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以B型微晶淀粉为原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分别与乙醇、正丁醇、正己醇和正辛醇复合,制备得到系列的V型直链淀粉-醇类复合物。应用红外光谱对得到的V乙醇、V正丁醇、V正己醇、V正辛醇进行测定,定性确定了V型复合物中醇类配体的存在;进一步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结合SPSS13.0、DPS7.05统计软件对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V乙醇、V正丁醇、V正己醇和V正辛醇复合物中醇类配体的含量分别为:19.8%、14.1%、9.79%、8.3%。   相似文献   

2.
V型直链淀粉-正己醇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型微晶淀粉作为原料,分别在水和醇作溶剂的情况下,与正己醇络合制备得到V型复合物。应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对两种条件下得到的V型直链淀粉-正己醇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应用红外光谱对水及醇溶剂法制备得到的V型直链淀粉-正己醇复合物进行测定,定性确定了V型复合物中正己醇配体的存在;进一步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及醇溶剂法制备得到V型直链淀粉-正己醇复合物的水化物和无水形式晶体。水化物形式晶体颗粒间粘连较严重,无水形式晶体的颗粒直径均为0.5~1μm,二者的结晶度均达到70%以上。V型直链淀粉-正己醇复合物的水化物与无水形式晶体的熔化温度几乎相同,且其复合物中醇类配体的含量分别为9.79%和4.3%。  相似文献   

3.
以B型微晶淀粉为原料、正己醇为配体,采用非水溶剂法制备得到了V型直链淀粉-正己醇复合物。研究了反应温度、滴加时间和冷却温度等对V型复合物结晶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70℃、滴加速率为2mL/min、室温冷却制备条件,此时所得到的V型复合物的结晶度为70.7%,且具有优异的结晶性。  相似文献   

4.
以B型微晶淀粉为原料、正辛醇为配体,在Et OH/H2O体系中采用加热回流的方法制备得到了直链淀粉-正辛醇复合物。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淀粉/辛醇的配比、乙醇浓度、结晶冷却条件、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复合物形成的影响。运用X射线衍射对复合物的结晶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制备直链淀粉-正辛醇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辛醇的配比10∶1,乙醇浓度为35%,保温温度80℃,保温时间60 min,结晶冷却速率是5℃/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物为V型结构,其结晶度可达到61.29%。   相似文献   

5.
选取高直链玉米淀粉,采用HCl/KOH沉淀法制备直链淀粉-硬脂酸复合物,并实验探讨了在不同酸度、结晶温度、保温时间和直链淀粉与脂质的比例下复合物的包埋效果。通过酸水解法测定复合物中的脂肪含量、脂质利用率,并用直接干燥法测定复合物的含水量,从而得出复合物的干基产率,分析确定制备硬脂酸-直链淀粉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硬脂酸-直链淀粉复合物最佳的工艺条件为:0.1mol/LHCl的添加量为12mL,结晶温度为60℃,保温时间为0.5h,直链淀粉与脂质比例为10:1。  相似文献   

6.
锥栗直链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结构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自制锥栗直链淀粉为原料,利用DMSO水溶法在3种不同结晶温度下(30、60、90℃)制备己酸、葵酸、硬脂酸的直链淀粉-脂肪酸复合物,并对其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锥栗直链淀粉比较,锥栗直链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吸水率、碘亲合力、蓝值、微晶比例与结晶度都下降;就己酸、葵酸、硬脂酸而言,较长的链长或较高的温度均有利于复合物的形成与稳定;锥栗直链淀粉-脂肪酸复合物属于典型的V型晶体,且它们的微晶比例、结晶度与脂肪酸性质有关,同一温度下制备的不同脂肪酸复合物,其微晶比例与结晶度均随脂肪酸碳链增长而降低;同种脂肪酸与锥栗直链淀粉形成的复合物,其微晶比例与结晶度则随复合物形成温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自制锥栗直链淀粉为原料,利用DMSO水溶法分别在60℃和90℃的结晶温度下制备己酸、葵酸、硬脂酸的直链淀粉-脂肪酸复合物,并对其热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锥栗直链淀粉相比,各种锥栗直链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糊化温度与糊化焓、热裂解温度与裂解焓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其回生焓与回生度、凝固点与玻璃化转变温度却变低,且前者随其复合率的增大而增高,而后者随其复合率的增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V-型直链淀粉-油酸复合物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B-型微晶淀粉为原料,经二甲亚砜溶解后,分散至热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油酸的乙醇溶液中,经过高温混合、结晶、离心分离、洗涤,制得淀粉-油酸复合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和DSC对得到的复合物进行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物颗粒直径约为2μm,X-射线衍射图形为典型的V-型结构,红外光谱中显示出了油酸复合物的相关特征,DSC分析表明V-型复合物的稳定性小于B-型微晶淀粉。  相似文献   

