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套作大豆农艺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与玉米套作条件下,对33份大豆材料的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套作大豆平均株高122.98cm,主茎节数较少,单个节间较长;分枝对于套作大豆产量形成极为重要,参试材料平均分枝数为5.05个,分枝粒重占单株粒重81.1%;相关分析表明,套作大豆产量与分枝粒重、最高分枝高、有效分枝数、平均分枝长度、生育期(天)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和营养生长期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分枝因子、主茎因子、产量因子和结荚因子等四个因子对变异的贡献率达77.28%。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上套作大豆专用品种筛选和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豆品种抗旱性早期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鉴定大豆品种抗旱性的简易方法,依据吸水后48h的发芽率对109个大豆种质材料进行抗旱性分级。继而在萌发期、营养生长期(V3)和生殖生长期(R4)进行盆栽控水试验,根据抗旱等级验证大豆植株的抗旱性。结果发现,大豆品种间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种子吸水量与抗旱性无关,吸水后48h发芽率与抗旱性密切相关。幼苗侧根数量、主根长度和根系干重与抗旱性呈显著(P〈0.05)相关。对萌发后幼苗供水24h后,随即停水24h,反复干旱处理,抗旱品种存活率显著高于普通品种。在V3期对盆栽植株进行暂时萎蔫(土壤含水量为9%~11%)的水分胁迫处理,发现停水后普通品种叶片首先发生萎蔫,且株高、茎直径及叶面积下降的程度均高于抗旱品种。水分胁迫下,抗旱品种株高、茎直径和叶片面积均显著(P〈0.05)高于普通品种,其中茎直径和叶片面积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R4期暂时萎蔫的水分胁迫下,抗旱品种根的生物量和分枝的生物量显著(P〈0.05)高于普通品种。鼓粒期(R6)普通品种发生永久萎蔫、植株死亡,而抗旱品种仍能保持生长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48h发芽率可作为大豆品种抗旱性的鉴定和筛选方法,鼓粒期大豆对水分胁迫最敏感。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干旱胁迫下烟草脯氨酸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基础,以抗旱性差异较大的7个烟草品种及其组配的10个杂交组合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干旱胁迫处理,进行了烟草脯氨酸杂种优势及其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烟草脯氨酸含量在胁迫早期持续增加,第14天后开始下降;杂交组合间脯氨酸含量性状杂种优势差异明显,中亲优势最高40.35、最低-51.66;强优势组合中脯氨酸合成关键酶基因P5CSδ-OAT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弱优势组合,分别是弱优势组合的2.10倍、1.87倍;脯氨酸杂种优势与P5CS基因相对表达量在旺长期持续干旱7 d时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δ-OAT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伸根期持续干旱14 d、旺长期持续干旱7 d和14 d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98和-0.96。结果显示,脯氨酸合成关键酶基因δ-OATP5CS的时序性上调或下调表达是相应时期烟草脯氨酸含量性状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垄三栽培(70cm垄三行栽培,每公顷保苗30万株)和窄行密植栽培(45cm窄行密植栽培,每公顷保苗45万株)中,利用植物光谱仪测定受害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变化。结果表明,大豆蚜虫危害程度可以在大豆叶片的光谱中得到响应,且近红外区比可见光区更明显。大豆植株受蚜虫危害后,其株高、SPAD(单株叶绿素相对含量)、叶面积和地上部干重均有所下降。不同时期两种栽培模式下受大豆蚜虫危害的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其株高和叶面积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SPAD值表现略有不同,垄三栽培模式下,受虫害植株与正常植株间差异显著;密植栽培模式下,正常植株的SPAD值极显著高于受虫害植株。地上部干物重在垄三栽培模式下,正常植株与虫害植株不存在显著差异;密植模式下,虫害植株干物重显著低于正常植株。  相似文献   

5.
