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腥味作为影响水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国外对此研究较早,而国内则鲜有报道。综述了水产品腥味物质的种类,从养殖环境、体表吸附及水产品本身生化反应等角度阐明了腥味物质形成的原因,介绍了近年来水产品腥味物质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就水产品腥味物质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水产品具有的腥味物质会对其产业化生产引发不利影响,腥臭味问题成为水产品加工与销售的一大限制性因素.该文对近几年国内外关于水产品腥味物质的形成机理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方面脱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各类脱腥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为今后水产品腥味物质的脱除与生产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产品的腥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产品的加工和消费,研究水产品腥味物质的产生及脱腥技术对于水产加工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水产原料及其制品中腥味物质的种类、形成机理及脱除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水产品的脱腥研究及高价值水产制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食品工业科技》2013,(08):386-389
水产品的腥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产品的加工和消费,研究水产品腥味物质的产生及脱腥技术对于水产加工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水产原料及其制品中腥味物质的种类、形成机理及脱除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水产品的脱腥研究及高价值水产制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贝类加工制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贝类及其制品的腥味也会影响产品的口感和销售。深入了解腥味物质的形成及其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贝类加工产业的发展。本文综述近年来贝类中主要腥味物质种类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水产食品中腥味物质的调控及风味品质改善提供理论参考,对创新和丰富水产品加工基础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水产品自身携带的腥臭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水产品加工生产与消费,探讨水产品腥味物质的提取和分析技术对水产品加工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近年国内外水产品腥味物质的提取技术和分析技术进行综合阐述,并对提取、分析技术进行优缺点对比,旨在为腥味脱除和水产品高值化加工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贝类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其腥味阻碍了该产业的发展。因此,贝类中腥味物质的检测及脱除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贝类腥味物质的感官评价法、电子鼻法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检测方法,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脱腥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贝类等水产品脱腥技术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由于贝类腥味成分与感官特性之间的联系尚未系统研究,而且利用传统液相脱腥技术容易导致营养物质损失,因此从分子结构层面深入探究脱腥机理,研发高效无损的脱腥材料及脱腥技术将是今后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鱼类腥味物质及脱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渔业在我国经济占比例较大,鱼类资源开发利用广泛,而水产品特别是鱼类的腥味阻碍水产品深加工领域的发展。本文介绍了鱼腥味的化学本质,已鉴定出的相关物质有三甲胺、苦味肽、吲哚、醛、酮等,其产生原因主要由于鱼体在水中的吸附和富集、微生物和酶对脂肪的分解氧化;提取方式多样,包括固相微萃取技术、动态顶空萃取、微波蒸馏法、超临界流体法等,分析鉴定方法主要包括感官评定、电子鼻、气质联用仪和气相-质谱-嗅闻联用仪;最后叙述国内外脱腥技术研究现状及总结展望,目前国内外对腥味物质的研究不够精确全面,对其化学本质与感官特性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水产品营养丰富均衡,味道鲜美,在广大消费者饮食列表中意义重大。但由于水产原料中含有种类繁多的挥収性物质,如醛类、醇类、酮类、烃类、萜烯衍生物和少量的硫醚、呋喃、萘类等,多种挥収性成分相互之间共同作用导致强烈的腥味产生,这种不良风味影响食用口感与市场销售,产业化収展受到严重阻碍。大量研究表明腥味物质主要来源于氧化三甲胺的分解、脂质的自动氧化及外界环境次生代谢物的作用。如今消费者对食品风味的要求越来越高,腥味物质的形成以及如何有效控制成为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重点介绍了水产原料中腥味物质的形成机制和脱腥技术的研究迚展,分析兵今后的収展幵做出展望,以期对水产原料脱腥技术的应用和収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鱼类的肉质鲜嫩,因其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特性,营养价值丰富,是重要的食品原料。但鱼类自身的腥味物质限制其深度应用。目前鱼类的深加工技术无法完全解决鱼类及其制品的腥味问题,制约了鱼类的标准化、规模化和多元化发展。该文综述淡水鱼类及其制品的腥味形成机理、对比不同腥味物质检测技术差异及可行的脱腥方式,以期为提高淡水产品的竞争力以及推动优质水产品的升级扩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广泛使用,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药物残留,危害人体健康.当前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的监控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水产品中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测定采用各种的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方法,并分析比较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紫外分光光度法、微生物效价法、气相...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前被广泛关注的水体污染物之一,酚类化合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危害性高。酚类化合物不仅可通过生活饮用水直接进入人体,也可经水体及水体微生物转移到水产品中,在水产品中富集,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对水产品中酚类化合物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综合调研了水产品中常见酚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重点聚焦了常见酚类化合物相关检测技术进展,以期探寻便捷、高效、灵敏的酚类化合物检测技术,为研究和制定水产品中酚类化合物检测方法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食品工业科技》2013,(08):365-368
水产品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并且水分含量又高,容易腐败变质,因此水产品的保鲜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尤其是生物保鲜。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的总称,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抑菌、抗肿瘤等保健功能。本文介绍了天然防腐剂茶多酚的组成、抗氧化机理及抑菌机理,综述了茶多酚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茶多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40年代以来, 各类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发展迅速, 有机锡的产量也随之不断提高。海洋生物对有机锡有很强的富集能力, 因此在较低浓度下就能引起部分海洋生物累积性中毒或生殖逆向性变化, 对鱼类、甲壳类等水产品都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水产品中有机锡类化合物分析测试方法上的研究进展情况, 包括前处理中的萃取方法与净化方法、检测方法2个方面,进而增加对有机锡类化合物的了解,为今后快速、简便、有效的检测水产品中的有机锡类化合物含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水产品安全成为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对水产品内源性危害如毒素、寄生虫、水产品过敏原以及水产品规模化养殖过程中涉及到的外源性危害如化学物质添加、农兽药、重金属残留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危害以及其他物理破坏等主要因子进行分析。针对毒素、寄生虫、渔药、重金属和微生物分别从色谱法、分子生物学、化学、免疫学、生物传感法等方面进行检测方法介绍和优缺点讨论。大多数新型检测技术拥有更好的特异性、准确性、快速性,但在各个国家的水产品安全检测工作中尚未成为标准使用。随着水产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建议加快推动国家水产品安全的标准化及法规化进程,确保消费者权益和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6.
副溶血性弧菌广泛存在于近海岸的海水、海底沉积物以及鱼虾、贝类等海产品中,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我国沿海地区,由副溶血性弧菌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数量已经跃升食品中毒事件的首位。因此,为了提高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准确率,降低食物中毒的风险,有必要建立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目前,除了传统的检测方法外,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快速检测方法已成为副溶血性弧菌的主流检测技术。本文主要综述了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在副溶血性弧菌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保冻水产品安全,准确检测冻水产品中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从湛江地区进出口水产品加工厂抽取了1158份冻水产品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分析,本实验采用了全自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仪筛选法进行了初步筛选,对分离菌株用APIListeria试剂盒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158个样品中有7个样品(0.60%)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阳性,另有4个(0.35%)为L.innocua、L.welschimeri和L.grayi阳性。本试验VidasLMO检测试剂条呈现4个假阳性,经鉴定为李斯特氏菌属中L.innocua、L.welschimeri和L.grayi,表明VidasLMO检测试剂条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河豚毒素是河豚鱼及其他生物体内含有的一种内源性生物碱, 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 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类毒素。自从2016年9月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后, 水产品中河豚毒素含量的准确测定, 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水产品中河豚毒素含量色谱、质谱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着重总结了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分析检测技术, 并对各种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