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沙枣花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64个组分,鉴定出其中54个化合物,占总质量分数的96.89%;其主要成分为反式肉桂酸乙酯(77.36%)、(E)-4-丙烯基-2-甲氧基苯酚(3.03%)、乙缩醛(2.70%)、顺肉桂酸乙酯(1.09%)、苯乙酸乙酯(1.06%)、苯甲酸乙酯(1.03%)、反式橙花叔醇(1.03%)。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花椒油得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法萃取花椒挥发油工艺,并利用GC-MS分析挥发油的成分,同时以水蒸气蒸馏法作对比。结果表明,当温度42℃,压力30 MPa,提取180 min时,超临界CO_2法的得率高达12.70%,是水蒸气蒸馏法得率的2.27倍。GC-MS分析发现两种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的组成相似,含量差异较大,主要成分有花椒油素(32.99%/10.56%)、芳樟醇(4.68%/4.84%)、桉叶油醇(3.92%/5.84%)、α-松油醇(4.55%/7.04%)、4-萜烯醇(2.95%/10.42%)、乙酸松油酯(5.19%/7.24%)、薄荷酮(5.40%/4.41%)、茴香脑(2.91%/3.73%)等,其中超临界CO_2法所得挥发油中的花椒油素含量最高,达到32.99%。这说明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超临界CO_2萃取法的提取效率更高,而且所得挥发油含有高含量的花椒油素,这为花椒油素的提纯,花椒挥发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SFE)和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柠檬草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分析比较了2种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柠檬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从柠檬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中初步鉴定了40个成分,主要成分为亚油酸(28.82%)、香叶醛(13.52%)、棕榈酸(12.71%)、橙花醛(10.83%)、硬脂酸(3.23%)、柠檬醇(2.65%)、乙酸香叶酯(2.03%);从柠檬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鉴定了35个成分,主要成分为香叶醛(32.86%)、橙花醛(28.22%)、乙酸香叶酯(7.93%)、橙花醇(4.47%)、橙花叔醇(4.13%)、苯乙酸橙花酯(2.44%);两者共有成分21个。两种方法提取的柠檬草挥发油组分及其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柠檬草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回流法和超声法提取代代花中的挥发油成分,提取率分别为0.16%、 2.18%和2.34%.再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三种方法分别鉴定出55、 34、 29种化学成分,其中水蒸气蒸馏法以萜品醉(20.98%).柠檬烯(11.67%)主,回流法以棕榈酸(20.61%)、 9,12-十八碳二烯酸-2-氯乙胺(14.54%)为主,超声法以正二十四烷(11.32%)、正二十一烷(11.06%).棕榈酸((8.76%)为主.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提取的挥发油的组成及含量存在差异,针对目标产物需要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水蒸汽蒸馏法对无极性和弱极性的萜烯和萜醇类化合物提取效果较好,超声法和回流法对极性稍强的脂肪酸和醋类有明显的提取优势.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紫苏叶、陈皮复配前后挥发油的变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紫苏叶、陈皮及紫苏叶和陈皮复配物(简称复配物)的挥发油,利用GC-MS技术对各挥发油进行分析,比较其成分及含量的差异。从紫苏叶、陈皮及复配物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0、22和31个化合物,检出物总质量分数分别为97.77%、99.76%和97.94%。紫苏叶挥发油中薄荷醇、β-波旁烯、反式-橙花叔醇和环氧化蛇麻烯II共4个化合物未在复配物挥发油中检测到,且其中β-古巴烯的含量在复配物中明显增加;陈皮挥发油中2-蒈烯、对-伞花烯、异松油烯、4-萜烯醇和大根香叶烯共5个化合物未在复配物挥发油中检测到,且其中香附烯酮的含量在复配物中明显增加;而复配物挥发油中新增加了4-蒈烯、邻-异丙基苯、癸醛、γ-榄香烯、乙酸橙花酯和乙酸橙花叔醇酯共6个化合物。因此,该研究说明紫苏叶、陈皮复配前后挥发油成分有明显变化,为紫苏叶和陈皮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窄叶鲜卑花叶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S-MS)技术对其挥发油中化合物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共鉴定出50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亚油酸(12.85%)、植酮(11.4%)、二十八烷(10.81%)、棕榈酸(9.22%)、正二十三烷(7.58%)、法尼基丙酮(5.62%)、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3.29%)、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3.21%)、肉豆蔻酸(3.03%)、反式-橙花叔醇(2.14%)、月桂酸(2.11%)、雌二醇(1.9%)等。窄叶鲜卑花叶挥发油种类较多,以脂肪酸、烷烃类和萜类物质为主。  相似文献   

