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负责回收、制造商和第三方同时负责回收、零售商和第三方同时负责回收3种情形下,以博弈论为研究方法,分别建立制造商主导的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求得3种情形下闭环供应链系统各成员的最优利润策略,并对3种回收模式的定价策略做了进一步比较,得到一些对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选择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将供应链成员双重行为偏好特征考虑到政府奖惩干预下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中,采用均值-标准差风险度量准则探讨了决策者行为偏好对闭环供应链最优决策和协调性的影响。结论表明:公平关切行为只是闭环供应链系统内部利润分配的一种手段,零售商和回收商公平关切行为会促使制造商出让部分利润,从而有利于自身利润的提高;回收商风险偏好行为影响回收转移价和回收价,当供应链成员以效用最大化为决策目标时,回收商越喜好风险,对制造商越不利,越厌恶风险,对零售商越不利;有效协调区域受到双重行为偏好特征的影响,供应链成员过度公平关切以及过度喜好风险或过度规避风险都将使收益共享-费用分担契约难以实现供应链协调,当供应链成员的行为偏好在各成员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内,收益共享-费用分担契约能够实现闭环供应链Pareto改善。  相似文献   

3.
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的零售商通常认为,制造商利润的实现依赖于其产品销售努力和废旧品回收努力,因而会对收益分配的公平性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利用博弈理论对零售商公平关切下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效率和公平度的动态演进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到:零售商若公平关切,则其应及时将此信息传递给制造商;在公平关切信息对称下,零售商在不影响与制造商合作的前提下,可通过增加公平关切强度来增加自身利润、效用及供应链效率和公平度;在零售商公平关切信息未明情况下,制造商最好应采用降低产品批发价格和提高废旧品回收价格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当前考虑再制造产品成本对其回收渠道选择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将再造品成本作为内生变量,分别讨论了制造商回收、零售商回收和回收商回收三种模式下新产品与再造品的产量以及废旧产品的回收量决策,并分别基于企业收益、消费者剩余和回收率视角展开回收渠道偏好分析。研究表明:从企业收益角度考虑,制造商的回收渠道偏好与再制品成本有关,而零售商始终偏好零售商回收渠道;从消费者剩余角度考虑,为满足消费者剩余最大化,不同的再制品成本会导致不同的回收渠道偏好;从回收率角度考虑,制造商回收渠道下的废旧产品回收率始终高于另外两种渠道。研究结论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各方的定价决策以及回收渠道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考虑品牌偏好型与实体忠诚型两类消费者偏好,构建了零售商内部、混合、外部三种融资模式下双渠道供应链订货与定价策略模型,采用博弈论与两阶段优化技术得到三种融资模式下最优订货与定价策略,并分析了消费者偏好与不同融资模式对供应链订货与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品牌偏好型消费者对网络渠道的偏好会影响供应链成员决策与现金流收益,品牌制造商与零售商集中决策时供应链总现金流大于分散决策时供应链的总现金流,零售商混合融资模式可以提高渠道的订货量,降低渠道价格,减少双渠道供应链双重边际化效应,实现供应链成员与消费者共赢,并且品牌制造商有动机通过银行贷款来满足零售商的融资需要。  相似文献   

6.
将公平关切行为引入到闭环供应链决策中,研究了制造商公平关切与零售商公平关切两种情形下的决策行为,比较分析了不同关切主体下公平偏好系数对供应链回收率、系统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的公平偏好会提高系统的批发价与零售价,造成回收率及双方利润的降低;而零售商的公平偏好会导致批发价、零售价及供应链回收率的降低,但可以提高自身的利润;同时发现决策者不能一味地追求公平而导致供应链运作失常及社会福利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研究零售商绝对公平关切和相对公平关切下供应链的定价策略与利润,建立一对一两级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模型,采用逆推法进行求解。数理推导结果表明:两种公平关切模型下,零售商的公平关切均不会影响其定价策略,但会削弱制造商的批发价格,从而导致零售商获取更多的供应链利润;另外,受零售商公平关切程度的影响,两种公平关切下制造商的批发价格及双方利润表现出明显的分段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零售商公平中性和公平关切两种情形,分析了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下零售商公平关切对双渠道供应链合作广告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制造商考虑零售商公平关切时,零售商广告投入水平与其公平关切程度正相关,且总是高于零售商公平中性下的广告投入水平;而制造商广告成本分担率随着零售商公平关切程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此外,对零售商公平关切程度以及广告投入水平对制造商网上直销渠道需求的影响比例对零售商、制造商和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影响进行了数值仿真。  相似文献   

