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究贮藏时间、贮藏温度、酸性食品模拟物pH值、食品特性对陶瓷类食品接触材料中重金属铅向酸性食品模拟物迁移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全浸泡迁移实验并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得在不同温度、时间条件下,重金属铅向不同pH值的乙酸、柠檬酸和乳酸溶液中的溶出量,分析重金属铅溶出量与贮藏时间、贮藏温度、食品模拟物pH值、食品特性的关系。结果:重金属铅的溶出量随时间的延长、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平均溶出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240 h、20 ℃下4%(体积分数,下同)乙酸溶液中铅的质量浓度为3.276 mg/L,在70 ℃下为52.413 mg/L,平均溶出速率则由0.087 mg/(m2·h)增加到1.229 mg/(m2·h);铅的溶出量与食品模拟物的pH值呈负相关关系,在24 h、20 ℃下铅向pH 2.43的4%乙酸溶液和pH 1.93的20%乙酸溶液的溶出量分别为1.876 mg/L和2.412 mg/L;此外,铅的溶出量还与食品的特性有关,同样pH值条件下,含有羟基的酸性食品模拟物中铅溶出量更多。结论:贮藏时间、贮藏温度、食品模拟物pH值、食品特性都会对铅的溶出造成影响,铅的溶出量在迁移过程初期与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中后期与时间呈线性关系;铅的溶出量与温度的关系符合阿伦尼乌斯定律;与食品模拟物pH值符合对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GB/T 5009.60-2008《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测定食品罐头内涂涂料中游离甲醛时,数据的波动往往较大,影响了结果的有效性。因此对浸泡方式、恒温方式等前处理过程以及变色酸测定甲醛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的溶出量,并比较各因素的影响。结果浸泡方式、恒温方式决定了食品罐头内壁涂料中甲醛的溶出量,而硫酸的纯度、硫酸的滴加速度、摇匀速率等因素直接影响了甲醛显色的线性。结论选择优级纯硫酸,控制硫酸的滴加速度在5~10mL/min,并保证显色过程由同一个人完成,对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香菇中甲醛的提取及其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香菇在不同温度下浸泡不同的时间的浸出液中甲醛的含量,方法在甲醛含量为0.5-5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r2=0.9998)。实验结果表明,用60℃的水浸泡40min或40℃的水浸泡60min可最大限度地浸出香菇中的甲醛。  相似文献   

4.
建立食品模拟物中甲醛的迁移量和真实食品中甲醛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调查了60℃、10 d迁移条件下4%(体积分数)乙酸对涂层金属罐的腐蚀情况。以环氧涂层中典型的挥发性物质甲醛为研究对象,研究了6种食品模拟物模拟21种金属罐装酸性食品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模拟食品长期贮存条件(60℃,10 d)下,19%的金属罐灌装乙酸溶液后发生了腐蚀;对于发生乙酸腐蚀的空罐样品,建议采用5 g/L柠檬酸作为此类产品用空罐中甲醛迁移量的食品模拟物。对于未发生乙酸溶液腐蚀的空罐样品,采用3 g/L与5 g/L柠檬酸及10%(体积分数)乙醇作为食品模拟物会导致超过80%的酸性罐装食品中甲醛含量的低估,此时推荐4%(体积分数)乙酸作为此类产品用空罐的甲醛迁移量测试的食品模拟物。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食品包装材料有关蒸发残渣检验项目的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云宣 《国际造纸》2002,21(2):58-60
在GB18006.1《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实施后,企业反馈意见较多的是标准中蒸发残渣项目技术指标(≤30mg/L)对纸类、食用粉类、植物纤维类饮具要求偏高。另外,有的企业所属行业协会也反映标准中蒸发残渣项目技术指标(≤30mg/L)对纸类、食用粉类、植物纤维类餐饮具要求偏高,不利于新的产业发展。为此,对国内外有关食品包装材料的蒸发残渣检验项目的要求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1蒸发残渣的概念按照GB18006.1的宣贯教材的定义,蒸发残渣是指样品经用各种浸泡液浸泡后,在不同浸泡液中的溶出量,浸泡…  相似文献   

6.
