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鲜羊乳为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LB)、嗜热链球菌(ST)和嗜酸乳杆菌(LA)为发酵剂,研究了添加水苏糖对普通酸羊乳(LB︰ST=2︰1)和嗜酸乳杆菌发酵乳(LA︰LB︰ST=1︰2︰1)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酸羊乳的最佳水苏糖添加量为8%,在此添加量下,酸度最高为141.8°T,总菌数为1.60×109 CFU·mL~(-1),pH最低为3.68;嗜酸乳杆菌发酵羊乳的最佳水苏糖添加量为4%,发酵4.5 h后,发酵乳的酸度和pH分别为111.60°T和4.59,总菌数为1.52×109 CFU·mL~(-1),嗜酸乳杆菌活菌数为3.00×107 CFU·mL~(-1)。  相似文献   

2.
研究在牛乳中添加番茄汁对嗜酸乳杆菌NCFM生长、活菌数和发酵乳风味物质的影响。灭菌的鲜牛乳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番茄汁,接种嗜酸乳杆菌NCFM发酵,一组样品用p H值跟踪分析仪检测发酵过程酸奶p H值得变化,当发酵样品p H值到达4.50时,立即取出另一组样品置于4°C冷藏,检测发酵乳样品中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抗氧化活性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番茄汁可以刺激嗜酸乳杆菌的生长,在冷藏的过程中,所有添加番茄汁的发酵乳的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显著高于牛乳,不仅如此,随着番茄汁质量分数的增加,番茄汁的活菌数越高。番茄汁添加的发酵乳成品的的抗氧化活性均大于纯牛乳样品,且具有更高浓度的风味物质。结论:番茄汁有助于嗜酸乳杆菌的生长同时保持其冷藏阶段的存活率,且能提高发酵乳的抗氧化能力,同时提高了发酵乳的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3.
试验利用嗜酸乳杆菌选择性培养计数方法,研究了冻干嗜酸乳杆菌NCFM在发酵乳中的添加应用。结果发现,在6℃条件下21 d保质期内,嗜酸乳杆菌NCFM菌数的下降规律约为50%~60%。因此,冻干嗜酸乳杆菌NCFM可按活菌含量≥1.0×10~7 CFU/mL(100 DCU/1 000 L)后添加到发酵乳中,由此制得的益生菌发酵乳在整个保质期内的后酸变化缓慢温和,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4.
以鲜羊奶为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链球菌为基础发酵剂,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研究温度对两菌株发酵羊奶过程中酸度、pH、活菌数及总活茵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酸羊奶的最佳发酵温度为37℃,此时凝乳时间为4h,酸度、pH、嗜酸乳杆菌数和总活菌数分别为97.8 0T、3.88、1.8×107 CFU/mL和1.38×109 CFU/mI,感官评价总分可达到8.35分;干酪乳杆菌羊奶的最佳发酵温度为39℃,此时酸羊奶凝固时间为4.5h,酸度、pH、干酪乳杆菌数和总茵数分别为79.2 °T、4.48、1.56×108 CFU/mL和1.81×109 CFU/mL,感官评价总分可达到7.00分.  相似文献   

5.
利用鲜牛乳和番茄汁为原料,通过添加嗜酸乳杆菌发酵来制备西红柿益生菌酸乳;通过测定活菌数和感官评定确定了番茄汁最适的添加量,测定了嗜酸乳杆菌的发酵特性,发酵结束后在4℃下贮存,在此过程中测定了嗜酸乳杆菌的存活状态及贮存过程中酸度和pH的变化,分析了番茄汁对嗜酸乳杆菌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蔗糖添加量为8%,嗜酸乳杆菌发酵剂的接种量为45,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9h,可以得到呈浅红色,状态均匀,酸甜适口的西红柿益生菌酸乳,40C下贮存10d后嗜酸乳杆菌活菌数仍达107cfu/mL以上.  相似文献   

6.
发酵奶中乳酸菌菌种检出及活菌计数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北京市场发酵奶(酸奶)在保质期内的乳酸菌数及乳酸菌菌种的检出率。方法对11个酸奶厂家的20种不同酸奶产品进行乳酸菌活菌计数及所用菌种的检验。结果在保质期间,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检出率分别为23.08%和27.27%;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分别为72.22%和94.44%。在保质期末,嗜热链球菌的平均活菌数为3.23×106CFU/ml,保加利亚乳杆菌为4.17×105CFU/ml,双歧杆菌为1.12×104CFU/ml,嗜酸乳杆菌为1.32×104CFU/ml。结论酸奶中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检出率及活菌数均高于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  相似文献   

