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泉锦 《北京皮革》2009,(12):20-21
2009年即将过去,对于大多数广州皮革商来说,2009年是最难熬的一年。为什么笔者要用“熬”字来形容今年广州皮革市场的行情呢?我想用几大关键词来解读这个“熬”字。  相似文献   

2.
吴正格 《中国烹饪》2012,(5):112-113
“熬”字之释 “熬”字,金文写为“”,小篆中写的与金文相仿。它由“火”与“敖”组成,是个下形上声的形声字。《说文解字·火部》解释:“熬,干煎也。”何谓干煎?《方言·七》记:“凡以火而干五谷之类……谓之熬。”  相似文献   

3.
段广涛 《北京皮革》2012,(4):106-108
辛集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皮都,其皮革文化历史,始于殷商,盛于明清,兴盛到现在。素有“辛集皮毛甲天下”之美称。可以说辛集的古代史其实就是一部皮革文化史,民间广泛流传着“比干熏狐回龙镇,熬硝熟皮制轻裘”、“比干制革广川郡,回龙镇上买轻袭”、“皇上御封皮缸瓮”、“张果老熬驴皮胶”、“崇祯赏识皮老五”、“鲁班爷熬鳔胶”等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4.
本期关注     
家长说小孩眼镜越戴度数越高,怎么应对?假如有位小孩验出有150度的近视,有的家长会说:“100多度戴什么眼镜?别戴,越戴眼越坏”;有的家长说:“不用戴限镜,熬一熬就好了,我上学那会Jb300度,没戴眼镜,现在就好了”。面对这些自以为是,却有可能好心办坏事的家长,我们该怎么应对,如何有效说服?  相似文献   

5.
中国美食中有“八珍”一说,2000多年前的周朝就有“周八珍”,指的是八种食物及其烹饪方式:淳熬,淳母,炮豚,炮烊,捣珍,渍,熬糁,肝,(生生月),后来一般指八种珍稀贵重的美味食品,如所谓的“山珍海味”就有“上八珍”、“中八珍”和“下八珍”之说,“上八珍”是狸唇、驼峰、猴头、熊掌、燕窝、凫脯、鹿筋、黄唇胶;“中八珍”是鱼翅、银耳、鲥鱼、广肚、鱼唇、裙边、果子狸、哈什蚂;  相似文献   

6.
玄麦甘桔汤旧时每遇炎炎夏日,成都街头的各家中药铺总会熬制这种具有消暑解渴、清热祛毒功效的“汤”。拿我们今日的眼光来看,这“汤”也就是一种保健饮料。当然这“汤”主要还是为那些下苦力的劳苦百姓备办的。“汤”熬制出来后,往往是门前当街一摆,也无人专门看守,完全由过往行人自取畅饮。至于说投币与否,则皆由饮者自使,即使是身无分文者也可随意饮用。那么这里可能有入要问了:为啥这种食摊的经营形式显得有些特殊呢?原因就在于,当时各家药铺的老板都把向平民百姓敞开供应“玄麦甘桔场”作为自己的一种“行善”之举。荷叶稀饭…  相似文献   

7.
通过理化指标分析、游离氨基酸与呈味核苷酸含量测定及电子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mobilityspectrometry,GC-IMS)等技术,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传统和现代熬制工艺下两种“佛跳墙”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熬制工艺对“佛跳墙”的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影响(P<0.05);传统工艺熬制的“佛跳墙”中呈味核苷酸能更好地与鲜味氨基酸结合,呈现更好的鲜味;通过电子舌技术分析得出两种熬制工艺的“佛跳墙”主要在苦味和涩味上有差异;GC-IMS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工艺较现代工艺熬制的“佛跳墙”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更丰富;结合主成分分析发现,两种熬制工艺中挥发性物质组成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可为“佛跳墙”产品开发及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雅琼 《烹调知识》2011,(11):53-53
故乡仙居县流传一个谚语:“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相似文献   

9.
名人与豆腐     
庄臣 《美食》2009,(6):61-61
清代才子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记叙了一款“蒋侍郎豆腐”:“豆腐两面去皮,每块切成十六片,晾干,用猪油熬,清烟起才下豆腐,略洒盐花一撮,翻身后,用好甜酒一茶杯,  相似文献   

10.
糖的今昔     
我国古代并无“糖”一字,在汉代,用米熬制饴糖,当时称作“”,意思是把米熬成洋洋然的状态.糖一般是指从甘蔗或甜菜中提炼的甜味物,但古人只会榨汁,不会熬糖.  相似文献   

11.
炖和熬是家庭中经常运用的烹调方法,如“炖鸡”、“炖肉”、“熬鱼”、“熬白菜”等.炖和熬在制做方法上与要求上基本相同,均需慢火,时间长,且多不勾芡;适合于质地较老、形体较大的一些原料,如各种肉类及鸡、鸭、鱼等.制做时都是先经炒锅内放人适量的油,烧热,下入葱段、姜片煸炒出香味,再冲入汤或  相似文献   