考察乙酰丙酮与甲醛的显色反应及六亚甲基四胺(HMTA)转化成甲醛的反应条件的影响并进行优化,建立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塑料中甲醛和HMTA 在乙酸溶液中迁移量(以甲醛计)的方法。结果表明:线性范围可达0~15mg/L,检出限为0.09mg/L,HMTA 对甲醛的平均转化率为98.3%~100%,甲醛在HMTA 溶液中的回收率为99.5%~101%。由9 家实验室对水平为9.93mg/L(含HMTA)和7.01mg/L(不含HMTA)的样品进行协同实验,其重复性限r 分别为0.707、0.112mg/L,再现性限R 分别为2.094、1.516mg/L。  相似文献   

7.
利用紫外加热灭活双亲原生质体技术对短乳杆菌原生质体进行融合,考察短乳杆菌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融合的影响因素,并对短乳杆菌融合子产酶能力和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短乳杆菌在含0.6%甘氨酸发酵培养液培养至对数生长期,2 mg/mL溶菌酶于37℃恒温水浴酶解脱壁2 h,原生质体制备率和再生率可达95%和48%;20 W紫外灯距离20 cm照射50 min,60℃处理短乳杆菌原生质体60 min,原生质体的灭活率几乎为100%;将双亲灭活的原生质体用40%PEG6000,30℃恒温融合10 min,筛选融合子F15并进行5次传代测试其胸苷磷酸化酶活均在1.500 U/mg湿菌体,较亲本酶活提高了50%。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Bacillus subtilis fmb J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选育高产抗菌肽Bacillomycin的菌株,并将Bacillomycin应用于防治大米黄曲霉霉变。结果表明,当紫外照射时间为60 s和80 s时,菌株致死率分别为85.2%和86.8%,正突变率相对较高分别为40.33%和44.87%。进一步采用紫外照射时间60 s和80 s进行诱变,经过筛选得到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Bacillomycin的菌株UV60-4,产量高达306.31 mg/L,是出发菌株产量的1.32倍。在温度为37℃、加水量为6 m L、黄曲霉(3.3×103cfu/m L)接种量为500μL的条件下,Bacillomycin添加量达到0.15 mg/g时,可以有效抑制大米黄曲霉霉变。  相似文献   

9.
鲜切生菜的保鲜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研究了鲜食生菜的关键加工技术,包括预冷、切割、杀菌、保鲜、脱水、气调包装及贮藏。通过对鲜食生菜呼吸强度、杀菌效果等指标的测定,优化了杀菌保鲜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10℃以下预冷12 h,选用乙酸60 mg/L,过氧乙酸40 mg/L,过氧化氢25 mg/L,复合杀菌剂浸泡2 min,选用柠檬酸质量分数0.2%、抗坏血酸钙质量分数6%的复合护色剂浸泡2 min,脱水后以气体体积分数为4%O2、5%CO2、91%N2包装,储藏在10℃环境下,保鲜期可达10 d。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筷子涂层中12种重金属元素(锌、铜、镍、镉、铅、汞、铬、钼、硒、砷、钡、锑)在体液模拟物和食品模拟物中的暴露。方法以胃液模拟物、唾液模拟物作为体液模拟物,以4%乙酸(V/V)、水、95%乙醇(V/V)作为食品模拟物,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法测定筷子涂层中12种重金属元素的溶出量和迁移量。结果对20批次筷子涂层中12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测试发现10种重金属元素(锌、铜、镍、镉、铅、铬、钼、硒、砷、钡)有检出,其中铅元素含量高达347660.8mg/kg。对检出的重金属元素进一步分析其在体液模拟物中的溶出量和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发现高含量的元素能通过体液模拟物溶出和食品模拟物迁移。结论筷子涂层中重金属元素可能通过3种途径暴露至人体,分别是胃液溶出、唾液溶出、食品中迁移,且涂层涂覆的位置可对重金属元素的暴露途径产生影响;胃液模拟物中溶出量是唾液模拟物中溶出量的10倍以上;4%乙酸(V/V)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最多可高于水和95%乙醇(V/V)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近1000倍,且随着迁移次数的增加迁移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1.