杨光  左青松  殷璀艳  刘荣  唐瑶  冷锁虎 《中国油料》2010,(4):457-461,466
以2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亲本(17个母本,5个父本),按NCⅡ交配设计配成85个F1杂种,研究了产量、氮素吸收总量(TNA)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NUEg)的杂种优势表现。以杂种离中亲优势值(Hm)和超优亲优势值(Hb)作为杂种优势的评价指标,以Hm和Hb的显著差异出现率作为一个性状杂种优势潜力的指标。结果表明:产量的Hm正向显著组合数占杂种总数的87.06%;Hb正向显著组合数占杂种总数的60.00%,表明产量的离中亲优势值比超优亲优势强。TNA的Hm正向显著组合数占杂种总数的40.00%;Hb正向显著组合数为18个,占杂种总数的21.18%。NUEg的Hm正向显著组合数占杂种总数的67.06%;Hb正向显著组合数占杂种总数的47.06%。表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杂种优势比氮素吸收总量杂种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大豆花叶病毒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接种江苏大豆花病毒(SMV)SA株系条件下,研究了SMV对19个抗性不同的大豆品种9个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3个感病品种在苗期接种SA后,除根瘤数外余8个性状均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受SMV影响的程度从至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叶面积,根瘤重,茎叶干重,根干重,各子褐粒率,株高,百粒重,抗病品种9个性状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感病品种在苗期与花期分别接种SA后,褐斑粒率,百粒重,单株粒重有极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大豆套作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的大豆行距调整大豆与玉米的空间位置(大豆行距设置为30cm和70cm,即距离玉米行分别为60cm和40cm),研究套作大豆后期(套作玉米收获后)农学参数变化及光谱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由于苗期受玉米荫蔽作用,距离玉米行越近,大豆冠层透光率越低,玉米收获后大豆花期(8月10日)生物量、株高、水分含量及叶绿素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差异明显。玉米收获后直至盛荚期(9月9日)和鼓粒期(10月6日),大豆迅速恢复生长,各农学参数存在差异,但不显著。通过大豆冠层反射率分析,绿峰区域(550nm左右)和近红外区域(760~1 000nm)能够很好地解析大豆叶绿素和水分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以4个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Resynthesized rapeseed lines,RS)与4个栽培油菜(Brassica napus,BN)为亲本,按Grifings I法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将产生的56个F1组合分为人工合成种×人工合成种(RS×RS)、人工合成种与栽培油菜杂交种(NRF1)和栽培油菜×栽培油菜(BN×BN)三种类型,并系统分析NRF1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与对照中双10号(ZS10)相比,NRF1在株高、分枝高、分枝长、分枝数和主花序长等农艺性状表现出较高的优势。32个NRF1组合的单株产量中,有7个表现正向对照优势,占22%,其中05R1×XY15的单株产量为24.47g,在所有参试材料中居第二位,说明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具有利用可能性。产量组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NRF1的平均单株角果数(436.96)极显著高于RS×RS(416.19)和BN×BN组合(370.89);千粒重在三种类型组合中无显著差异;每角粒数则表现为BN×BN(17.35)〉NRF1(11.58)〉RS×RS(8.28),说明每角粒数是NRF1杂种产量与产量杂种优势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9.
以Peking×7605组合分别在南京和济南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在抗病性鉴定和考察主要农艺性状的基础上,对抗病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J(RN)P7群体家系抗病性与除粒色外其余质量性状无明显相关关系;与主茎节数和百粒重等数量性状有极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而与不育荚数和生育期则有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JN(RN)P7群体家系的抗病性与4个质量性状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所有考察的数量性状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由此可见,自然选择效应使得群体遗传结构产生差异,进而导致不同地点衍生的群体其抗病性与农艺性状之间相关性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大豆产量相关性状大多为数量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研究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大豆育种中具有重要意义.以Peking×7605组合分别在济南和南京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JN(RN)P7和NJ(RN)P7为材料,用146对亲本间表现多态性的SSR引物在两个群体中进行扩增,并构建遗传图谱,对大豆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和百粒重五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考察并进行QTL分析.JN(RN)P7群体两年共检测到控制五个性状的25个QTL,NJ(RN)P7群体中共定位44个相关QTL.在JN(RN)P7群体的标记BSC和标记satt372附近两年重复检测到两个相近的QTL,NJ(RN)P7群体中两年重复检测到位于相同位置或同一置信区间的QTL共有7个.大部分QTL定位于两个RIL群体的相同连锁群上,但位置不同,并且两个群体中能够稳定表达的QTL不同.两群体中共得到了69个QTL,大多数与前人报道相符合;而由同一杂交组合在不同生态环境下衍生的两个RIL群体的QTL定位结果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国内外40个面包小麦品种(系)进行了品质和产量若干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DS-沉降值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与比沉降值、伯尔辛值、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品质评分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比沉降值、伯尔辛克值、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品质评分之间没有相关性。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株粒重、收获指数、穗粒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SDS-沉降值、伯尔辛克值与株粒重等产量性状间几乎没有相关性;比沉降值与株粒重呈弱的正相关,与收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讨论认为,在现阶段我国小麦品质育种中,筛选和利用具有优良蛋白质品质,比沉降值高的亲本资源来选育高产优质新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淮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黄淮地区的12个高产夏大豆品种(系),通过NCⅡ交配设计,对12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加性方差大于显性方差。主茎节数,株高,每簇荚数和主茎荚数的加性成分占绝对优势,遗传力较高。分枝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的显性成分比例大,遗传力较低,其中单粒重趋于完全显性。主茎节数的显性成分很少,其它性状均为部分显性,建立了单株产量与产量因子之间的逐步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3.