7.
不同方法提取代代花中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回流法和超声法提取代代花中的挥发油成分,提取率分别为0.16%、2.18%和2.34%。再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三种方法分别鉴定出55、34、29种化学成分,其中水蒸气蒸馏法以萜品醇(20.98%)、柠檬烯(11.67%)主,回流法以棕榈酸(20.61%)、9,12-十八碳二烯酸-2-氯乙胺(14.54%)为主,超声法以正二十四烷(11.32%)、正二十一烷(11.06%)、棕榈酸(8.76%)为主。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提取的挥发油的组成及含量存在差异,针对目标产物需要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水蒸汽蒸馏法对无极性和弱极性的萜烯和萜醇类化合物提取效果较好,超声法和回流法对极性稍强的脂肪酸和酯类有明显的提取优势。  相似文献   

8.
以冻干柚子花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响应面实验方法优化水蒸气蒸馏提取柚子花精油工艺,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得到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柚子花精油最优工艺参数:液料比16∶1、盐水浓度3.51%、蒸馏时间8.15 h,柚子花精油提取得率为0.3856%。采用GC-MS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所得柚子花精油进行成分分析,共分离鉴定出50种化合物,占总萃取物的87.60%,其中主要成分为法呢醇、亚油酸乙酯、亚麻酸乙酯、棕榈酸乙酯、橙花叔醇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建立微波辅助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分析花椒挥发油的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水蒸气蒸馏法(MAE-SD)提取挥发油,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条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同时将微波辅助提取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AE-SD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400W、加水量15mL/g、浸泡30min,提取20min;经GC-MS分析,分离得到137种成分,质谱鉴定相似度在90%以上的化合物59种;根据峰面积归一法,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桧萜(3.72%)、β-月桂烯(8.34%)、枞萜(15.15%)、松油烯(3.65%)、桉树脑(6.25%)、α-蒎烯(4.95%)、β-芳樟醇(3.05%)、4-萜品醇(10.48%)、松油醇(3.55%)、α-松油醇酯(4.09%);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挥发油的成分种类和理化性质接近,但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MAE-SD可快速高效提取挥发油类成分,联合GC-MS可对挥发油进行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与同时蒸馏萃取辛夷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进行了化学组分的测定和分析比较,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挥发油主要成分为30种,独有成分为玫瑰醚、乙酸松油酯、乙酸冰片酯。同时蒸馏法所得挥发油主要成分为30种,独有成分为萜品油烯、草蒿脑、1-羟基-1,7-二甲基-4-异丙基-2,7-环癸二烯。两种方法共有成分28种,含量较高的为蒎烯、β-蒎烯、桉叶油醇、芳樟醇、左旋樟脑、α-松油醇、α-石竹烯、(E)-β-金合欢烯、香叶烯、杜松油烯、α-毕橙茄醇、金合欢醇。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挥发油颜色浅黄,平均出油率为1.3%。同时蒸馏法所得挥发油颜色淡黄,平均出油率为1.5%。同时蒸馏萃取法无论从香气品质,含量,提取率均略高于水蒸气蒸馏法。  相似文献   

11.
赵丽娟  辛广  张捷莉 《食品科学》2007,28(11):420-42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和普通水蒸汽蒸馏萃取法,对产自太行山地区的花椒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测得花椒挥发油含量分别为12.5%、8.9%;并用汽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结合计算机质谱图库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分别鉴定出45种(同时蒸馏萃取法)和26种(普通水蒸汽蒸馏萃取法)化学组分,分别占总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94.68%和93.98%。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主要含有苎烯(24.75%)、桉叶油素(8.91%)、β-蒎烯(7.81%)等,普通水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主要含有桉叶油素(41.19%)、(+)-α-松油醇(12.25%)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冷等离子体辅助提取法(CPAE)从百里香叶片中提取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三种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测定其精油中的总酚、总黄酮、花青素含量,通过DPPH?、ABTS+?、总抗氧化能力三个抗氧化指标评估了其体外抗氧化性,并将精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得出得率更高、抗氧化性更好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在精油得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SDE法的精油得率最高,达到了1.30%。经GC-MS分析,三种精油共检出了36种组分,主要成分均为2-茨醇(32.194%~32.515%)、香芹酚(17.265%~19.998%)、百里香酚(13.031%~15.202%)和α-松油醇(11.296%~12.012%),其中,SDE法和CPAE法比SD法制备得到的精油在以上活性成分上含量更高。在总酚、总黄酮、花青素的测定结果中,SDE法制备得到的精油中总酚和花青素含量更高,分别为133.67±0.20 mg GA/g EO、0.32±0.02 mg/g EO,CPAE法制得的精油总黄酮含量最高,达到了54.82 mg Rutin/g EO。在体外抗氧化性实验中,三种精油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各项抗氧化指标都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性和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中,SDE法获得的精油对于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更佳,在最高实验浓度下清除率均在96%以上。通过抗氧化相关性分析发现,百里香精油的抗氧化活性与酚类等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综上,从各项实验结果来看,SDE法是一种更为可取的提取百里香精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方法提取艾纳香叶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水蒸汽蒸馏法(SD)、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3种方法提取的艾纳香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艾纳香叶挥发性成分中主要是醇类和烯类化合物,其中萜类物质占较大比例。3种方法的提取物中分别鉴定出化合物50种(SD)、24种(SDE)和49种(HS-SPME)。水蒸汽蒸馏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油状挥发物中主要成分相似,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油状挥发物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相似,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油状挥发物中低沸点化合物较少。  相似文献   

