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GIM2.7发酵酒糟水解液生产木糖醇的最佳工艺条件,提高酒糟资源的利用率。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选择主要因素接种量、装液量、有机氮源添加量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当接种量为16%、有机氮源添加量5%、装液量109 mL/250 mL时,木糖醇转化率可达到57.8%,与预测值(60.4%)相接近,说明响应面优化酒糟水解液生产木糖醇的发酵条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热带假丝酵母利用酒糟水解液发酵生产木糖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热带假丝酵母(C.tropicalis)AY91009利用酒糟(丢糟)水解液发酵木糖醇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时间48h,最佳种子龄22h。摇瓶分批发酵工艺条件的最佳组合是:起始pH5.5,接种量15%(v/v),装液量135mL,氮源加入量为10mL含有10g/L酵母膏和20g/L蛋白胨的有机氮源。除水解液本身含有的木糖外,1/10的葡萄糖加入量(w/w)有利于菌体生长和木糖醇的转化,蔗糖则会抑制木糖醇的生成。培养基中添加6g/L的NaCl、3g/L的KH2PO4、0.2g/L的MgSO4.7H2O有利于木糖醇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热带假丝酵母发酵法生产木糖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利用热带假丝酵母研究发酵木糖生产木糖醇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摇瓶发酵对发酵生产条件,如培养基中初始木糖浓度、接种量和通气量、氮源、pH等进行优化,通过测定发酵液中木糖的残留量、木糖醇的转化率来确定适合的发酵工艺。结果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培养基条件为:初始木糖50g/L,蛋白胨5g/L,酵母粉10g/L,硫酸镁0.5g/L、磷酸二氢钾5g/L,硫酸铵1g/L;最佳发酵条件为:pH 6.0,摇瓶发酵装液量50mL/250mL,转速200 r/min,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28h。结论优化了木糖醇的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热带假丝酵母发酵氨浸稻秸水解液生产木糖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海藻酸钙固定化热带假丝酵母细胞发酵氨水浸泡稻秸半纤维素水解液生产木糖醇。为了提高木糖醇的转化率,对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发酵在250 mL锥形瓶中进行。向水解液中补充适量氮源和营养盐等营养物质提高了木糖醇的生产速率,但木糖醇转化率没有因此而提高。适宜的初始pH和细胞干浓度分别为4-5和1.22 g/L。在这些条件下,进行了固定化细胞重复法较高浓缩度水解液的试验。结果发现,固定化细胞能在初始木糖浓度为104.2 g/L的水解液中重复批式发酵5次,木糖醇平均得率和生产速率分别为0.737 g/g和0.533 g/(L.h)。  相似文献   

