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经过一番鏖战、盘整、提升,2011年我国白酒业继续高歌犯进,甚至可用“井喷”、“发烧”来形容,  相似文献   

2.
李延谦  隆涛 《中国酒》2000,(2):30-32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传统酒种,兴于夏商,盛于唐宋。建国50年来,我国的白酒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获得了蓬勃发展。年产3万吨以上的企业就有17家,产量从建国初的11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600万吨。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为了  相似文献   

3.
《福建轻纺》2009,(3):3-3
今年以来,我省白酒企业拓展市场取得重大进展。企业对自己的产品质量抱有极大的信心,看好自己的产品在本省和省外市场的发展。在白酒企业的2009年-2010年3年的发展规划中,大多数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初步统计,企业以自有资金投资扩大生产已经超过1亿。  相似文献   

4.
齐治国 《酿酒科技》2003,(1):100-101
经销商在其销售过程中必须排出心理障碍,接受市场变革,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行为和老作法;保持良好的销售经营心态,与厂家结成共赢互惠的关系,树立与厂家共同一致的营销理念和市场运作系统,积极投入足够的流动资金,从双方长远的利益出发,共同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真正实现双方利益的长期性“双赢”和利益的最大化。(孙悟)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白酒业是贵州发展的重点产业。要使黔酒有新的发展,只有利用地贵州酿酒条件和酒业优势,做好:①调整所有制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②调整产品结构,发挥质量品牌优势;③调整市场结构,发挥区域市场优势。(孙悟)  相似文献   

6.
中国白酒业发展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酒量一种特殊商品,既是食品饮料,又是多彩的文化和风俗的载体,从1978-1998年,我国酿酒工业经历了快速发展,产品调整和产业调整3个阶段,并取得巨大成绩,产量增长10.47倍,目前,白酒市场总体走势低迷,产大于销,从过于求,降低产量,调整行业结构为白酒业工作重点,白酒业已步往个创新,发展特色和品牌竞争,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时代,白酒市场仍被少数名优企业分割,农村市场将成为新的竞争领域。(孙悟)  相似文献   

7.
一凡 《酿酒科技》2004,(2):86-86
本刊讯:在2004年新年伊始召开的首届中国白酒科学技术大会上,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牛建国表示,国家将出台5方面措施,对白酒市场在行业管理、税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即将出台的5方面措施包括:第一,对白酒企业的衡量将在以往硬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如企业纳税情况等软指标的评定。第二,为打破地区壁垒,加强白酒的全国流通,国家将进一步整顿和规范酒类流通秩序。第三,调节白酒消费税的税收政策,保证国家税收。第四,加强税收征管。第五,要制订全国酒类管理的法律法规。(一凡)国家将出台5项措施规范白酒业@一凡  相似文献   

8.
钟陆文 《中国酒》1998,(5):17-18
“白酒业发展何去何从?”这是目前业内及广大经济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界只有认清形势,明确自身的竞争地位及行业发展前景,顺应客观经济规律,才能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本文把白酒业发展态势归结为八点,旨在抛砖引玉,引起读者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白酒业的忧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志琴 《酿酒》2003,30(4):1-4
“高税高利” ,这是多年以来白酒留给人们的一个深刻产业印象 ;而“三斤粮食一斤酒”的俗谚 ,更似乎证实了这个行业无可辩驳的“低成本”与“高利润”。于是“当个好县长办个好酒厂”便成为众多“县太爷”们的“仕途经” ;于是争先恐后、一哄而上便成为全国数万家酒企的共同抉择 ;于是“标王”秦池不计生死的疯狂运作便有了它“必然”的根据 ;于是愈来愈多参与“围城”的业外资本“进城一游”的愿望和躁动日趋强烈 ;于是 ,更重要的 ,也就由此而引发出近 1 0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于种种考虑而对白酒的不断增税与加压。1 白酒利润 ,还那么诱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白酒业过度进入的诱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酿酒科技》2003,(6):111-114
中国白酒业门槛低,必然产生过度进入的诱因,导致行业内过度竞争,企业间拼杀,造成“两败俱伤”,消耗企业资源,最终导致行业停滞或萎缩。主要诱因:(1)中国白酒业没有管事的婆婆,政出多门,各行其事;(2)放权不到位,地方政府“短视”行为;(3)不务正业,“大而全”或“小而全”,机构雍肿,效益低下;(4)过度进入后存在退出障碍,不愿面对现实,包括心理障碍、识别障碍和制度障碍。应对措施:(1)从内因方面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更要调整组织结构,克服企业办社会的问题,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2)从外因方面培育市场经济主体,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资产重组,推进企业间的兼并联合;大力挟持和发展企业集团;形成规模经济;采取双赢竞争方式。(庞晓)  相似文献   

