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各建筑桩基规范中有关嵌岩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入手,分析了四种规范有关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并由此得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之处。同时讨论了桩端分别置于完整及较完整基岩时嵌岩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并给出相应的计算建议。 相似文献
2.
3.
4.
1、引言 钢筋混凝土嵌岩桩大量应用于建筑工程仅是近十几年的事,以致老规范《工业与民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中未涉及此类桩基,即使在现行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建筑地基规范》)GBJ7—89中仅给出了支承于基岩表面的粗短桩只计端阻力的计算公式。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建筑桩规》)JGJ94—94第5.2.11条却给出了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 相似文献
5.
从桩基规范中有关嵌岩桩竖向极限承栽力的计算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之处。同时,根据桩与岩石接触方式和作用力呈顺序传递的性质,进一步证明了其不合理性,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通过具体算例对中国和美国的混凝土规范关于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使我们对两国规范的计算规则乃至于结构安全度方面的差异有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8.
9.
基于收集的120根嵌岩桩试验数据,应用于大型公路桥涵及其他重大工程中的深长嵌岩桩(嵌岩深度大于5倍桩径)承载力的计算,沿用设计规范[1]的形式及思路,对计算公式中岩层端阻发挥系数和侧阻发挥系数的取值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不同桩端岩石强度下岩层端阻发挥系数和侧阻发挥系数的取值,并引入到承载力计算公式。对西堠门大桥、青岛海湾大桥、荆岳长江公路大桥、坝陵河大桥等大型桥梁工程的试桩极限承载力进行验算,并将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很好,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分别系统的阐述了美国钢结构设计规范和中国的钢结构设计规范关于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方法,并且比较了两种规范方法的异同点,同时以算例来表示这些异同,指出了这两者各自的优点。这将有助于理解并正确的运用规范。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文以一钻孔嵌岩灌注桩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后进行桩基承载力整体评估为实例,介绍综合多种检测手段检查评估桩基整体承载力的方法,首次提出了基于应力波理论的嵌岩灌注桩桩底性状分类标准,指出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高应变法结合比对试验分别进行各类基桩的承载力统计分析,可以对单位工程全体基桩的承载力进行有效评估,使得加固补强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关于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就我国目前常用的嵌岩桩计算规范方法进行了罗列与比较,从嵌岩桩的承载性状出发,就各规范公式的计算特点进行了评述和对比计算。指出以《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为代表的嵌岩桩计算模式,体现了嵌岩桩规范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9.
结合软岩工程实例,对如何确定软岩桩端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了研究,并将试验结果与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软岩地基的承载力大于根据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确定出的承载力,指出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更符合地基的受力实际情况,对合理确定软岩地基的承载力取值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CFG桩复合地基的工作原理和工程实测数据,指出现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得出CFG桩单桩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中安全系数取值应稍高于现规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