5.
马美湖  杨涛  周慧  杨素芳 《食品科学》2007,28(12):301-304
玉米芯的酸水解液是木糖醇生产的重要原料,但是该水解液中含有糠醛、酚类等对后续微生物发酵有毒害作用的化合物。本研究从土壤中分离了一株似假丝酵母LF01,通过驯化和微胶囊包裹来提高其对水解液的抗性。结果表明通过多次驯化并进行包裹的假丝酵母LF04能在玉米芯水解液中不经任何脱毒处理发酵木糖生产木糖醇。在pH5.5 溶氧为 0.15vvm 的条件下发酵 88h,木糖转化率为 76%,木糖醇浓度达 61.768g/L。远高于其出发菌株。该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有望用于木糖醇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用超声辅助双碱(NaOH/氨水)的方法预处理酶解蔗渣,利用热带假丝酵母发酵蔗渣水解液生产木糖醇,优化发酵的工艺参数。以木糖醇质量浓度为参照指标,分别考察了种龄、接种量、木糖初始质量浓度对热带假丝发酵蔗渣水解液生产木糖醇的影响,得出种龄为26 h,接种量为10%,木糖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g/L为发酵木糖醇最适条件。在最适条件下,热带假丝酵母菌以蔗渣酶解液为原料发酵54 h,最终木糖醇质量浓度达到62.98 g/L。结果证明,热带假丝酵母菌可以有效发酵蔗渣水解液,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为出发菌株,以竹笋壳水解液为木糖来源,进行木糖醇生物转化。对木糖发酵工艺中的起始pH、发酵温度、装液量、接种量及转速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起始pH 6.0、发酵温度35 ℃、装液量60 mL/250 mL、接种量8%和转速160 r/min条件下,木糖醇质量浓度为(10.8±0.2) mg/mL,转化率达到(61.5±2.5)%。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透明质酸产生菌的摇瓶发酵条件。对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摇瓶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4%的淀粉葡萄糖水解液,2%蛋白胨和酵母粉的混合有机氮源及0.5%硝酸钠为无机氮源,MgSO4·7H2O为0.1%,KH2PO4为0.2%。发酵温度为37℃,接种种龄为14~16h之间,摇瓶培养时,500mL三角烧瓶装液量为20mL时,可获得的产量最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木糖为唯一碳源从土壤中筛选得到可以耐受高浓度木糖的菌株,再经过复筛选出一株高产木糖醇的酵母菌株Y-9。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红外扫描分析,确定菌株Y-9发酵利用木糖转化得到的主要产物为木糖醇。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等手段,对菌株Y-9发酵产木糖醇的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高了目的菌株的木糖醇产率和转化率,确定了菌株Y-9摇瓶发酵木糖转化木糖醇的最优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在木糖初始浓度为200 g/L,氮源为酵母膏3.0 g/L,硫酸铵2.0 g/L,玉米浆10.0 mL/L,硫酸镁0.1 g/L,初始pH为6.0,转速为180 r/min,接种量为4%的条件下,菌株Y-9的木糖醇产率为160 g/L左右,木糖醇生成速率为1.67 g/L.h,木糖/木糖醇转化率达到80%以上,是一株具有良好工业化研究开发价值的木糖醇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10.
木糖醇南瓜发酵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瓜和鲜牛乳为主要原料,以木糖醇为甜味剂,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作为生产发酵剂,生产出具有南瓜香味的并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木糖醇南瓜发酵酸奶.通过实验表明:木糖醇南瓜发酵酸奶中南瓜汁用量为10%~15%,木糖醇的加入量为0.45 g/100 mL.  相似文献   

11.
假丝酵母发酵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液生产木糖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芯是廉价的可再生资源,利用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液发酵生产木糖醇,具有工艺简单、能耗小、产品质量好等特点。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菌株经驯化后显著地提高了对水解液中发酵抑制物的耐受力,从而提高了木糖醇得率。确定发酵温度、初糖浓度、pH值、接种量、通气量等因素对发酵生产木糖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优化结果为接种量10%(v/v),种子龄24h,温度为30%,起始pH值为5.5,并且在发酵过程中补加适量氮源,木糖醇得率达61%。该方法大大降低了预处理的成本,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对用玉米芯水解液发酵木糖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芯水解液中的葡萄糖和杂质成分对木糖醇发酵具有抑制作用。试验显示一些添加剂能明显减轻这种抑制作用。本试验用玉米芯水解液进行的木糖醇发酵中,木糖醇的转化率为理论值的74.9%。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一株高产耐高温α-淀粉酶的地衣芽孢杆菌摇瓶发酵工艺的优化,以及在摇瓶和20 L发酵罐上进行的耐高温α-淀粉酶液态发酵工艺条件的试验研究,确定发酵培养基所采用的最佳氮源为豆饼水解液,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液化液.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摇瓶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液化液12.5%,豆饼粉5%,豆饼水解液2.5%,(NH4)2SO40.5%,摇瓶产酶活可达5 000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0%,20 L发酵罐产酶活达到了12 000 U/mL.  相似文献   

