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制糖工业中葡聚糖给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利用葡聚糖酶降解甘蔗糖厂混合汁中的葡聚糖。首先监测混合汁在自然静置下葡聚糖含量、过滤速度等指标的变化。其次在不同条件(酶剂量、pH、温度及酶解时间)下对葡聚糖酶的降解作用进行研究,得到此葡聚糖酶的最佳降解范围为:酶剂量10~15mg/kg,酶解pH5.0~6.0,酶解温度50~65℃,酶解时间10~15min。在酶解的最佳范围内模拟糖厂实际生产流程进行实验验证,加入10mg/kg葡聚糖酶,清汁中葡聚糖含量降低了61.32%,沉降时间减少了13.46%,简纯度提高了0.65%,而pH、锤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制糖过程葡聚糖的存在不仅造成蔗糖损失,其高粘性也给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RSM)对葡聚糖酶降解糖厂混合汁中的葡聚糖进行了工艺优化。基于单因素实验,以葡聚糖酶剂量(mg/kg)、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min)为响应因子,混合汁中葡聚糖含量为响应值,作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得到酶解的最优工艺条件。结合糖厂实际生产,提出可供糖厂应用葡聚糖酶降解葡聚糖的参考工艺条件:葡聚糖酶剂量10~15mg/kg蔗汁,反应时间10~15min,反应pH为4.5~5.5(最优为4.90),反应温度为50~60℃(最优为54.3℃)。在此工艺范围内,得到混合汁中的葡聚糖含量为313~354mg/kg·Brix,对应其去除率为74.45%~71.10%。   相似文献   

3.
葡聚糖酶应用于甘蔗混合汁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糖过程葡聚糖的存在不仅造成蔗糖损失,其高粘性也给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RSM)对葡聚糖酶降解糖厂混合汁中的葡聚糖进行了工艺优化。基于单因素实验,以葡聚糖酶剂量(mg/kg)、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min)为响应因子,混合汁中葡聚糖含量为响应值,作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得到酶解的最优工艺条件。结合糖厂实际生产,提出可供糖厂应用葡聚糖酶降解葡聚糖的参考工艺条件:葡聚糖酶剂量10~15mg/kg蔗汁,反应时间10~15min,反应pH为4.5~5.5(最优为4.90),反应温度为50~60℃(最优为54.3℃)。在此工艺范围内,得到混合汁中的葡聚糖含量为313~354mg/kg·Brix,对应其去除率为74.45%~71.10%。  相似文献   

4.
使用细丽毛壳菌发酵生产的α-葡聚糖酶粗酶液在蔗汁中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合汁中添加粗酶液,用常规的亚硫酸法工艺进行澄清处理,过滤速度与沉降速度均提高了40%,葡聚糖除去率为20%,清汁混浊度降低60%,色值降低10%。在混合汁、清汁与糖浆中添加粗酶液,葡聚糖含量分别减少20%、15%与5%。葡聚糖酶的加入对蔗糖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多糖类杂质对制糖工业有很大影响。主要研究了亚硫酸法澄清工艺对蔗汁中两种多糖:淀粉与α-葡聚糖的去除效果,以及淀粉酶与α-葡聚糖酶在澄清工艺中的添加效果与剂量。结果表明:亚硫酸法澄清对淀粉的平均去除率为55%,对α-葡聚糖的平均去除率为27.7%,两种多糖的含量变化对其去除率影响不大;预灰后为两种酶在生产上最适添加点,酶的添加对于去除两种多糖非常有效,微量添加时即可以将清汁中剩余多糖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6.
酶在蔗糖工业中的应用由来已久,随着一些新种类酶的开发以及使用成本的降低,酶在甘蔗制糖工艺使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蔗汁成分的复杂性,单一的酶往往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使用复合酶制剂协同作用效果显著.本文总结了这些酶的特性以及在甘蔗制糖行业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影响混合汁气浮澄清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混合汁加热温度是混合汁气浮澄清过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较好的澄清试验条件为混合汁加热温度55℃,制泡时间15 s,PAM添加量为2.5 mg/L。  相似文献   

8.
分析无硫澄清工艺的清汁、糖浆与白砂糖理化指标,并通过T检验分析这些物料理化指标与亚硫酸法的差异显著性。同时分析无硫澄清工艺过程Ca_3(PO_4)_2、CaCO_3及单宁钙协同CaCO_3等沉淀物微观结构及吸附蔗汁胶体、色素效果,探讨无硫澄清的除杂脱色原理。结果表明,无硫澄清工艺清汁和糖浆在纯度、色值、还原糖含量等指标T检验p值均大于0.05,而清汁浊度、糖浆电导灰分及浊度的p值小于0.05,表明无硫澄清工艺与亚硫酸法工艺清汁、糖浆在纯度、色值、还原糖含量等关键指标无显著差异,在清汁浊度、糖浆浊度与电导灰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所煮制白砂糖不含SO_2,色值为46 IU,浊度21 MAU,水分0.07%,电导灰分0.024%,色值与浊度明显优于亚硫酸法(色值62 IU,浊度38 MAU,表明无硫澄清工艺完全可以满足一级白砂糖生产的工艺要求,且在色值与混浊度更具有优势。从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可知,纯水体系生成的CaCO_3、Ca_3(PO_4)_2和单宁钙沉淀具有明显的晶体结构,晶体间存在许多空隙,且在蔗汁体系生成CaCO_3、Ca_3(PO_4)_2及单宁钙沉淀晶体间绝大多数空隙已全部或大部分被填充,特别单宁钙,空隙数量已显著减少,甚至观察不到,表明上述沉淀物生成时会同步吸附混合汁的胶体、色素等形成共沉淀,从而将它们除去,胶体去除率与脱色率达到46.17%和50.61%,优于亚硫酸法,这可由清汁、糖浆及白砂糖紫外全波扫描图证实。  相似文献   