9.
以B-型微晶淀粉为原料,经二甲亚砜溶解后,分散到热水中,随后加入一定比例的油酸的乙醇溶液中,再经过混合、结晶、离心分离、洗涤,制得淀粉-油酸复合物。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淀粉:油酸配比的增加和淀粉浓度的增大,得到的V-型淀粉的X-射线衍射峰的强度和尖锐程度都有所增加,并且结晶度也得到了提高;较高的结晶温度、以及较低的冷却温度也有利于结晶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高直链玉米淀粉与硬脂酸2种原料相互作用形成高分子复合物为对象,研究了其不同复合物的分子结构及微观特性。结果显示:高直链玉米淀粉与脂肪酸在不同的复合温度下分别形成了Ⅰ型、Ⅱ型复合物,Ⅱ型复合物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2类复合物的X光衍射均出现V型峰,但结晶程度不同;扫描电镜观察说明,与Ⅰ型复合物相比,Ⅱ型复合物形貌更细腻光滑,结构平整均匀。研究揭示了不同条件下硬脂酸与直链淀粉的复合机理与作用方式很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抹茶掺伪定性判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与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线性判别分析法(PCA-LDA)和K最邻近法,对抹茶中添加白砂糖、麦芽糊精、桑叶粉、大麦苗粉的现象进行定性判别分析。结果显示,PCA-LDA的定性判别结果优于K最邻近法,纯抹茶与掺伪抹茶、纯抹茶与掺糖抹茶、纯抹茶与掺糊精抹茶、纯抹茶与掺桑叶粉抹茶、纯抹茶与掺大麦苗粉抹茶、4种掺伪抹茶的定性分析模型的校正集识别率为98.3%、100%、91.7%、100%、100%、100%;预测集识别率为96.5%、100%、87.5%、95.8%、90.3%、95.3%。由此可知,通过PCA-LDA建立的定性判别模型准确度和识别率都很好,能够快速、准确的对抹茶中是否掺伪进行定性判别。   相似文献   

12.
李征  王媚  黄河  杨亚娇  赵金松 《中国酿造》2023,42(3):222-228
以52个来自四川不同产区浓香型基酒为研究对象,采用光栅型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样品近红外光谱,结合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对酒样中挥发性组分进行检测。利用红外光谱分析软件-Bruker OPUS建立近红外光谱合格性测试模型,并对样品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层次聚类分析(HCA)及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样品中共检测出挥发性物质31种,包括醇类9种、醛类3种、酸类8种和酯类11种。HCA和PCA结果显示,对46个建模酒样分类结果一致,对验证样鉴别效果好且可与近红外合格性测试模型相互验证,说明该鉴别模型准确有效。酯类、酸类和醇类物质是造成样品近红外光谱差异性的重要原因,这一结论可为近红外光谱实现浓香型基酒快速分类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绿茶茶汤中主要滋味成分及滋味定量描述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主要滋味成分化学分析和滋味定量描述分析相结合技术对绿茶茶汤的滋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茶茶汤中各主要滋味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对于同一滋味成分而言,不同茶汤中的含量也有一定差异。茶多酚(TP)、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咖啡喊(Caf)、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芦丁(Rutin)、D-儿茶素(D-C)、表儿茶素(EC)、氨基酸(AA)等9个成分对绿茶茶汤滋味的贡献较大,各滋味间强度关系为涩味>苦味>鲜味>甜味。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的2个主成分数据、绿茶茶汤滋味定量描述结果对35个绿茶样品分别进行聚类,结果表明绿茶茶汤中各滋味成分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法研究藤茶的感官风味特征,并绘制藤茶风味轮.研究结果表明,经培训的评茶小组确定了藤茶的5个外形描述词、5个汤色描述词、7个香气描述词、10个滋味描述词及其定义,之后通过方差分析(P<0.05)结合主成分分析(贡献率>80%),确定所列的27个藤茶感官描述词均可较好评价藤茶样品的感官品质,结合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植物蛋白饮料中脂肪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向后间隔偏最小二乘法(BiPLS)、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SiPLS)、遗传偏最小二乘法(GA-PLS)、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法(CARS)优选波段,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植物蛋白饮料中脂肪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4种方法对模型均有优化效果,可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精准性,其中GA-BiPLS、GA-SiPLS优化效果最为明显,脂肪、可溶性固形物的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0.984、0.97和0.988、0.990,预测标准均方差(RMSEP)分别为0.026、0.030和0.170、0.155,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8.077、7.000和9.112、10.000。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检测手段,适用于植物蛋白饮料品质的快速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食用植物油中掺混棕榈油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为植物油掺假提供检测依据。方法植物油样品先经过皂化和甲酯化处理,然后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植物油中的各种脂肪酸组成进行检测。以月桂酸为特征指标,直接定性,应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配比实验验证和检测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月桂酸检出限为0.01%,植物油中棕榈油的定量限为5%~100%,最低可以分辨出添加了5%棕榈油的食用植物油样品。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精确度高,是一种分析迅速、经济实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茶籽油是我国特有的高级食用油。近年来茶籽油掺伪现象层出不穷,本研究利用傅里叶近红外(FT-NIR)光谱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获得一种快速对不同掺假类型(低芥酸菜籽油、大豆油、二元混合油)和不同掺假度(0%-100%)的茶籽油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的方法。基于近红外差异光谱进行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DA),DA成功识别了不同掺假度的二元与三元混合茶籽油。通过对手动与自动筛选的不同波段结合不同预处理方法建立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定量分析模型,最佳模型对掺假水平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1。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均接近于0。通过交叉验证,最佳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均大于0.98,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均小于0.05,表明筛选的最佳模型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外部验证,最佳模型对不同掺假类型的中、高掺假度(≥10%)的样品识别率高达100%。研究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能够实现茶籽油掺假的快速、无损鉴定。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丙酮、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NaOH溶剂在不同温度下对改性聚丙烯酸酯(PAE)涂层织物进行剥离处理.结果表明,每克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层的涤棉混纺织物经50 mL 50 g/L NaOH煮沸处理1h,转移至100 mL二甲基甲酰胺常温萃取lh,剥离效果较好.涂层去除后,可用涤棉混纺织物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定量测定.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适合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层织物的组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