9.
考虑线下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和消费者渠道选择异质性,构建了线上线下零售商合作的线上购物、线下取货(buy online and pick up in store,BOPS)全渠道零售模型。基于公平中性、线上零售商考虑线下零售商公平关切、线上零售商不考虑线下零售商公平关切三种情形,分析了传统消费者需求占比和线下零售商公平关切对供应链决策、各销售渠道需求和供应链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线下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促使其降低服务水平,致使零售系统总需求和线上零售商利润降低。线上零售商不考虑线下零售商公平关切的情形下,线下零售商公平关切对线上零售商获利能力的削弱作用更为显著。线上零售商考虑线下零售商公平关切的情形下,在全渠道零售模式的发展初期,服务水平、零售价格和线上零售商利润随着传统消费者需求占比的逐渐降低而增大。随着全渠道零售模式的发展,线下零售商利润和零售系统总利润均随传统消费者占比的降低先增大后减小。当全渠道零售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传统消费者占比较低时,线下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对其自身和整个零售系统的获利能力起到增强作用。线下零售商的公平关切并非总能增强其自身获利能力,在传统消费者占比较高时...  相似文献   

10.
在制造商具有公平关切特征的情形下,构建两级供应链模型,比较研究零售商单、双渠道各决策者的定价及减排策略,采用主从博弈方法探究制造商的公平关切和产品碳系数对供应链效益的影响。研究表明,零售商开通双渠道并不一定能获得更多的利润;最优定价、减排量在公平关切程度和产品碳系数下,有不同的变化趋势;此外,当制造商考虑利润分配公平时将给供应链各方成员及整体利润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制造商利润占整个供应链利润的比重有所上升,达到其追求利润分配公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彭宁  吴迪 《工业工程》2014,17(2):70-77
研究了一个由制造商、销售商和第三方回收机构组成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提出并探讨回收废旧产品的3种混合回收渠道模式,构建了相关收益函数模型,利用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以制造商向其他方收取的回购价为自变量,选取整个闭环供应链体系下的废旧产品回收率、制造商利润以及整个闭环供应链的利润和零售商销售的零售产品价格等指标作为可比对象,推导出其相关指标关于回购价的目标函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对比分析。结论显示制造商与零售商混合回收渠道模式最佳。然后通过具体算例分析对结论进行了进一步证明和现实意义解释。文章研究意义在于帮助处在循环产业链的企业如何选择回收渠道模式,作出最有利于企业利益的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以动态环境为背景,研究了存在第三方的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合作策略选择。分别建立了制造商与回收商和零售商三方共同合作,制造商仅与回收商或零售商其中一方合作,以及三方均不合作等4种合作模型,利用微分对策理论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不同合作策略下的最优控制策略。研究发现:制造商总是存在与零售商或回收商合作的动机,制造商与零售商和回收商均合作时供应链利润以及消费者福利最高,制造商与其均不合作时供应链利润和消费者福利最低。但制造商仅与零售商合作时供应链利润是否高于其与回收商合作时的供应链利润依赖于旧产品回收效率和再制造所节约成本等。  相似文献   

13.
Information sharing in supply chains: Incentives for information distor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sharing assumes that information is shared truthfully. Unless each party can verify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other party's information, manufacturers and retailers may divulge false information for their own benefit. These information distortions may reduce the benefit levels or even stop information sharing in supply chains. We analyze the incentives for manufacturers and retailers within a supply chain to distort information when they share it and propose a mechanism that results in truthful information sharing. We consider a make-to-order supply chain consisting of a single manufacturer and a single retailer. The manufacturer and the retailer set prices based on their private forecasts of uncertain demand. If both parties share their forecasts truthfully, the manufacturer always benefits; however, the retailer benefits only if the manufacturer sets a lower wholesale price when information is shared compared to when information is not shared. However, we show that the manufacturer and the retailer, respectively, have an incentive to overstate and understate their forecasts while sharing information. The information distortion phenomenon is the direct result of each party exploiting its private information to appropriate the gains from information sharing. We show that the incentives to distort information are eliminated and both parties benefit from information sharing if the manufacturer and the retailer can agree on their relative profit margins prior to information sharing.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政府分别实施再制造补贴和回收补贴下不同回收渠道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决策影响,建立以制造商为领导者,零售商和回收商为跟随者的闭环供应链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两种补贴方式下不同回收渠道的最优定价和回收策略。结果表明,补贴金额的多少会降低产品价格和批发价,刺激消费,提高回收率,增加闭环供应链上所有参与方的利润,而与补贴类别无关;当存在双回收渠道时,回收商与零售商之间回收的竞争强度影响产品售价、回收率和制造商的利润,而回收转移价格仅与补贴类型有关。最后,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不同补贴与不同回收渠道对闭环供应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根据网上渠道不同销售模式的特征,构建制造商网上直销、网上分销和网上代销3种供应链定价模型,引入渠道成本参数并分析制造商如何进行产品定价和渠道选择。研究表明,在3种渠道结构中,代销模式下产品价格最低,直销模式和分销模式下的价格受到渠道偏好的影响;随着线上或线下渠道成本增加,制造商会降低该渠道产品的批发价格,而零售价格与自身渠道成本正相关;此外,当制造商自建网上平台成本较低时,制造商选择直销模式最优;当制造商自建网上平台成本较高,且代销平台服务效率较低时,制造商应选择分销模式,否则制造商选择代销模式更优。  相似文献   