9.
耐热β-葡聚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70%3,符合啤酒糖化工艺要求。对β-葡聚糖含量为212~941mg/L的麦汁都有很明显的降低粘度的效果,粘度最高降幅达到0.51CP,麦汁粘度平均比同类麦汁低0.06CP。随着粘度的降低,过滤时间可缩短。实验室及大生产结果都证实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0.
国外研究表明,α-葡聚糖酶可用于整个制糖生产过程,最佳添加点为提汁车间,α-葡聚糖酶的使用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国内还未见有相关工业应用研究的报导。本文简要分析葡聚糖对制糖生产的影响,并介绍国内外α-葡聚糖酶研究情况及其在甘蔗制糖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α-葡聚糖酶的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快速准确测定糖厂蔗汁中α-葡聚糖含量,对传统的酒精Haze法进行改良。利用淀粉酶与α-葡聚糖酶降解蔗汁中的淀粉与α-葡聚糖,以无淀粉与蔗汁α-葡聚糖的蔗汁作为空白制作α-葡聚糖在蔗汁中的工作曲线,测定样品α-葡聚糖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RSD为2.95%,加标回收率在94.2%~96.7%之间。与传统酒精Haze法测定结果相比准确度有了显著提高。该方法克服了其他检测方法的缺点,简化了实验步骤,加快了实验速度,为糖厂实时检测糖汁中的α-葡聚糖含量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青皮甘蔗汁澄清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五种不同方法(加酶法、明胶-硅胶法、果胶酶-明胶- 硅溶胶法、硅藻土法和果胶酶-壳聚糖法)对青皮甘蔗汁的 澄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果胶酶-明胶-硅溶胶澄清效果较 好,并对相应最佳处理条件提出建议(果胶酶0.03%,温度 45℃,时间3h;明胶0.06%,硅胶0.6%、pH5.5)。  相似文献   

13.
初步探索了镁、硫酸根对蔗汁澄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镁盐或硫酸根会使蔗汁的沉降速度明显减慢,同时使清汁纯度明显下降,影响程度随镁盐或硫酸盐含量的增加而加强,主要是因为镁盐与硫酸根的存在,使磷酸与钙的反应并没有生成具有优异除杂脱色的磷酸钙而是粘度较大的磷酸复合物,所生成的絮状沉淀物粒度较小且不结实,导致澄清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甘蔗汁的透光率,研究了用改性柠檬渣对甘蔗汁进行澄清。利用单因素考察改性柠檬渣的用量、振荡时间、振荡温度和振荡速度对甘蔗汁透光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L9(34)振荡正交实验和离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改性后的柠檬渣能明显提高甘蔗汁的透光率;最优振荡组合:振荡时间为70 min,振荡温度为30℃,振荡速度为100 r/min,40 m L甘蔗原汁中加入改性柠檬渣用量为0.1 g;最优离心组合为:离心机转速为7000 r/min,离心时间为15 min,离心次数为1。在此工艺条件下的甘蔗汁的透光率可达到94.7%。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浓度的乙醇、料液比、超声波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等条件对甘蔗糖厂混合汁浮渣总黄酮的提取进行正交设计试验,并以芦丁为标准品,用分光光度法在510nm处测定各提取液的总黄酮含量。结果显示:超声波乙醇提取法最佳工艺组合为A2B2C3D2,即乙醇浓度60%,料液比1∶50,超声波提取温度80℃,超声波提取时间60min。  相似文献   

16.
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营养丰富,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研究了以36°Bx胡萝卜浓缩汁为原料,辅配橙汁和苹果汁加工胡萝卜汁饮料的工艺,通过L16(45)正交试验确定了饮料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7.
陶瓷膜在苹果汁澄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国内研制的陶瓷膜进行苹果汁的澄清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锆陶瓷膜可有效地澄清苹果汁,澄清果汁的各项指标达到出口果汁指标;并与国外陶瓷膜设备作同期运行对比,其澄清效果、通量的稳定性等方面均达到或超过国外陶瓷膜的处理结果.同时实验还对湍流促进器强化无机膜微滤过程以及膜清洗方法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无机陶瓷膜膜过滤苹果汁合适的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18.
罗玉琴  扶雄  侯轶 《食品工业科技》2015,36(10):205-209
对实验室筛选得到的一种微生物絮凝剂BN-25的特性及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其絮凝活性物质主要分布在发酵液中,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100℃下连续沸水浴30min,絮凝活性保持不变。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扫描(FTIR)和化学测定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BN-25含有大量的氨基、羟基、羧基、硫酸根等有利于絮凝的基团,多糖为其主要成分,含量达89.5%。通过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确定了微生物絮凝剂BN-25与聚丙烯酰胺(PAM)复配处理甘蔗混合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中和p H6.8,二次加热温度100℃,BN-25添加量12mg/L,PAM添加量1.0mg/L。处理后蔗汁色值仅为273IU,浊度仅为84MAU,澄清效果明显优于PAM单独应用,并降低PAM的添加量75%以上,为微生物絮凝剂应用于制糖行业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索氏提取对甘蔗糖厂混合汁浮渣的醇溶组分进行分离,利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分光光度法快速评价浮渣醇溶物抗氧化能力。基于二次回归正交实验设计,获得浮渣索氏提取时间、液固比与提取物抗氧化值的关系表达式,并对提取参数及产物抗氧化值进行响应曲面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