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季饮食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这一时令以肝当令,肝的生理特性就像春天树木那样生发,人体阳气升腾。若肝功能受损则导致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器官受干扰而致病。又因酸味入肝,为肝的本味,若春季已亢奋的肝再摄入过量的酸味,则造成肝气过旺,  相似文献   

2.
周平方 《烹调知识》2010,(12):48-49
饮食用于治疗疾病或疾病的康复治疗,统称为“食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它的基本内容可见于有关食疗本草及中医历代医籍中。由于食物与药物同出一源,二者的作用有相通之处,《本草求真》:“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食物不仅给人体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谷精微,而且可以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畅气血、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用于治疗或辅助治疗疾病,或用于病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秋实 《中国食品》2006,(22):0-21
获得滋补官府菜专利注册的焦明耀师傅介绍说: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在不同的季节选用不同的滋补官府养生菜。冬宜温补:冬季天气寒冷,阳气封藏,内应肾脏。此时应根据冬季封藏的特点,以温热大补之品来滋补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使脏腑的气血旺盛。从我国传统的中医学理论而言,冬日里人体的阳气收敛潜藏,身体最易吸收各种养分。同时营养学家也认为,食物当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处于流质状态,会提高胃肠道的吸收率。所以,秋冬季节的养生汤可谓是最佳的进补方式了。 如何正确的运用四季五补来选择合适的原料,达到人体养生目的,是需要不断开发的课题。为此,特约请滋补官府菜专利注册人焦明耀师傅携众弟子介绍推荐系列养生菜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陈思 《烹调知识》2010,(5):74-75
春季是人体气血升发的季节,犹如种子发劳,饮食宜选用辛、甘、温食品,以助阳气升发之力:患食酸、涩食品,以降低阳气升发的阻力;口味宜清淡可口,忌食油腻、生冷的食物。这是春季饮食养生的总原则。  相似文献   

5.
1、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的各个部分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作用而实现的。表现在脏腑与脏腑、脏腑与形体各组织器官之间的生理、病理各个方面。脏腑的功能失常,可以通过经络反应到体表;体表组织器官有病,也可以通过经络影响到脏腑。在临诊过程中可以根据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的反映,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以及正邪的消长,从而确定保健原则。以益寿保健食品为例,考虑到老年人常见腰酸腿软,眼花耳聋等症,肝与目相连,肾与骨、耳有关,可知诸症为肝肾不足所致,设计原则上就应以补益肝肾为主…  相似文献   

6.
赵贵文 《烹调知识》2007,(10):27-27
进入知天命之年,体力渐衰,脏腑功能减弱,因此,尤应注意养生保健,饮食在抗衰防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养老奉亲书》中记载:"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故"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气血胜,气血胜则筋力强。"因此可以借鉴古医籍中所说的"增年"、"耐老"、"驻颜"、"寿世"、"长生"的食物可作为延龄之品,如松仁、茯苓、山药、黄精、芡实、枸杞、黑大豆、核桃、蜂蜜等。如将这些食物入  相似文献   

7.
中医认为,“爪为筋之余,为肝胆之外候”。就是说,看指甲便可测知人体内脏腑气血盛衰。要想知道身体是否有疾,重点观察指甲的“月牙”,它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8.
漫长的严冬终于过去了,和煦的春风给大自然送来一派生机。“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人在此时,全身阳气亦顺应自然,开始向上、向外舒展,机体各脏腑器官也因此发生某些相应变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我国古代医学家根据自然界季节,变化对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影响而是提出的养生原则。因此,春天到来时,主动采取一些调摄养生方法,使人体调节功能与自然环境变化更加协调,维护好阳气,对于人体一年中的“夏长、秋收、冬藏”具有重  相似文献   

