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针对综合能源配电网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考虑采用网架优化措施进行优化。对计及电压偏差、谐波电压、电压波动、三相不平衡度四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能源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体系,其中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体系各指标的主观权重,以综合能源配电网网架优化方案为控制变量,考虑到系统中多种能源形式的互补运行,以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指标最大化为目标函数,计及配电网网络拓扑约束,节点电压约束,网络辐射状约束等必要约束条件建立配电网网架重构优化模型。针对随机森林算法分析其运行原理,并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设计模型求解流程,进行仿真算法分析,说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改进配网电能质量,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鱼骨图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构建了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网络结构水平、负荷供应能力、装备技术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等方面对配电网进行定量评价,并引入全生命周期指标来反映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分析和论述了评价指标的筛选、分层结构体系的建立、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评分标准和综合评估流程等,以某地区实际配电网为应用实例,验证该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在反映配电网整体发展水平方面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应用效果说明,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可以找到各配电网的薄弱环节,指导配电网的规划、建设和改造.  相似文献   

3.
配电网运行状态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大多数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都是针对配电网规划建立的,而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配电网运行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套实用型配电网运行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包括6类上层指标和23个底层单项指标。详细介绍了评估体系中指标的含义、指标值计算所需基础数据及其来源。采用AHP-Delphi方法计算指标权重因子,从而提高指标权重的客观性,并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来确定单项指标评分公式。最后,通过对某实际配电网运行状态进行综合评估,验证了所述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层次分析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针对当前配电网可靠性分析层次不清晰和影响因素不全面等问题,提出全面合理的可靠性评估理论体系.对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四个主要特征方面做出了定义,并研究各特征方面所涉及的一、二级和基层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层指标的评分标准和确定同级指标权重,结合层次分析法提出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体系.通过对某配电网的可靠性分析和评估,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城区配电网综合评估的准确度,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区配电网评估方法,包括评估指标体系、框架结构和基本指标,给出主要评估指标的计算方法、评分标准及权重体系;设计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计算方法和评估计算的基本流程;通过典型算例验证了该综合评估体系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为系统分析分布式电源(DG)多点、高渗透并网给配电网设备带来的影响,量化评估配电网现有设备对分布式电源的接纳能力,本文基于分布式电源并网影响建立了针对配电网设备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3个方面的设备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参照现行国标规定及专家经验给出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及评分曲线,并利用层次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为指标赋权,计算得到考虑分布式电源并网的配电网设备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利用本文提出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方法对我国某地区实际配电网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了DG接入前后、DG集中接入以及DG分散接入3种情况下配电网设备的适应情况,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配电网设备适应性改造实施方案。算例结果表明,所提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能够直接量化评估配电网设备对分布式电源的整体适应能力;同时,各分指标评分可准确定位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设备运行薄弱环节,从而为配电网的建设改造和优化运行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复杂配电网健康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复杂配电网系统健康诊断和评估的概念,在将复杂配电网运行健康状况与人的健康状态相类比的基础上,利用健康指标体系描述复杂配电网的性能。从主、次作用因子,内、外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指标进行筛选,建立了一套衡量复杂配电网健康状况的定量参考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对该指标体系进行诊断分析,找出系统自身差距和变化态势,对已造成或可能发生的病症异常给出响应动作建议。通过某地10 kV配电网的实例分析,从小时间尺度上系统的健康评估和大时间尺度上的健康趋势预测两方面对该诊断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考虑将有关碳排放的指标用于配电网规划评估,将评估体系与环保指标挂钩,符合电网企业的发展理念。以提升配电网供电能力为规划目标,考虑低碳性指标,提出了从协调兼容性、供电质量、经济效益性和低碳性等4个方面评估配电网规划方案的评估体系,并通过改进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以某市中压配电网实际数据为算例,进行了配电网的改造规划,对产生的规划方案进行了评估。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评估城市中压配电网的规划方案,评估过程中,改进的权重处理过程减小了主观偏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反映配电网应急能力水平,提出基于层次分析-变熵权法的应急能力综合评估方法。分析配电网应急技术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并引入变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消除层次分析法权重确定中的主观因素,建立基于AHP-变熵权法的评估模型,结合实际情况对配电网应急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算例验证了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运用到实际,对不同配电网的应急能力对比和竞争以及提升配电网自动化水平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何璇  高崇  曹华珍  李阳  余涛 《电测与仪表》2022,59(10):93-99
在传统配电网评估体系的基础上,文中充分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带来的环保效应,建立了考虑环保性的新能源配电网指标评估体系。针对传统层次分析法采用单一权重计算易导致赋权失准的问题,提出改进层次分析法。改进算法利用几何平均法、算数平均法、特征向量法以及最小二乘法分别计算权重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赋权。通过对某配电网的算例指标计算,验证了所提指标评估体系的合理性以及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黄建勇  孟琦斌  吴顺超  施会  马淑淑 《中国电力》2019,52(2):104-110,1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实现配电网的自愈控制以满足电力用户对配电网供电日趋增高的要求,而实时准确地掌握配电网的运行状态是配电网实现自愈控制的前提。首先从安全、可靠、优质、经济和适应5个方面选取了运行状态评估指标,其次基于属性数学理论建立了配电网运行状态评估模型,将运行状态评估问题转化为配电网运行状态属性测度的计算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指标权重,最后给出了求解配电网运行状态评估模型的过程。通过算例仿真校验,该模型能够准确客观地评估配电网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配电网发展过程中风险影响因素的不断增加,对城市配电网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估,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城市配电网运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1-9标度法确定了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并结合专家经验与定性、定量得出评估结果,实现了对配电网现状的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1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配电网能效指标体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配电网节能指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兼顾实际的可操作性,建立了一套配电网能效指标体系。构建的指标体系涵盖了配电网规划、设备参数及设备运行状态等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单项指标权重,结合单项指标状态值,获得被评估配电网综合能效分值,找出配电网能效薄弱环节。建立的指标体系有利于配电网节能潜力挖掘,协助节能技改资金配置优化,助推配电网能效水平的提升。运用该指标体系评估某省电力公司配电网,综合评估结果与实际配电网能效情况一致,验证了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当前配电网运行管理工作缺乏明确的评价体系及方向性指导,通过综合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实现对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首先,考虑指标间的相互关联,利用ANP系统性地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并求解各指标权重;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相关定量及定性指标分别进行评价,从而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选取2个区域配电网作为案例,分析其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加强配电网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配电网重复多发性停电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重复多发性停电的概念。对95598停电投诉记录、配电网抢修管理平台、配电网运行监测平台等信息系统中的停电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进行实际调研工作。归纳配电网重复多发性停电常见原因,针对各种原因分别给出影响因数指标,用以衡量配电网重复停电概率水平。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分别从装备水平、运行维护水平和网架结构水平3个方面对配电网重复多发性停电发生概率的影响情况进行评价。针对某实际停电实例进行重复多发性停电风险评估,获得了重复多发性停电综合概率值。  相似文献   

