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殷艳  王汉中  廖星 《中国油料》2009,(2):259-262
2009年长江流域夏收油菜已经丰收,据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09年我国油菜籽产量将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是,由于我国油菜籽品质较差,生产成本较高,在进口油料产品冲击下,目前国内油菜籽销售市场十分低迷,价格继续低位运行,对农民收益和种植积极性造成严重影响。如果没有积极的政策措施加以支持,2009年秋播油菜面积将会再次大幅下降,对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建议中央政府采取推动油菜生产与拉动国产食用植物油消费内需双管齐下的政策,积极促进我国油菜产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花生产业发展与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保障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食用植物油紧缺的问题,在分析发展花生产业对于保障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种植模式与资源潜力,并提出了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球生物柴油产业快速发展,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消费量持续增加,对我国植物油供给稳定造成影响。对全球生物柴油整体发展情况、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主要生产国生物柴油政策、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前景等进行研究,分析了全球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对我国植物油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改变了全球植物油消费结构、贸易流向,对我国油脂油料进口构成威胁,影响我国植物油供给安全。建议发展中国特色的生物柴油产业,提高我国油脂油料自给率,推动植物油多元化进口,确保我国植物油供给安全,同时呼吁生物柴油生产国优先保障食用消费,合理发展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4.
油菜籽加工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已成为世界油料大国,食用植物油消费大国.但由于我国植物油消费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因此急需提高国产植物油自给率,以提高我国植物油安全.油菜作为高产油脂的油料作物,受到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家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油菜扶持政策,以保障农民种植收益,并兼顾油菜籽加工企业的利益,以最终推动油菜籽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婧妤 《中国油脂》2022,47(3):5-10
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严重不足和消费过度并存,导致进口依存度高,2020年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下降到31.5%,供给侧和市场风险加大。利用1965—2020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等相关数据,对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变化、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根据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和我国油料生产优势及发展潜力,提出了优化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侧和供给侧改革的对策,对进一步优化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格局、推动我国人民健康消费、改善我国油料供给能力和结构、保障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油料供需形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的主要来源、潜在资源、消费需求以及油料进出口情况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我国油料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瑞元 《粮油加工》2014,(4):17-17,23
正木本油料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提供健康优质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对提高我国油料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引起了中央领导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国家林业局在征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意见后,起草制订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于3月  相似文献   

8.
张洋 《中国油脂》2022,47(4):1-8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的持续走低,提高我国本土食用植物油料的供给、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梳理前人研究和官方信息,整理出2000—2019年我国传统八大食用植物油料的产量数据,并结合相关研究计算得出对应历年食用植物油本土供应量,同时建立Holt双参数线性指数平滑模型对我国本土食用植物油料和油脂的总供给进行预测,结合国家食用植物油发展规划,进一步分析当前制约我国食用植物油发展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国家制定食用植物油料油脂发展规划,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提供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该文总结近十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供给和消费发展状况,探讨影响植物油供给、需求主要因素。我国油料生产虽逐年增加,但增幅不大,植物油供给水平和品种结构主要受油料、油脂进口影响;人口增长、收入增加及畜牧业发展是影响植物油需求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日益增长的食用植物油需求的大问题,提出必须研究制定、坚持实施食用植物油"综合化开发与发展"新战略,大力综合开发植物油源,扩充国内"食用植物油库",开发农业加工副产品油源、小品种油源、木本油源。  相似文献   

11.
何微 《中国油脂》2022,47(2):1-7
为了深入研究全球环境下我国油料供给中的突出问题,保障我国油料供应安全,推动我国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详细调研、分析了全球和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全球油菜籽供需缺口较大、油菜产品价格涨幅明显;我国油菜产品产量和消费量仍维持高位、库存持续减少;我国油菜产业发展在育种、产业化、国民需求和国际贸易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提出通过提升油菜种质资源建设和利用,强化转基因育种研究和应用,加强适应全程机械化的优质品种研发,提高市场调控和财政补贴,实施差异化战略提升食用油品质,拓展进口渠道增加油料储备,最终促进我国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保障油料供给安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受进口菜籽油价格冲击,国产油菜种植与加工均出现明显减种和减产,而菜籽油进口总量逐年递增,形成目前国内油企以进口油菜籽或进口菜籽油加工为主,以国产菜籽油制炼为辅的局面。通过分析当前菜籽油产品种类与组成、菜籽油消费习惯以及小榨菜籽油加工现状,建议以提升国产小榨菜籽油加工工艺为突破口,为国产油菜种植及相关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油菜籽加工工艺技术经济分析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大川 《中国油脂》2004,29(6):14-19
对油菜籽制油的几种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并对未来5年内中国油菜籽加工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表明,脱皮制油新工艺的产出投资比和吨料加工利润均比未脱皮制油工艺高.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完善、成熟、推广和使用,我国油菜籽加工业的规模将向大型化发展,油菜籽的加工企业将更加重视油菜籽(特别是双低油菜籽)的综合加工利用和菜籽油的深加工.而目前的预榨-浸出制油工艺以其设备投资小、见效快等优点,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仍将为我国多数油菜籽加工企业所采用.  相似文献   

