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设一支擅长教学与科研、具有工程经验的土木类专业师资队伍,是新建本科院校土木类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新建本科院校土木类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分析了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从教师培养、内涵建设、人才引进、分类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2)
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优化研究,将从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优化原则入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文章分析得知,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优化具有参考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多数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人才培养目的是服务地方及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满足城镇化对人才的需要,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文章以毕节学院为例,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提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以工程为主线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保证体系,阐述了该保证体系的具体实施步骤.通过毕节学院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和困惑,从新建本科院校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办学实力、专业水平、学生潜质、学生就业等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工科专业应以培养多类型人才为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提出"1+M+N"人才培养模式,并对"1+M+N"培养模式的内涵、实施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20)
在新建本科院校中,视觉传达专业作为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其教学课程的设计与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文章主要分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视觉传达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视觉传达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6.
在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做了初步的探索,主要包括教学质量目标体系、教学资源保障体系、教学过程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持续改进体系五个子体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0)
新建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场域中的重要群体,在快速发展与激烈竞争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受政策导向、简单模仿、盲目扩张等因素的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的显著问题是趋同。通过贴近地方,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调整布局,实施重点的学科建设;探寻特色,按区域需求打造专业;搭建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式,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可突出学校特色,形成品牌,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
学科建设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加强学科建设能带动其他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增强办学实力。本文就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地位、主要内容、原则和建设思路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0)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各种各样思潮涌入我国高校校园,滋生了自由散漫的作风,学生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我国招生规模扩大,地方院校学生的素养发生了很大变化,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立足于新建本科院校,分析新建本科院校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出发,具体分析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的策略与方法,从而对现实的学生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2)
本文针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辅导员制度还处于新旧交替、以老带新的阶段,按照《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现存的辅导员能力建设方面的问题做分析,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不务空名,通过实践证明,该分析的结论可以证明,教育部所制定的方案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能力提升是有极大帮助和支持的。  相似文献   

11.
以新建本科院校徐州工程学院为例,首先分析土木工程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现状,然后,提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总体要求,最后,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从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教学基地与平台建设、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及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该校土木工程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同类新建本科院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武汉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实行文工交叉,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实行主辅修、双学位、国际化办学,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文章提出了涵盖"知识结构、实践技能、能力结构、综合素质"4维度28要素的"土木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全程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主体,以"校企协同创新实践平台"为依托的培养体系,建立了健全的培养体系运行机制。经过八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好,创新与实践能力强,就业质量高。  相似文献   

13.
工程地质学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勇健   《高等建筑教育》2005,14(4):25-27
工程地质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为适应大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变的需要,应对工程地质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作相应改革,把培养创新人才放在教学改革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面向应用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培养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理性、严谨、精确的思维。为了适应土木工程行业的变革与转型,创新能力正成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越来越重要的能力目标。思考是创新的前提,高质量思考是高价值创新成果的基础。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存在较强的思维定式,难以突破工程思维惯性的约束,单一的思维模式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形成了制约。文章在分析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创新能力需求的基础上,探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思维特征,阐述开设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理论课程的必要性,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介绍了土木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并对课程教学内容构成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部分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当代社会急需创新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为了实现工程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文章分析了工程管理专业创新人才的内涵,并结合调研结果提出从调整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模式、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三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遵循“以学生为中心,面向未来发展”,以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回顾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历程,从国家战略层面,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提出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五融合”育人机制,分析了“五融合”育人机制的内涵、作用,通过构建“科研—教学—学习”的联合体、搭建“政产学研用创六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平台、健全“实践—实训—竞赛”融合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人才培养体系汇集了机制创新、模式创新、举措创新等多种创新,展示了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成果,为建设土木工程省级一流专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于桥梁结构与造型艺术之间的关系有其自身特殊性,难以照搬建筑结构与建筑学、建筑美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模式,桥梁与建筑交叉课程应运而生,课程建设包括教材编写、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其中又以教材建设为核心。城市桥梁建筑理论与美学创作是以桥梁结构理论及其工程技术为专业基础,以建筑学专业的理论体系及其技术路线为理论基础,以桥型结构技术、功能与造型及其三者内在关系为研究对象,关于城市桥梁的综合技术与艺术的交叉学科。通过精心编排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策划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同济大学先后开设了这一交叉课程的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程和本科生精品类通识课程,实现了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衔接和贯通。课程建设和培养模式的改革,将桥梁结构单一技术思维的工程设计提升到桥梁技术与艺术的综合思维创作,目标是系统培养桥梁结构专业和建筑城规专业学生的技术创造力和美学创意素养。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研,分析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能力培养要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对新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基本模式、课程特色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结合湖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提出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共赢的合作机制,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推进和完善实践教学信息化改革,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方法,以期为同类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