14.
木糖醇作为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重要合成原料,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利用微生物法发酵生产木糖醇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发酵条件温和,产物分离纯化简单等优势,一直被认为是绿色经济的木糖醇生产工艺路线。本文通过对生物法生产木糖醇的热点问题:发酵菌种的分类和发酵性能、基因工程菌的改造策略、以半纤维素水解液为发酵底物的制取、脱毒处理和发酵条件优化以及在固定化技术中所应用到的载体和固定化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归纳,系统阐述了生物法发酵生产木糖醇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谷氨酸菌体蛋白来自温敏型谷氨酸发酵生产废渣,经水解后替代适量豆粕水解液用于温敏型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通过进行发酵工艺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温敏型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谷氨酸菌体蛋白水解液,发酵的产酸和转化率有显著的提高。经过工艺优化,温敏型谷氨酸发酵培养基组成确定为:淀粉水解糖55g/L,玉米浆20mL/L,谷氨酸菌体蛋白水解液10g/L,豆粕水解液10g/L,糖蜜15g/L,Na2HPO47g/L,KCl 4g/L,MgSO4·7H2O 1.5g/L,MnSO4·7H2O 30mg/L,FeSO4·7H2O 30mg/L,维生素B1350μg/L,维生素H 500μg/L,消泡剂0.1mL/L。在此培养条件下,谷氨酸的产酸率达18g/L,转化率达65%,温敏型谷氨酸发酵综合水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硫酸水解丢糟的最佳工艺与皮状丝孢酵母发酵丢糟水解液生产微生物油脂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丢糟酸水解工艺条件为硫酸添加量8% (9 mol/L),水解温度90℃,水解时间1.5 h;在最佳水解条件下,丢糟水解液中还原糖含量为1.51%.最佳皮状丝孢酵母发酵丢糟水解液生产微生物油脂的工艺条件为接种量8%,发酵温度32℃,蔗糖添加量0.8%,发酵时间3d;在最佳发酵条件下,菌体的油脂含量可达24.86%.  相似文献   

17.
以柑橘皮渣为原料,接种米曲霉,以液态摇瓶发酵的形式进行曲酸生产的研究。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柑橘皮渣发酵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参数为米曲霉接种量4%、柑橘皮渣添加量13 g/100 mL、酵母膏添加量1.5 g/100 mL、MgSO4·7H2O添加量0.05 g/100 mL,在此条件下发酵制得的曲酸质量浓度最高,为(11.84±1.44) mg/mL。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单因子和正交实验,对无载体固定化少根根霉N-103产脂肪酶的发酵培养基进行研究,获得摇瓶发酵的最优培养基条件为:花生油5mL/L、麸皮多糖水解液75mL/L、棉籽蛋白15g/L、(NH4)2SO42g/L、MgSO41g/L、K2HPO42.5g/L.在此条件下进行摇瓶验证实验,少根根霉脂肪酶酶活可达100U/mL,为基础培养基配方对照组的1.33倍.  相似文献   

19.
实验以湘式休闲豆干生产中的豆清液为主要研究原料,利用发酵培养确定最适的豆清液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种子液添加量。通过对单因素实验的探讨,选取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种子液添加量三因素的三水平进行L_9(3~3)正交实验,并通过测总酸含量(以乳酸计)和pH,得出结论:湘式休闲豆干生产中各因素的优水平为发酵温度37℃、种子液接种量20%、培养时间48h;豆清液发酵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的pH值为4.32,产酸量为18.26mL/dL。  相似文献   

20.
在味精行业中,玉米浆和菌体蛋白都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文章主要阐述了将玉米浆和菌体蛋白混合水解制备混合水解液的实验,通过正交设计,确定最优实验组合,并将混合水解液应用于谷氨酸发酵生产中。结果表明:混合水解最优水解条件为菌体蛋白∶玉米浆∶硫酸为1∶2∶1,硫酸浓度30%,水解温度110℃,水解周期24h,水解率达70%以上。然后通过小试发酵罐进行混合水解液和豆粕水解液的对比发酵实验,发现产酸差别不大。从而证明了混合水解液可以取代豆粕水解液,是谷氨酸发酵配方的一种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