7.
针对益生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包被发酵的形成特性和营养需要,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优化其增殖培养基,获得高密度培养条件和提高菌粉存活率方法。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包被发酵的增菌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7.77%、蛋白胨2%、牛肉膏2%、酵母粉3%、柠檬酸氢二铵0.3%、K2HPO4·7H2O 0.2%、MgSO4·7H2O 0.09%、MnSO4·4H2O 0.025%、NaAc·3H2O 0.3%、吐温-80 0.1%、海藻酸钠1.45%、纳米碳酸钙2.93%。在此优化条件下,嗜酸乳杆菌活菌数达4.32×1010 CFU/mL,制备成的冻干粉在37 ℃条件下贮藏100 d后仍保留75%以上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益生菌混合菌种在发酵豆乳中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益生菌混合物AST和TLB分别在42℃进行豆乳的发酵,在发酵豆乳的发酵和贮存过程中(4℃下28d),观察pH值和活菌数的变化情况。在AST益生菌混合物(嗜酸性乳杆菌,双歧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培育下,42℃下发酵时间减少到8h。但嗜酸性乳杆菌在冷藏的过程中生存状态较差,其活菌数在冷藏后一周后未达到标准。将豆乳在42℃下用TLB益生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乳酸亚种Bb12)进行发酵,结果发酵时间缩短到4h,双歧杆菌活菌数目的对数增加了约一半,而且经过28d的冷藏,细菌数仍然维持在107 CFU/mL以上。  相似文献   

9.
干酪乳杆菌发酵大豆乳产品的质量分析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乳制品中选育出生长繁殖力强、发酵活力高强的干酪乳杆菌05-20为试验菌株,制备了干酪乳杆菌纯种发酵大豆乳,分析了发酵产品的质量,考察了发酵产品在冷藏(4 ℃)和室温(20~25℃)条件下的贮藏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发酵产品的活菌数为2.3×109 cfu/mL,pH值4.6,滴定酸度为80.3°T,产品品质良好;发酵产品0~4℃冷藏21 d,活菌含量仍可达1.57×109 cfu/mL,pH值降至4.2左右,酸甜适宜,确定发酵产品4 ℃下贮藏期为21 d;室温(20~25℃)储存14d,活菌数达1.50×109 cfu/mL,pH值降至4.2左右,确定发酵产品室温条件下贮藏期为14d.本研究为大豆酸乳产品质量分析规范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研制和开发多功能益生菌豆乳制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的益生菌发酵剂配比条件下酸奶的品质和口感.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比例为(10∶4∶2∶2)用于酸奶的混合发酵生产,可以使双歧杆菌活菌数达到1.5×108cfu/ml、嗜酸乳杆菌活菌数达到3.1×108 cfu/ml;采用添加低聚木糖等益生元,可以促进双歧杆菌的活菌数目提高;发酵后在LABS酸奶中添加SOD,可保持其在酸奶中较高的酶活力.SOD-LABS益生菌酸奶在4℃保存21d,SOD酶活性能保持75%以上.  相似文献   

11.
探索青脆李益生菌饮品适宜的发酵菌株、工艺参数及贮藏条件,为青脆李益生菌饮品开发提供解决方案。对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及其组合发酵的益生菌饮品感官评价、pH变化进行研究,确定适宜的发酵菌株组合;对其发酵适宜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发酵工艺参数;对4 ℃冷藏条件益生菌饮品可滴定酸、pH、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及活菌落总数变化等进行研究,获得适宜的贮藏条件。结果显示:青脆李益生菌饮品适宜发酵菌株组合为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混合菌株1:1:1,发酵温度25 ℃、发酵时间44 h,接种量0.7‰。验证实验表明感官评分高达9.2。4 ℃冷藏益生菌饮品30 d,可滴定酸含量、pH、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均基本保持稳定,且活菌落总数20 d达8.6×107 CFU·mL?1、30 d达2.0×106 CFU·mL?1,满足活性乳酸菌饮品要求,表明利用青脆李为原料研发益生菌饮品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椰子饮料营养价值,以新鲜椰子为原料,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为菌种,辅以蔗糖和葡萄糖,经发酵研制出一种具独特风味、富含益生菌的发酵椰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及菌比值对发酵椰奶中活菌数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法,以活菌数为指标,优化发酵椰奶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发酵温度为41℃、发酵时间为18 h、接种量为9%、菌比例(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Z/S)为1时,发酵椰奶活菌数含量达2.011×108 CFU/mL,与模型预测值较为吻合,远高于市场标准。发酵椰奶富含的乳酸菌均可定殖于人体胃肠道,发挥护肠保健作用,保留了纯正的椰香,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豆酸乳是将大豆磨浆后与牛乳混合经乳酸菌发酵而赋予特殊风味的产品,但尚未有仅用嗜酸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2株菌来发酵益生菌豆酸乳的报道。对碳源、生长促进因子、稳定剂和温度等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豆水比为1:8、牛乳含量为30%的豆浆牛乳混合物中添加4.0%的蔗糖、0.3%的葡萄糖、0.6%的低聚果糖、0.8%的BY-H-260,在无菌条件下添加0.005%的嗜酸乳杆菌菌粉和0.015%的两歧双歧杆菌菌粉,在42℃条件下发酵5~5.5 h,酸度可达70~75°T(pH为4.0左右),活菌数可达108cfu/mL级,组织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三株嗜酸乳杆菌中筛选出具有高抗胃肠道胁迫特性的嗜酸乳杆菌并研究其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人工模拟人体消化道胃液、肠液和胆盐环境,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研究三株嗜酸乳杆菌进入人体后对在消化道胃液、肠液和胆盐环境中的存活率,从而反映嗜酸乳杆菌对人体消化道胃液、肠液和胆盐环境的抵抗力。然后以筛选出的具有高抗胃肠道胁迫能力的嗜酸乳杆菌为研究对象,让处理组小鼠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盐(DSS)溶液7 d,以人工诱发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为动物模型,观察此株高性能的嗜酸乳杆菌CGMCC10436的抗溃疡性结肠炎潜力。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CGMCC10436在模拟胃酸pH2.5~4.5时,其活菌数大于10~7CFU/mL,并且在3 h时没有下降的趋势;在模拟肠液中2h时,嗜酸乳杆菌CGMCC10436活菌数有所上升;并且嗜酸乳杆菌CGMCC10436在胆盐浓度为4g/kg时,3 h时其活菌数大于1×107CFU/mL。嗜酸乳杆菌CGMCC10436发挥较好的抗溃疡性结肠炎功效的剂量为3×108CFU,能够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表观状况,修复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粘膜损伤,增强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15.
嗜酸乳杆菌发酵乳保藏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嗜酸乳杆菌发酵乳在冷藏条件下保藏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7 ℃条件下 14 d两株嗜酸乳杆菌发酵乳中细菌的存活率分别为 3.43% 和 2.20%, 且活菌数仍在 108 mL 1以上, 酸度为 90 ° T和 107 ° T, 双乙酰分别增加了 11.80% 和 56.41%, 乙醛含量分别为 2.993 mmol/ mL和 2.561 mmol/ mL, 使发酵乳具有良好风味.  相似文献   