16.
配电网规划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蓉  张焰  范超  余建平  夏夷 《华东电力》2007,35(8):70-74
在综合考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经济性、供电能力、电能质量、短路电流水平等基础上,提出一套较为科学、全面、系统的后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综合评估指标,为日后的配电网规划后评估工作提供科学合理和质量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7.
智能配电网的经济性,对配电网的规划建设起指导作用。从运行经济性、建设经济性以及社会效益性三个方面建立了智能配电网经济性综合评价体系,并使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的组合权重。然后,以该指标体系为依据,建立了评价智能配电网经济性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某供电公司的智能配电网规划效果评价中,通过其规划前与规划后的经济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了建立的评估体系在智能配电网发展经济性评价的实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弹性配电网是有恢复力的配电网,不仅要满足正常环境下的可靠运行,更需要能在极端扰动事件(如自然灾害、人为攻击等)发生时维持必要的功能。目前大多数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都是针对配电网规划和运维管理建立的,还没有一整套完整的城市弹性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首先,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一套实用的城市弹性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包括3类一级指标、8类二级指标和52个三级指标,并详细介绍各种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其次,采用综合主、客观权重的最优赋权法计算各种指标的权重,并根据正指标、负指标、中性指标划分情况,科学确定单项指标的评分标准;最后,通过对某区配电网恢复能力进行评估,验证城市弹性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传统意义上的配电网评价只针对某单一特性进行评价,为了更好地从整体上反映配电网发展现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得尔菲综合评价法,构建了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以配电网现状评估、配电网发展协调性评估、配电网运营效能评估及经济效益评估为基础的配电网规划运行评价体系。以该评价体系模型为基础,利用SoTower构建了面向用户的配电网综合评价计算平台,并以某县域配电网为实际算例,对该县域配电网进行综合评价。应用效果说明,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可找到各配电网的薄弱环节,指导配电网的规划、建设和改造。  相似文献   

20.
配电网规划经济效益合理的评估,有利于配电网的科学发展,实现配电网效益的最大化。结合配电网自身特点,从运行经济效益、企业财务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3个方面构建了配电网规划经济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并将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理论引入到企业财务效益评估指标的分析计算中,从长期经济效益出发,全面考虑配电网不同阶段的成本;运用区间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综合权重,有效解决了评估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引入物元可拓理论,建立了基于多级可拓评价法的配电网规划经济效益评估模型;以某地区配电网规划方案为例,验证了所建评估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