14.
以白豆蔻为原料,利用水蒸气蒸馏(SDE)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法提取白豆蔻精油。以萃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萃取工艺,并采用气质联用(GC-MS)法分析两种提取方法所得白豆蔻精油的组成。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0 ℃、CO2流量14 mL/min、提取时间4.0 h。在此优化条件下,SFE提取白豆蔻精油得率为6%,为SDE提取精油的1.5倍。GC-MS分析结果表明,共检出挥发性化合物158种,其中SDE和SFE提取精油中分别检出97种、111种,独有化合物分别有47种、61种,共有化合物有50种。两种提取方法所得精油的组成相似,主要成分有桉叶油醇、α-蒎烯、4-异丙基甲苯、顺式十五烯酸、棕榈酸等,但含量差异较大。结果表明SFE是提取白豆蔻精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盐水鸭香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同时蒸馏萃取2种方法提取了中国传统肉制品盐水鸭的香气成分,并用气质联用进行分析。通过比较质谱以及卡瓦茨保留指数共鉴定出10 1种化合物,包括酯类、醇类、酸类、醛类、烃类、酮类、含N、O、S杂环及其他类化合物。脂肪氧化降解产物可能是构成盐水鸭肉特征风味的重要化合物。固相微萃取方法对低沸点化合物萃取效果较好,而同时蒸馏萃取对高沸点化合物萃取较好。  相似文献   

16.
金华火腿挥发性风味物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同时蒸馏提取(SDE)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 SPME)法制备样品,利用 GC MS分离,鉴定了金华火腿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比较了两种样品制备方法的优劣,鉴定了金华火腿中 143种挥发性风味组分,并分析了风味成分的生成途径.在 SDE的结果中,最丰富的是醛类化合物,出峰面积相对比例为48%,其次是酸类23 45%,酮类 8 52%;在 SPME结果中,出峰面积相对比例较高的是醇、酸和醛类化合物,分别为26 8%、25 84%和 19 83%.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差异是由于处理过程的不同造成的,SDE中有2 h的高温蒸煮过程,因而其结果可以表征熟火腿的香气成分;而SPME则直接吸附萃取香气成分,未使香气成分发生变化,因而可以表征生火腿的香气成分,两种方法在研究金华火腿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方面可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萃取浓香葵花籽油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技术(GC- O-MS)对香气活性物质进行分离鉴定。SDE的最佳萃取条件为:二氯甲烷40 mL,加油量40 g,水添加量 200 mL,萃取时间3 h。经GC-MS分析共鉴定出9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醛类(29.29%)、杂环类(29.10%)、萜烯类(26.79%)、醇类(3.08%)、烯烃类(1.78%)、酮类(1.47%)、烷烃类(0.57%)、酯类(0.43%)和酸类(0.25%)。GC-O鉴定出24种香气活性物质,主要包括吡嗪类物质,赋予浓香葵花籽油烤香味;萜烯类物质,赋予其包括松针味的植物清香。  相似文献   

18.
梁秀媚  胡卓炎  赵雷  王凯 《食品与机械》2017,33(3):155-159,173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溶剂萃取法(SE)和超临界CO_2萃取法(SFE-CO2)提取芒果皮精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3种方法提取的芒果皮精油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芒果皮精油共鉴定出80种化合物,包括萜烯类22种、非萜烃类8种、醇类19种、醛酮类8种、酯类14种和酸类9种。其中,SD法鉴定出化学成分49种、SE法鉴定出化学成分56种和SFE-CO_2法鉴定出化学成分59种。SD法提取的精油主要为低沸点挥发性的萜烯类;SE法提取的精油酯类、酸类化合物比例较大;SFE-CO_2对芒果皮精油的提取最充分,是较理想提取精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结合保留指数(RI)对牡丹皮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加酒精灯加热蒸馏法、乙醚超声波萃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这五种提取方法所制备的挥发油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挥发油得油率、化合物成分和丹皮酚提取率,选出最佳提取方法。五种方法的得油率分别为:1.03%、2.97%、4.45%、2.85%、0.63%,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种类依次为21、22、22、23和22种,主要包括酚、烷烃、酸、酯、酮、醇和醛类等成分。五种方法获得的丹皮酚含量分别为:76.34%、72.49%、91.54%、60.04%和75.90%。以得油率和丹皮酚提取率为指标,水蒸气加酒精灯加热蒸馏法提取牡丹皮挥发油的提取率最高,可用于牡丹皮挥发油的提取;以化合物成分为指标,则超临界CO2萃取法和乙醚超声波萃取法,鉴别出的成分更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