16.
分别使用两歧双歧杆菌和长双岐杆菌制作酸乳并冷藏21d,应用AMC,RMS培养基检测样品的双歧杆菌活菌数。发酵乳中的双歧杆菌的浓度达到10^8-10^9CFU/mL,在21d的冷藏中二种双歧杆菌的活菌数都超过了最小保健剂量10^6CFU/mL。RMS培养基同样有效地分离两歧双歧双歧杆菌和长双歧杆菌,可以采用涂布法和倾注法进行操作,RMS是对酸乳中双歧杆菌计数的最适宜的选择性培养基,使用AMC培养基由于涂布法造成较低的活菌计数。  相似文献   

17.
以麦麸、豆粕、玉米粉为基质,纳豆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为试验菌株,采用固态发酵的技术,对其发酵过程中的活菌数和营养物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发酵后纳豆芽孢杆菌数为9.8×109cfu/g,嗜酸乳杆菌数为7.1×109 cfu/g,蛋白酶活力达到2 240.9 U/g,粗蛋白质含量比发酵前增加了1.3个百分点,肽和氨基酸含量均为发酵前的4.5和3.4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分析植物乳杆菌45、植物乳杆菌571、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以及联合增香酵母PL09发酵豆乳过程中的酸度、活菌数、电泳图、胞外多糖含量、黏度等的变化,研究不同乳酸菌在豆乳中的生长特性及乳酸菌和酵母菌联合发酵豆乳时的特性。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45和植物乳杆菌571单独发酵豆乳8 h后pH分别达到4.43和4.42,活菌数分别达到3.11×108和2.78×108 CFU/mL,并且总糖含量降低较快;鼠李糖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能够在豆乳中发酵分别产生胞外多糖180.82和174.45 μg/mL;乳酸菌和增香酵母PL09联合用于发酵豆乳时,增香酵母PL09能够促进乳酸菌在豆乳中的产酸能力,并且提高活菌数及产品的黏度,为开发乳酸菌和酵母菌的联合发酵豆乳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双歧杆菌纯种发酵胡萝卜汁牛乳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健康人体中选育出的发酵活力高、耐氧性和抗逆性强的优良发酵菌株--长双歧杆菌(Blm)为试验菌株,研究了接种量、基质起始pH值、发酵温度、氧等因素对Blm在胡萝卜汁牛乳中发酵的凝乳时间、活菌含量、pH值和感官质量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并确定了Blm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在胡萝卜汁牛乳培养基(添加250 mL/L胡萝卜汁和50 g/L蔗糖的牛乳培养基)中,接种量5×107 cfu/mL,基质起始pH值7.0,发酵温度39℃,有氧发酵.产品凝乳时间在5 h内,双歧杆菌活菌数在1×109 cfu/mL以上,pH值5.0.制备的胡萝卜汁双歧杆菌酸乳呈橙黄色,组织状态致密,无乳清析出,且综合了双歧杆菌、胡萝卜、牛乳的功能特性,集风味、营养、保健功能于一体.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利用鲜牛乳为原料,以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杆菌为发酵剂,将地皮菜超微粉碎后按比例添加,对制作功能性发酵乳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嗜酸乳杆菌发酵剂的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6h,可以得到状态均匀、乳白色、透明、乳香、酸度和谐一体的酸乳。发酵结束后在4℃下储藏5d后,检测活菌数为7.23×108个/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