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2019年7月5日,"吊脚楼的文化传承与民族村寨建设"——麻柳溪主题论坛,在湖北省咸丰县黄金洞乡麻柳溪村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是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鄂西土家族吊脚楼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的专场学术活动之一,四十多位与会者,结合项目主题分别从多个行业、视角进行论述,就吊脚楼的文化传承与民族村寨建设作了富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2)
现今部分地方高校的设计教育观念脱离在地性,导致民族文化传承与学理教育模式不协调,影响了民族文化与艺术精神的传承。该文以川渝石刻造像图式在高校设计素描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为例,研究如何从设计素描学理与区域石刻造型传统中介入图式,以关照在地性的文化视野,探索既能传承学科专业原理又能呈现民族文化特色的素描教学模式,以期为在地设计应用范式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我国绚丽的民族文化中展现出了各民族不同的特色文化。而各民族在宣扬民族特色时,大多数都以歌舞为载体,把历史及民族文化融合在歌舞中,来进行本民族文化的宣扬和发展。本文讨论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的困难,并提出了关于当代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些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23)
在室内设计逐渐走向国际化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则体现了室内设计的民族性、地域性特色,这也成为当代室内设计的主流选择之一。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室内设计领域中,彰显传统文化是激发设计师设计灵感的重要途径。文章着重从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入手探讨两者的融合,并从室内设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金茂丽江高端旅游度假综合体为设计对象;以丽江城市特色为项目背景;以丽江民族地域文化为设计特色,将三者完全融合,使民族地域特色的金茂丽江J-Life商业街设计在地域特色的再生布局、场景再现、风格演绎等方面做到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华中建筑》2021,39(4)
以"彝语之乡"——喜德县为研究对象,探讨民族地区城市设计的"在地性"表达这一具有普适性的学术问题。研究从"自然"、"本土"、"场地"三个面向在地性的要素出发,链接并融合彝族传统城市内涵于自然、社会及文化等地方环境中,提出城市肌理缝合、文化传承融合、重塑街巷生活、生态空间营造四大设计手法,并归纳总结出民族地区城市设计的"在地性"方法,即回归自然本体、重塑城市生活及延续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7.
每个地域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随着历史发展及多年的文化累积,逐渐形成了基于区域特色的文化积淀。梅山文化是融合了多种文化而形成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地域性文化,在千百年的发展中,以吸纳融合的方式,不断接纳各类文化,并在这个前提下对整个文化机体进行调整平衡、与时俱进。同时在民族文化长期传承、复合、融合、创新、积淀过程中形成了现今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独特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讲,传统文化就是它的精神之源和身份象征,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每一个成熟的文化体都非常重视自身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但近些年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其传承与发展都遇到巨大挑战,岭南文化传承与客家文化传播也不例外。在这种背景下,笔者以佗城客家姓氏图腾设计作为切入点,以旅游纪念品开发为载体,在名称设计、项目策划、图腾设计等方面做大胆的创新性设计与探索,对宣扬河源客家姓氏文化具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室内设计中民族文化的运用日益广泛,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受到人们的推崇,这是一种民族自豪感日益凸显的表现,同时也达到了文化传承的功效。具体运用中可以对民族文化做形式与意蕴上的运用,同时融合现代设计理念可以适宜的做创新尝试,让室内设计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甘南藏族自治州属于多民族文化融合区域,不同的民族文化在这里传承并发扬,形成了这里特有的地域及民族文化特征。藏族文化对于当地传统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些传统民居历经时间的洗礼流传至今,使甘南地区的历史脉络及文化特征得以延续,传统民居是保护甘南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结合甘南藏族自治州小城镇及村庄改建实践,将其中需要整治的大量民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民族与地域文化元素在传统民居整治中的保留与传承,以期为传承地域与民族历史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羌族村寨作为羌族的文化遗产,除了建筑的独特外形和建造技术,其色彩也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整个羌寨色彩质朴单纯,与羌族色彩丰富的服饰形成强烈的反差。本文通过对桃坪羌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分析,指出促使羌寨色彩面貌形成的原因,为汶川大地震后,还原和保护羌寨的文化艺术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羌族文化的源流、山寨、居住空间模式、宗教和文化心态等的探索,初步揭示了羌居住文化的概况。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艺术则是其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它的外部造型与内部空间营建,以及对山地自然环境的充分适应与巧妙利用,不仅体现了实用与审美、建筑与场所的完美结合,而且反映了土家人对于生活与美的理解。从鄂西土家民居的审美视角出发,通过对吊角楼建筑形态美学特征的研究和分析,试图揭示土家民居建筑中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品质,吸取其设计精髓,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朱俊伟 《山西建筑》2009,35(34):13-14
分析了羌族建筑的风格,研究了羌族建筑材料及羌族建筑的艺术,探讨了羌族建筑的抗震性能,提出了保留羌族建筑风格的方法,以更好地发挥羌族建筑对灾后重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威  张斌 《华中建筑》2010,28(6):137-139
土家族古街是土家族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形成到不断完善,都留下了宗教信仰介入的痕迹。该文从土家族宗教信仰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鄂西南地区谋道镇、老屋基村等古街的选址、空间布局和细部营造,试图揭示隐藏在空间形态背后的文化投影。  相似文献   

16.
Stockaded villages of the Qiang nationality that are made up of watchtowers and watch-hous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its cultural heritage. The earliest documentary records of its blockhouse-styled construction can be found in Biography of the Ethnic Minority Groups in Southwest China of History of Eastern Han. In 2006, watchtowers and stockaded villages of the Qiang nationality was placed in the preparatory declaration list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and became a minority architectural heritage that is of potential value for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which happened on May 12th, 2008, caused severe damage to settlements of the Qiang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Min River, including the “Tangping Qiang village,” which plays a prominent role in Qiang stockaded villages. In conserving this important architectural heritage, we observe the idea “everything for heritage value”. We discuss and draw up a series of salvage conserva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research for antiseimatic key technology during post-earthquake reconstruction period of Tibetan and Qiang settlement engineering projects, including six engineering principles on priority of structure rescue, heritage value, former address maintenance, traditional way of use, protection against and mitig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s, and spot cleaning and separating. We draw up three rules in engineering strategy, namely: (1) we should follow ultimate orientation of heritage value protection in rescue, maintenance, and protection engineering; (2) degrees of priority of engineering measures should be differentiate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disaster and residential situations of stockaded villages and; (3) we should keep local smiths and conventional art as the base, and modern technology as a supplement in rescue, maintenance, and protection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7.
民间营建口诀和建房歌谣在土家族传统建筑工艺和建房习俗的传承与演变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是重要的口头建筑文化遗产。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下,很多传统的营建口诀、仪式歌谣逐渐失传,建房习俗逐渐消逝,整理和研究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和保护建筑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茜  柳肃 《中外建筑》2009,(8):47-48
对土家族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延续核心是要从这一民族自身的对民居有重要影响意义的观念人手,研究土家族的孝的思想对人行为起的决定作用,了解民居对思想行为的承载是找到保护方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羌族民居浅析——黑虎羌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虎羌碉为例,介绍羌族民居的发展历程、布局方式、建筑特色;分析羌碉形成的历史、地理原因;总结其建筑文化价值,使读者对羌族民居这一特殊的建筑形态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四川汶川大地震对羌族聚居区造成的严重破坏,结合羌族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对现代生活方式的适应性需求,探讨了灾区重建中羌族文化建筑表达的基本模式,重点从选址和重建建筑语汇更新两方面作了探讨,并提出了重建中所面临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