傅艳华  李楠 《中国油料》1994,16(2):16-17
以514份黄大豆品种为试材,分4个熟期组对大豆完全粒率,百粒重,虫食粒率,褐斑粒率,紫斑粒率与脂肪含量进行了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脂肪含量影响最大的是褐斑粒率,4个熟期组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均有显著的回归线性效应。其次是完全粒率,4个熟期均吾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2个熟期组有显著的回归线效应。百粒重,虫食粒率,紫斑粒率与脂肪含量的相关系数很小,对脂肪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除草剂阿特拉津易对大豆产生药害,细菌菌株SnebYK(Klebsiella pneumoniae)能够诱导大豆抗阿特拉津.选用50个不同地区的大豆品种进行验证,进一步确定细菌SnebYK对大豆抗性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经过细菌SnebYK发酵液诱导处理的大豆能在阿特拉津有效成分500g/hm2的土壤条件下正常生长,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株高、根长、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与未施用阿特拉津的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冠部和根部的药害反应均在80%以上;开花结果未受影响,成熟期株高、豆荚数和百粒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细菌SnebYK能有效增加大豆对阿特拉津的耐性,经过SnebYK处理的大豆能在施用阿特拉津的环境下正常生长,这为大豆与玉米的轮作以及大豆田施用阿特拉津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32个大豆品种制得的脱脂豆粉为原料,进行挤压组织化加工,探讨挤压机系统参数对不同大豆品种的响应,并通过相关分析揭示大豆品种品质特性与挤压系统参数间的相互联系。结果表明:参试大豆品种在各品质指标上均有较大的差异,尤其以11S/7S、植酸含量和7S含量等指标的品种间差异更大(CV〉12%),说明不同的大豆品种在这些品质指标上具有更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挤压机系统参数对不同的大豆品种具有不同的响应,扭矩在品种间的变异系数为19.65%,压力在品种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1.68%和21.96%。简单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11S含量、11S/7S等指标与挤压系统参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偏相关分析表明,与挤压系统参数具有显著内在联系的指标是11S含量和植酸含量。11S含量与挤压机Ⅳ区压力和模头压力的偏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水平(R分别为0.461和0.3732),而与扭矩的偏相关系数达显著负相关水平(R=-0.4342);植酸含量与扭矩的偏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正相关水平(R=0.5255),而与Ⅳ区压力和模头压力的偏相关系数达极显著负相关水平(R分别为-0.4628和-0.5503)。  相似文献   

16.
甘蓝型单,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生理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1.杂种种子吸水快,水解(脂肪)酶活性强;2.杂种根系伤流量大,合成氨基酸量显著高于亲本;3.杂种光合面积大,叶绿素含量高,但光合速率与亲本差异不显著;4.酯酶同工酶的活性及强度与杂种优势有较密切的关系,出现互补或杂种酶带的组合,杂种的产量优势较强。  相似文献   

17.
王远  宋江峰  刘春泉  李大婧 《食品科学》2014,35(18):185-189
以‘新大粒1号’菜用大豆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1、5、10、20 ℃)条件下菜用大豆蔗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贮藏期间菜用大豆蔗糖、果糖及葡萄糖含量均呈整体下降趋势,1 ℃有效控制了蔗糖降解;酸性转化酶(AI)活性在第1天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不受贮藏温度影响;20 ℃条件下中性转化酶(NI)活性持续增加,至第4天达到最大值,其他温度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蔗糖合成酶(SS)活性略有降低后快速升高,至第4天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呈整体下降趋势,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果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他酶活性与糖含量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这表明SPS可能与‘新大粒1号’菜用大豆中蔗糖降解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初烤烟叶外观质量量化评分建立与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成熟度与两糖比和糖碱比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正相关。油分与氮碱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还原糖和烟碱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身份与氮碱比和两糖比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负相关,与还原糖和总氮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叶片结构与烟碱、淀粉、蛋白质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和糖碱比呈显著(P〈0.05)负相关,与还原糖和两糖比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正相关。色度与氮碱比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与总糖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初步建立了初烤烟叶外观质量与主要化学成分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试不同大豆品种的抗压力,分析大豆籽粒挤压过程中的抗压力与大豆水分、脂肪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豆的抗压力差异显著,大豆抗压力值与大豆的水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大豆抗压力值与大豆的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对吉林省1923年以来育成的20个主要栽培大豆品种不同生育期根瘤数量、根瘤鲜重和根瘤体积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根瘤数量、根瘤鲜重和根瘤体积在四叶期(V4)根瘤形成很少,品种间也无差异,盛花期(R2)最大,结荚期(R4)略有下降,鼓粒期(R6)期最低。R2期、R4期大豆根瘤数量、根瘤鲜重和根瘤体积与育成年代和产量呈正相关,其中R2期与育成年代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R6期呈负相关,但不显著。现代品种根瘤数量、根瘤鲜重和根瘤体积在心期均呈下降变化,而老品种根瘤数量、根瘤鲜重和根瘤体积在R6期则表现增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