。  相似文献   

15.
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电流互感器饱和的综合判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电流互感器(TA)饱和对变压器差动保护造成的不利影响,总结分析了常用的谐波制动法、时差法和附加制动区法这3种TA饱和识别方法的优缺点,在时差法或附加制动区法作为主判据的基础上,以谐波制动法的判别结果作为必要条件提出了变压器差动保护中TA饱和的综合判据。该判据提高了TA饱和的识别率,且在TA饱和延时闭锁差动保护期间可以对变压器区内故障做出快速反应。作者还提出了在静模试验中校验TA饱和判据的新方法,可以不依赖于动态模型进行程序调试,最后通过动模试验验证了该判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异步法电流互感器饱和判别新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介绍了异步法电流互感器(TA)饱和判别新原理,结合现场录波分析表明:在机组内部故障时,制动电流工频变化量和差电流工频变化量同步出现,而外部故障TA饱和时两者异步先后出现。差动保护与此判据结合,可以明确区分TA饱和与内部故障。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不同转角方式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业内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灵敏度存在争议。文中以Y0,d11变压器为例,比较了变压器差动保护采用4种不同幅值相位校正方法后的灵敏度,研究表明差动保护的灵敏度与其转角方式有关,不同原理的差动保护灵敏度由差动电流对内部故障电流中的正序、负序、零序分量保留程度决定。绕组差动与相电流减零序差动(中性点零流)的灵敏度最高,它们完全保留了内部故障电流中的各序分量;目前现场广泛采用的相间电流差动与相电流减零序差动(自产零序)都不反应内部故障电流中的零序分量,且两者灵敏度本质上不存在差别,可以通过定值来补偿。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二次电流下降的电流互感器饱和判别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基于电流互感器饱和后二次电流突然下降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流互感器饱和判别方法———电流下降法。EMTP仿真结果表明,区外故障时该方法能可靠闭锁电流差动保护,区内故障时则能快速开放差动保护,且解决了电流互感器饱和情况下同名相转换性故障差动保护的开放问题。该方法性能优越,特征清晰,判据逻辑简单。  相似文献   

19.
徐莹琳 《黑龙江电力》2013,(6):546-548,551
华能白山煤矸石电厂起动备用变压器连接组别为Dy1,但其所用的国电南自成套保护装置DGT801C只有两种连接组别△-11与△-1可以设置.而且,微机保护中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单相调试和三相调试在平衡检查上有所不同,给现场调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了变压器纵差动保护软件移相原理和平衡系数,分析了单相和三相调试的区别,并给出了正确的调试方法,保障了调试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