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针对现行供电可靠性指标体系无法准确反映用户实际用电可靠性的问题,根据用电可靠性概念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一种基于改进熵权法的配电网用电可靠性综合评估方法。首先,根据用电可靠性概念和评估需求,从用户侧指标和对比指标2个维度建立用电可靠性指标体系。7个用户侧指标从供电持续性及电能可用度2个方面反映用户实际用电可靠性水平,2个对比指标旨在反映中低压用户之间线路的可靠性水平;然后综合考虑可靠性评价要求及指标特性建立一种综合评估方法,通过改进熵权法初步获得指标权重,依据突出不合格指标的"越值惩罚"原则确定最终权重矩阵,加权求和得到评估对象的综合评价值。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反映配电网应急能力水平,提出基于层次分析-变熵权法的应急能力综合评估方法。分析配电网应急技术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并引入变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消除层次分析法权重确定中的主观因素,建立基于AHP-变熵权法的评估模型,结合实际情况对配电网应急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算例验证了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运用到实际,对不同配电网的应急能力对比和竞争以及提升配电网自动化水平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首先建立配电网运行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利用熵权法计算客观权重,为了保证权重设置的科学性,综合权重由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计算得到,并且克服了现有熵权法只能用于多方案评价的缺点,将熵权法用于单方案评价,最后根据各指标的得分和权重计算出配电网运行状态的综合评价结果,通过算例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独立的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或用电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准确反映用户用电体验的问题,构建了一种综合考虑用户侧电能质量及用电可靠性的用电体验评价指标体系。7个用户侧电能质量指标旨在反映用电质量对用电体验的影响,3个用电可靠性指标旨在反映电网持续供电水平对用电体验的影响。以采集到的用户用电信息作为数据支撑,首先采用最优最劣法和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其次将博弈论引入到综合评价中,利用纳什均衡方法进行组合优化得到较为合理的综合权重,最后通过逼近理想解法对各地区配电网用户用电体验进行评价。通过算例验证表明,该评价模型可以全面、准确地对用电体验进行评价,实现了评价结果优劣与用户真实用电体验好坏相一致,为供电企业提高配电网运维管理、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我国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可靠性综合水平,研究了配电网的可靠性综合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问题。通过统计配网常用的26个可靠性指标,结合分布式光伏接入的影响,给出可靠性指标其工程统计算法。基于AHP(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含光伏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近年基层指标属于高、中、低水平的概率提出了不同的评分标准。结合同级指标的权重和评分值,利用AHP法对配电网可靠性综合指标进行计算。算例计算结果验证了所建体系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并网光伏对配电网的影响,对含光伏配电网的安全性进行了动态评估。建立了含光伏配电网安全性评估指标体系,利用Open DSS软件平台模拟光伏发电的波动性与随机性,结合优序图法与熵权法得到各指标的复合权重,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动态评估方法。分别对阴天及晴天情况下光伏不同接入容量时配电网的安全性进行了动态评估,分析一天内各时间点动态安全性水平的变化情况,对评价时间段内不同用电时期赋以不同权重,通过二次加权得到最终的安全性评估结果,算例表明动态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用电情况。  相似文献   

7.
直流配电网凭借自身独特优势,逐渐成为未来电网中配电环节发展的主流方向。以直流配电网为基础,针对其典型的电能质量问题进行综合评估,提出基于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的模糊聚类FCA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构建与直流配电系统相匹配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分别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AHP及熵权系数法计算指标主客观权重值,运用博弈论进行综合赋权;同时构建模糊聚类模型,对直流配电系统电能质量进行综合评估。通过算例分析,证明该综合评估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完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体系与加强评估电能质量的科学性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电可靠性提升工程是电网企业新时代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基于智能配电网的"用电可靠性"新概念构建了用电可靠性提升需求评估指标体系。由此建立了智能配电网用电可靠性提升对象优选模型,并在模型中利用一种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改进熵权法的综合赋权方法对各指标进行变权处理,使得赋权更加合理。同时引入绝对理想点理论和灰色关联度对传统逼近理想法进行改进,有效地避免了逆排序问题带来的评估误差,准确地优选出急需进行用电可靠性改造的配电网,实现可靠性提升工程的效益最大化。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供电可靠性定义中未对停电后的负荷恢复过程(LRP)进行有效计及的问题,提出考虑LRP的配电网用电可靠性评估指标与方法.对配电网用电可靠性进行定义,对LRP责任区分进行阐明,并在此基础上从供电持续性、LRP影响、全局性和对比性4个维度建立配电网用电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其中重点从结果、过程及影响范围特征上对LRP影响进行描述,并提出全局性指标和对比性指标以满足实际工程中的单指标评估.对于供电持续性及LRP影响,考虑指标间相关性提出网络层次分析法、改进相关性权重法和改进逼近理想点排序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模型,以对用电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估.实例分析表明,所提指标与方法能对用户受到的停电影响进行精细化描述.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配电网的发展特点和基本属性,在保证评估指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从电网运行、环境效益、分布式发电效益、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5个方面提出了适应于配电网综合能效评估的指标体系。针对目前配电网能效缺乏量化评估方法的问题,提出了新的配电网综合能效评价方法,即集DEMATEL、网络分析(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法、反熵权(anti-entropy weight,AEW)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y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于一体的主、客相结合的DEMATEL-ANP-AEWTOPSIS组合方法,并用该方法量化各个层次指标的权重以确定能效评估模型。实际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可行、实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风电机组状态模糊综合评估存在评估指标权重和隶属度确定主观性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权重和隶属云的风电机组状态模糊综合评估方法。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引入相对劣化度对状态评估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和状态等级划分;其次,采用熵权法和AHP分别确定状态评估指标的客观和主观权重,并通过非线性规划最优化解法确定状态评估指标的最优权重;然后,利用正态隶属云的概念及生成算法,确定状态评估指标对各状态等级的隶属度,构成评估矩阵;最后,通过实例仿真,并与其他评估方法进行比较,验证该方法是更加有效的和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韩俊  谢珍建  耿路  秦华  陈曦  王娜 《中国电力》2020,53(3):91-100