12.
腊梅初放,锅中粥香。每年农历腊月初八,我国不少地区,家家都要熬制香甜的“腊八粥”。在北京,腊八粥又名“八宝粥”,因为它是用八种谷类及果料熬成的。  相似文献   

13.
童年食事     
秋桐 《四川烹饪》2006,(12):46-47
去年,我和一帮兄弟在浙江事厨,老板抠门得要死,每天青菜豆腐,一个月都难得给我们割一块肉来改善生活。某日,一位仁兄念叨着他手机上的那条短信:“前辈子打爹骂娘,今生发配厨房,吃的是残羹剩粮,喝的是二火鸡汤……”这话还没完,便有小弟接口道:“那还算好的哩,我们这一个月里哪喝过二火鸡汤?”听到这里,我赶紧安慰他们说:“坚持一下,等发了工资我们自己给自己改善伙食。”好不容易熬到了发工资,可兄弟们在吃什么上边又意见不一了。最后还是我说了句:“我别的都不想,只想吃一盘正宗的熬锅肉。难道你们不想?”说到熬锅肉,所有人的口水都像要流下来了。  相似文献   

14.
老汤鱼火锅     
“老汤鱼火锅”是结合川菜和粤菜烹调方法创制而成的一种半卤半涮的火锅。它集中了南北火锅的优点,具有汤料浓淡相宜、酱香浓郁、回味悠长、营养滋补等特点。“老汤鱼火锅”先采用粤菜中小火煲靓汤的方法,煲出一锅营养滋补的老汤后,再用川菜的调味方法调制出红油、蒜泥、麻酱、鱼香等味碟,然后涮烫和蘸食各种荤素原料。下面就介绍“老汤鱼火锅”的制作方法。制作“老汤鱼火锅”先要熬制老汤。熬制老汤原料:猪棒子骨2500克老母鸡1只老鸭1只猪肘1个火腿250克比目鱼500克生姜30克大葱100克料酒250克八角10克三柰5…  相似文献   

15.
每当你来到车站、码头,或者是你乘火车、轮船时,都可以在那里吃到一种经济实惠的快餐“盖浇饭”.盖浇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在西周“八珍”之一“淳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礼记注疏》中说“淳熬”的作法是:将肉酱煎熬好了以后,加在黄米(或小米)饭上,然后再浇上  相似文献   

16.
邛崃小吃     
奶汤面 其特色如其名,汤如奶汁,色白而浓却不腻。汤以猪骨熬炖而成。熬炖前先把“棒子骨”(即腿、胫骨等),反复漂洗干净、入沸水锅中炖开片刻,再进行漂洗,然后将骨砸断,用大火熬炖,直到汤浓成为乳白色。调味品主要是胡椒粉,味精和用菜油拌炒透的食盐。食时,以奶汤注碗中,捞入煮好的细面条,  相似文献   

17.
我的家乡汉中位于陕西南部的汉水上游,南与四川毗邻。它四周环绕着美丽的秦巴山,中间就是汉中盆地。汉中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蔬菜瓜果。可是一说起当地的饮食,恐怕来过汉中的外地人,就只知道汉中的米酿皮、浆水面和菜豆腐等等,似乎汉中再也找不到什么有名的美味佳肴了。 然而,外地人也许大都不知道,汉中还有一种风味独特的民间佳肴──汉中熬肉。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每到逢年过节,父亲总是说:“今天改善生活,吃熬肉。”说了他就买回几斤猪肉,烧出一锅红通通、香喷喷、美滋滋的熬肉来,里面还加有白菜、萝卜、…  相似文献   

18.
《美食》2010,(5):45-45
南方人喜欢煲汤,尤其钟爱长时间熬制的老火靓汤,认为煲的时间越长,越能达到“进补”的效果,许多饭店也拿“老火靓汤”作为滋补的招牌。不过,广东省最新的研究显示,常喝老火靓汤可能会增加患肾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蔡海雁 《烹调知识》2011,(11):17-18
鳝鱼,因其色黄为多,故民间通称黄鳝,历代好嗜之士又赐别名曰:“微鳞公子”、“粽熬将军”、“地精”、“土龙”等,以其体长,美称为“单长福”,又因其曲拱腹部亦名“护子鱼”:乾隆时,扬州厨师把黄鳝切段和猪肉同烧,取名“龙虎斗”,曾博得龙颜大喜。  相似文献   

20.
萨苏 《食品指南》2009,(7):92-93
英国首相艾登曾用三道菜当国宴招待周恩来总理,给国人留下一个印象,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兴大吃大喝。事实上,据我的观察.西方人的确不大有“饭局”这个概念。在他们的文化里面.吃饭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补充热量而已.以至于很多欧美人士中午不过是几个桔子、一支香蕉打发胃肠。想想这也可以理解.美国最精致的菜肴不过是加上种种配料的熬豆子而已,要说下功夫也不过是熬的时间长一点。这种东西在中国人眼里.大概类似饭馆里处理剩饭做成的“折罗”。如此文化之下,饭局之魅力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