9.
脾胃居于中焦,互为表里;脾喜燥而恶温,同喜润而恶燥。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为人体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在病理方面,脾胃即病,后天受损,但其功能作用,仍需已病之脾胃承担,故脾胃病在临床极为常见,且多反复发作。脾胃之病,中医多同胃脘痛、呕吐、泻泄、嘈杂等范畴,病因病理十分复杂,但其最主要的病因与饮食有关。正如古人所云:“饮食为佳,望不为过”。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但饮食不节又可损伤脾胃。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饮食过饥则气血不足,过饱则损伤脾胃,过食辛辣肥甘或嗜酒过度则温热内生,过食生冷则…  相似文献   

10.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气血趋向体表,消化功能减弱。所以,应特别重视调整饮食,注意脾胃的养生保健,应规律进食,科学搭配,定时定量。宜选择清洁卫生、清淡爽口、少油腻而易消化的食物,并要掌握八多六少的饮食原则,以增进食欲。  相似文献   

11.
据《本草纲目》载:人体生理机能划分为脏腑、经络和气血,而着重于脏腑之间、体表与内脏之间的关系。经常进行太极拳练习的人,四肢进行有节奏的运动,以达到全身静松、畅通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胡贺峰 《中国食品》2012,(21):62-63
冬季养生原则冬宜温补,冬季天气寒冷,阳气深藏,内应肾脏。此时应根据冬季封藏的特点,以温热大补之品来滋补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使脏腑的气血旺盛,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应注意保护阳气,做到早睡晚起,以待日光,注意避寒就温,不要让皮肤过于开泄出汗,以免闭藏的阳气频频耗伤。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中医学称  相似文献   

13.
二月新春刚至,乍暖还寒;此时人体气血趋向于表,因此,饮食调理仍很重要.初春饮食应从冬季重厚味转为清淡温补型.应多食一些笋类、菇类、糯米、时令鲜菜.现推荐几款以清淡为主,适宜初春季节食用的家庭菜谱.  相似文献   

14.
正中医认为,眼睛的功能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密切相关。脏腑经络强健,气血津液充沛,眼睛才得以滋养。常食桑葚子、枸杞子、决明子可帮助调节脏腑起到护眼作用。枸杞肉丝用料:枸杞子30克,豆粉10克,猪肉丝120克,白糖3克,料酒10克,酱油20克,猪油30克,味精适量。  相似文献   

15.
《千金方》载,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为此,介绍四款既经济又易制作的春季养生菜,供  相似文献   

16.
疳积是指小儿脾胃虚损,运化失宜,吸收功能长期障碍,脏腑失养,气液干涸,形体赢瘦,饮食不养肌肤,影响生长发育,病程较长的一种慢性疾患。本症多见于3岁左右的婴幼儿。临床以不同程度的形体干枯赢瘦,气血不荣,头发稀疏,精神疲惫,腹部胀大,青筋暴露;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烹饪》2012,(8):16-17
进入三伏天。气温高企.空气湿度也不断增加。加上现代人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肇、常吹空调等因素,人体内很容易积聚大量湿气.郁积B久便成湿毒。针对这一情况.北京歌华开元大酒店推出这组清淡营养的菜品。既可助人体排出体内毒素,又能缮脾开胃,使机体气血通畅。  相似文献   

18.
美容,古代称为“美容颜”、“好颜色”、“健肌肤”、“驻颜色”等,中医学认为,皮肤面色黑而干涩,乃是饮食失节、气血失调、肾虚、肾色外露等原因所致,容颜的正常与否.是人体整个健康水平的反映,实际上是机体内部阴、阳、气血失调的表现。五脏各有所主,肝藏血,主筋和爪甲;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脾主肌肉四肢;肺主气、外合皮毛;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五脏所主,  相似文献   

19.
牛翔 《烹调知识》2011,(4):18-19
《千金方》载,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为此,介绍四款既经济又易制作的春季养生菜,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饮食可以养生的观点与实践,根植于中华大地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以饮食调节人体脏腑功能,滋养身体,预防疾病的养生保健方法,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写于明中叶的奇书《金瓶梅》继承与保留了中华饮食养生传统,作者更以浓重的笔墨,细致地描摹饮食活动、再现了明中叶饮食文化与饮食养生的盛况,在中国古典名著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金瓶梅》除其艺术的不朽及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中华饮食文学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