16.
制造商的批发价定价权发生转移会带来供应链绩效增加和制造商利润降低。利用这一供应链特征,给出了制造商渠道选择的数理方法。制造商在零售商具有/不具有批发价定价权的渠道选择中,潜在的市场规模是关键的选择因素。研究表明:市场规模相同时,制造商会选择拥有批发价定价权的渠道;当拥有批发价定价权的零售商拥有较大市场规模时,制造商会选择该供应链渠道,而此时对供应链双方都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分析政府多政策情形下第三方回收模式闭环供应链的协调问题。考虑政府多政策以及零售商主导,建立3种不同情形的供应链模型,并比较分析各情形下的供应链最优定价决策和利润。研究表明,政府多政策能够有效提高回收量并使逆向供应链中第三方利润和顾客效用增加,但正向供应链成员利润和顾客效用会减小;利润共享?费用分担契约和授权?最优回收数量契约都可以实现有效协调;协调后供应链中各主体企业的利润和顾客效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谭建  王先甲 《工业工程》2015,18(5):47-55
为了研究闭环供应链中零售商回收与制造商回收时两种情形下价格决策与广告协调策略,在广告既能影响市场需求又能影响回收率的条件下,运用博弈论分别建立制造商回收与零售商回收时的广告分摊协调策略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制造商回收模式有利于零售商,零售商回收模式有利于制造商。零售商所分摊的广告费用比例在制造回收时小。制造商回收时零售商所分摊的广告费用比例与广告回收效率因子负相关,与广告营销效率因子正相关。零售商将回收时零售商所分摊的广告费用比例与回收效率因子、营销效率因子无关。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相关结论。本文的研究为闭环供应链在不同回收模式下广告回收效率与营销效率的变化时提供相应的协调策略。  相似文献   

19.
研究单个零售商和制造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零售商通过调查获取市场不确定需求信息,而制造商可能建立直销渠道与零售商展开销售竞争。分别在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刻画零售商最优收集、披露策略以及制造商的最优入侵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促进零售商收集并且披露需求信息的固定报酬激励机制。研究表明:当收集成本、渠道替代率以及固定入侵成本处于合适阈值区间时,需求信息收集和披露会改善双方收益;零售商信息披露可以影响制造商的入侵决策;制造商入侵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供应链整体收益,但总是不利于零售商;在制造商率先决定入侵时,零售商接受激励政策可以实现双方共赢。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考虑由单一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制造商不仅通过正向供应链销售新产品,还通过激励措施从消费者那里回收旧产品,且将动态回收过程、HJB阶段控制纳入到供应链中。除探讨不同情形下均衡决策外,还设计激励成本分担契约来促进废旧产品的回收。研究表明:集中决策较分散决策供应链系统利润更高,产品回收率更高,回收激励强度更高;产品的销售价格、批发价格、零售商收益、制造商收益与回收率呈正相关,回收激励强度与回收率呈负相关;激励成本分担契约下,制造商的回收强度、回收率达到集中决策的水平,有趣的是激励成本分担契约下,产品的批发价格、销售价格均略高于分散决策的水平,制造商的收益实现帕累托改进,零售商的收益只有在一定情形下才会实现帕累托改进,供应链系统的整体收益实现帕累托改进。此外,还探讨了激励成本分担情形下零售商不出现破产的条件。最后给出算例分析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