食品纸包装产品中微量甲醛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纸包装产品中微量甲醛进行了研究. 比较了冷水,热水与4%乙酸对甲醛的萃取能力,并对样品的存放时间等条件对甲醛测定结果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利用该方法对60多种不同种类的食品纸包装产品进行微量甲醛的测定.研究结果发现,内层未经涂层处理的纸浆快餐具等产品甲醛含量较高,平均检出量最高达0. 93mg/L,而内层经涂层处理的纸杯等产品的甲醛舍量较低,平均检出量低于0. 20 mg/L.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定和分析网购密胺餐具的材质、高锰酸钾消耗量和脱色,研究迁移温度对甲醛迁移量的影响,评估网购密胺餐具的质量。方法 采集网上在售的18批次密胺餐具,通过衰变全反射(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红外法分析密胺餐具和脲醛餐具的特征吸收峰,快速区别密胺餐具和脲醛餐具。依据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对密胺餐具高锰酸钾消耗量、脱色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依据GB 4806.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对密胺餐具的甲醛迁移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脲醛餐具占样品总数44.4%,覆盖密胺涂层的脲醛餐具占样品总数33.3%;11.1%的样品高锰酸钾消耗量不合格;11.1%的样品4%乙酸浸泡液脱色不合格;11.1%的样品甲醛迁移量不合格(4%乙酸,70℃,2h)。结论 本次网上购买的密胺餐具高锰酸钾消耗量、脱色存在不符合GB 4806.7-2016的现象;甲醛迁移量不符合GB 4806.6-2016标准的现象,存在用脲醛餐具替代密胺餐具或是在脲醛餐具上覆盖密胺涂层以次充好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学校食堂在用密胺和不锈钢餐具进行检测分析,并参照相关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评估学校食堂在用密胺和不锈钢餐具的风险状况,为建立风险防范措施及优化现行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次检测通过对密胺餐具中甲醛迁移量、三聚氰胺迁移量;对不锈钢餐具中铅迁移量、砷迁移量、镉迁移量和镍迁移量六项指标,对食堂抽取的100批次密胺在用餐具和100批次不锈钢在用餐具样品进行风险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共发现在用问题餐具共72批次,占比36.0%。其中在用问题密胺餐具55批次,占密胺餐具总量的55.0%;问题不锈钢餐具17批次,占不锈钢餐具总量的17.0%。密胺餐具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甲醛和三聚氰胺(4%乙酸,水)的迁移量超标,不锈钢餐具不合格项目主要为铅、镉元素的迁移量超标。结论 食堂应制定密胺餐具相应的使用管理规范,设定密胺餐具的使用年限为1年以内,同时规范餐具的消毒、清洗等操作,从而有效地降低甲醛和三聚氰胺的迁移风险;应加强不锈钢餐具原料供应链管理,从源头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4.