为解决高可靠性地区的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在规划设计时评价指标多样、没有统一标准的问题,针对中压配电网的高可靠性接线模式综合评估方法展开研究。首先,从可靠性、经济性、技术性和适应性4个方面构建了高可靠性接线模式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采用DEMATEL-ANP-反熵权法和改进灰色关联度法确定各评估因素的权重;接着,采用多项式差值法构成高可靠性接线模式的指标评分函数;最后,结合江苏某A类区域高可靠性改造工程,对单环网接线、双环网接线、花瓣形接线和含柔直合环的三路同供接线模式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含柔直合环的三路同供接线模式的可靠性、适用性较高,最终综合评分较高,符合工程实际,验证了综合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配电网规划综合评价方法缺乏对配电网不同区域特点的考虑,基于供电分区并结合中高压配电网规划特点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在指标优化方面,根据传统灰色关联方法提出了通过核心指标来简化灰色关联度的计算过程,同时考虑到单独使用灰色关联理论会不利于指标间的相互独立性。因而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指标筛选,实现了指标优化与去冗余。引入层次分析法对熵权法的权重计算方法进行修改,使其权重更加合理。此外以最小距离和来设计目标函数,并利用拉格朗日函数从由k(k≥2)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权重中得到最优权重。以河南省某市2015年和2016年配电网规划的历史数据为例进行综合评估,表明该评价体系与方法能够合理地评估配电网整体发展水平,并找出薄弱环节,为配电网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深入全面地评价智能配电网建设和发展的水平,从安全可靠、经济效益、低碳环保、互动应用四个方面构建了智能配电网分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以熵权法的权重确定方法为基本脉络,依据智能配电网各属性的内涵及其指标特点,以灰色关联度作为评价方法的智能配电网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智能配电网科学、合理、全面、有效的综合评价。最后,以某地智能配电网为例,运用智能配电网分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对其发展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其合理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工业大用户的用电特性,将工业大用户的用电系统进行分类。阐述了工业大用户能效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并利用层次分析结构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采用AHP-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实现了对工业大用户能效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提出的工业大用户能效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对工业大用户的用电展开系统、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得到的综合评估结果可为工业大用户管理、运行以及节能改造提供有力的支持,有助于提高工业大用户的能效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聚类和熵权-层次分析法的配电网可靠性多指标综合定价方法,以确定合理的可靠性指标权重,并简化配电网可靠性电价的计算复杂度。该方法充分考虑了不同可靠性指标间的差异,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可靠性服务水平的用户进行分类,并为每一类用户构建一个虚拟负荷点来代表该类用户的可靠性水平。同时,利用熵权-层次分析法将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的各可靠性指标权重进行优化融合,以得到更全面客观的指标权重。算例分析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阶段配电网评价指标及方法尚未完善的问题,综合考虑配电网可靠性评价体系特点,共选取30个评价指标,构建两层指标体系,使用AHP-熵权法组合赋权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结合TOPSIS法综合评价,实现各维度下年度间配电网发展评价,便于公司把握自身配电网各维度的发展情况并指导后续发展重点方向。利用该评价体系可有效避免因主观因素影响过多而导致数据计算权重不合理的情况,实现各区局配电网多维度的决策分析,从而实现多维度下各区供电局优劣水平的评价排序的分析。该评价体系对配电网的发展与完善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适应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广泛应用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经济性、电能信息、用户用电情况、分布式发电及储能情况为一级指标,包含16项二级指标的电力用户能效评估指标体系。结合该体系建立了评估模型,提出递阶综合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序关系分析法求解一级指标权重,采用修正直觉模糊熵权法计算二级指标权重,最后运用基于直觉模糊集的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对电力用户能效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合理。算例分析表明,该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能够为用户能效改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电力通信网安全性评估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研究基于结构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通信网安全性评估方法。首先建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的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利用结构熵权法给指标体系的各级权重赋值;接着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通信网络进行安全性评价,给出最终的安全性等级,该方法充分考虑评价指标的模糊性,计算过程简单,不存在无法满足某项限制性校验而导致方法失效的情况;最后通过某地区变电站与中心站之间通信网的评估结果验证论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配电网调度缺乏评价标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权重-优劣解距离法的配电网调度水平综合评估模型。首先,从我国配电网现状出发,构建一套覆盖技术支撑系统建设、配网调控运行与管理、核心业务与安全管控等方面的配电网调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序关系分析法和反熵权法确定指标的组合权重;将组合权重与优劣解距离法相结合,从而获得各地区的配电网调度水平排序。最后,基于某地区的配电网调度情况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对配电网的调度水平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