11.
12.
黄书声 《酿酒》2002,29(5):1-2
中国的白酒产业 ,具有悠久的历史 ,是世界六大蒸馏酒种之一 ,它也是我国特有的酒种 ,其产地和市场消费主要集中在国内。我国的白酒产业的整个现状可以从现代化程度上认为一直是利用手工业方式生产 ,即 :传统工艺 ;产品勾调及包装自动化程度较高 ;从检测方法、质量认证方面基本上优于其它酒类产业 ;从市场消费和整个白酒产出量看 ,它由解放初期的年产 10 8万吨发展到中国白酒业顶巅期的 1996年年产量为 80 1 3万吨 ,自 1996年后至 2 0 0 1年底其白酒年产量为 4 2 0 19万吨 ,比 1996年下降了 5 2 4 4 % ,这其中说明了白酒产量的下降 ,标志…  相似文献   

13.
白热化的竞争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白酒产业的格局。凡有“市场”的地方,硝烟、厮杀与拼争便不可避免。然而,市场就必然是战场吗?竞争难道就一定没有“温馨”的内涵吗?为什么市场就不能容纳“自然和谐”的音符?  相似文献   

14.
王善明 《中国酒》2003,(4):32-34
2002年,是中国白酒业的多事之年,郎酒改制、杜康破产、酒鬼变身宋河托管、孔府宴零价转让和众多企业的围城大战,不仅对业界是一个巨大的震撼,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密切关注。那么,白酒业“变天”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降度升值已成整体走势古往今来,白酒一直在中国人生活、交际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眼下这种情况似乎不复存在了。2002年,白酒行业整体进入低迷状态。泸州老窖、四川全兴、安徽古井、山西汾酒的利润普遍出现了大幅度降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郭金龙  邓波 《新食品》2006,(12):44-44
最近.在一个基金投资会议上,有人发司:“现在国内白酒企业和品牌很多,有的成长也比较快,但是为什么都是发展到5个亿、10个亿或者20个亿就停步了?是国白酒行业能否出现日本清酒、韩国真露一样的产品,什么时候出现单品年销售额讨50个亿的产品?”  相似文献   

16.
李宏 《中国酒》2007,(7):6-6
为了更好反映白酒行业的声音,促使国家有效调整产业政策,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将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开展《调整白酒产业政策的研究》项目调查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我国白酒业在经历了1994年消费税政策调整所带来业绩下滑的痛楚后,一路呈下滑趋势。直至今年,开始峰回路转,已出现值得业界注意的两大变化:一是转向争夺高端市场,力求规避新消费税政策的负面影响,提高产品利润率,这主要表现在加大高档产品的开发和提高产品价格两方面;二是力图业外投资,通过产业转型和重组.实现突围。  相似文献   

18.
据悉,2008年1~8月,泸州市白酒业地方税收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19.
沈才洪 《酿酒科技》2002,(5):111-112
白酒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和民族产业,面临WTO,其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包括政府管理职能的转移、行业协会的运行机制、行业发展战略规则、市场竞争机制及游戏规则、国外资本的不断涌入、国际品牌的创建等。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加强行业管理,转变职能,建立协调的运行机制,制订行业发展战略,建立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规划市场游戏规则,建立行业自律机制,正确引导消费,严格控制产品卫生指标、与国际接轨,加强知识产权意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晓)  相似文献   

20.
刘雄孝 《中国酒》2003,(6):16-17
据悉,在北京、南京、成都等多个城市,五粮液、剑南春和泸州老窖这三大品牌的高档白酒都有不同程度的涨价。五粮液最先突然提高高档白酒的出厂价,反映到终端,最高的调价幅度达到100元,涨幅达25%,而剑南春和泸州老窖的提价幅度也在10%左右。白酒涨价的势态令众多企业老总喜形于色,剑南春集团公司高层负责人认为“白酒行业复苏的时机到了。”但是,白酒涨价真的能挽救中国白酒业于水深火热之中吗?答案未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