以龙眼果肉为原料,在发酵剂、果汁含量、加糖量、发酵温度等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法对龙眼发酵饮料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龙眼发酵饮料的DPPH清除效果及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菌种采用儿童营养酸奶发酵剂(发酵剂G),果汁含量为40%(纯果汁与水的质量比为40:60),加糖量为9%,发酵温度为37℃,感官评分为88.5分。龙眼发酵饮料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最高可达91.4%。龙眼发酵饮料总酸含量为1.41 mL/100 mL,总糖含量为152 g/L,甲醛含量为6.2 mg/L;重金属铅、砷的含量均为未检出,达到国标要求;微生物检测指标中的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都在相关国标的要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解决塑料一次性餐具、淋膜纸碗等不经清洁直接接触食品的制品出厂时的微生物质量管控缺失的问题。方法采用臭氧注入聚乙烯包装袋密封消毒的方法,对一次性餐具阳性样品进行消毒测试,并参照相应国家标准及检验方法对其总迁移量和脱色试验项目进行测试评估。结果当O_3浓度达到555.6 mg/m3后密封保持4 h,淋膜纸碗、聚丙烯塑料餐盒、聚苯乙烯塑料勺3种不同材质的一次性餐具均得到了良好的消毒效果。当O_3浓度达到555.6 mg/m3后密封保持48 h,3种不同材质的一次性餐具的总迁移量和脱色试验测试结果符合国家相应标准要求或产品性能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臭氧注入聚乙烯包装袋密封消毒一次性餐具有可行性,可为生产者有效管控微生物指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新鲜桑叶为原料,以盐渍、醋蒸结合发酵法制备功能性桑叶茶进行感官品评,以EDTA滴定法测定茶水硬度含量,催化光度法测定草酸含量,液相色谱法测定1-DNJ含量。结果表明:盐水浓度2 g/L时,桑叶茶硬度从1039.29 mg/mL降低至310.14 mg/mL;醋水浓度60 mL/L时,草酸含量从202.8 mg/kg降低至139.4 mg/kg;以专利酒曲为菌种对盐渍、醋蒸后的桑叶发酵12 h制备所得的功能性桑叶茶草酸含量进一步降低至43.52 mg/kg。此方法制得桑叶茶感官评分为88.90分。与同类产品进行比对,功能性桑叶茶风味良好,草酸含量低,硬度和1-DNJ含量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钛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柠檬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倩倩  姜子涛  李荣  谭津 《中国酿造》2012,31(7):151-155
建立了钛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酸味剂柠檬酸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色谱条件:分离柱为Titania Sachtopore-RP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60∶40 (v/v)、流动相中含磷酸盐3mmol/L,流速0.SmL/min,柱温60℃,检测波长210nm.线性范围为0.02mg/mL~8.0mg/mL,检出限2.4μg/mL (3σ),回收率为92.79%~99.30%,RSD (n=8) <0.72%.准确度和精密度均可满足饮料中柠檬酸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红枣汁为原料,探究酿酒酵母分别与发酵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短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发酵对红枣汁品质的影响,并确定发酵工艺条件,以期得到一种新型红枣乳酸发酵饮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在37℃条件下发酵60 h,对红枣汁发酵液的总酸度、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确定酿酒酵母和乳酸菌的最佳组合及最佳接种比例。结果表明:酿酒酵母与发酵乳杆菌的接种体积比例为1∶4时,红枣汁发酵液总酸度为9.897 g/L,产酸率为8.31%,总酚含量为287.81 mg/L,维生素C含量为6.83 mg/100 mL,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1,1-二苯基-2-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7.37%、89.38%和76.12%;经酿酒酵母和发酵乳杆菌复合发酵的红枣汁品质优于发酵乳杆菌发酵的红枣汁品质及未发酵的红枣汁;发酵后,发酵液中乳酸、柠檬酸、乙酸和富马酸含量显著增加,草酸、苹果酸、酒石酸和琥珀酸变化不明显;氨基酸中的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增加明显,表明红枣汁品质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以紫薯和苦荞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紫薯苦荞复合醋饮料,并分析其风味组成。将紫薯和苦荞分别粉碎、调浆、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制得紫薯醋和苦荞醋,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紫薯苦荞复合醋饮料的最优配方:紫薯醋原液4mL、苦荞醋原液4mL、蔗糖4g、果葡糖浆4g,加水定容至100mL;该条件下制备的醋饮料具有紫薯和苦荞特有醋香味、色泽红亮、酸甜可口。HPLC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紫薯苦荞复合醋饮料共检出乙酸、柠檬酸、琥珀酸、乳酸等7种有机酸,苯乙醇、苯甲醛、乙酸苯乙酯等14种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