14.
芥酸的生产及其衍生产品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芥酸具有用途广、附加值高、市场需求量大以及可再生等特点,是21世纪的重要精细化工原料。以芥酸为原料又可开发出一系列优良的衍生产品。目前芥酸主要从高芥酸菜籽油中制取。对芥酸的主要特性与用途、芥酸原料的生产、菜籽油中芥酸的制取以及芥酸衍生产品的开发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段卓  郭浩昱  刘也嘉  沈珺珺 《中国油脂》2024,49(1):57-59+66
类胡萝卜素为脂溶性化合物,在菜籽油中含量丰富。为提高菜籽油的营养价值和氧化稳定性,对菜籽油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作用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油菜籽品种以及加工工艺会影响菜籽油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而菜籽油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提高,可以增强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可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高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油菜籽品种,对油菜籽采用焙烤、微波等热处理和不脱皮的预处理方式,以及适度精炼等方法提高菜籽油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对大鼠体重、脏器系数比、生化指标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探讨这3种食用油对机体可能存在的危害,从而为居民合理摄取食用油提供理论依据。实验采用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花生油小剂量组(2.25g/kg)、花生油大剂量组(11.25g/kg)、菜籽油小剂量组(2.25g/kg)、菜籽油大剂量组(11.25g/kg)、大豆油小剂量组(2.25g/kg)、大豆油大剂量组(11.25g/kg)。灌胃3个月后测定各组大鼠的体重、主要脏器系数比、生化指标及脂质过氧化指标,并取部分肝脏冰冻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镜检。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大剂量组及大豆油小剂量组大鼠体重增加明显,菜籽油大剂量组肝体比升高明显、脾体比显著降低,花生油小剂量组睾丸体比升高,各组心体比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生化指标检测显示:菜籽油大剂量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升高、谷草转氨酶(AST)显著降低;花生油小剂量组、大豆油大剂量组甘油三酯(TG)显著下降;菜籽油、大豆油小剂量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肝脏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均无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过量摄取3种食用油对体重和脏器有所影响,但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菜籽油与菜籽蛋白联产的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桂英  袁永俊 《食品科技》2006,31(1):99-101
介绍一种同时提取菜籽油与菜籽蛋白的新工艺,它包含菜籽处理、菜油提取、菜籽蛋白提取3个部分。菜籽处理采用传统机械破碎与现代酶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瓦解、崩溃菜籽细胞,创造出有利的出油、出蛋白质条件。同时,在新工艺流程中,采用萃取、超滤等现代分离技术提取菜籽油与菜籽蛋白质,不仅可以得到高质高量的菜油,还可以得到优质的菜籽蛋白质。  相似文献   

18.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refining upon the energy utilisation from high erucic acid rapeseed oil, low erucic acid rapeseed oil, maize oil, soya bean oil and herring oil. When fed to chicks and rats, refined high erucic acid rapeseed oils were markedly lower in m.e. and d.e. content and gave poorer growth and feed efficiency than the corresponding crude oils. Removal of the gums present in the crude oils was partially responsible for the reduction in the available energy of the oils. Alkali refining caused a further decrease while bleaching was the major step responsible for the reduced m.e. value for the chick. Low erucic acid rapeseed oil also showed a decrease in m.e. upon refining but the decrease was relatively small as compared with high erucic acid rapeseed oils. The refining of soya bean oil, maize oil and herring oil resulted in slight increases in m.e. and thus these oils responded quite differently to rapeseed oil upon refining.  相似文献   

19.
李佳辰 《中国油脂》2021,46(10):141-149
按照不同地区油料油脂的产销特点,将我国七大地理分区划分为余油区、缺油区和基本自给区,在定性分析各区油料油脂产销结构变化的基础上,运用几乎理想需求系统模型对不同区域内大豆油、菜籽油和花生油的消费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进行测度,以此明确不同区域消费品种之间的替代互补关系。结果表明:余油区整体油料油脂供需结构和量上较为匹配,3种油脂之间存在消费替代关系,且菜籽油和大豆油之间的替代程度较强;缺油区内油料油脂产销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匹配,但量上存在较大差距,其中菜籽油和花生油之间存在消费替代关系,大豆油与菜籽油、花生油是消费互补关系,但无论替代还是互补程度都较弱;基本自给区有向缺油区发展的态势,区内花生油和菜籽油之间是互补关系,大豆油与这两种食用植物油之间是替代关系。基于以上分析,分别从各区域油料生产发展、区域间调运合作以及消费需求端3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菜籽油和辛酸为原料,用来自Thermomyces lanuginosa固定化脂肪酶TL IM作为催化剂,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曲面(Box-Behnken设计)优化得到酶法制备结构脂质的工艺条件,最佳制备条件为底物(菜籽油:辛酸)物质的量比1:3.57、加酶量10.57%(以底物质量计)、加水量5.2%(以酶质量计)、反应温度48.6℃、反应时间12h。该条件下辛酸插入率可达23.19%。对提高油菜籽油附加值、延长油菜加工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